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5日,中國圍棋職業九段棋手,當今世界圍棋排名第一人,七次世界冠軍得主柯潔在上微博上宣布,無限期退出社交平臺。
從一位戰功顯赫的圍棋棋手,到一名充滿爭議的網絡意見領袖,柯潔走了一條他的前輩從沒走過的道路,最終的落幕卻令人唏噓。
自稱「大棋渣」的世界冠軍
圍棋是人類腦力競技的極致,在棋類遊戲中,圍棋的狀態空間複雜度與遊戲樹複雜度,都要遠超其他的棋類遊戲,人工智慧在1997年和2006年,分別將西洋棋與中國象棋的當代大師挑落馬下,圍棋卻依然堅守著最後的堡壘。
在廣大群眾的眼中,越聰明絕頂的人,似乎越內斂而沉默寡言,而那些頂尖的圍棋棋手似乎符合這一標準。從李世石、常昊到被譽為「石佛」的李昌鎬,他們性格中的內向性再次強化了大眾對圍棋選手的認知。哪怕是相對健談的「聶帥」聶衛平,其多次發言也都是出於自身在中國圍棋界的特殊地位,並不是從個人角度出發。
唯獨柯潔是一個例外。
2016年3月9日,韓國首爾四季酒店特別對局室,AlphaGo挑戰圍棋名將李世石,雖然李世石在賽前表示對勝利很有信心,但最終卻在中盤投子認輸,在之後的三天內連輸兩場,宣告了人工智慧在圍棋界的階段性勝利。
在李世石失敗的同時,一個ID名為「柯潔大棋渣」的用戶跳了出來,讓無數路人用戶記住了他,他就是AlphaGo的下一個對手,世界排名第一位的柯潔。
事後回顧來看,這算是柯潔的第一次「出圈」,雖然彼時的柯潔已經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待了三年,但在圍棋圈外的知名度並不高。
很多人對聶衛平、李世石、古力等棋手有印象,是因為在物質條件不發達的80—00年代,圍棋上的國家對峙被傳媒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在奧運會與世博會之後,傳媒的宣傳重點轉向了大規模基礎建設和網際網路行業,一向內斂的圍棋界發出的聲音並不大。
可以說,柯潔的這次發聲才讓很多人意識到,原來中國已經有一位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
和那些圍棋前輩們不同,柯潔喜歡在微博上對社會熱點發表評論,也常常發博調侃對手,雖取名為「大棋渣」,但比起自謙的稱謂,「棋渣」更像是上位者的反相炫耀,這些張揚的舉措都顛覆了人們對於圍棋名手的傳統認知。
雖然最終連柯潔也承認,人工智慧的發展超乎了他的想像。但在公眾看來,無論是柯潔在迎戰之前的「撂狠話」,還是失敗之後的痛哭,都讓這名20歲不到的年輕人顯得更加豐滿、接地氣。
在這個反套路的時代,比起一個毫無瑕疵的「偉光正」型英雄,人們更想看到一個真性情的強者。
但從2018年10月25日開始,「真性情」開始成為了柯潔的枷鎖。
從「棋士」到「打拳鬥士」
2018年10月25日,在英格蘭東部的一輛貨櫃冷藏火車裡,發現39具亞洲人的屍體,BBC第一時間發布的新聞稿中,這些亞洲人被當地警方懷疑「均為中國公民」。
貨櫃慘案迅速傳遍了整個中國網際網路,光速上了微博熱搜,但在娛樂圈滲透較重的微博平臺,它並沒有拿到第一的位置。取而代之的,是前維密超模奚夢瑤為澳門「賭王」何鴻燊家族生下首個長孫的消息。
一向關注時事的柯潔直接在微博上諷刺「兩個不知道是誰的人下個蛋,都能上熱搜」。
「下蛋」言論吸引了不少素來討厭娛樂圈新聞的路人好評,但也招致了部分微博平權主義者的反感,他們指出,「下蛋」一詞本質上是對女性地位的不尊重。
雖然柯潔在之後對「下蛋」言論進行了道歉,但對於「搶熱搜」一事拒絕讓步。面對著部分平權主義者的辱罵言論,柯潔明顯沒有沉住氣,對那些言論進行了長篇累牘的攻擊。在這場罵戰之後,柯潔的追隨者反而激增。
在微博上,西方語境下的SJW(貶義詞類別的平權鬥士)開始越來越多,他們表面上支持「多元文化、民權、女性平權主義」,實則輸出焦慮和逆向民族主義、擅長用集群的網絡暴力對「異類」進行攻擊。
