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必不立;人無品,必無用

2020-12-23 騰訊網

周國平說,人不能把無力支配的東西,當作人生的終極目標。

愛情,仕途,名望,財富,是許多人的畢生追求,可它們總是充滿變數,不可捉摸。

在無常的命運裡,或許成為什麼樣的人,具備怎樣的人品,才是我們真正有能力把握的。

擁有高貴靈魂的人,更容易立足於風雲變幻的世界,更可能收穫真實的愛與溫情,享受豐富和厚重的人生。

信,是立足的基礎

誠信,是一切美好品質的核心,是為人處世的落腳點。

做事,要誠信。

馬雲在某訪談節目中回憶:

「我從大學畢業開始創業,被四個人騙過,他們每次說的故事都非常好聽,每次我都相信。

今天我活下來了,而當時那四家比我大得多的企業都關門了。

騙別人的人,有一天一定會倒黴!」

失信於人者,也必然失心於人。小聰明或許能佔一時上風,逞一時小利,長此以往卻是自斷其路。

事實上,馬雲也確實用行動證明了,一個「信」字蘊藏著多麼巨大的價值。

他深知,在逐漸向陌生人社會轉型的中國,信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激活消費潛能的金鑰匙。因此,阿里巴巴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開發中國人的互信紅利,建立信用體系。

讓遠隔萬裡、素不相識的人也能分分鐘達成交易,成就了淘寶乃至各大電商平臺的銷售神話。

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無法永遠獨善其身,互信互利才更可能廣結善緣,做大做強。《論語》中記載著這樣一段對話: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可見,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不是糧草和兵器,而是百姓的信任。

糧草兵馬固然是硬實力,但是取信於人才是長久立足的核心力量。

正如孔子所言,人無信,則如車無銷釘,無法前行。

誠信,是做人、立業、治國皆不可少的「定海神針」。

品,是最大的靠山

《資治通鑑》中說: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才能與人品,後者為重。

寧願用無才無德的愚人,也絕不用有才無德的小人。

因為愚人即使想作惡也心有餘而力不足,成不了什麼大氣候;而有才者一旦險惡奸詐,就是如虎添翼、烈火烹油,極易釀成大禍。

一位HR朋友的經歷令人印象深刻:

一個畢業於某理工科名校的男生突破重圍,殺入面試。

整個過程他對答如流,專業能力相當過硬,談吐舉止落落大方,幾個面試官都很滿意。

可一個問題讓整件事有了戲劇化轉折,面試官問道:在校期間你最驕傲的一件事是什麼?

小夥子想了想說:

「大二那年我就破解了學校教務系統,幫不少同學改了分數,還小賺了一筆。」

他暗暗沉浸在得意裡,絲毫沒發覺考官們驀然沉下來的臉。

一位考官沉默片刻後說:

我們相信你的能力,但無法相信你的人品,對不起。

到現在,朋友還記得那個男生錯愕的表情和無奈離去的背影。

利用技術投機取巧,獲取不義之財,甚至毫無悔過之心,沾沾自喜,這樣的人,說不定某天會以同樣齷齪的手段,損害公司利益。

沒有德行加持,才能就是迷失方向的箭,掙脫牢籠的猛獸,醉酒駕駛的司機,橫衝直撞,傷人傷己。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用人標準裡,幾乎每一條都與人品相關:

仁,懷有關懷之心;義,懂得義理人情;誠,貨真價實地努力;公正,絕不徇私舞弊;勇,決不退縮,勇往直前。

能力不足可以慢慢培養,但想要矯正人品,卻難於上青天。

好人品是樹木之根,源源不斷地輸送養料,讓人生之樹枝繁葉茂;

壞人品是毒藥砒霜,將蓬勃嬌嫩的萌芽扼殺於泥濘,化作塵埃。

細節,是人品最好的試金石

有句話說:沒辦法偽裝的,只有咳嗽與愛。

一個人品行是否端正,胸襟是否坦蕩,內心是否善良,也是藏不住的。

平日裡,言談舉止可以精心矯飾,但對待普通人的態度,誘惑在前的抉擇,春風得意時的姿態,都會赤裸裸地暴露最隱秘的內心。

這些細節,是檢驗人品最好的試金石。

知乎用戶@馮小風分享過一個親身經歷:

那年他獲得了去湖南衛視某節目現場的機會,可站在湖南廣電大樓前才發現跑錯了地方。

當他好不容易找到又遠又偏僻的錄製現場時,已經錯過進場時間半個小時了。

馮小風站在門外四處打量,急得團團轉,不知如何是好。

突然一輛越野車停下來,當天的主持人汪涵打著電話走出來。

他叫了汪涵一聲,汪涵微笑點頭,朝大門走去,他也跟著了過去。

馮小風還在想,是不是應該開個門表現一下?汪涵竟已匆匆掛掉電話,拉開門,十分恭敬地側身說:「快進去吧,節目快要開始錄製了。」

馮小風走進去後,汪涵才跟進來。

馮小風愣住了,感動和嘆服溢於言表。他說,沒有攝像頭和記者,汪涵沒必要在一個普通觀眾面前作秀。

作為天天被閃光燈追著跑的明星,汪涵能毫無驕矜之氣、推門讓行,實屬不易。

我相信是他骨子裡透露出的修養和謙恭,造就了那個微小但閃光的瞬間。

還記得汪涵一通電話,就幫劉濤找回在丹麥丟失的保險箱嗎?

