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12月9日,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召開,隆重表彰2018-2020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其中,惠州有一個家庭獲評第二屆廣東省文明家庭,那就是來自惠城區的陳維生家庭!
陳維生,男,1979年8月生,漢族,廣東河源人,醫學碩士,中共黨員,主任醫師,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急診醫學中心急診重症監護病房主任。2020年3月,榮獲湖北省荊州市委頒發的「大愛無疆最美逆行者」稱號;2020年10月被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20廣東百戶「最美家庭」;2020年第二季度「惠州好人」(敬業奉獻類);2020年12月,廣東省委、省政府授予陳維生「廣東省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他對家庭溫暖、有擔當,對工作熱愛、有激情,是一個心細、責任心很強的客家男人。
2020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場戰「疫」,儘管沒有硝煙,但卻危險重重,每一步都是負重前行。陳維生為大家舍小家,早在疫情發生初期,就報名參加惠州三院防控疫情黨員突擊隊,並第一時間請纓前往湖北支援。責任使然,作為惠州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副隊長、臨時黨支部副書記,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病房組長,也必定使其成為最後一名撤離湖北的惠州醫療隊成員。
疫情爆發以來,夫妻兩人相約共同抗擊疫情,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不得已把兩個孩子暫時委託給家中老人照看。「爸爸,你不要害怕,我保護你。」離家前,年僅二歲女兒的一句話卻讓堅強的陳維生流下眼淚。他也難捨家人,只是面對疫情,此刻的他只能舍小家顧大家。
在一接到出徵通知的時候,妻子就忙前忙後為隊員們準備各類生活物資,從鞋子到成人紙尿褲,事無巨細,默默付出。她表示作為家屬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身體力行,同心同德。雖然心中有不舍,但仍會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我們兩人一個是科主任,一個是護士長,都是『一家之長』,必須為科室人員多擔待。我全力支持他的工作,現在疫情防控迫在眉睫,支援疫區前線,這是他作為黨員的職責所在。我在後方當他堅強的後盾」。妻子不僅是這樣說的,同時也是這樣做的,在陳維生到達荊州江陵後牽頭優化了多項工作流程,而妻子則在背後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惠州市第二批醫療隊所支援的荊州市疫情防控形勢不容樂觀,是湖北疫情較嚴重的地區之一。在這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嚴峻鬥爭中,抵達荊州後陳維生就帶領隊員們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各項工作:學習穿脫防護服,規範院感防控流程,採購生活物資,建立物資臺帳及管理制度……
「荊楚抗疫披金甲,不滅『新冠』誓不還!」帶領隊員們重返荊州的路上,把「好英男人」這一標籤寫上戰衣的陳維生給妻子發了一條信息,這是一個約定、一份誓言、一種決心!
2月18日下午,醫療隊到達荊州一院,隨後陳維生被任命為重症病房醫療組組長,負責近20張病床,工作量和工作壓力劇增。他帶領惠州團隊聽從廣東省支援總隊統一指揮,積極融入到當地工作氛圍,不畏困難帶領團隊衝在最前面。
在這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嚴峻鬥爭中,特別是在荊州第一人民醫院重症病房工作期間,陳維生及其團隊的工作給廣東隊爭了氣,受到了大家的高度肯定。「你們廣東的醫生真的很不錯!」患者們紛紛為陳維生醫生及廣東醫護團隊點讚。荊州一院的醫療隊與惠州團隊合作非常愉快,有問題已經習慣性找陳維生請教諮詢,他們稱讚陳維生的經驗做法值得其他重症組借鑑。
3月20日,惠州馳援湖北的75名醫護人員分別從武漢和荊州撤回,隊伍中獨獨缺了陳維生。原來在3月19日,荊州市仍有極少數重症患者在院治療,於是,他與其他11名廣東醫療隊員主動向廣東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前方指揮部遞交了請戰書,鄭重地在請戰書上按下自己的手印,一起留守荊州。
「只要還有1例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救治,我們廣東醫療隊堅決不撤離。」他們在請戰書如是寫道。作為惠州醫療隊唯一留守荊州的醫護人員,陳維生在荊州市繼續奮戰了8天,直到最後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3月28日,荊州市在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陳維生圓滿完成了支援任務,與留守荊州的另外11名廣東醫療隊員一起踏上了返程之路。「儘管在湖北戰疫時有想家的心情,但在我近20年的黨員生涯中,獲得的最大榮譽就是組織上批准我留在荊州繼續工作。回到廣東就是回家了,之後回到惠州很想快點抱抱小孩子,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陳維生說。
父親高大偉岸的形象在兒女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當得知在湖北支援的爸爸不久就能回家了,兒女十分高興,兒子表示要向爸爸學習,做一個有責任心、有社會擔當的男人。
歲月靜好,那是因為有在替我們負重前行!陳維生顧大家舍小家、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充分展現了一位醫者的精湛技術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
來源: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