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為什麼有小翅膀」5歲女兒洗澡時發問,寶媽回答凸顯高情商

2020-12-23 尼莫的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小孩子在他們小的時候總是會對很多新鮮的事物感到好奇,所以他們總是會對大人們提出很多奇奇怪怪的問題。孩子們的世界都很單純,他們的認知也有限,所以有時候他們提出來的問題可能對大人來說會挺尷尬,並且很難去解釋。

"媽媽為什麼有小翅膀?"

麗麗今年五歲了,正在上幼兒園小班,她每天經常做的事情就是到處探索,一旦發現有趣的東西就會去問大人,從小就是個好奇寶寶。

家長和老師對麗麗這種不懂就問的性格很是鼓勵,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可以很大拓寬寶寶的視野,所以麗麗從小就學習了很多知識。

有一天晚上,麗麗在洗澡的時候,突然對媽媽發起提問:"媽媽為什麼有小翅膀?""為什麼麗麗沒有呢?"一開始麗麗的媽媽並不知道小翅膀是什麼意思,自己根本就沒有小翅膀。

隨後麗麗指向媽媽的腋下,媽媽一下子就懂了,原來麗麗把大人的腋毛當成了小翅膀了。

面對這樣諸如孩子對於身體部位上的尷尬提問,很多大人會選擇避而不答,但是這位寶媽並沒有選擇逃避麗麗的問題,因為她覺得這樣會讓麗麗感覺到失望,因為孩子正是在認知的時候,難免對很多東西都充滿了疑問。

於是這位寶媽回答說:"對啊,這是人生長發育的結果呢!麗麗長大了也會有,如果麗麗有了小翅膀,也就證明麗麗也長大啦!"

5歲女兒洗澡時發問,寶媽回答凸顯了高情商,她沒有選擇迴避問題,還給孩子普及了一些常識。可以說是一個明智之舉了。

孩子"不著邊際"的問題,家長別忽視

首先,孩子為何會經常問出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呢?

這是因為孩子處在一個對什麼都很好奇的階段,他們渴望對一切新鮮的事物進行了解,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比較關鍵的求知階段。

另外,孩子問出一些比較出乎意料的話是因為孩子也渴望通過一些提問的方式和大人建立交流,這個過程孩子可能更加偏向於一個渴望被關注的過程,家長此刻要注意孩子的行為和細節。

通過回答孩子的問題,和他們建立起聊天,這會使他們有一定的安全感,這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種正常的表現。

對於家長來說,可能經常會面對孩子的天真提問,這個時候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父母不能刻意逃避孩子的提問,因為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經常會問一些尷尬的問題,這個時候他們內心是渴望一個答案的,如果父母選擇性地略過孩子的提問,或者用比較敷衍的態度草草帶過,孩子下次提問的積極性可能會大大降低,孩子求知的欲望可能也沒有那麼大了。

第二,家長要做出符合孩子年齡階段的回答。因為孩子可能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答案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盡相同。有些孩子僅僅只是好奇,會認為家長的無所不能能夠幫助自己去揭開謎底,但是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對一些比較細節和具體的答案會更加感興趣,所以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來回答孩子的問題。

第三,家長還可以通過一些巧妙的方式來引發孩子自己的思考。比如孩子問到一些比較尷尬的問題的時候,有時候家長解釋出來的答案孩子也不見得會知道什麼意思,這個時候,家長可以把問題引導到讓孩子自己思考的方面上,讓他們去發散思維,這樣也會讓他們更加喜歡動腦思考。

