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中國」?美國出臺「涉臺法案」

2020-12-22 每天知守觀

導讀:近幾年來,美國把中國視為「眼中釘」,用各種各樣的方法試圖壓制中國的發展,而臺灣成為了美國「壓制」中國大陸的一大工具。近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2021年「國防授權法案」,此次法案價值7400億美元,而在此次法案中,美國方面表示將會進一步提高臺灣的防衛能力。很顯然,美國這是打算「力挺」臺灣,從而利用臺灣對中國大陸進行「威懾」。

美國通過涉臺法案 將矛頭對陣中國大陸

據媒體報導料,民主黨所領導的美國眾議院近日以335票對78票壓倒性通過了「2021年國防新法案」,在法案中涉及了與臺灣相關的條例,在1260條法例中,美國國會確認了所謂的「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作為所謂「臺美關係」的基石意見,除此之外,還涉及了軍售、醫療等多個方面。從這一法案足以看出美國對臺灣的野心。

不僅如此,該法案還打算建立所謂的「太平洋威懾倡議」新計劃,在國際社會上釋放信號,目的是為了向中國進行施壓,保證美國與其他盟友國之間的關係,增加在這方面的軍事預算,堅決捍衛該地區的利益。

中方堅決反對美對臺軍售

近幾年來,美國不斷插手臺灣問題,試圖利用臺灣牽制住中國大陸的發展。美國多次違反國際準則,頻繁向臺灣地區出售軍事武器,已經嚴重違反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以及「一中原則」。對此,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嚴重幹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顯然,美國所制定的法案以及採取的措施,都是衝著中國來的,臺灣不過是美國的一顆「小棋子」,美國考慮的是美國自身的利益,他們才不會管臺灣的「死活」,真正關心臺灣的只有大陸。民進黨應該意識到,「謀獨」註定是走不通的路,兩岸和平才是唯一的發展道路。

