昆明有了汙染源普查「一張圖」

2020-12-18 新華網雲南頻道

  昆明有了汙染源普查「一張圖」

  普查形成規範統一的資料庫,為改善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了支撐

  昨日,記者從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經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基本掌握了全市各類汙染源數量、結構和分布狀況,各類汙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以及汙染治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等。從普查公報看,在水汙染物化學需氧排放、大氣汙染物及工業固體廢物等主要汙染物排放量中,工業源排放佔了較大比重。

  作為全國兩個開展普查全面試點的省會城市之一,昆明市率先在全省啟動清查工作,設計開發了相關軟體工具。此次普查形成規範統一的資料庫,進一步完善了昆明市重點汙染源檔案和汙染源信息數據,形成汙染源普查結果「一張圖」,為加強汙染源環境監管,提高環境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實現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持續改善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了支撐。

  2017年至2019年,經全面普查:

  全市水汙染物排放量

  化學需氧排放量55382.48噸,其中,工業源排放2968.58噸、農業源排放24824.8噸、生活源排放27230.35噸。氨氮排放量4239.26噸,其中,工業源排放127.94噸、農業源排放359.68噸、生活源排放3733.82噸。

  總氮排放量10605.02噸,其中,工業源排放543.37噸、農業源排放3469.24噸、生活源排放6555.59噸。

  總磷排放量748.13噸,其中,工業源排放68.66噸、農業源排放427.65噸、生活源排放250.49噸。

  大氣汙染物排放量

  二氧化硫排放量3.82萬噸,其中,工業源排放3.27萬噸、生活源排放5414.85噸。

  氮氧化物排放量10.38萬噸,其中,工業源排放3.08萬噸、生活源排放1548.79噸、移動源排放7.14萬噸。

  顆粒物排放量9.36萬噸,其中,工業源排放8.26萬噸、生活源排放8863.84噸、移動源排放2153.96噸。

  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4.8萬噸,其中,工業源排放1.18萬噸、生活源排放16473.92噸、移動源排放1.97萬噸。在移動源中,機動車汙染源的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氮氧化物3.49萬噸,顆粒物417.58噸,揮發性有機物1.61萬噸。

  工業固體廢物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4558.38萬噸,綜合利用量2114.76萬噸(其中綜合利用往年貯存量23.24萬噸),處置量2450.85萬噸(其中處置往年貯存量0.99萬噸),本年貯存量17萬噸,傾倒丟棄量0噸。

  危險廢物產生量91.55萬噸,綜合利用和處置量92.8萬噸,年末累積貯存量4.23萬噸。

  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

  城鎮汙水處理廠53個,處理汙水7.02億立方米;工業汙水集中處理廠7個,處理汙水1112.09萬立方米;農村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261個,處理汙水565.12萬立方米。

  垃圾處理量211.48萬噸,其中,填埋22.42萬噸,焚燒187.64萬噸,其他方式處理1.42萬噸。1個危險廢物處置廠、1個醫療廢物處理(處置)廠,實際處置利用危險廢物25154噸。(記者 杜仲瑩)