家長對孩子的求知慾和求知熱情一定要保護,不能打斷他們對於一些好奇領域的探索,因為孩子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是無限的,家長要善於引導孩子去思考和想像,去探尋自己不懂的領域。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賓館隔壁傳來「嗯嗯」聲,10歲女兒好奇發問,媽媽的回答很直接
    一個難回答的問題,一個直接的回答有一次,朋友帶著10歲的女兒外出度假,玩了一天回到賓館。剛準備入睡時,隔壁房間傳來了「嗯嗯」的奇怪聲音,朋友一聽便有些臉紅,這種聲響正是夫妻間親密時發出的聲響。很多家長也有過和歪媽朋友類似的經歷,有的孩子會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有的孩子會問:為什麼我是站著尿尿,她是蹲著尿尿呢?有的孩子會問:為什麼我是男生,她是女生?還有的孩子,看到街上有人接吻,也會好奇地問他們在幹什麼呢?
  • 賓館隔壁傳來「嗯嗯」聲,10歲女兒好奇發問,媽媽的回答滿分
    這位同事遇到的事情,可能許多寶媽和寶爸都會碰到,如果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回答呢?一次同事帶10歲的女兒出去玩,玩了一天回到賓館休息的時候,隔壁房間竟然傳來了「嗯嗯」奇怪的聲音,同事和老公一聽就明白了,這是隔壁夫妻親密時發出來的聲音,同事和老公聽完臉都紅了。
  • 帶8歲女兒住賓館,隔壁傳來「嗯嗯」聲,媽媽的解釋堪稱教科書
    不久前,一位寶媽就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經歷,而她的做法也被很多網友點讚,甚至被稱作「教科書式的回答」賓館隔壁傳來「嗯嗯」聲,8歲女兒滿臉疑惑,媽媽的解釋堪稱教科書在女兒8歲生日到來之際,這位寶媽買了兩張飛機票,準備帶閨女去海島度假,體驗一次不一樣的生日。
  • 17歲女兒洗澡時,爸爸推門而入要給女兒洗澡,稱女兒身體屬於自己
    17歲女兒洗澡時,爸爸推門而入要給女兒洗澡,稱女兒身體屬於自己前段時間,看了這樣一檔節目,在韓國的一檔真人秀節目當中,參加節目的嘉賓都會講述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惱,有的因為感情、有的因為學業,收視率很可觀,可是,這位17歲的高二女生夏夏(化名),她的煩惱卻和同齡人不太一樣,因為她的煩惱
  • 「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凸顯高情商,值得你學習
    "我被打了可以還手嗎",媽媽的回答凸顯高情商,值得你學習對於男孩子的培養,家長少不了要處理打架的問題,男孩子在一塊打打鬧鬧也很正常,可是稍微不注意孩子可能下手就會重一些。孩子無辜地回答:"我沒有,我拿手攔住果果不讓她碰我。"媽媽繼續問道:"你確定你沒有撒謊麼?"孩子點點頭。媽媽立刻撥打了一個視頻電話,然後對孩子說:"那你自己跟老師解釋清楚吧。"說完就把電話遞給了孩子。
  • 「媽媽,我們每天這麼辛苦,為什麼要活著?」寶媽的回答堪稱完美
    是在青春期的傷感之下,還是在面臨高考志願的抉擇之時,亦或是遭遇突如其來的人生變故的時候呢?很多人已經記不得了,但為人父母之後,我們卻會發現,現在的孩子對人生的思考,往往都比我們小時候要超前。就比如,三四歲的孩子都會說「無聊」、「沒意思」,小學的孩子都開始感慨「活著太累」,上中學的孩子就開始「看淡人生」……這些現象,家長們要注意。「媽媽,我們每天這麼辛苦,為什麼要活著?」
  • 「媽媽,為什麼我的身份證上有個叉叉?」女兒的疑問,讓寶媽頭痛
    「媽媽,為什麼我的身份證上有個叉叉?」女兒的疑問,讓寶媽頭痛小麗有個活潑可愛的女兒,今年7歲的她,平常就有特別強的探索欲,凡事都喜歡刨根問底。前幾天,小麗帶著自己的女兒一起去辦身份證。結果剛拿到身份證的第一天,女兒就看出了其中的一些門道。
  • 「媽,同桌老是摸我」,媽媽教科書式回答,讓女兒遠離惡爪
    最近一位寶媽就發現孩子的情緒似乎是有些不對頭,及時追問下孩子的回答讓全家人憤怒震驚。這位寶媽表示,自己家裡是女孩兒,原本性格偏外向,可最近回家以後總是悶悶不樂的。周末帶她出去玩,她也不願意和男孩子一塊玩了。玩兒完以後回家要洗澡換衣服,當時自己有事,就讓孩子爸爸給孩子擦頭髮吹頭髮。
  • 如何回答5歲女兒的疑惑:媽媽為什麼趴在爸爸身上?媽媽的回答贊
    然而小孩兒的好奇心比貓還重,總喜歡對身邊新鮮的事物問一個為什麼,即使父母活了幾十年,也無法對一些問題說出正確的解釋。近日小麗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女兒出生以後一直跟著父母睡,即使女兒5歲之後也沒有讓孩子分房。和孩子一起睡雖然能增加親子關係,卻獨獨有一件事情不方便,那就是過夫妻生活的時候總是要等孩子睡著之後,而且只能小心翼翼的。
  • 「你那裡長得和我不一樣」洗澡時4歲女兒提問,寶媽回答值得學習
    一、「媽媽,你那裡怎麼和我不一樣」小愛是個4歲的小姑娘,性格活潑好動,長得白白糯糯,尤其是一雙標誌性大眼睛完全複製了媽媽的美貌,每次出門都會被人誇獎長得好看。但對於媽媽來說,小愛這樣過於活潑的性格,有時也會讓她感到非常尷尬。
  • 五歲女兒好奇地問媽媽:你那怎麼和我不一樣?寶媽的回答值得學習
