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通過涉臺法案、議員慫恿「機構更名」,美國在「過渡階段」猛打...

2020-12-23 環球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美國參眾兩院通過「臺灣保證法案」,一些反華議員還聯合民進黨當局操弄所謂的駐美代表處「正名」。不過,島內對這樣的「臨去秋波」有多大效果充滿疑慮,有臺媒直言,「正名案」若成真,對臺灣恐怕是驚嚇多於驚喜。

據臺灣「中央社」22日報導,美國參眾議院表決通過高達2.3萬億美元的2021財政年度撥款法案,且納入「臺灣保證法案」。該法案分別在去年3月與4月由參議員柯頓和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恩格爾等人分別在參眾兩院提出,目前納入在撥款法案的內容採納的是眾議院版本。國會意見稱,美國政府支持臺灣持續針對不對稱戰力、促進臺灣增加「國防」支出以提供「國防」戰略的足夠資源,常態化對臺軍售以協助臺灣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在國際參與部分,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世界衛生大會、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及其他適當的國際組織,並支持臺灣以會員身份參與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其他非以國家為必要條件的國際組織。國會意見同時建議檢視美國國務院對臺交往準則,要求在法案生效後180天內國務卿向參眾兩院外委會提交報告,包括對臺交往準則更新版本、「臺灣旅行法」執行情況等。

值得警惕的是,美臺一些人正聯合操弄臺北駐美代表處「正名」。據《聯合報》22日報導,美國眾議院包括「國會臺灣聯機」兩名共同主席夏波、迪馬裡等人在內,共78名眾議員日前聯名致函國務卿蓬佩奧,鼓動美國政府同意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駐美國臺灣代表處」。臺「外交部次長」曾厚仁21日坦承這是「進行中的案子」,因此有其敏感性。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追問稱,「北美事務協調會」已改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協調會」,駐美代表處若改名有何敏感?曾厚仁意有所指地稱,「對某些聽的人」敏感。他還稱,臺灣有100多個駐外代表處,「正名是外交部努力的目標,但必須時機成熟,包括把『臺北』改成『臺灣』,都是外交部努力的方向」。不過到了22日,臺「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又「奉曾厚仁指示」,主動澄清稱,「正名」是長期努力的目標,並不是已經在進行的案子,曾厚仁21日在「立法院」答詢時沒有充分的時間完整表達想法。此外,臺「外交部長」吳釗燮22日與美國環保署長惠勒通電話。吳釗燮感謝惠勒對臺灣的強力支持,對其因行程變動無法訪臺表示可惜。中時電子報稱,惠勒原定12月訪臺停留3天,不過此行因為看守政府的支出問題在美國引起爭議,隨即喊停。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稱,如果大家還記得,兩個月前也有類似行動,50名美國參議員致函貿易代表要求與臺灣籤署貿易協定,結果如何大家都知道,尤其現在川普政府已進入看守期,不至於做出重大外交轉向。他說,過去一年來美國對臺政策異常高調,背後部分原因是為總統大選的策略操作;現在選舉已經結束,拜登政府即將上臺,新國會也將組成,推動時機實在不好,看不到成功的可能性。雅虎以「你覺得駐外代表處改名會提升臺灣的國際地位嗎?」為題進行網絡投票,投票時間為21日至26日,結果不少網友認為不會。有網友直言,「靠改名換姓有用的話,世上就無難事了!況且再怎麼改也進不了聯合國」;還有人說,「別浪費公帑,先拼經濟好嗎?」

「駐美代表處更名踩進雷區」,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湯紹成22日撰文稱,12月中旬,大陸暗示正在研擬推出國家統一法,尤其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之後,臺灣問題的重要性更加凸顯。由此可見,在川普最後一個月任期內,要如何面對美方可能的動作,正考驗北京的智慧,「而臺灣要如何避免受到傷害,更是一大挑戰」。《中國時報》22日評論稱,儘管川普政府已進入看守期,但從國務卿蓬佩奧公開宣稱「臺灣非中國一部分」到連續核准對臺軍售看,也有可能同意臺北代表處更名。而這種「肆無忌憚」,就連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都覺得可怕,認為川普確實會給臺灣無比好的升級條件,但繼續下去將會「天下大亂」。文章稱,在臺海局勢緊繃的此刻,川普若在卸任前同意臺北駐美代表處「正名」,可預期將會火上澆油,進一步激化兩岸緊張局勢,「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大禮』接手後,可能有更大的麻煩在後頭」。

