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跟著雷子哥哥一起「遊冬至」

2020-12-23 格格雷的小主持人

冬至,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碎」,是我國農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在冬至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吃餃子或者是湯圓,素有「冬至大如年」這樣的說法,雖然都是24節氣,但是可千萬不要和其他的節氣混為一談哦~

冬至為什麼稱為冬至呢?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兩個日子。因為冬至沒有固定於某一天,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在2020年的12月21日,瀋陽市迎來了「冬至」節氣。格格雷口才也為各位小朋友挑選了關於冬至的詩詞與諺語。

冬至的詩歌和諺語

冬至詩歌

冬至後三日三首·梅柳有情態

張耒(宋)

梅柳有情態,江城過歲除。

山村見霜橘,江市出寒魚。

謫久衣冠懶,身閒故舊疏。

傍籬挑翠甲,憶我故園蔬。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唐)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感懷

梅堯臣(宋)

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辛酉冬至

陸遊(宋)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冬至諺語

犁田冬至內,一犁比一金。冬至前犁金,冬至後犁鐵。

冬至頭,天氣暖;冬至中,天氣冷;冬至尾,冷得遲。

冬至天氣晴,來年百果生。

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

晴冬至,年必雨。

冬至黑,過年疏;冬至疏,過年黑。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冬至強北風,注意防霜凍。