文丨阡陌 審丨萬裡

本文由《每天知守觀》原創創作,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消息參考海峽導報

相關焦點

  • 「臺北法案」?美國又坑臺灣
    這裡頭的邏輯實在奇葩:美國自己都跟中國大陸建交,為何不許其他國家仿效?這項法案在美國參眾兩院醞釀期間,臺灣島內綠營情緒亢奮,稱之為「臺美關係升溫」又一實質性動作。說這話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職業政客,時刻在表演,表面上歡欣鼓舞,心裡在計算選票。另一種是糊塗蛋,他們是真高興,真的相信美國在「維護臺灣利益」。
  • 美國「臺北法案」旨在消耗遏制中國,蔡英文或將島內民眾推入險境
    導讀美國「臺北法案」的通過進一步證明美國的「一中原則」已經空心化。臺灣蔡英文當局的「仇中親美」和「以疫遏中」政策卻極易將臺海局勢和島內民眾推入危險境地。美國想借臺灣蔡英文當局給中國大陸製造更多麻煩,消耗中國大陸的戰略與外交資源,從而在中美競爭中獲取更多優勢。
  • 美國的「臺北法案」既荒唐又可笑!
    在筆者看來,美國這一做法既蠻橫又卑鄙。首先,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美國自己早在40多年前就同中國建交,「臺北法案」嚴重違反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其次,即使「臺北法案」生效,也將是軟弱無力的。這個「法案」並不具有約束力,在兩岸必將統一的大勢面前,這個法案就是一隻蚍蜉。
  • 美國通過涉臺法案,對岸政客氣焰囂張,島內民眾卻變得理智
    作者:刺客13日,美國國會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軍費達到創紀錄的7405美元。該法案涉及中國的有40多項,涉及加深美臺關係,抬高臺灣的所謂「國際地位」、維持對臺軍售,提升臺灣「自主防衛能力」等條文。
  • 軍艦過臺灣海峽,又籤署涉臺法案,美觸中國底線,中方必將反擊
    近來,川普政府頻頻挑釁中國底線。12月19日,美國海軍一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馬斯廷」號公然穿越臺灣海峽。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聲稱,該行動旨在「展現美國對所謂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承諾」,並宣稱「美軍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
  • 中國官媒評美國「臺北法案」:無論如何算計 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電 (王捷先)針對美國總統近日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中國官方媒體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個法案跟美國眾多涉臺法案一樣,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寫滿霸權思維、矛盾邏輯和政治欺詐,無論美國如何算計,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中國日報網評:「臺北法案」是美國黔驢技窮情狀下的新鬧劇
    3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日前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均已通過的所謂「臺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使其正式成為美國法律。這是繼1979年所謂《與臺灣關係法》、2018年所謂《與臺灣交往法》和《亞洲再保證倡議法》之後,美國又一次炮製出正式涉臺法律。
  • 川普政府涉臺法案終籤署,臺軍23年來首次擴編
    近日在美國的攪動下,臺當局小動作不斷,不僅迎合美國所謂涉臺法案,更邁出了23年來關鍵一步——擴編臺軍。據中國外交部網站12月28日消息,對於川普政府籤署所謂的"臺灣保證法"一事,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在當天記者會上回應稱,中方對所謂涉臺法案堅決反對。
  • 美國國會通過新國防法案 川普為何要「賴」中國?
    「太平洋威懾倡議」劍指中國?實際上,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在其立法的過程中,就因其露骨地針對中國而引發外界關注。從國會通過的文本來看,今年的法案中涉及中國或與中國有關的條款近40項,涵蓋軍事、技術、學術、經貿等各個領域,最引人注目的即是所謂「太平洋威懾倡議」。出自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之手的「太平洋威懾倡議」,旨在提升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軍事存在和攻防能力。
  • 美國提案「協防臺灣」法律化,蔡英文高興了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近日,美國議員遊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將計劃提出一項「防止臺灣遭侵略法案」,該法案主要表明若臺灣遭受到中國大陸「武力入侵」,將授予美國總統使用武力回應的權利美國對臺灣的法律幹預越來越強美國一直計劃全面圍堵中國,而臺灣對於美國來說,就是在與中國的博弈中,阻礙、損失均小、消耗還低的一張非常重要的牌,而且這張牌還可以頻繁使用。在臺灣這張牌上,美國幹預的重要方式就推出涉臺法案。
  • 美國「挺臺法案」被川普否決?拒絕理由與中國有關
    編輯:翰林現任美國總統川普於12月14日再度發言,表示將會否決掉由美國聯邦參議院和眾議院通過的2021年國防授權法案。川普表示,在這項法案中「中國成為最大的贏家」,以此為理由否決該法案。據了解,這項法案也被島內媒體稱為是美國「挺臺法案」,如今卻再一次遭到川普否決。
  • 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捍衛數字主權 出臺兩部數字法案
    外媒普遍認為,這兩部數字法案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公司,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歐盟與美國的數字稅之爭持續已久,從此前法國、英國等國對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數字稅,到如今歐盟出臺法案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歐洲國家對美國科技巨頭念起「緊箍咒」,歐美間數字競爭日漸焦灼。
  • 無視中國警告?美國眾議院一口氣炮製7部「挺臺法案」
    以至於現如今只要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一有點什麼風吹草動,美國就馬不停蹄地趕來插上一腳。早在今年3月份,美國政府在通過「臺北法案」時,前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就曾在記者會上表示,美方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幹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 國會通過新國防法案,川普為何要「賴」中國?
    當地時間12月13日,川普發推說,參眾兩院高票通過的「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讓中國成為「最大贏家」,他威脅要否決,推文所有字母都是大寫。國防授權法案事關國防預算,是搭載各種政策措施的工具,因此也是美國國會每年必須通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法案之一。中國因為啥會成為「最大贏家」?
  • BBC:中國移民美國夢碎?美國會否出現第二個《排華法案》
    12月初,參議院全票通過《高技能移民公平法案》,它又名為S386法案,目標是確保申請美國永久居留權(俗稱「綠卡」)的外籍人士享有平等的等待時間與移民權利。來自中國瀋陽的程女士是一名正在申請綠卡的矽谷軟體工程師。包括她在內的許多在美華人擔心,法案一旦通過立法,中國人的綠卡等待時間將會大大延長。
  • 美2021年度國防授權法案,重點著墨對臺軍售,大陸該如何應對
    2021年,美國依然會緊握「臺灣牌」。在美國2021年度國防授權法案裡,中國大陸成為了關鍵詞,「2021財年國防法案把支持臺灣列為威懾中國大陸的策略。」一篇美國媒體的報導直接點明美國對中國大陸打臺灣牌的意圖。那麼,眼見著2021年即將到來,美國對臺軍售會有哪些「質的突破」?
  • 美國「臺北法案」暴露霸權行徑 臺當局挾洋自重必吞下惡果
    「類似此前炮製『與臺灣交往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及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美國企圖利用臺灣問題幹涉和牽制中國,一再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加劇臺海局勢緊張,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 所謂「臺北法案」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日月談)
    近年來,美國將中國視作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增大對華防範與遏制力度。美國會親臺勢力也加大力度介入臺灣問題,不斷炮製各種涉臺議案,推動美臺實質關係提升。最近美眾議院表決通過的「臺北法案」即是一例。美國會炮製「臺北法案」,與2018年以來通過「與臺灣交往法」,或是在「亞洲再保證倡議法」、年度「國防授權法」中夾帶涉臺內容如出一轍,均是企圖以國內立法的方式,逐步虛化美國「一個中國政策」,推動美國調整對臺政策,製造兩岸關係緊張對抗。
  • 「臺北法案」將把臺灣困死在美國戰略棋局
    在全世界都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美國卻加大對華打「臺灣牌」力度,圖謀利用臺灣問題遏制中國大陸崛起。「臺北法案」表面上是要助臺拓展國際活動空間,但本質上卻只把臺灣當成「以臺制華」的一個籌碼,是要把臺灣「棋子化」的地位法律化,讓臺灣難以逃脫美國的掌控。
  • 美國會又通過涉臺法案鼓吹美國務院「檢視對臺交往準則」
    綜合臺媒報導,美國參眾兩院22日通過2021財年撥款法案,其中包括所謂「臺灣保證法」,鼓吹對臺軍售常態化、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檢視國務院對臺交往準則。據報導,在所謂「臺灣保證法」中,國會意見稱,美國應常態對臺軍售,以協助其加強自我防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