相關焦點

  • 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發布 普查對象11234個 處理生活...
    全國汙染源普查是重要的國情調查,也是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是全面掌握我國環境狀況的重要途徑。17日上午,昆明市發布了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的相關數據情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期間,昆明共對11234個對象開展普查工作,從水汙染物、大氣汙染物等各方面摸清了汙染源底數。
  • 全面摸清生態環境「家底」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果顯著
    開展汙染源普查,將切實推動昆明市準確判斷當前環境形勢,制定實施有針對性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規劃,不斷改善環境質量,堅決保護好昆明的綠水青山、藍天白雲、良田沃土。會上,昆明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施學東介紹,2017年至2019年,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統計局等16個單位和部門聯合開展了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是2017年度資料。普查對象為全國有汙染源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範圍包括: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生活汙染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移動源及其他產生、排放汙染物的設施。
  • 新聞發布廳 | 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公布!
    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規定,今天我們依法發布《昆明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二、普查情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是2017年度資料。普查對象為全國有汙染源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 高質量完成全市汙染源普查 晉江生態環境局獲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
    近日,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表揚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表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的決定》。記者獲悉,泉州市晉江生態環境局受表彰為「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表現突出的集體」,王曉人、陳國良、姚金向、陳奕水、林章佳5名同志受表彰為「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表現突出的個人」。
  • 綿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綿陽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11月24日,綿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綿陽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從2017年開始,我國開展了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經過三年努力,我市圓滿完成了普查任務。
  •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有什麼聯繫和...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本次普查於2016年底正式啟動,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普查對象為排放汙染物的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生活汙染源、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和移動源五大類。那麼,2018年開展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2017年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 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成績單來了!
    發布會上,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侯翠榮介紹了我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有關情況。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侯翠榮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依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開展的一項重大的國情調查,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
  • 綿陽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數據公布 普查對象8808個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1月24日,綿陽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新聞發布會在綿陽廣播電視臺召開。經過綿陽全市上下近三年的努力,基本摸清了該市各類汙染源的基本情況、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汙染治理設施情況等。會議現場 攝影 楊明  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是2017年度。
  • 解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聯繫和區別
    發布會上,濟南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夕良介紹了2018年開展的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2017年開展的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聯繫和區別。濟南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夕良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都是在國務院統一組織和領導下,根據有關普查條例依法開展的重大國情調查。二者又有區別,主要體現在:一是普查時點不同。
  • 河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河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北極星大氣網訊:近日,河南省發布《河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全文如下:河南省生態環境廳 河南省統計局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 2020年11月30日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要求,開展河南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
  • 解讀|​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聯繫和區別
    濟南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夕良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與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都是在國務院統一組織和領導下,根據有關普查條例依法開展的重大國情調查。二者又有區別,主要體現在:一是普查時點不同。第四次經濟普查標準時點為2018年12月31日,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相差一年。二是普查範圍不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對象為在我國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 定西市發布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12月10日,定西市生態環境局舉辦2020年第四次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開發布了《定西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據悉,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通過此次普查,摸清了全市各類汙染源的數量、結構、分布狀況和汙染物排放情況,建立了重點汙染源檔案和汙染源信息資料庫。2017年底,全市普查對象數量3151個(不含移動源)。其中工業源719個,畜禽規模養殖場394個,生活源2006個,集中式汙染治理設施24個,行政區域普查對象數量8個。
  • 各類汙染源共計5661個 四川廣元公布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情況
    李康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截至2017年底,廣元市各類汙染源數量共計5661個(不含移動源),全市機動車保有量386231輛,民航飛機起降架次15397次。28日下午3時,廣元市舉行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新聞發布會,公布相關普查情況。
  • 濟南創新汙染源普查數據審核與質控 確保普查數據全面、準確、科學
    發布會上,濟南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劉向群就如何在普查過程中保障汙染源普查數據質量進行了介紹。濟南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劉向群汙染源普查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在普查過程中,數據質量控制是我們密切關注的核心環節。濟南市積極探索創新汙染源普查數據審核與質控,採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確保普查數據的全面性、準確性和科學性。主要包括:一是創新方式,利用科技手段支撐清查以及普查階段質量核查。
  •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
    北極星大氣網訊:根據《全國汙染源普查條例》和《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的通知》(國發〔2016〕59號)要求,開展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普查的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
  • 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情況介紹新聞發布會圖文實錄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濟南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侯翠榮;濟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黃延仁;濟南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夕良;濟南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劉向群,他們將就有關情況進行解讀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首先,有請侯翠榮副秘書長介紹總體情況。
  • 綿陽:全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對象數量8808個
    24日下午,綿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綿陽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新聞發布會」。邀請綿陽市笫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作主題新聞發布;邀請綿陽市生態環境局、綿陽市農業農村局、綿陽市住建局、綿陽市統計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新聞發布會,並現場回答媒體記者相關提問。綿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主任韓貴鈞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 ...訪甘肅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省生態環境廳...
    切實做好汙染源普查 夯實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訪甘肅省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肖錚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自2017年5月在甘肅啟動以來,全省選聘汙染源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8013人,引入第三方技術機構93家,調查覆蓋涉及工業源、農業源、生活源、移動源等對象單位共計33562家。
  • 額爾古納市農牧局參加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總結視頻會
    為全面總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深入推進普查成果開發應用,2020年11月25日,額爾古納市農牧局畜牧工作站、農業技術推廣站、環保局有關負責汙染源普查領導及相關人員參加了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工作總結視頻會議。
  • 《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公布 這四項汙染物排放量超千萬噸
    今天(10日),國新辦就《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在《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中提到,2017年,在全國水汙染物排放量中,化學需氧量2143.98萬噸;在大氣汙染物排放量中,氮氧化物1785.22萬噸,顆粒物1684.05萬噸。同時,本次普查對部分行業和領域揮發性有機物進行了嘗試性調查,排放量為1017.4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