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條高鐵風景線通行了。7月1日,山西晚報記者乘車體驗「動車走西口」。沿途,雲岡石窟、大召寺佛教文化、恆山及呼和浩特草原自然景觀一個連一個。欣賞完古城牆,去感受下邊塞風光,一路往北,美景小吃伴著你!
2020年暑運從7月1日至8月31日,共62天。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暑運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鐵路部門預計不會出現較大客流集中出行高峰。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也是大同—西安高鐵首次全線貫通。7月1日,大西高鐵(太原—西安)開通運營6周年。也就是說,這條美景線已經6歲啦!6年來,大西高鐵動車安全運行5992.545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1498圈,運送旅客超1.2億人次。
小兩口說:感覺這趟動車就是給「我們」開通的!
7月1日9時10分許,隨著冠名為「冠雲號」的D2792次動車組列車穩穩地從太原南站駛出,開向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標誌著太原至呼和浩特動車組正式開通運營。
「以前,我們的前輩是坐著馬車『走西口』;如今,我們是坐上動車『走西口』。」專門搭乘首發列車去呼和浩特探親的太原市民吳女士興奮地說,「我有很多親戚在內蒙古生活,開了動車後,就能時不時去串串門了!」
一路向北,D2792次列車載著晉蒙兩地之情,快速從黃土高原駛向內蒙古大草原。晉蒙兩省地緣相接、淵源深厚,兩地居民更是往來頻繁、情誼深遠。從明代開始至民國時期近500年間,一代又一代的晉商通過「走西口」前往現今呼、包、鄂等地區,打造了「縱橫歐亞九千裡,稱雄商場五百年」的商業輝煌,讓山西與內蒙古經濟文化深度交融。直至今日,晉蒙兩地間文化、經濟和人員往來仍然非常頻繁。
「我是太原人,她是呼和浩特人,這趟動車似乎就是為我們而開的!」90後小夥肖智元與妻子今年剛剛領證,定居在太原。這段時間正是要頻繁往返於太原和呼和浩特兩地,與家人商討舉辦婚禮相關事宜的重要時刻。
「以前我們還在談戀愛的時候,我送她回家都是坐普速列車,雖然能買到臥鋪票,但乘車時間長,下車時間又在凌晨,特別不方便。」肖智元說,前幾天看新聞得知兩地要開通動車了,著實讓他們興奮了許久,「這不正好方便了我們嗎?我們正在策劃,是不是可以坐動車接親,又方便又有意義!」
一個月前,內蒙古籍的魏女士坐了十多個小時車來到山西,今天剛好乘坐首發列車回去。「這是我第二次來山西了,第一次是坐飛機,第二次是坐火車,最舒服的就是今天的回程。」魏女士說。
山西晚報記者了解到:全國鐵路7月1日零時起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而此次調圖給山西人帶來的最大福利,就是可以坐上動車去草原了!調圖後,太原與呼和浩特間將每日新開行動車組列車兩對,兩地間鐵路旅行時間由原來10個多小時縮短至5個小時左右,大幅拉近了晉蒙之間的時空距離,極大方便了兩地的經濟合作、人員往來和文化交流。
此次動車組的開通,不僅方便了晉蒙兩地居民往來,也方便了不少省內旅客。老家在陽高的陳女士如今定居太原,自從大西高鐵開通後,一周回一趟老家。「之前坐高鐵在大同轉車,需要六七個小時,雖然比以前的普速列車快了不少,但中轉等車也是挺浪費時間的。今天終於坐上了直達陽高的動車,心情太舒暢了!」陳女士笑著說,不用起早貪黑,不用考慮路上怎麼吃飯,坐在車上聽聽歌、看看書,下車正好回家吃美味的「媽媽牌」午飯。
小半天就能抵達草原騰出更多時間開啟草原之行
「草原最美的花,火紅的薩日朗,一夢到天涯,遍地是花香……」在太原至呼和浩特首開的動車上,乘務員身穿蒙古服,與旅客互動起來。一時間,車廂內氣氛高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草原情》《呼和浩特草原的天堂》等一首首內蒙古民歌在車廂內響起,讓旅客們更加期待此次入蒙之旅。