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

格格雷溫馨提示

冬至到了,天氣冷了

不要忘記多添衣物,記得防寒保暖

也不要忘記冬至吃餃子喔~

相關焦點

  • 冬至 幸福悄然而至——諾亞舟華城名府幼兒園迎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 幸福悄然而至——諾亞舟華城名府幼兒園迎冬至主題活動冬至傳承文明,陶冶情操,一直是我們希望給予孩子的教育。12月21日,諾亞舟華城名府幼兒園開展了「冬至 幸福悄然而至」主題活動。知 冬 至各班教師通過讓孩子們觀看冬至過節圖片和相關視頻,念冬至兒歌、聽冬至故事、學冬至到手指謠,感受冬至傳統習俗。
  • 憶傳統,品冬至——阜南玉泉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
    小手洗乾淨,口罩帶帶好,包餃子嘍~一起感受一下我們過冬至的快樂氛圍吧!我們還邀請了家長義工入園與幼兒一起搓湯圓,讓小朋友們在充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感受到濃濃親情。家長也能藉此機會,促進彼此間的交流,增進親子、家園相互之間的情誼,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快來看看我們的成果吧!孩子們把自己包的湯圓送給了大班的哥哥姐姐們、阿姨、客人老師。
  • 冬至到了,邂逅最美的冬至詩詞,杜甫、蘇軾的大作真該讀讀
    #冬至是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中國古代的地位不亞於春節,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麼重要的日子裡,古人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蘇軾《冬至日獨遊吉祥寺》井底微陽回未回,蕭蕭寒雨溼枯荄。何人更似蘇夫子,不是花時肯獨來。
  • 冬至,就要一起曬太陽!
    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12月21日,冬至節氣,北半球全年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綦城豔陽高照,大家紛紛走出家門,享受這難得的冬日暖陽~雖說今天的太陽很暖,但冬至後,真正的嚴寒即將到來,因為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曬了冬至的暖陽後,大家也要注意保暖哦~冬至冬至
  • 冬至到,「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是宜晴不宜雨嗎?雨水如何
    導讀:冬至到,「一年雨水看冬至」,冬至是宜晴不宜雨嗎?雨水如何?而在農村有「一年雨水看冬至」的說法,這句話又給我們引入到關於冬至節氣的關注。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一年雨水看冬至」,我們就要找搞清楚冬至的那些事兒,關於冬至我們有話說。
  • 冬至讀古詩12首冬至古詩詞,感受古人冬至氣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讀古詩12首冬至古詩詞,感受古人冬至氣氛 冬至(今年冬至時間為2020年12月21日,即明天),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但是冬至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既是節氣,又是節日.古人崇尚陰陽學說,認為冬至是一年中陰極之至,陽氣始至,是陰氣最重的時候,但物極必反,陽氣自冬至後,就開
  • 冬至習俗,冬至詩詞, 冬至諺語!
    12月22日是今年的冬至,下面與大家分享一個冬至的小視頻,與您一起了解中國重要節日
  • 2020年冬至到了,6句溫馨的冬至祝福語,祝你不止冬至快樂
    1、好久不見啊朋友,翻遍的記憶,美麗的回憶,雖沒常聯繫,祝福在心裡,濃濃情相依;轉眼到冬至,祝福送給你,暖到你心裡。馬上冬至了,祝你冬至快樂,多吃湯圓,財源滾滾。2、歲年年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那些回不去的青蔥歲月總是 提醒著我們,不要忘了曾經和我們一起前行的人。冬至馬上就要到了,把最溫暖的祝福送給最親愛的你,祝你冬至快樂,幸福安康。
  • 軍營裡的冬至
    冬至,是中華民族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在傳統文化中最為盛名。冬至日,集團軍部隊在訓練之餘,紛紛組織官兵走進食堂,老兵帶著新兵包餃子過冬至,節氣氛圍充滿暖意。走,一起去看看,軍營裡的冬至啥樣?冬至安康:白日最短,思念最長某旅幹事 張天宇冬至如約而至,太陽從南半球回歸,自此白晝漸長,溫暖也在不遠之日。《清嘉錄》中記載到,「冬至大如年」。古時候,漂泊在外的人到了冬至,無論走的多遠,都要回家過冬節,祭祖宗。
  • 冬至到!「冬至」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是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啦,你們中午吃餃子了嗎?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冬至」「雪」「餃子」這三個關鍵詞出發, 給大家整理相關的單詞,拿起小本本記好啦!「冬至」用英語怎麼說?「冬至」是The Dongzhi Festival 或者是 Winter Solstice Festival,人們在擁有最短白天和最長黑夜的這一天祭拜慶祝,以迎接冬天的降臨。
  • 冬至祝福語 冬至吉祥語文案 冬至的由來
    冬至祝福語 冬至吉祥語文案 冬至的由來一、冬至祝福語1、冬至到,幸福到!山東中公祝您平安,好運!2、祝願您:快樂如期而至、幸福無所不至,祝冬至快樂!3、冬至到了,團團圓圓一家子,熱熱鬧鬧吃餃子,平平安安一輩子。
  • 冬至|今日冬至|冬至節日
    冬至|今日冬至日|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  :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冬至|今日冬至日|農曆十一月初七冬至的相關內容 。
  • 冬至,邂逅最美冬至詩詞
    冬至「一陽生」。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2020冬至具體時間幾點幾分 冬至習俗冬至為什麼...
    今天我們迎來了「冬至」。作為農曆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氣之一,冬至時節北方素有「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俗語。而南方也有「吃了冬至圓,每人大一歲」的說法。  漫漫冬日正是進補好時機,吃貨們已經蠢蠢欲動。冬至吃什麼,怎麼吃?  冬至吃貨地圖來了!
  • 冬至圖片|冬至朋友圈說說冬至圖片|冬至祝福語圖片
    今天就是冬至啦!你還在為冬至圖片|冬至朋友圈說說冬至圖片|冬至祝福語圖片?現在中公教師網為大家免費提供冬至圖片|冬至朋友圈說說冬至圖片|冬至祝福語圖片,希望大家喜歡。1、冬至到,朋友祝福到。3、今天冬至到,讓快樂平安開道,裝滿幸福微笑,行駛溫暖軌道,寒冷傷心趕跑,熱情煮熟水餃,健康吉祥吃飽,濃湯蜜意喝好,祝福簡訊做調料。
  • 冬至——2018
    那麼,冬至,一定記得吃薺菜餃子哦! 小時候,時常跟著媽媽,去郊外挖薺菜,那時候天藍風輕,可以順便曬曬北方的太陽! 用筷子把各種料混合在一起不停的攪拌,最後把調好的餡子醒一醒,然它們充分的融合,達到水溶交融的境界,充分發揮每種食材的優勢。調香盤活這盤餡兒!
  • 2018冬至圖片大全圖片 冬至祝福語簡短精悍
    一、冬至餃子排成排,幸福好運接力來;冬至餃子堆成山,財源滾滾等你搬。冬至節氣,祝福你幸福快樂,吉祥如意,圓圓滿滿。二、冬至送你一車幸福,讓平安開道,拋棄一切煩惱,快樂與你擁抱,釋放一生真情,讓幸福永遠對你微笑。
  • 冬至攻略——除了吃餃子,北京通州小學生這麼過冬至
    12月21日18時02分,我們將迎來冬至節氣。北京通州區漷縣鎮中心小學開展「跟著節氣智慧勞動——冬至」實踐活動,讓我們來看看小漷娃們是怎麼迎接冬至的吧?各校區將節氣實踐活動與課程相結合,通過多種形式讓小漷娃了解冬至的由來、寓意,以及氣候特點,小漷娃們結合自己的理解,製作出多樣的手工作品。
  • 冬至到 吃水餃:漯河育才幼兒園開展冬至節氣主題活動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
  • 【微農職】冬至,咱們一起吃餃子!
    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所以後來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往往選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稱做「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