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 通訊員 劉光榮 郴州報導
福城郴州,魅力城市景秀美,林中之城譽千年。
郴州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7.9%,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城市之一,空氣品質全年保持優良,是湖南省唯一環境空氣品質達標示範市。「國家文明城市」「國家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50大氧吧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在郴州數次的歷史蛻變中,農發行郴州分行傾盡治水、護水、用水情懷,2018年以來,累計支持水利貸款28.35億元,支持重點水利建設和農村安全飲水項目58個,以最「硬核」擔當,給出正確的支農答案。
統籌謀劃,下好治水「先手棋」
郴州作為全國有色金屬之鄉,礦產經濟支撐了該市經濟發展長達20年之久,但同時,礦水乏流、地質生變,這個城市和人們經受了發展歷史中汙染的沉痛。
農發行貸款支持的西河流域治理工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環境汙染治理攻堅戰在全國打響。從此,郴州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並將「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有色金屬循環經濟」「重金屬汙染治理」等提上重要議程。近幾年來,特別在2018年以來,農發行始終衷心踐行黨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始終把農村安全飲水、山林保水、城市供水、黑臭水體治理等作為綠色金融建設的著力點和出發點,以支持郴州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為主題,以支持「一湖」「一庫」「三水」(東江湖、莽山水庫、郴江河、永樂江、舂陵江)為重點,主動對接地方政府,營銷國家和地方政府重點水利建設工程項目,積極做好水資源配置工程、水土保持和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農田水利、農村飲水安全等水利項目的信貸服務,助力打造「飲水工程」和「生態工程」,使郴州三大江水流域治理實現了防治水患、生態保護、用水安全和綜合治理的有機結合。將綠色金融建設納入該行《紅色、綠色、藍色「三色金融」三年建設方案》重要內容,確定政策執行目標及信貸投放目標,以綠色信貸引導綠色產業,讓老百姓喝上「放心水」、呼吸新鮮空氣,看得見青山綠水,留得住鄉愁。
優質服務,跑出治水「加速度」
在這場防汙治汙攻堅戰中,作為當仁不讓的主力,農發行源源不斷地注入政策性金融「活水」,以出色的行動,詮釋了農業政策性銀行「國家的銀行、支農的銀行、補短板的銀行」的重要使命。
然而,支持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光有資金是不夠的。如何抓住重點、如何與治理主體合作,以何種方式合作,更好地用好資金、精準發力,拿出最佳方案、提供優質服務更為關鍵,這也正是農發行思考和探索最多的問題。
農發行3億元貸款支持建設的資興市東江灣水利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助力資興東江防洪河堤治理5800米,河岸生態環境建設40畝,綠化東江周邊面積27畝。
農發行郴州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在實際工作中,該行針對不同項目情況,建立高層營銷團隊+調查團隊+輔助團隊,行領導帶隊,深入各縣市區主動與地方黨政、融資主體現場對接。在主攻方向上,抓重點客戶,積極與省屬大型國企、知名上市公司合作,與市發局、水利局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營銷了一大批支持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優質客戶,客戶基礎不斷夯實。在支持領域上,圍繞安全飲水、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四篇文章」,重點支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城鄉供水一體化、鄉鎮汙水處理、黑臭水體治理等。