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神」俞昌追蹤觀察狼交配繁殖,熟悉狼群習性,帶隊滅狼809隻

2020-12-27 聲宏紫閣

1948年冬天,河北張家口懷安縣狼害猖獗,鬧得人心不安,雞犬不寧,群眾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據當時統計,全縣有狼近百隻,其中害人狼有名號,如大青狼、大灰狼、黑頭、大白狼、獨眼龍等。狼的活動能力很強,能夜行一二百裡,竄十幾個村。

懷安城附近的7個村莊,僅1949年就被狼吃掉了18人。懷安城紫善街10歲男孩上學,被狼叼走,書本文具撒了一地。第六屯一個小夥子,新婚第二天早晨去地裡拔菜,被一隻狼掏了五臟。寺溝一個農民去地裡看大麥,被狼從後面撲上去,在脖子上咬了7個窟窿,過路人攆走了狼,オ倖免一死。至於狼吃豬、吃羊之事,更是屢見不鮮。

1949年冬季,懷安縣人民政府縣長江濤了解到北瓦窯村農民俞昌擅長獵狼,有「狼神」之稱。便從城裡步行來到俞昌家,動員他為民除害。這年,俞昌已經是50歲的人了。俞昌把掛在閒房裡的打狼工具,一件一件取出來,來到懷安城的北門外。

懷安城周長9裡13丈,高3丈5尺,是縣政府所在地。這座城東西是開闊的原野,南北是綿綿起伏的群山。俞昌詳詳細細地從北山到城門壕査看了狼走的路線,又在城外幾個村莊做了調查,心裡有了底。天黑後,沒有行人了,他就在城壕附近連埋設了五副狼夾子。埋好後,走進一家車馬店,和衣躺在炕上。雞叫三遍時,他來到埋夾子的地方,發現一副夾子不見了。

他順著狼逃跑的足印,一直追到了北山根下。這時,山谷裡傳來了一聲長長的狼嚎聲,恐怖而瘮人。一隻被夾住的大灰狼,正一圈一圈地打轉轉,企圖甩脫腿上的狼夾子。俞昌大吼一聲,舉起撓鉤大步衝上前去,大灰狼帶著狼夾子跳到一塊山崖上,前逃無路,便掉轉身來向俞昌撲來。

俞昌早有準備,一個撓鉤把狼打倒在地。狼就地一滾,嚎叫著又爬起來,抖動著利爪,張著血盆大嘴,向俞昌的喉管咬來。俞昌後退兩步,一撓鉤戳進大灰狼的嘴巴裡,用勁一拉,把血淋淋的舌頭鉤了出來。灰狼全身猛然一震,慢慢癱軟在地上。俞昌扛著大灰狼進了城,把大灰狼搭在政府門前的石獅子頭上。

當天,江濤縣長在懷安城召開了群眾大會。俞昌在大會上講了打狼的經過,講話不時被暴風雨般的掌聲打斷,這個大會鼓起了俞昌為民除害的勁頭。這年冬天,他一共打住18隻狼。1950年春節,縣政府獎給俞昌200斤小米,一條皮褲,10斤火藥,俞昌一家歡歡喜喜地過了個好年。

為消滅狼害,懷安縣發動群眾打狼。俞昌和兒子在北瓦窯村,組織起第一個打狼小組,接著,全縣相繼建起了七個打狼小組,大家紛紛拜俞昌為師。為了使徒弟們了解狼的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俞昌帶上他們深入山澗溝谷,潛伏觀察狼的活動,追蹤觀察狼的交配與繁殖。

冬末春初,狼在交配時形成狼群,是狼災最厲害的時候,常有幾隻甚至十幾隻公狼,追逐發情的母狼。此時狼群帶有很大的破壞性。母狼哪怕攻擊的是一頭兇猛的公牛,公狼也會冒著被踢死、挑死的危險把公牛撕成碎塊。在角逐中,一些老邁體弱的公狼,敵不過其它壯年公狼,不得不退出,只有少數極其兇狠強壯的公狼才有接近母狼的可能。但是在沒有打敗所有的對手之前,哪一條公狼也沒有和母狼交配的機會。於是,一場接一場的激烈戰鬥便在狼群之間展開。

