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隆重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和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典型。廣東省交通集團所屬廣東交通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吳漢傑家庭獲評為「全國文明家庭」,這是廣東省交通集團系統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家庭。
吳漢傑現任廣東交通實業投資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部長,崇德向善、孝老愛親,以身作則、以德育人,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在家庭方面,吳漢傑是一位好女兒、好妻子、好媳婦及好母親;在工作方面,她是國家交通部專家庫專家,高級工程師,甲級造價師,高級政工師。特別是多年來,她悉心照料家中患癌老人,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勤儉持家的美德,深受鄰裡的讚美和公司同事的好評。其本人先後獲評「全國好警嫂」「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等榮譽,其丈夫也先後獲頒「中國維和警察榮譽章」「聯合國和平勳章」。
2020年「全國文明家庭」、2019年「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吳漢傑(來源:交通集團)
相扶相攜,患難與共
2005年,吳漢傑丈夫潘海察赴海地執行維和任務,吳漢傑選擇默默支持。丈夫維和期間,家庭重擔她一肩挑,既當兒媳又當兒子、既當爹又當媽,既照顧患病老人又照顧幼子,讓丈夫沒有後顧之憂。正是吳漢傑的支持和理解,讓潘海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以出色的成績先後榮獲了「聯合國和平勳章」「中國維和警察榮譽章」「廣東省公安廳個人一等功」「天河區人民政府個人三等功」「廣東省優秀人民警察」等稱號。
2010年的一場車禍,打破了一家人原本幸福寧靜的生活。吳漢傑在那場車禍中頭部受到嚴重撞擊,生命垂危。經過5天的搶救總算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完全喪失了記憶。在丈夫的悉心照料下,她一度支離破碎的記憶慢慢地拼接完整、恢復如初,重獲新生的吳漢傑,倍加珍惜生命、珍視家庭、熱愛工作。
吳漢傑與丈夫攜手共建美好家庭(來源:交通集團)
2015年,吳漢傑獲評公安部、全國婦聯聯合評選的「全國好警嫂」。面對記者採訪,她笑著告訴記者,「夫妻倆已經攜手走過這麼多年,雙方都曾面臨生死考驗,更應該樂觀面對一切,珍惜好、經營好這個家庭。」談起夫妻相處之道,她說,「誰都會有脾氣,誰都會有煩惱事,相互支持理解幫助,夫妻之間,才能攜手走得更遠,生命才會有奇蹟。」
孝老愛親,家庭和睦
吳漢傑始終堅持家庭與事業並重,把工作之餘時間都留給了家人,陪伴家人,積極樂觀,挑起家庭重擔,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
2000年,她父親罹患膀胱癌,醫院診斷大概還能活8年。吳漢傑心急如焚、四處求醫,每天堅持鼓勵父親與病魔抗爭,自己想盡一切辦法治病問藥,穩定病情。如今20多年過去了,父親活出了奇蹟,遠超當年醫院所作的診斷。老人家常常感嘆「這輩子,活賺了,只是太辛苦女兒女婿了。」2004年,家公查出患結腸癌,她毫不猶豫把家公家婆從鄉下接來廣州一起居住,住院檢查、換藥、陪護、洗衣、送飯……看似簡單的事情她堅持了3000多個日日夜夜,毫無怨言。
2012年,她的家婆查出肝癌,巨額的治療費成了一家人最頭疼的事情。「再苦也不能讓媽遭受病痛,再窮也要醫治」成為她最堅定的信念。吳漢傑主動承擔全部手術費用,不惜向親朋借錢醫治。家婆皮膚真菌感染,她堅持每天熬中藥、洗澡、搽藥、做飯,細心照顧、無微不至,讓家婆身體日漸康復。家婆逢人便誇「兒媳也是小棉襖,貼身暖心」。2013年,吳漢傑母親罹患乳腺癌,她對前面三位老人所做的一切,又重新承受一遍。
吳漢傑在醫院悉心照顧罹患癌症的婆婆(來源:交通集團)
生活的磨難,讓吳漢傑夫婦變得更加堅強。22年來,他們孝老愛親的事跡感動著身邊的每一個人。2019年,吳漢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榮譽稱號,其家庭也先後榮獲「羊城公安文明家庭」「全國五好文明家庭」「廣州市十大最美家庭」「廣州市文明家庭」等榮譽。