相關焦點

  • ...法案、議員慫恿「機構更名」,美國在「過渡階段」猛打「臺灣牌」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美國參眾兩院通過「臺灣保證法案」,一些反華議員還聯合民進黨當局操弄所謂的駐美代表處「正名」。不過,島內對這樣的「臨去秋波」有多大效果充滿疑慮,有臺媒直言,「正名案」若成真,對臺灣恐怕是驚嚇多於驚喜。
  • 美國國會通過新國防法案 川普為何要「賴」中國?
    國防授權法案事關國防預算,是搭載各種政策措施的工具,因此也是美國國會每年必須通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法案之一。中國因為啥會成為「最大贏家」?引發多方關注。對此,川普一個字也沒有說。實際上,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在其立法的過程中,就因其露骨地針對中國而引發外界關注。從國會通過的文本來看,今年的法案中涉及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條款近40項,涵蓋軍事、技術、學術、經貿等各個領域,最引人注目的即是所謂「太平洋威懾倡議」。出自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之手的「太平洋威懾倡議」,旨在提升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軍事存在和攻防能力。
  • 國會通過新國防法案,川普為何要「賴」中國?
    當地時間12月13日,川普發推說,參眾兩院高票通過的「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讓中國成為「最大贏家」,他威脅要否決,推文所有字母都是大寫。國防授權法案事關國防預算,是搭載各種政策措施的工具,因此也是美國國會每年必須通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法案之一。中國因為啥會成為「最大贏家」?
  • 美國議員欲提案將「協防臺灣」法律化!誰給他的勇氣...
    在美國全面圍堵中國的整體戰略布局中,「臺灣牌」被視作消耗低、阻礙小的重要招數被頻繁啟用。其中,推出涉臺法案是美國幹預臺灣問題的重要方式之一。從在「國防授權法案」或「2018亞洲再保證倡議法」等夾帶涉臺條款,到直接出臺「與臺灣交往法」、「2019年臺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案」(簡稱「臺北法案」)等專法,美國幹預臺海的法律手段在不斷加強與升級,並且軍事含量在不斷加重。美國政府的戰略走向無疑激勵了國會「友臺」議員的提案熱情,伺機利用涉臺法案的推進為自己的政治發展蓄存能量。
  • 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穩定幣法案,以尋求控制整個穩定幣行業
    周三晚間,美國國會議員提出了一項新法案,該法案可能對所有穩定幣實施全面監管。如果該法案通過,在沒有首先獲得多個政府機構批准的情況下,任何與穩定幣相關的服務將被認為是非法的:「對於任何發行商而言,以下行為都是違法的:發行穩定幣或穩定幣相關產品,提供任何穩定幣相關服務,參與任何穩定幣相關的商業活動,包括涉及與其他發行商發行的穩定幣相關活動,這些活動正在進行,但未事先從聯邦銀行機構、公司、以及美聯儲理事會獲得書面批准。」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國會議員壓力山大
    當地時間12月21日晚間,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新冠疫情紓困法案,預計接下來的參議院投票將持續到深夜,標誌著一場鏖戰數月的兩黨爭鬥終於告一段落。不過,多名議員已經表示,沒人認為這項立法是完美的,為了應對疫情反彈和經濟疲軟,需要在未來出臺更多紓困措施。
  • 美國出臺「涉臺法案」
    導讀:近幾年來,美國把中國視為「眼中釘」,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試圖壓制中國的發展,而臺灣成為了美國「壓制」中國大陸的一大工具。近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2021年「國防授權法案」,此次法案價值7400億美元,而在此次法案中,美國方面表示將會進一步提高臺灣的防衛能力。很顯然,美國這是打算「力挺」臺灣,從而利用臺灣對中國大陸進行「威懾」。
  • 美國通過涉臺法案,對岸政客氣焰囂張,島內民眾卻變得理智
    作者:刺客13日,美國國會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軍費達到創紀錄的7405美元。該法案涉及中國的有40多項,涉及加深美臺關係,抬高臺灣的所謂「國際地位」、維持對臺軍售,提升臺灣「自主防衛能力」等條文。
  • 美國國會欲通過一法案,衝中國來的?
    據美媒透露,美國國會眾議院將對一項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跨黨派提案進行表決,而該提案的其中一條內容是,要求中企證明其不受政府控制。美媒稱,提案人對此給出的解釋是,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要確保那些在美國交易的外國公司和美國公司一樣,都要符合獨立審計的要求。
  • 美國通過「臺北法案」,學者:若越界,「臺獨」將灰飛煙滅
