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們每天這麼辛苦,為什麼要活著?」寶媽的回答堪稱完美

2021-01-19 育兒秘籍

文|秘籍君

你開始思考人生的時候,大概在什麼年紀呢?是在青春期的傷感之下,還是在面臨高考志願的抉擇之時,亦或是遭遇突如其來的人生變故的時候呢?

很多人已經記不得了,但為人父母之後,我們卻會發現,現在的孩子對人生的思考,往往都比我們小時候要超前。就比如,三四歲的孩子都會說「無聊」、「沒意思」,小學的孩子都開始感慨「活著太累」,上中學的孩子就開始「看淡人生」……這些現象,家長們要注意。

「媽媽,我們每天這麼辛苦,為什麼要活著?」

寶媽王女士前兩天留言說,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最近情緒特別不好。前兩天,還突然問她一個問題:「媽媽,我們每天這麼辛苦,為什麼要活著?」一聽這個問題,王女士心裡咯噔一下,心想可能是最近孩子作業太多,母子倆每天熬到深夜寫作業太累了?也可能是孩子沒考好,老師批評他,她也兇孩子學習不努力?又或者是最近寶爸工作遭遇瓶頸,抱怨養家太難,兒子上輔導班花錢太多,刺激了兒子?

不管是什麼原因,寶媽覺得不能迴避這個問題,就在心裡醞釀了一番,對孩子說:「我們每一個人活著都挺辛苦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身邊的家人和朋友。而且,人生就像我們天天吃的飯一樣,有甜的,也會有辣的,只有各種滋味都嘗試了,我們才知道到底哪種滋味更好,我們想吃哪種滋味的飯,不是嗎?」

寶媽的回答堪稱完美,兒子聽完若有所思,回答說:「是的,要是讓我天天吃糖,我也會膩的,而且還容易壞牙。」聽兒子這麼回答,寶媽放心了,不過也開始反思自己對兒子的教育,以及日常相處的細節。畢竟,能讓孩子生出「為什麼要活著」的疑問,說明孩子心裡有點悲觀了。

孩子小小年紀就開始思考人生,一般是因為什麼呢?

其實,孩子問一些關於「人生」、「生死」的話題,父母不應該迴避,而是要謹慎回答。同時,也要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麼想?通常會有以下原因:

①沒有童年的快樂

孩子,原本應該是無憂無慮,快快樂樂的。而當一個小孩子開始覺得生活沒意思,並開始思考人生時,就說明他沒有了童年的快樂。

現在的孩子,不像我們小時候,可以到處瘋玩,他們每天除了作業還是作業,生活比上班族還要「定時定點」,不是被各種輔導班、興趣班佔滿,就是要天天熬夜寫作業,他們沒有童年的玩耍時間,自然不快樂,開始胡思亂想。

②心理壓力太大

或許,很多父母會說,一個小孩子,有什麼心理壓力?真正有壓力的應該是我們大人。其實,會思考的人都會有心事,也會有心理壓力,孩子也不例外。

比如,孩子會有學習壓力,會有社交壓力,會因為被欺負了而排斥上學,會因為父母生二胎而有爭寵壓力,等等。這些都是導致孩子有心理壓力的原因。

③接觸的環境導致孩子思想早熟

如今網絡高速發達,各種信息都能被推送到孩子的眼前,孩子接觸的環境也會「催熟」他們的思想,導致他們提前開始思考人生。

像有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會離家出走,就會用輕生面對老師和家長的指責和教育。這些,其實就是受電視、網絡的影響。

作為父母,該怎樣給孩子積極正面的人生引導?

孩子開始思考人生,父母一定要注意。要儘早發現和掐斷孩子不好的思想苗頭,及時給孩子正確的人生引導。

①不要迴避和輕視孩子的「人生思考」

有很多家長,總忌諱孩子說生死,一聽到孩子說「活著沒意思」,就立馬打斷。或者,聽到孩子的一些人生感慨,還會嘲笑孩子小小年紀想得太多。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

作為父母,孩子的一舉一動我們都要放在心上,認真對待孩子這些思考。我們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這麼想,最近遇到了哪些困難,幫孩子分析和排解,也就是要把孩子的事當成事。

②多給孩子講一些正能量的故事

孩子有時候悲觀厭世,是因為周圍充斥了太多負面的內容。作為父母,要保護孩子的內心,要多給孩子講一些正能量的故事,讓孩子明白這個世界還是好的會戰勝惡的。或者,平時給孩子買一些正能量的書籍,經常檢查孩子所接觸的網絡環境,等等。