「以後乘我們列車旅遊的人肯定會很多。」擔當乘務工作的列車長孔令楠介紹,列車所經沿線,串聯起忻州的五臺山、大同的雲岡石窟、呼和浩特的大召寺等佛教文化,還有北嶽恆山、呼和塔拉草原等自然景觀,更有內外長城邊塞風光,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為了讓旅客在乘車時多了解山西和內蒙古的人文景觀,我們都進行了專門的導遊培訓,每名動哥動姐都是一名旅遊宣傳員。」孔令楠說。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我們都會召開那達慕大會,牧民們會盛裝出席,賽馬、摔跤、射箭、烤羊,有趣,好玩,還好看!非常歡迎山西朋友到我們內蒙古來旅遊!」列車上,經常往來太原和呼和浩特兩地做生意的內蒙古籍旅客程先生說,以前不是坐10個小時的火車,就是自駕6個小時汽車,又累又費時間。如今動車開通了,「小半天就能抵達草原,可以騰出更多時間開啟草原之行,快來吧!」
太原與呼和浩特間動車組列車開行以後,不僅可以實現早上在太原喝頭腦,午後到呼和浩特烤全羊,該線路還連通太原、忻州、大同、烏蘭察布和呼和浩特等城市,沿線百姓前往內蒙古草原、雲岡石窟和太原晉祠等優質旅遊景點都可以實現當日往返。
值得一提的是,太原至呼和浩特動車組的開通,標誌著山西省會與周邊四個省會城市之間全部實現動車往返。加上年底即將通車的太焦高鐵,山西將成為連通內蒙古、陝西、河南的重要紐帶,對山西省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現山西、內蒙古高質量轉型發展都具有深遠意義。
相關
暑運開啟車票充足
7月1日是全國交通系統暑運啟幕的日子。從當天起,62天的暑運拉開帷幕。當日7時30分許,山西晚報記者驅車從太原市親賢北街開往太原南站,雖正值早高峰,卻一路暢行,10分鐘後抵達太原南站西廣場。從出示健康碼,到測量體溫,再到過安檢,都沒有出現排長隊的現象,大家戴好口罩,秩序井然地進入候車廳,等候進站。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暑運處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不少大學生已提前返程,鐵路部門預計不會出現大的客流高峰。「雖然不會有太大的客流量,但是我們的服務不會打折!」太原南站客運值班站長閆毅說,為方便旅客出行,結合暑期階段性客流特點,以及電子客票的全面實施,車站在售票廳、進站口、檢票口更新完善標誌標識,進一步優化車站流線,並根據客流情況,動態調整售取票、退改籤窗口、進站通道、安檢通道數量,合理調整候車區域安排,儘量減少旅客排隊時間、減少旅客走行距離,確保高峰期旅客購票、取票、退票、改籤、進站、安檢、檢票各環節平穩有序。同時,針對密集時段、關鍵場所,車站加大現場巡視力度,加強旅客乘降組織,合理安排人力,對天橋、地道、站臺、車門等關鍵部位加強宣傳引導,確保旅客乘降安全。
「由於目前仍處於疫情防控階段,今年暑運,太原南站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測量體溫、通風消毒、設置應急隔離室等防疫措施,營造安全健康的出行環境。」閆毅說,為確保旅客溫馨出行,太原南站為旅客提供線上線下信息諮詢、候車引導、重點預約、失物招領等服務;針對特需旅客,「婷婷愛心服務區」還配備了免費輪椅、擔架、醫藥箱,以及嬰兒床、沙發等設施設備,並安排專人負責重點旅客接送站服務。
目前,太原無論是普速鐵路還是動車組列車,都使用的是電子客票。學生們如何購買電子客票?「李靜導購臺」負責人李靜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學生旅客每個學年需採集一次優惠資質,以證明在讀,這樣才能享受電子客票一證通行的服務。沒有辦理資質核驗的學生,需要持身份證、學生證(含優惠卡)到自動售取票機或車站售票窗口辦理核驗手續;已辦理過資質核驗的學生,可直接刷身份證進出站。
山西晚報記者 趙德偉 郭燕傑 通訊員 張秋生
上圖:乘務員著蒙古族服飾與旅客在列車上互動表演節目。
左圖:乘務員在站臺表演節目。
【來源:山西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