所有人都在羨慕汪涵人脈四通八達,但我相信,如此廣闊的朋友圈背後,是以汪涵優秀的人品作為強力後盾的。

日本攝影師吉田直哉有一段感人的經歷:

當時他在尼泊爾山區攝影,苦於沒有啤酒消解疲勞,於是拿錢請當地少年代買啤酒。

然而那天晚上少年沒有回來。村民們都說:「他一定是拿錢跑了!」

第二天,少年依然未歸。連他的老師都說,大概是跑了吧。

攝影師擔心少年的安危,更懊悔不該給錢,讓一個孩子誤入迷途。

第三天深夜,攝影師被敲門聲驚醒,站在門外的正是少年!

他渾身滿臉是泥漿,衣服皺巴巴的。

原來,少年千辛萬苦爬了四座山,才買夠10瓶啤酒,可惜路上摔碎了三瓶。他拿出玻璃碎片和找回的錢,抽泣起來。

攝影師抱著少年的肩膀,也哭了。

少年生活貧寒,只有一張床,一間土屋,吃的都是自己用石頭磨的香料和辣椒。儘管如此,他也沒想過侵佔別人一分一毫。

那筆錢仿佛如三稜鏡,折射出少年心中絢麗的光芒。

人品既達,身份自貴。正如晚唐文學家皮日休說:

窮不忘操,貴不忘道。

在高貴的靈魂面前,世間眾生萬物都是值得用心善待的,不會因時因勢產生任何分別。

有信則立於世,懷德則行天下

有人說,這個時代人品好有什麼用?

誠然有太多小人享福,君子受難的故事,但是這絕不該是我們選擇墮落、放棄崇高的理由。

孟子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好的人品,是每個人對生命的允諾。上帝從不獎勵好孩子,因為高尚就是對高尚者最好的賞賜,邪惡則是給邪惡者最重的懲罰。