俞昌和徒弟們在虎窩山目睹了兩隻公狼的決鬥。兩隻公狼一隻深灰色,一隻淺灰色。決鬥中唯一保持冷靜的是那隻被追求的母狼。它是旁觀者不偏袒任何一方,只是靜靜地等待著決鬥勝利的一方。出人意外的是,這場決鬥的勝利者竟是那隻不及對手雄壯的淺灰色的公狼。開始時,它處於守勢,前膀兩側都被對手撕開了,但它腳步不亂,無論對方從哪個方向衝擊,都不能得逞。待到對方攻勢減弱了,它節省下來的力量才全部發揮出來,開始向對手進行有力的衝擊,一口咬住對手的喉嚨部位。被咬的狼做激烈的甩頭動作,企圖掙脫對方致命的牙齒,並把對方拖出20多步遠。但是,經驗豐富的淺灰公狼卻死死咬住對方的喉嚨,使之血盡氣絕。這時,那隻母狼樂顛顛地跑過來,象母貓舔小貓那樣舔著公狼的傷口。公狼搖搖尾巴,然後跑進了樹林。

針對狼的特性和活動規律,俞昌總結出不同的打狼方法。他把狼的一些活動規律編成順口溜如「過路狼蹄一條線,入村狼蹄團團轉;公狼蹄印圓又圓,母狼圓中略帶尖;跳牆入戶一根道,不從新路往出跳,羊柵門開也不進,偏從頂上往進躍」。由縣政府印發各打狼小組。

1951年初春,懷安城東門外袁家房子、張家屯等幾個村鬧起狼患。最可惡的是一隻青狼,不吃豬不叼羊,專在天亮時乘婦女們上廁,咬吃婦女的臀部,一連半個月,有八九名婦女的臂部被咬了。俞昌得知消息後,帶上兒子俞萬珠和徒弟們來到張家屯一帶的幾個村莊。經查看狼路,初步斷定這隻青狼是靈官廟山上的。

青狼很狡猾,俞昌天天埋夾子下套子,它就是不上鉤。一次竟然在狼夾子四周撒了一圈尿。俞昌改變了慣用的方法,他在狼的活動線路上布上疑陣,而在附近一條小窪裡埋了四副狼夾子。第二天果然發現一副夾子不見了。俞昌顧不上去叫徒弟們,帶上撓鉤就追,一口氣追出十多裡地。

俞昌看清前面青狼帶著狼夾子,一瘸一拐地拼命向靈官廟山上的密林中逃去。青狼也發現身後有人追,接著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咬掉了那個被夾住的腳趾,甩脫了狼夾,箭似的竄入密林中。青狼傷好後,更瘋狂地進行報復。在張家屯一帶的幾個村莊吞吃豬、羊20多隻,咬傷婦女5人。

一個漆黑的晚上,青狼竟然竄到了北瓦窯村,衝著俞昌的院子嚎叫,很顯然是來挑戰。俞昌不信邪,連續在野外埋伏了十多個晚上,青狼象是預先知道了一樣,連面也不露了。這天晚上,他帶著牛耳尖刀,來到離靈官廟山不遠的地方,埋下10副狼夾子。他埋伏在柳樹叢中。一陣小風拂過,兩點綠光,象磷火一樣一閃一閃地向他飄來。那狼停在離他十來丈遠的土丘上。雙方互相敵視著,青狼繞過那片埋夾子的地段,從側面向俞昌逼近過來。青狼跳了兩跳,尾巴一掄,就地打了個旋兒,這是助跑、運氣,再打一個旋兒,它就會閃電一樣撲過來。這時,俞昌靈機一動,「撲嗵」一聲仰面栽倒在地,一隻手緊緊操住了撓鉤。青狼吃了一驚,屁股一擺,坐在大尾巴上,支起兩隻前爪,疑惑地看著他。