以德育人,母慈子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吳漢傑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她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力爭通過自己優秀的品德修養去感染和影響身邊人。同時,在孩子教育方面,她也始終把對孩子的品行教育放在第一位,從小培養孩子的品德,用自己的潛移默化和言傳身教,讓孩子健康成長。對孩子的教育,吳漢傑堅持從胎教就進行國學啟蒙,孩子自上幼兒園後便結合自身的繪畫特長和孩子的學習興趣,教導孩子從小養成求知上進的學習習慣。丈夫潘海察警察作風十分明顯,崇尚節儉和綠色生活,從不鋪張,持家有道,還專門制定了「海察家規」,全家一起共同遵守。家庭成員每天限量用水,用餐實行光碟行動,經常撿親戚朋友孩子的舊衣物給自家孩子穿。
相親相愛一家人(來源:交通集團)
吳漢傑夫婦緊跟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對孩子注重言傳身教,既教知識,又育品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同時,還積極傳播和踐行環保理念,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生活園區和辦公場所都積極宣傳和踐行綠色生活方式,自覺進行垃圾分類,深受鄰裡同事好評。
愛崗敬業,並肩作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黨員,吳漢傑不論做什麼工作,都能夠處處以身作則,雷厲風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管好帶好關心好身邊人,充分發揮好營造良好企業文化氛圍的先鋒模範作用,在企業推動形成向上向善、創業創效的文明風尚。
黨的十九大一結束,她便率先建立了「新時代理論學習」微信群,帶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20年年以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吳漢傑主動請纓,支援梅大高速公路茶陽省際檢疫檢查點疫情防控工作,戴著口罩,身穿反光衣,在疫情防控第一線,與工作人員一起引導車流、指揮交通……,她還發揮自己藝術專長,用飽含對交通事業無限熱愛的情懷,潑墨揮毫,深情創作了一組廣東交通人在高速公路堅守抗疫一線和企業復工復產的生動畫面,用書畫作品表達對奮戰抗疫一線人員的崇高敬意。並積極參加慈善捐助活動,向廣東省博物館捐送抗疫主題國畫16米長卷《眾志成城》,以藝術之力溫暖人心,助力武漢疫區群眾,傳播疫情防控正能量。同時,按照省總工會對口服務廣東省中醫院支援湖北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家屬的部署安排,吳漢傑帶動公司志願者們迅速行動,主動對接援鄂醫務人員家屬,通過線上溝通、登門走訪等方式,用實際行動給予關心關愛。
吳漢傑畫作——不辱使命,致敬抗疫者(來源:交通集團)
其丈夫潘海察作為廣州市第一看守所黨支部書記、所長,在疫情期間同樣堅守初心,勇擔使命。他在接到封閉執勤命令後,帶頭參與第一班封閉執勤,除夕開始連續7個月忙碌在抗疫陣地上。封閉執勤期間,他事必躬親,從入所檢查、收押查驗、過渡隔離到封閉管理、日常防治、物資保障、在押人員動態、應急處置,必定一一過問,全力確保戰時工作萬無一失。他還參與研究並制定《看守所防疫工作指引》和《看守所疫情應急處置預案》,親自繪製《廣州市第一看守所疫情防控作戰圖》,細分隔離區域、重點防控區域、分餐區域、嚴把關口和民警員工封閉區域,標註各類區域防控要求,嚴格落實入所檢查、收押查驗、過渡隔離到封閉管理、日常防治、物資保障、應急處置等各項監所疫情防控措施,確保了監所安全「零事故」、在押人員「零感染」、隊伍穩定並持續保持堅強戰鬥力。
傳承家風,孝老愛親,守護文明。家庭是港灣,家庭也是吳漢傑夫婦工作最大的後盾。她與潘海察相伴走過的22年,既有相敬如賓的幸福生活,又有刻骨銘心的生死考驗,這或許是眾多警察夫妻中的既平凡又出彩一對。他們彼此珍惜、互相支持,成為了各自人生路途的唯一;他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是新時代文明和諧家庭的可貴典範。
來源丨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 作者:劉曉龍)
編輯丨小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