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啦,你們中午吃餃子了嗎?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冬至」「雪」「餃子」這三個關鍵詞出發, 給大家整理相關的單詞,拿起小本本記好啦!
「冬至」用英語怎麼說?
「冬至」是The Dongzhi Festival 或者是 Winter Solstice Festival,人們在擁有最短白天和最長黑夜的這一天祭拜慶祝,以迎接冬天的降臨。
其實,winter solstice festival並不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傳統哦,其他國家也有不同的冬至慶祝活動。
比如在斯堪地那維亞,他們會在舊曆的冬至那天,組織一隊年輕女孩穿著白袍和紅色腰帶,頭戴花環,一邊歌唱,一邊舉著燈火照亮冬夜的道路。
而在英格蘭,大批群眾會在12月21日這天聚集在巨石陣,觀賞在石頭陣上方升起的太陽。在很多人看來,巨石陣是人類早先測量太陽運動的古老證明。
2019 Winter Solstice celebration before sunrise
在中國,我們慶祝冬至的方式就更加實用簡單了——北方吃餃子,南方吃餛飩或者湯圓,這些都是最適合冬天闔家團圓一起吃的暖和食物。
就算是在外工作或上學的遊子,也會不自覺地想要在冬至這天,吃一頓熱乎乎的餃子或湯圓——這是屬於中國人的儀式感。
每家每戶都在這個寒冷冬日聚集在一起,自覺地傳承著這種上千年的古老習俗,體驗著貫穿於我們血脈中的對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家族親人的關愛與依賴。
「雪」的相關單詞
冬天,怎麼能不聊聊雪?
根據檢索結果,我們按照搭配出現的頻率由高到低製作了一個表格,可以看到英語中與雪搭配的形容詞包含了雪的顏色、硬度、是否純淨、時間、大小等等各維度,而deep, white, soft等詞高居榜首。
同時,為了給出一個更為直觀的展示,我同時也用這些詞生成了一個詞雲,即word cloud。在詞雲中,詞語出現頻率越高,比例越大。
可與snow搭配的常見形容詞統計表
可與snow搭配的形容詞繪製詞雲
和雪相關的詞比較雜,我們按語義分一下類:
深淺:deep, thick, thin
質地:soft, fluffy, loose, smooth,
powdery, powdered, granular, hard, wet, dry, icy, crusty, melted
純淨度:white, fresh, virgin, clean, pure, unbroken, spotless, dirty, stained, trodden, trampled
下雪:heavy, dense, gentle, blinding, everlasting, occasional
雪花:fine, wind-driven, wind-blown, feathery, crystalline
其他:perpetual, eternal, permanent, crisp, dazzling, beautiful, silent, artificial, steep
我們挑選一些可能平時用的不多的形容詞,來幫大家了解怎樣連詞成句。
perpetual/eternal snow
終年積雪
summit covered by perennial snow
終年積雪覆蓋的山峰
crisp snow
踩上去吱嘎作響的積雪
the crisp snow crunched underfoot
積雪踩在腳下,吱嘎作響
fresh snow
剛下的新雪
fresh snow piles up at street level
新下的雪在街面上堆積起來
blinding snow
讓人看不清東西的大雪
thanks to the blinding snow, my normal twenty-minute car ride took two hours
雪大得讓人看不清路,平時二十分鐘車程的距離我開了兩個小時
melted snow
融化的雪
melted winter snow floods the area
冬天融化的雪讓這個地區發了水
feathery snow
鵝毛般的雪
snow is falling in feathery flakes
雪花如鵝毛般紛紛落下
關於「餃子」的那些事兒!
冬至吃的餃子對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很多同學會說,它的英文不就是dumpling嘛!
我們熟知的Dumpling,真的只是「餃子」嗎?實際上,dumpling是一類用米麵等包裹餡料食物的統稱,認真來算,種類何止成百上千。
比如義大利的gnocchi和ravioli,墨西哥的empanada,土耳其的manti,印度的samosa,波蘭的pierogi,奧地利的marillenkndel(杏圓子),以及中國的餃子、叉燒包、小籠包甚至粽子等等,都可以用dumpling來指稱。
ravioli
empanada
marillenkndel
samosa
(版權圖片來自:pixabay/123RF)
不過由於中國的餃子太受歡迎,又普遍用dumpling來翻譯,所以在英語國家,提到dumplings,人們首先會想到的總是中國的餃子。
dumpling1號
dumpling2號
dumpling3號
dumpling4號
(版權圖片來自:pixabay)
現在中國詞語在國外的辨識度越來越高,為了和其他包餡食物區別開來,很多飯館開始直接在菜單上把餃子寫成「jiaozi」。
2006年,「jiaozi」正式入選牛津詞典,可算作一個正式的英文詞了。
包子一般最常見的說法是steamed buns,steam是「蒸」,而bun專指那些小小圓圓的麵食,比如漢堡坯子,小麵包,饅頭等等。在中國的包子中,老外最熟悉的莫過於廣式的叉燒包和上海的小籠包。
叉燒包國外中餐館按粵語發音一般翻譯為cha siu bao,或者意譯為steamed pork/BBQ buns。
小籠包如果意譯的話,一般會說成soup dumplings,不過絕大多數對中餐略有了解的人,都已接受了xiaolongbao的說法,人們甚至給了它一個XLB的縮寫,在谷歌上搜索,「XLB吃法攻略」比比皆是,人們的喜愛之情,可見一斑。
因此若在國內請老外吃飯,不妨來頓正宗的小籠包,一定會讓他們有種幸福上天的感覺~
小籠包是soup dumplings,餛飩(雲吞)怎麼說呢?很簡單,wonton就可以,不需要多餘解釋,只不過外國人可能更喜歡炸的餛飩。
在這些dumplings中,可能最需要用意譯翻譯的就是老外們不太熟悉的粽子了,一般都需要說成(Chinese)glutinous rice dumplings,最好配一張圖,更能一目了然。
來自新東方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