過了有一鍋煙的功夫,俞昌一個鯉魚打挺站起來,大吼一聲,一個箭步撲上前去,舉起撓鉤很勁朝狼腦袋上砸下去。青狼知道自己受騙了,就在撓鉤帶著一股風落下時,它騰身一躍,從俞昌一側竄了過去。俞昌的撓鉤打在石頭上,斷成兩截,他丟掉手中的一截,從腰間拔出寒光閃閃的牛耳尖刀。青狼呼地又撲回來,他往邊一躲。狼撲空了,屁股正好暴露在他面前。他看得真切,跟上一步,左手高抬,右手前伸,把牛耳尖刀狠狠插進狼的肛門裡。青狼一聲慘叫,彎過頭來張開大口要咬他,他雙手抓住狼尾巴,狠勁把它甩翻在地。狼癱軟在地上不動了。1952年俞昌光榮出席了全國勞模大會。

相關焦點

  • 亂入狼群的哈士奇會被狼當作同類嗎?
    狗和狼的關係與人類和猿的關係有點類似。每隻狗和灰狼的基因相似度達99%,比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還近。 既然狗是狼進化而來的,那麼人現在能將狼馴養成狗嗎? 實際上馴養狼可能是人類對狼的基因的一種篩選。如果我們想將一隻狼馴服成乖巧的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打狼英雄俞昌在內蒙古草原與狼群鬥智鬥勇,滅狼35隻,稱佩服狼王
    懷安縣一天內被狼咬死咬傷6人,龍關縣一個冬天被狼吃掉小孩40人。惡狼經常跳牆入院傷害人畜,一時間,人們談狼色變,人人自危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邀請俞昌出山打狼,為民除害,他與徒弟一起共滅狼809隻。1956年冬天,內蒙古藍旗狼害成災,畜群受到很大損失。草原狼群夏天以野兔、黃羊為主要獵食對象。到了冬天,野生獵物稀少,狼群便在牧場附近緊跟著畜群轉。
  • 重返狼群 一個人與一匹狼
    我們目瞪口呆,我不相信原以為最荒無人煙的草原深處會變得如此「繁華」,狼最安全的庇護所變成了最危險的禁地。格林原本隱秘的狼洞與最近的圍欄相距不過一百米,遮蔽狼洞的灌木叢在牛羊擁擠踩踏中早已東倒西歪,這個幾十年的老狼洞洞頂已被踩塌一大半。滿地的牛羊糞便和蹄印下狼蹤全無,狼最後的領地也喪失了。
  • 繁殖期間雌雄同居。共同撫養幼仔。野生狼體重記錄——其中1939年在阿拉斯加被打死的一隻,當時80公斤(175磅)。最小的狼是阿拉伯狼,雌性的狼有的體重可低至10公斤(22磅)。狼群適合長途遷行捕獵。其強大的背部和腿部,能有效地舒展奔跑。摺疊生活習性狼是群居性極高的物種。
  • 體型最大的猛犬,喜好圍剿狼群,人送外號「滅狼者」
    眾所周知狗狗是由狼經過漫長的時間洗禮被我們祖先馴化過來的。我們的祖先們用了上千年的時間和狼建立了合作共贏的關係,後來慢慢的馴化成了狗狗為我們人類所用。而我們華夏名族也可以說是狗狗的起源地。因為我們的祖先幾乎是最先發現狼可以馴化成狗狗的種族。
  • 世上最瀕危的狼,僅35隻,常因找不到同類來繁殖,只好與灰狼交配
    01生存之危:紅狼常常因找不到同類來繁殖,而只好與灰狼交配上百年來,美國東部獵殺紅狼的行動一直未停止,這個物種最初在美國整個東部地區都有發現隨著數量的稀少,紅狼常找不到同類來繁殖,而只好與北美大草原的灰狼交配,這使得純種紅狼的數量急速下降。直到1980年,紅狼已經在野外滅絕。 幸好,1969年,有14頭紅狼在路易斯安那州野外被發現,研究者捕獲了這群紅狼,經過人工繁殖後,最後將其放回北卡羅來納州鱷魚河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和大煙山國家公園,讓紅狼得以保存下來。
