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歷史深處】,讀軍人時代,看懂近代軍閥!
張作霖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土匪出身、傳奇的經歷,再加上各種的演義,讓張作霖在民間幾乎成了一個傳奇。特別是單田芳老先生說的《亂世梟雄》,更是將張作霖這個人物神話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當然《亂世梟雄》中的張作霖是基於一定的歷史史實的,可是評書這種民間藝術形式,為了吸引聽眾的耳朵,添枝加葉、迎合大家的價值觀是在所難免的,歷史上真實的張作霖到底怎麼樣,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張作霖這個稱雄一時的軍閥,到底是怎麼出頭的?歷史深處【軍人時代】這一期和大家一起回到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東北,和大家一起看一下為啥只有東北會讓「土匪」張作霖當了家?張作霖具體崛起的經歷,我們下一期介紹,這一期我們介紹張作霖崛起的歷史大背景。
圖1、年前時候的張作霖
東北有著極為特殊的歷史,相比中國其他地區。因為是清朝的龍興之地,滿人為了自己萬一坐不穩江山,以後回到東北還能繼續逍遙的過日子,從清朝入關開始一直封禁,禁止漢人進入。偌大的東北,除了留守的旗人之外,就是因為犯罪發配過來的囚犯,以及戍邊的清軍。
而且在行政管理上,東北也與關內存在極大的差異,一直實現將軍為首的軍事管理體制,沒有地方政府,沒有省、府、縣這樣的組織機構,更沒有督撫、知州、知縣。換句話說,在清朝中前期,東北只有軍隊和軍隊服務的組織,其他什麼都沒有。
圖2、清朝東北的軍事重鎮寧古塔
在清中前期,這沒什麼,確實沒什麼居民,有的也是服務駐守軍隊的。可是從道光年間開始,就不斷有移民進入到東北,以後越演越烈,闖關東成為華北一帶的風潮,大批農民進入荒蕪人煙的東北。可是被西方列強、太平天國等搞的焦頭爛額的清政府,根本沒時間、更沒精力關注東北發生的變化,一直就沒在東北設立民事管理機構。沒有民事管理機構,也就意味著,進入東北的這裡人,政府是不會保護他們人生安全的。
進入東北的這些民眾的生命、財產沒地方政府管,自然就少不了殺人越貨、搶劫、綁架各類事情。於是自然而然,就有了兩種組織,一邊是以綁架、搶劫為生的土匪,而另一邊為了維護自身財產、有財力的地主鄉紳組織起來的保安團。雖然是對立的雙方,可互相的身份,不停的因為底盤、勢力範圍等進行著切換。
圖3、在吃飯的東北土匪
了解了這些,我們就大概明白了,1875年出生的張作霖,是在怎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了。等張作霖稍微成年的時候,因為崛起的日本,以及對中國東北覬覦已久的沙俄的進入,東北的形式更加複雜。
日本崛起是東亞近代史上重要的事情之一。而日本站到歷史舞臺的第一步,就是中日甲午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國的脆敗,讓所有的國家措手不及,原來一直不起眼的小日本,居然將大清帝國打趴下了。因為沙俄強烈的介入,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的遼東半島,才最後以清政府的賠款了事。不要以為這時候的沙俄安了什麼好心,在幫助中國人。沙俄真正的目的是不想讓自己身邊的東北,讓日本人拿了去。對出海口一直有強烈欲望的沙俄,早看好了旅順、大連這個東方的不凍港。
圖4、毅軍的老大宋慶
張作霖是參與了甲午戰爭的,1894年的時候進入到了宋慶的毅軍中。之前我們介紹過毅軍,因為甲午戰爭中,相對突出的表現,被榮祿整編到了武衛右軍之中。不過張作霖在毅軍只有短短一年的時間。之後便回鄉,娶了當地大財主的女兒,當起了獸醫。
甲午戰爭之後,沙俄勢力進入到東北。緊接著便是義和團運動,沙俄趁勢入侵東北,之前我們介紹過辛亥革命第一反正的總督程德全(程德全:因庚子俄難獨撐危局被慈禧破格從幕僚提拔成巡撫,辛亥革命首個反正督撫)。程德全最出彩的就是,就是在庚子之亂與入侵東北的沙俄軍隊周旋。趁著庚子之亂與《辛丑條約》,沙俄在東北取得了更多的權利。那時候的東北幾乎就要落入俄國人之手。
面對這種狀況,清政府有心無力,旁邊的日本人卻不答應了,於是就有了之後的日俄戰爭。關於這場日俄戰爭,歷史深處【軍人時代】之前也有介紹(《看讓中國人倍感屈辱的日俄戰爭是怎麼發生的,以及大清因此促生的「總理練兵處」》)。在日俄戰爭中,清政府雖然表面上保持中立,可是實際上卻是站在日本人一邊的。最後日俄戰爭,以日本人的大獲全勝而告終,東北再一次進入到均勢平衡之中。
圖5、日俄戰爭
當時的東北依然是沒有地方政府的。實際上的地方,就控制在那些所謂的土匪、保安團手中。進入到東北的沙俄、日本人,也不得不藉助這些土匪、保安團的勢力。而在那是張作霖就這些保安團、土匪中的一個。在日俄戰爭中,張作霖和清政府一樣,他明顯是站在日本人一邊的。以至於甚至有日本文獻說,張作霖曾經受過日本人的特工培訓。不過,張作霖很懂得平衡之術,不過分依賴任何一邊,和之後一樣,很好的平衡在日本人和沙俄之間。
面對馬上就要被吞佔的東北,清政府這才意識到東北問題的嚴重性。以前為了保住龍興之地封禁關外不設地方政府,現在為了保住東北,得馬上把地方政府設立起來才行。於是從1905年開始,清政府就開始逐步在東北進行從之前的「三將軍體制」向行省制的改革。並最終在1907年,將東三省的總負責人盛京將軍改為了東三省總督,而第一位總督就是袁世凱最信任的徐世昌。(《不看不知:徐世昌是第一任東三省總督?有徐世昌才有張作霖的奉系?》)
圖6、就任東三省總督的徐世昌
張作霖的政治嗅覺是及其敏感的,在得知清政府有意招安「土匪」、「保安團」的時候,在招安的一開始,就進入到了招安序列裡。東北的無政府狀態馬上要結束了,小腿擰不過大腿,既然能有正式的官方身份,幹嘛還要當土匪、黑社會呢?1902年,張作霖就主動被招安。之後,因為之前「土匪」的身份、對東北土匪圈子的熟悉、以及高超的政治手腕,張作霖一邊平定這東北的土匪,一邊在清政府的體系裡步步高升。到1907年,徐世昌任東北總督的時候,張作霖因計擒東北大土匪杜立山有功,被任命為奉天巡訪營前路統領。
張作霖成長在東北特殊的局勢之下,他的崛起是踏著東北不斷變化著的局勢,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他可不是簡答的土匪,而是有著極其敏銳嗅覺的政治高手,不然他早被當做土匪消滅了。歷史深處之【軍人時代】這一期就到這裡,下一期我們張作霖到底是怎麼一步步崛起的。
歷史深處之【軍人時代】,和您一起解讀近代中國的軍人政客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