如創新「黑臭水體治理+農民住房搬遷」一般水利建設PPP模式,支持永興縣5億元,確保了該縣馬田鎮、高亭司鎮、油麻鎮、悅來鎮、洋塘鄉、兩新產業園自來水供應,並讓1053名建檔立卡農民圓上新房夢,解決了該縣黨政多年來想解決而因資金問題未能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支持綠色發展「永興模式」成為農發行總行及市縣兩級黨政高度認可的經典案例。今年11月27日,在脫貧攻堅收官之時,以「綠色產業+長江大保護+扶貧」新模式,向國家級貧困縣——桂東縣審批2.2億元、發放到位1.5億元,支持該縣林業開發與儲備,成為全省探索利用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國家儲備林建設融合林業產業發展的典範;圍繞生態環保建設,聚焦園區綠色發展,把服務生態環境保護,支持美麗郴州建設項目作為業務發展新的增長點、主戰場。如積極探索「現金流」和「項目綜合收益」的支持方式,採取「綠色產業+高科技產業發展」信貸支持新模式,主動與資興市合作,發放5.9億元貸款,支持建成全國知名、省內領先的大數據基地,利用東江湖天然冷水直接服務500萬臺伺服器、引入1000家以上的移動網際網路企業。
以水為媒,銀企同灌「幸福水」
桂陽縣既是湖南經濟發達縣,又是人口密集縣,常住人口87萬人,其中縣城常住人口24萬人。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由於礦產資源過度開發,水資源日益匱乏,再加上區內除方元水庫和肖家山水庫水源地外,縣城和周邊鎮區水源嚴重不足,嚴重影響了該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質量。城關鎮社民李金保告訴筆者,由於平時老百姓家裡用的自來水來源於水庫,夏天久旱後水庫水源不足,再加上主管道年久老化,經常停水修整是常事,生活實在不方便。
農發行發放2億元貸款支持郴州市蘇仙區西河流域四公裡段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建設圖。
同時,東江湖是郴州市約200萬人口優質穩定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也是下遊衡陽市和長株潭城市群近2000萬城鎮人口第二水源地,東江湖一級保護區水質達到地表水一類標準。多年來,飲上東江湖水是郴州市及桂陽縣人民群眾多年來的期盼與夢想,也是省市縣三級黨政多年來的奮鬥目標。
群眾有期盼,黨政有要求,農發行更有擔當。近年來,為解決桂陽縣城24萬餘人「斷水」風險,農發行郴州市分行將支持桂陽縣城安全飲水,作為服務桂陽百姓群眾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渠道,多次深入桂陽縣和水源地資興市東江湖實地調研和項目論證,主動與桂陽縣政府、縣發改局開展項目溝通,積極參與項目環境評估、用地審批和項目施工,搶抓東江引水工程一期機遇。主動與省農發行匯報溝通,得到省農發行大力支持,省農發行先後數次現場調查評估,量身定做政策性金融服務方案,並採取省市縣三級農發行現場聯合辦貸,開闢綠色信貸通道,近年來累計投放該項目貸款6.5億元。項目建成後,桂陽縣城區目前24萬常住人口及40萬遠期人口將徹底告別時常停水的歷史,並成為東江湖國家一級水源的穩定受益者,有效破解桂陽縣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水瓶頸」。
與此同時,暢飲農發行金融「活水」的還有安仁縣,該縣長年以來農村飲用水源汙染嚴重,大部分農村水源氟超標、細菌學超標,讓祖祖輩輩在這裡耕耘勞作的人們「苦水」難欽,再加上長年財力不足,城鄉供水管網配套不完善,部分供水工程嚴重老化,全縣農村及居民管網入戶率不足50%,部分鄉鎮至今仍沿用傳統的打井取水的原始模式。怎樣讓群眾喝上「放心水」,一直成為當地黨政及農發行心頭的牽掛。
近年來,當地農發行緊貼縣裡「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新思路,把農村安全飲水作為改善農村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實現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的重頭戲,及時發放水利貸款2.9億元,從工程配套、改造、升級、聯網等多環節全方位支持,建成「集中連片、供水到戶」的農村供水新體系,從「源頭」到「龍頭」全方位服務農村飲水工程。農發行貸款全部到位後,新建水廠4個,改擴建水廠7座,維護39處單村供水新建工程,不僅可以保證該縣13個鄉鎮41.37萬群眾生活用水充足的水量,而且進一步提高全縣生活用水水質。
林邑山水美,農發綠色情。郴州轉型發展升級先行先試,悄然走在時代的前沿。農發行郴州分行綿綿用情,金融「活水」成為郴州金山銀山的「幸福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