  • 重返狼群:格林是狼中的人,我們是人中的狼
    機緣巧合,無意中看到了這部紀錄片,顧名思義,重返狼群,記錄的是一隻失去父母的小狼被人撫養最後回歸狼群的故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對野外攝影的夫妻被小狼父母的故事感動,便尋找了兩天才找到這對狼夫婦的唯一倖存的小狼,取名格林。希望給這隻狼格林童話般的自由。
  • 《重返狼群》狼的成長過程是艱難而殘酷的,成長環境更是一個戰場
    讓母狼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它的5隻剛出生不久的狼崽子,然而沒有了公狼,就意味著沒有食物,落單的母狼即使活著也養不活幼崽。這個是《重返狼群》裡的真實故事,裡面的公狼和母狼就是格林的父母,而格林是5隻狼崽裡唯一的倖存者。
  • 被人養大的狼是否「狼子野心」?它能否重返狼群?
    一匹狼,他本該馳騁在草原上,卻無奈禁錮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中,本該與狼群為伴,卻被人類養大,他是否野性未泯?他是否懷念家園?他刻在骨子深處對自由的嚮往,他寂寞孤獨的蒼涼眼神讓人心疼,他是否該重返狼群?他能否適應野外生存?這是一條艱苦的回歸之路,也是一條奔向自由的回家之路。哪怕荊棘叢生、危機四伏。由李微漪著作的紀實小說——《重返狼群》,將一一給我們答案。
  • 《重返狼群》《再見格林》格林是狼中間的人,我們是人中間的狼
    李微漪說:「人比狼高級,但是狼比人高貴。」這是她在講述自己和她的狼兒子的故事結尾時說的。就為了這句話,我買來她寫的書,《重返狼群》。厚厚的,快趕上兩本字典了,當剛拿到書時,心裡有點慌,這麼厚的兩本書,要看到什麼時候才能看完啊?
  • 四川省在若爾蓋建立首個狼生態保護監測站
    原標題:我們將如何「與狼共舞」?   若爾蓋是四川省狼群相對集中區域之一,現有種群數量約200隻   保護站首先將開展系統化監測,摸清家底,建立基礎數據   有望通過安裝GPS跟蹤器等方式,進一步了解狼的生活習性   茫茫的若爾蓋草原上,綿陽師範學院研究員劉昊發現了一匹死亡不久的狼。
  • 草原能不能沒有狼?狼沒了,草原也就沒了魂
    草原狼在不缺食物的環境下,它們通常成雙結對的居住在草原上,沒有伴侶的狼會獨居,它們交配通常發生在2月和3月。大約65天後,雌性就會生下4~7隻幼崽。生崽的時候,它們會居住在土洞中。食物缺乏的時候,草原狼會集成一個幾十隻左右的群體,由一對狼王狼後所統領。它們一般不會輕易接近人的居住地,不過由於氣候的變化和人為的破壞草原環境導致獵物不足,草原狼迫不得已才會捕食牧民的牛羊。
  • 全球首例由人類撫養長大並成功重返狼群的狼,八個月的人狼親情
    這隻小狼叫格林,它是全球首例由人類撫養長大,最後成功返回狼群的狼。接下來你看到的所有鏡頭,所有畫面,所有臺詞,全都是真實發生的。這是一位親身經歷者通過手機、單反、DV,拍下了長達八個月的視頻素材,通過剪輯後壓縮成90分鐘,把這個真實又辛酸的故事展現在我們眼前,電影名叫《重返狼群》。
  • 狼的天敵!光聽名字就讓狼聞風喪膽,而且它專門吃狼