【話題討論:家長們,你家孩子有過「思考人生」的現象嗎?】

相關焦點

  • 「媽媽為什麼有小翅膀」5歲女兒洗澡時發問,寶媽回答凸顯高情商
    "媽媽為什麼有小翅膀?"麗麗今年五歲了,正在上幼兒園小班,她每天經常做的事情就是到處探索,一旦發現有趣的東西就會去問大人,從小就是個好奇寶寶。家長和老師對麗麗這種不懂就問的性格很是鼓勵,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可以很大拓寬寶寶的視野,所以麗麗從小就學習了很多知識。
  • 孕媽很辛苦?不,「倒立」的胎兒更辛苦,為什麼寶寶要大頭朝下?
    但其實你知道嗎,懷孕時除了孕媽辛苦,寶寶其實也不太好受。 寶媽在懷孕的時候一定都聽說過胎位,有些寶媽胎位不正還會影響最後的分娩方式。但這個正的胎位實際上卻是「倒」的。
  • 「媽媽我沒考好……」這位猶太母親的回答堪稱經典,值得家長借鑑
    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回答和態度很可能影響到孩子的一生。家長對待成績的態度,究竟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中國新聞網曾報導過這麼一件事。當重點小學老師的媽媽從兒子5歲起,對他的標準就是100分,如果沒有達到,就會斥責、埋怨,"別人都能考100分,為什麼你不行"?
  • 「媽,同桌老是摸我」,媽媽教科書式回答,讓女兒遠離惡爪
    最近一位寶媽就發現孩子的情緒似乎是有些不對頭,及時追問下孩子的回答讓全家人憤怒震驚。這位寶媽表示,自己家裡是女孩兒,原本性格偏外向,可最近回家以後總是悶悶不樂的。周末帶她出去玩,她也不願意和男孩子一塊玩了。玩兒完以後回家要洗澡換衣服,當時自己有事,就讓孩子爸爸給孩子擦頭髮吹頭髮。
  • 寶爸發朋友圈曬「辛苦」,忘記屏蔽長輩,雙方老人看後怒懟寶媽!
    寶爸發朋友圈曬"辛苦",忘記屏蔽長輩,雙方老人看後怒懟寶媽!在當今這個時代,老一輩的人和年輕一輩的人一般都不住在一起,年輕人在外打拼,老一輩的人在老家養老。在這種情形之下,手機成為了兩代人之間的聯繫。婆婆靠不上,只能求助自己的媽媽了。但張姐的媽媽也藉口要照顧兩個小孫子,也沒有幫忙照顧外孫女。實在沒有辦法,她只能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在家照看孩子。照顧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幾乎一整天都閒不下來。還好劉哥很體諒她,在每天工作回來之後,都主動照看孩子,幫忙照顧家裡、做飯刷碗。雖說兩人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但是生活卻非常的開心。
  • 睡覺要抱、放手就醒,應對寶寶「落地醒」,三個方面寶媽要掌握好
    有沒有寶媽遇到這種情況,寶寶睡覺的時候一定要抱著,如果不抱著就不肯好好睡覺,即便是等睡著了將寶寶放下,寶寶也像有感應一樣,瞬間哭鬧不肯睡,尤其是小月齡寶寶,這種情況更是普遍。每天都在辛苦照顧寶寶的寶媽,肯定都想著趁寶寶睡覺的時候休息一下,可一旦遇到必須有人抱才肯睡的寶寶,那真是身心俱疲,自己又沒有麒麟臂,有不是金剛芭比,真的是太難了!
  • 寶媽回答太真實
    文|秘籍君年薪20萬的工作和年薪50萬的老公,要選哪一個?前幾天在網上遊蕩的時候,忽然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剛看到問題的第一眼,我選擇了50萬的老公。畢竟有30萬的差價,而且還是老公賺錢,也不會讓自己很辛苦,兩全其美。可後來想想,還是選擇20萬的工作吧。50萬再好,也不是抓在自己手裡的。所以就導致後來的我,異常的糾結。到底怎樣選擇,才算是最好的辦法呢?後來問了身邊一個寶媽,她的回答很真實。作為一個寶媽,她現在有一兒一女,全職在家一心一心照顧孩子,照顧家庭。她毫不猶豫地選擇20萬,並且對50萬嗤之以鼻。
  • 為什麼有男生會被人說是「媽寶男」?那遇到「媽寶男」該怎麼辦?
    區分「媽寶男」有這幾個技巧:1.他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媽寶男」有一個很大的特徵,那就是大事小事都需要問一下他的媽媽,媽媽說的意見就是他自己思考的結果。他自己並沒有獨立的大腦去思考問題,需要別人帶著他,因為他是一個大寶寶。
  • 這位寶媽的機智回答,讓網友啞口無言
    這位寶媽的機智回答,讓網友啞口無言為什麼要背誦古詩詞?背古詩詞有什麼用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曾有過這樣的疑惑,古詩詞在考試中分數比重又不高,每天花那麼多時間來背古詩詞,還不如多寫寫數學題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會背古詩詞的娃有多優秀呢?
