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
原標題:最終壓垮房地產的會是「低生育」嗎?
作者:馬光遠 (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評論員)
最近,民政部部長李紀恆發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一文。文中提到:中國目前的總和生育率已經破了警戒線,要把握人口發展重大趨勢變化,制定長期規劃,實施人口均衡發展國家戰略;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相協調。
這意味著,中國的人口政策面臨歷史性的轉折。
有三個數字可以概括目前中國人口在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第一,官方數據顯示,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人口跌破了1500萬,比2018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創下近20年來最低的人口出生率。
這意味著,當前我們可能已經陷入了「低生育陷阱」,這個數字不僅僅在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也是比較低的數字。二孩政策並沒有改變人口出生率下滑的態勢,二孩政策的效應在遞減。同時,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為1.69,也低於公認的替代率2.1。另外,中國的育齡婦女人數在過去10年減少了超過4000萬。
第二,自2012年起到2019年,中國的勞動力人口連續8年下降,不出萬一,今年勞動力人口下降的趨勢不會改變。勞動力人口人數下降了接近3000萬。
第三,中國的老齡化程度在加深。中國60歲人口佔全部人口的比重,迅速從1980年的8%提高到1990年的9.7%、2000年的11.2%和2010年的13.5%,到2019年,中國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約有2.54億,佔總人口的18.1%。預計到本世紀中葉,60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4.87億,約佔總人口的35%,中國不排除有成為全球最老的國家之一的可能。
這三組數字,基本確定了當前中國人口的基本格局:
第一、人口將歷史性的進入下降周期。
第二、老齡化進度提前,據測算,中國要進入發達國家水平,可能還需要15年時間,而往後推算15年,中國的老齡化程度將更進一步加深。未富先老成為中國經濟未來30年最嚴峻的考驗;第三、人口下降、生育率下滑加上老齡化進度提前,將對中國的經濟發展、養老等帶來極其嚴峻的挑戰。
首先必須明白,人口的逆轉,經常會引發一個國家經濟發展趨勢的逆轉。
筆者一直強調,在2010年中國GDP總規模超過日本之後,中國經濟依然穩中向好,但是整體是以穩中求進為主,而不是快速爆發為主。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勞動力人口的轉折點提前到來,在缺乏創新等其他競爭要素的情況下,導致製造業的比較優勢全面喪失,如果不調整人口政策,延緩勞動力人口下滑的態勢,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會再度放緩。
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的根本原因,其實是人口問題。日本在2000年勞動力人口開始下降,2005年人口開始下降,從而導致日本加速進入老齡化,經濟停滯。但比日本更嚴峻的是,日本人口紅利轉折點出現後,日本已經成為一個完成城鎮化的高收入國家,中國未來面臨的人口困境比日本要嚴峻很多。
其次,人口逆轉會對產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經濟學家哈瑞.丹特在其《人口峭壁》一書中,認為中國人口會在2025年下降,人口下降將是中國債務、房地產泡沫加速破滅的根本原因。中國一系列問題的關鍵在人口,在於改變人口全面下滑的趨勢。
最後,必須意識到,必須儘早放開生育,並出臺鼓勵生二胎的政策。
否則,未來將不僅僅是養老金不足的問題,等著90這一代人進入老齡,生病住院沒人陪護,那是最難以想像的時刻。放開生育,並且鼓勵大家生二孩,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