    狼的天敵!光聽名字就讓狼聞風喪膽,而且它專門吃狼 狼生性狡猾,而且它們喜歡群居,群狼的戰鬥力不容小覷,連獅子也得讓它們三分,憑藉這個習性,它們也佔據了食物鏈的頂端,成為草原一霸。
  • 《狼圖騰》蒙古民族狼性精神的畫卷
    夜晚,畢力格老人帶著陳陣,用望遠鏡遠觀了站在山坡上的狼群發起的一場圍捕活動。狼群在高處觀察坡下黃羊群的活動,耐心等到黃羊飽食後,放鬆警惕了,鬆懈休息之時,頭狼一聲嚎叫,群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擊黃羊,飛速追擊黃羊群,進入夾擊圈,黃羊群全部陷入雪窩,全軍覆沒,凍死。第二天,畢力格老人和牧民到雪窩拉回狼的小部分戰利品。
  • 狼群敢圍殺老虎?到底多少只狼才有那膽量
    比方說攻擊性較強的狼,是不是有膽量集群體之力圍殺獨居的老虎。而還有句老話說「群狼可戰虎」,但實際野外觀察中卻從未有過相關影像,這更讓很多人充滿了好奇。首先,從身體結構角度來講,狼的利器僅僅有嘴巴一項,需要去伸頭撕咬對方。
  • 為什麼哈士奇學狼叫?看完你就明白了
    了解哈士奇的朋友都清楚,哈士奇這種狗狗外形長得像狼,也經常因為外貌被誤會成是狼。它取名哈士奇是因為它會發出一些奇怪的嘶啞叫聲,乍一聽你就會覺得是聽見狼的叫聲,聽起來悠遠又叫人緊張。哈士奇為什麼學狼叫,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狗和狼基因差別只有0.2%,被嚴重低估的哈士奇會被狼當成同類嗎?
    根據法國科學家對犬科動物進行的基因排序顯示,狗和狼的基因差別只有0.2%,因此狼和狗之間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生殖隔離,這也意味著呆萌的哈士奇和兇狠的狼可以愉快的繁殖後代。野外生存的狼具有強烈的領土意識以及等級關係,狼群會對任何侵入領地的動物發起攻擊,具有很強的攻擊性。而且,被狼群選出來的狼王在團隊中具有絕對的權威,團隊協作能力出色。而哈士奇呢?這簡直是一個「有奶便是娘」的主,但凡是給它根骨頭就能把它牽走,用一句「人盡可夫」來描述它一點都不過分。
  • 哈士奇為什麼會學狼叫?哈士奇被當作狼打死?什麼原因導致?
    知道哈士奇的人都很清楚,這種狗狗長的非常像狼,放到狼群裡都分不出哪個是哈士奇,所以常常因為外表被人誤以為是狼,前段時間還傳聞一隻哈迷路的士奇在誤入村子裡,被村民當作狼給活活的亂棍打死。它之所以被取名為哈士奇,是因為它會發出一種非常奇特的嘶啞叫聲,乍的一聽你會覺得這是狼再叫,聽起來悠遠又很令人緊張。到底哈士奇為什麼會學狼叫,究竟什麼原因構成的呢?要了解哈士奇為什麼會學狼叫,那應該從它的起源開始說起。哈士奇是來自西伯利亞的雪橇犬,學名也為西伯利亞雪橇犬,在早期它主要的工作就是拉雪橇,看守飼養馴鹿的。
  • 養狼disco:我在新疆,把狼養成了哈士奇
    我這才知道狼的尾巴其實不都是下垂的在一個狼群裡越夾著尾巴的狼它的地位就越低可是尾巴就算是上揚狼的尾巴也不會像狗子那樣打圈圈不,我對狼還是不夠信任你或許外表清純無害但我一定不會被你的表象迷惑的!我繼續在吳燕的視頻裡「吸狼」但是接下來讓我震撼的是狼群在人類面前幾乎無限的寵溺和放縱你看狼王獵奇和飼養員們玩搏鬥遊戲它3秒就被撂倒在雪地上一點脾氣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