對於這類SJW群體,微博上將他們諷刺為「女拳主義」、「拳師」。這次「拳師」們維護的奚夢瑤生子,恰恰是在賭王的封建家庭體制下,幾房姨太太爭寵分家產的產物,有著濃厚的母憑子貴思想。
因此,自我身份建構的需求和多方面推動的飯圈濫化,使飯圈不斷幹涉或吞併其他意識形態,演變為一個兇悍的且組織性極強的機器。至於其未來可能的走向,和在更大的領域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都不可被小覷。徵討和擴張,這幾乎是飯圈自誕生就已註定的軌跡。——光明日報《飯圈文化的哲學省思》
原本屬於飯圈的那一套組織方式,現在已經被微博上的各類人士急劇擴大化,其中就包括SJW群體。但與SJW作對的柯潔,最終也沒能逃過「飯圈」的命運。
也許是嘗到了一呼百應的甜頭、也許是情感的肆意輸出不用被約束、更也許只是年輕人脾氣衝,柯潔開始在接下來的時間內,主動找「女權主義者」開戰。在賽事之外的三百天裡,柯潔一半時間的身份是清華大學的學生,另一半則從世界冠軍變成了聲討「女拳群體」的打拳鬥士。
在這些身份之外,柯潔其實還參加了鬥地主、王者榮耀和昆特牌等多種賽事,並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部分追隨者看來,柯潔的這些榮譽等同於自己開口辱罵的資本,開始借著他的名義肆無忌憚地去徵討自認為是「女拳主義者」的平權群體。
柯潔曾在採訪時說過,他發表那些有爭議的言論的動力之一,就是想通過製造話題、吸引關注的方式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圍棋、參與圍棋,趁自己影響力尚在的時候為圍棋界帶來些新鮮的血液。
但從現狀來看,柯潔這些言論帶來的影響力並不大。在2019年,圍棋的愛好者確實增加了,但提高最明顯的是依然是未成年人圍棋後備軍以及中年舉辦的商界圍棋競賽。從圍棋的培養制度來看,以適齡小學生為主的大規模棋院制度,仍然是目前圍棋棋手的主要力量。小學生能否看懂柯潔文中充斥著的網絡用語和表情符號,要打一個問號。
反而是柯潔的自嘲,更符合這他這一年半以來的微博狀態
「我就是個嘴臭的網絡暴民」
歸位和隱退
今年四月份,羅志祥出軌事件爆發,柯潔又一次在評論區翻了車,其對家暴言論的調侃性支持讓人感到不適,評論中也充斥著汙言穢語。
2019年的柯潔在學業和賽事的壓力下,開始對微博新生倦意,他似乎意識到了,這些粉絲並不是來看他下棋的,只是來瞻仰一面他們自以為的旗幟。在5月份,柯潔被推選為全國先進工作者,推薦詞中的「為人低調、內斂和善」等描繪也引發了大規模吐槽。
對於柯潔來講,微博上的罵戰或許也是一場棋局,但他忘了,網絡上的罵戰是永遠沒有盡頭的。
柯潔瞧不起的「女拳主義者」固然極端,但他們也很鮮明地點出了現實,即中國是否完全消滅了男女不平等的問題。
就業歧視、家庭歧視,以及針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女司機)是否真的消失了?小雷認為大家都心知肚明。就和最近席捲美國弗洛伊德遊行一樣,明面上的歧視消失了,但更深的歧視與偏見仍埋在心裡。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不少南方省份的男女出生比例依舊有著巨大差異。
在這一個月之內,又有兩起墜樓事情深深地震動到了柯潔:一是他的好友,圍棋棋手範蘊若因抑鬱症去世,年僅24歲。二是一名自稱為柯潔粉絲的人偷拍女性,被發現之後跳樓自殺,遺書上提到了柯潔的名字。身為一名職業選手,這樣的醜聞就算柯潔不作出任何回應,上級部門恐怕也會讓柯潔噤聲。
如今的柯潔已是24歲,恰好是圍棋選手的黃金年齡,在職業生涯、友人離去、學業、醜聞攻訐的壓力下,柯潔最終做出了退出的決定。那個平常在微博發發下棋心得,分享棋譜的柯潔,已經在公眾的觀念中消失了。
柯潔的「微博引流計劃」,只讓他自己成為了供流量觀賞的棋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