    據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所謂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簡稱「臺北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加強美國與臺灣的經貿合作,促進美國和臺灣的關係,提高臺灣的「國際」地位。
  • 北美觀察丨疫情下的美國經濟:紓困法案被罵上了熱搜,國會議員壓力...
    當地時間21日晚,美國國會參議院以92:6的投票結果,通過了當天稍早前在眾議院投票通過的最新一輪經濟救助法案,包括9000億美元的新冠肺炎疫情救助法案,以及1.4萬億美元用於2021年度的政府財政基金。該最新經濟救助法案將被提交給總統川普,他籤字後即將生效。這標誌著一場鏖戰數月的兩黨爭鬥終於告一段落。
  • 美國國會通過9000億美元新冠援助法案 川普料很快籤署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美國國會通過9000億美元新冠援助法案,川普料很快籤署美國國會周一通過了一項9000億美元的新冠疫情援助法案,在數月未採取行動後終於為美國受疫情重創的經濟提供了一條救生索,國會同時還為聯邦政府提供了可維持運轉一年所需的撥款
  • 美國國會通過近5千億美金新援助,議員圍巾蒙面步入會場形同黑老大
    美國當地時間4月23日,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回到國會大廈的美國國會議員們戴上口罩,與同事們保持距離,他們投票通過了向受疫情影響的小企業和醫院提供下一輪援助的方案。
  • 「臺北法案」將把臺灣困死在美國戰略棋局
    2018年5月,美國參議員科裡·賈德納、馬可·盧比奧、約翰·科寧及克裡斯·孔斯就聯合提案「臺北法案」(S.3406),在小組委員會通過後又交付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審議,由於無法得到更多議員支持,該版本法案最終胎死腹中,不了了之。但賈德納等人並不心甘,2019年5月23日又重新拋出同一名稱的法案(S.1678)。
  • 美國數十名國會議員,呼籲廢除死刑,拜登的司法改革之路如何開始
    據報導12月15日超過30名國會議員向拜登及其過渡團隊發送了一封信,希望拜登就任後能夠優先在所有的司法轄區廢除死刑!雖然拜登在選舉時,就已經承諾將會廢除聯邦死刑,同時通過司法改革督促各州廢除死刑。但是仍有國會議員擔心拜登就任後可能因為困難而導致失敗,所以這些國會議員希望拜登政府上任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廢除死刑。之所以國會議員希望儘快廢除死刑,是因為川普政府重啟死刑,在恢復死刑的6個月內,處決的人數超過了過去六十年執行死刑的總人數,死刑變成了聯邦政府的武器,在使用的時候完全無視民眾的生命權力。
  • 美國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川普又賴上了中國?
    第二條,很多美國人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都能與中國有關?而且,中國還是最大贏家?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仔細看了一下外媒,大致情況是這樣的。1,美國國會日前通過了一份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總額有7405億美元,毫無疑問,這又是世界第一。當然,這還不是這篇文章的主題。
  • 美國提案「協防臺灣」法律化,蔡英文高興了
    美國對臺灣的法律幹預越來越強美國一直計劃全面圍堵中國,而臺灣對於美國來說,就是在與中國的博弈中,阻礙、損失均小、消耗還低的一張非常重要的牌,而且這張牌還可以頻繁使用。在臺灣這張牌上,美國幹預的重要方式就推出涉臺法案。
  • 美國國會通過9000億美元刺激法案 你需要了解這5個問題
    財聯社(上海 編輯 劉蕊)訊,美東時間周一晚間,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先後通過了8920億美元規模的新冠病毒財政刺激法案,這份法案將交由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籤署成為正式法律。這份法案可能會是本屆國會明年1月3日到期前通過的最後一項立法。
  • 美國國會為通過刺激法案做出最後努力,距政府關門僅剩幾小時時間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獲悉,周五,美國國會只剩下幾個小時時間來通過刺激法案和一項總支出計劃,政府資金將在美國東部時間周六上午12:01失效。國會領導人連日來表示,他們已接近就9000億美元的救援方案達成協議,該法案將成為1.4萬億美元支出法案的一部分。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表示,國會兩黨的領導層在刺激法案磋商方面繼續取得「重大進展」。他稱:「與昨晚相比,我現在更加樂觀,一個能得到兩黨兩院多數人士支持的刺激法案框架已近在咫尺。」
  • 美國終於通過一項法案,川普果然向中國甩鍋
    在新冠疫情蔓延之際,美國國內面臨著經濟"停擺"的危險,就連美國政府也難以倖免。經過一輪輪"唇槍舌戰",美國國會就新冠疫情紓困法案達成協議,金額高達9000億美元。中新網援引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導稱,川普也曾籤署了一項為期一天的臨時撥款法案。這一舉動,主要是為了避免聯邦政府"關門",也是為國會議員爭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