  • 「媽,我能買可樂嗎?」兩個寶媽的不同回答,成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媽媽,我能買可樂喝嗎?」兩種寶媽的回答方式完全不同洋洋和華華是兩個比較要好的小朋友,而且兩家是鄰居,碰巧兩個孩子在一個班級裡面,但是兩個孩子在性格方面卻有很大差異,這也是源於兩個孩子的媽媽從小到大對孩子細節方面的把控很不一致。
  • 「媽媽,你為什麼去上班?」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格局,值得學習
    看看媽媽不同回答,或許能給你一些啟迪。第一位媽媽,戚薇高智商回答,值得你學習相信大家對戚薇都不陌生,她既是演員、歌手,又是一名媽媽。戚薇在某綜藝節目中提到,女兒曾問她:「媽媽。你為什麼要去上班呢?」第二位媽媽,一個簡單地回答,卻給孩子背上沉重的包袱「媽媽上班要賺錢,這麼辛苦賺錢,都是為了你」相信這是大多數父母,都會說出的標配答案。
  • 「媽媽你為什麼要騎在爸爸身上?」孩子求知慾讓我崩潰,該如何回答
    問問題是天馬行空的,毫無邏輯,毫無規律,大多還算正常,可有些問題問得大人不知道怎麼回答,尤其是一些連大人都不明面說的事情。比如他看到電視裡面,那些女人洗澡不脫衣服,他就問,為什麼洗澡不脫光衣服啊?不脫光怎麼洗啊?這個不太好回答,因為我們洗澡都是脫光了衣服的,一看那場景,大人都懂,可孩子不明白。
  • 80後寶媽開奧迪擺地攤,真相令人心酸,全職媽媽有多難當
    西安有一位辣媽,就因為開豪車擺地攤賣涼皮在網絡上走紅了,很多人非常好奇,長得這麼好看,為什麼還要開著跑車出來擺攤賣涼皮,這樣的行為讓很多人都表示不解,後來寶媽說出背後真正的原因,又讓大家紛紛表示理解。不過這個辣媽也可以反應出一些家庭中寶媽的難處,沒有辦法很好地進行家庭事業兩顧的局面,必定要有一方對此進行一些犧牲。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寶媽們該如何更好地做好家庭事業兩顧呢?
  • 我的對象是「媽寶男」,怎麼辦?
    但最讓人不痛快的是,婆婆永遠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在兒子兒媳之間當「和事佬」,強加幹涉兒子和兒媳的事情,還揚言要去兒媳的單位去鬧,清官都難斷家務事,更何況單位的領導呢?一位心理學家說過:「在家庭中,爸爸應該做爸爸,媽媽應該做媽媽,孩子只能做孩子。
  • 不要把孩子培養成「媽寶」
    我曾經中途接班教到一位男學生,每天早上都遲到,問他為什麼遲到,他答,我媽說,去學校那麼早幹嘛?多睡兒。
  • 寶媽手腕酸痛,你可能是得了「媽媽手」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媽媽手,患有腱鞘炎的寶媽又該如何解決媽媽手的問題?減少手部的活動媽媽手形成的一個原因就是媽媽長期重複同一種的動作,手部的肌肉出現僵硬,時間久了就會出現摩擦感。平時媽媽一定要較少手部的活動,帶一會寶寶,可以將寶寶放下來,也可以買一個背帶,可以背著寶寶多走走解放媽媽的雙手。
  • 「高產媽媽」連生七胎,遭調侃家裡有礦,寶媽回:老公基因太好
    但最近在網上卻看到一位37歲的寶媽連生了7胎,驚呆一眾網友,網友們紛紛表示十分佩服這個媽媽的勇氣,並質疑寶媽家裡肯定有礦。 還有網友條條是道地分析道:從寶媽發出來的照片上看,家庭條件就很不錯,而且看看這位寶媽,保養得這麼好,哪裡像是生完7個孩子的媽媽,就算家裡沒礦,也得有不少錢,不然每天要照顧7個孩子,早成黃臉婆了! 網友的這一頓分析倒是獲得了不少人的認可,覺得說的在理。
  • 為何德國女性生娃後願意做全職媽媽?兩大原因,中國寶媽羨慕不來
    媽媽24小時全天都要照顧孩子、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這樣的工作比在公司裡上班毫不輕鬆,但是卻得不到周圍人的認可。老公首先就是一個不認可的人。他覺得自己在外面掙錢多麼辛苦,女人躲在家裡,沒有風吹日曬,沒有勾心鬥角,簡直是太舒服了。
  • 「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這位媽媽的回答,不妨借鑑一下
    你是否有過被孩子問到啞口無言的經歷,不知道大家會有什麼樣的一些體驗,反正寶媽非常的害怕孩子對自己提出一些問題,因為你只要回答了他,他立馬就會想出下一個問題,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直接問到寶媽懷疑人生。「爸爸為什麼趴在媽媽身上?」
  • 女兒的回答惹怒寶媽:都是老師的錯!
    女兒的回答惹怒寶媽:都是老師的錯!相信大家都有同樣的一種感覺,那就是各個國家的教育方式都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不同國家的教育理念都不甚相同。我們以中國和美國的幼兒教育為例,就能夠輕易的發現兩國之間幼兒教育的巨大差別。前不久,閨蜜講的一件事情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