好人品是立足人間的金字招牌,是邀請世界認識自己的名片,是暢行世間不可或缺的一雙好鞋。

金錢花一分少一分,好人品則越用越厚重;人氣隨時間變淡,好人品反而歷久彌新。

相信以信立世、懷德前行的人們,任憑世界波詭雲譎、千變萬化,

心中自有一番光風霽月,磊落坦蕩地行走於世間,遇見善緣福報,化解危機,柳暗花明

相關焦點

  • 人無信,必不立,人無品,必無用!
    人這一生,總要有所依靠,有所追求。依靠的,不是其他,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品德,追求的也不縹緲,就是近在咫尺的幸福。而要想心安理得享受世界的恩賜,誠信和人品就缺一不可。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無信之人,難行天下。
  • 人無信,必不立,人無品,必無用
    「天道無親,長與善人」,講誠信,人品好的人往往受到蒼天的庇佑,在波詭雲譎的世道,心懷一份坦蕩,收穫一份溫情,更享受開闊豐盛的人生。1信,是立足的基礎信,是人賴以生存的美好品質,人與人之間依靠誠信架起溝通的橋梁,人與社會憑藉信用建立緊密的連結。《論語》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做人做事,要誠信。
  • 人無品,必無用,人不善,無人敬(深度好文)
    為人一世,品行要端正,做人一回,善良不可沒,人無品,必無用,人不善,無人敬,最管用的就是人品,最珍貴的就是善良的心,做人的人品端正最重要,品行才是第一,善良才最貴重,頂天立地,光明磊落,坦坦蕩蕩,自重自愛。人無品,必無用,人不善,無人敬!
  • 人無信,不可立;人無品,不可交
    垃圾社交,不如獨處,只有與對的人同行,我們才會在陽光之下,深感人間值得。人無信,不可立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誠信,是我們第二個身份證。春秋時期的季札就是一位信守諾言的人。一天,他去拜訪徐國國君,對方看中了他腰間的寶劍,他就想著完成出使晉國的使命後再把寶劍獻給徐國國君。
  •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2020年教體局第三季道德講堂(誠信季)在...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2020年教體局第三季道德講堂(誠信季)在包集中學舉行 2020-09-27 1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福建事業單位申論範文:人無信不立 國無信不興
    2020福建事業單位申論範文:人無信不立 國無信不興 事業單位考試中,寫作部分的答題技巧十分重要。從「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道明追求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則這一道理;到「不寶金玉,而忠信以之寶」,道明真正的寶貝應該是忠信。古往今來,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由此可見,誠信不僅是無價的黃金,還是是我們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乃立人之本。追求誠信,乃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 人無信不立 國無信不強 今天山東曲阜發出時代誠信強音
    尼山倡議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誠信者,天下之結也。中華美德源遠流長,吾輩須以史為鑑、誠信立人。值此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之際,共聚尼山聖賢地,攜手立此誓約:電子商務,須守法經營,不刷單炒信,不制假售假, 捍市場秩序,展責任擔當。網絡媒體,當守正創新,不造謠傳謠,不譁眾取寵, 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
  • 曝光臺 | 人無信不立 業無信不興 平陰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4)
    曝光臺 | 人無信不立 業無信不興 平陰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4) 2020-08-10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曝光臺 | 人無信不立 業無信不興 平陰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
    曝光臺 | 人無信不立 業無信不興 平陰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 2020-07-16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讀經典:人無信不立,那個不講信用的人,早被拉黑了
    對他的人品讚不絕口,一個有責任,有擔當,講誠信的人。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欠錢。但是,大部分人欠的少了就當大爺,欠得多了就直接跑路。我窮的叮噹響的時候,借錢借給一個「朋友」,到現在六七年了,再也沒有聯繫。古人云:人無信不立。
  • 《論語》|人無信寸步難行
    《說文》:「信,誠也。」信,基本字義就是誠實,不欺騙。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立足社會的根本。0 1 人無信寸步難行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人不講誠信,真不知他在社會上如何做人。然後他用大車之輗、小車之軏來說明信的重要性。
  • 君子相與以「忠信」,是一個誠實無欺的人
    如「居之無倦,行之以忠」(《顏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路》);「敬事而信」「謹而信」(《學而》)「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言忠信,行篤敬」(《衛靈公》);「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公冶長》)。「忠」和「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心誠曰忠,言誠曰信。子曰:「主忠信。」(《學而》)君子處世,注重忠信。
  • 人無信不立,一個誠信的人,一定不會對不起這三個人
    誠信是美麗的鮮花,盛開在人的心田;誠信是人生的推動力,帶你踏遍千山萬水,闖蕩江湖;誠信是心靈的甘泉,滋養人的靈魂。誠信,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之一,擁有誠信,才會擁有成功。人無信不立。誠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直推崇的優良傳統,文化傳承離不開它;誠信,被寫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個人層面,社會發展國家進步離不開它;誠信,是人安身立命不可或缺的部分,人生成功離不開它。信守承諾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誠信的人,一定不會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情,特別是面對這三個人,一定要信守自己的承諾,做個真誠的人。
  • 有信之人,立與千古
    典故:季扎掛劍一、史記千秋,立與其實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著《史記》,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二、贈劍為信,出使列國而《史記·吳太伯世家》中記錄著這樣一件事,春秋時期(約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吳王之子季扎,人稱延陵季子(此子才華橫溢,又通曉事理,本因繼承王位,奈何其志不在此,便將王位讓給了其長兄諸樊。
  • 萬卡:誠信是立身之本,人無信則不立
    在中華傳統文化的道德領域,誠信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我們每個人立身處世,當以誠信為本,誠是天道,是誠實、真誠、坦誠,信是人道,人無信則不立。古人說:「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是一種良好的道德品質。為了督促人們的誠信的形成,萬卡專門設立了誠信獎勵機制。
  • 回顧無印良品的12年廣告文案
    無 印 良 品 的 器 物、設 計、品 牌 一 直 是 廣 告 人 非 常 喜 歡 和 欣 賞 的,特 別 是 它 的 廣 告 文 案,也 是 一 大 靈 感 來 源。『 虛 無 』將 所 有 復 雜 的 、繁 亂 的 、色 彩 繽 紛 的 事 物劃 歸 到 一 個 永 恆 的 起 點 來 重 新 審 視而 這 就 是 無 印 良 品 廣 告 所 傳 達 的 視 覺 印 象  by 原研哉1 9 8 0 年 創 立 到 現 在 ,歷 經 3 0 餘 年 ,在
  • 易經——中孚卦: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
    易經——中孚卦: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人之誠信為本,需要慎重地對待。首先是要以動機純正,為先決條件,即它應是用於正當的目的,堅守正道。其次,誠信不要盲目,要有一定的原則。而誠信一且建立,就應水不改變,這樣的誠信才是真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
  • 江霖:國無德不興,企無德不盛,家無德不旺,人無德不立
    另外,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次課程講到的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用明德引領風尚: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企無德不盛,家無德不旺。此處的德即為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道與德的關係:道就是價值體系,德就是行為規範。
  •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裡的生活,就帶著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
  • 《論語心解 為政篇第二》:2.2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大車無輗2,小車無軏3,其何以行之哉?」【注釋】1、而:如果。信:信譽。2、大車:指牛車。輗(ní):大車轅和車轅前橫木相接的關鍵。3、小車:指馬車。【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怎麼處世,這就像牛車沒輗 ,馬車沒有軏一樣,那車怎麼能走呢?」【心解】「信」是什麼?《說文》解釋為,「信,誠也。」通常說,人無信不立,儒家也是這樣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