    李女士有一位5歲的女兒,小女孩活潑可愛特別懂事。趁著五一放假,李女士決定帶著自己的寶貝女兒回姥姥家住幾天,在走之前就給自己和女兒都洗個澡,洗澡的時候女兒問了你是一個特別讓她尷尬的問題:「媽媽,你那裡怎麼和我不一樣?」原來孩子是好奇李女士為什麼腋窩下面有毛毛,而自己沒有。
  • 「媽媽,你那裡怎麼和我不一樣?」寶寶這麼問,該如何回答?
    而過分旺盛的求知慾,也常常使得寶媽頗為心煩:有些問題反覆地回答,反覆地被問,煩不勝煩;有些問題太過高深,別說寶媽,叫個科學家也未必能對答如流;有些問題太過私密,寶媽不好意思回答,非常尷尬……儘管寶寶提出的一些問題確實很難回答,但寶媽還是應該認真對待,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呵斥制止寶寶的提問,需知這樣容易打擊寶寶的求知慾,導致寶寶喪失好奇心、喪失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
  • 27歲兒子和媽媽同床睡,女友質疑反遭懟:我這是孝順
    前些天,兜媽在網上看到一則情感節目,兜媽的價值觀就被節目中的27歲男子毀了。27歲兒子和媽媽同床睡,女友質疑反遭懟正常來說,現在的孩子在6、7歲時就會跟父母分床睡,而下面這位男人小胡(化名)卻在27歲時還跟媽媽同床睡。
  • 女兒的回答惹怒寶媽:都是老師的錯!
    女兒的回答惹怒寶媽:都是老師的錯!相信大家都有同樣的一種感覺,那就是各個國家的教育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不同國家的教育理念都不甚相同。我們以中國和美國的幼兒教育為例,就能夠輕易的發現兩國之間幼兒教育的巨大差別。前不久,閨蜜講的一件事情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 為什麼寶寶從不在幼兒園「拉臭臭」?4歲萌娃說出真相,寶媽哭了
    4歲女兒從不在幼兒園「拉臭臭」,寶媽怒問老師 最近4歲的糖糖在幼兒園出了大「糗」,糖糖在幼兒園「拉褲子」 這天,糖糖媽媽突然有點事情,就推遲了半個多點才接糖糖,但就是這推遲的半個點,讓糖糖沒忍住拉了褲子。 接到女兒的寶媽,發現孩子拉褲子了,馬上怒氣衝衝的找到了老師,問老師為什麼不讓孩子上廁所。
  • 龍鳳胎寶媽的生活測驗,讓媽媽無奈:生兒子保姓,生女兒保命
    當這位媽媽問到兒子時,兒子猶豫了一下回答媽媽:「我要先吃巧克力。」兒子完全忽略了媽媽的前半句。媽媽又轉身去問女兒,女兒立刻放下手中的娃娃抱著媽媽說:「我要救媽媽。」女兒的話非常暖心,讓媽媽也很感動。按照正常人的思維,「媽媽掉到河裡」是一個事件,與孩子吃冰激凌或者巧克力,前後並無關聯;問答的選項中,也沒有「救媽媽」的答案。從問題本身來看,兒子的回答也沒有錯。但女兒明顯繞過了問題中的選項,給出了發自內心的答案。
  • 背古詩詞有什麼用?這位寶媽的機智回答,讓網友啞口無言
    背古詩詞有什麼用?這位寶媽的機智回答,讓網友啞口無言為什麼要背誦古詩詞?背古詩詞有什麼用呢?這位寶媽的回答獲點讚,網友:無法反駁事情是這樣的,網上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孩子背古詩詞背煩了,於是就去質問媽媽:「我為什麼要背古詩詞啊?有什麼用,浪費時間。」
  •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92歲媽媽摘菜包餃子,72歲女兒看電視等吃
    有句歌詞唱得好「有媽媽的孩子像塊寶」。每位母親對於孩子的愛都是的不可用言語來衡量的,而對於孩子來說,媽媽在就是溫暖的,有媽的地方,就有歸屬感。 92歲的媽媽辛苦摘菜包餃子,72歲女兒一邊看電視一邊等著吃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組圖片,照片裡的內容是一位92歲的媽媽在一旁辛苦的摘菜包餃子,而她72歲的女兒則在旁邊一邊吃水果看電視一邊等著吃老媽包的餃子。
  • 日本33歲「媽寶男」,每周最少和媽媽共浴一次,網友:毀三觀
    我想媽寶男絕對佔其中一個,大多數女生對於「媽寶男」都是厭惡的,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媽寶男」的數量是越來越多了。為什麼造成這樣的現象呢?追其本質和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關於男孩和媽媽太過於親密正常嗎?這個辯論話題在《非正式會談》節目中就曾經討論過。期間有嘉賓認為和媽媽關係親近一些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媽媽愛孩子這是超越性別的。
  • 洗澡時,兒子問:你那裡怎麼和我不一樣,這位爸爸的回答值得學習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一你家小孩子有沒有經歷過一個每天睜開眼就開始問為什麼的時期?每個小孩子都會經歷,這個時期的孩子,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十分好奇,有時候會疑問為什麼天上有太陽,有時候又疑問,媽媽為什麼和爸爸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