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20-08-31 11:47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實驗者】苛勒
【實驗過程】
(1)疊箱實驗:苛勒把一隻飢餓的黑猩猩關在籠子裡,香蕉掛在籠子高處,使黑猩猩無法夠到。同時,他又在籠子裡放了幾個箱子,然後悄悄地躲在一旁,觀察黑猩猩能否發現箱子的用處。
(2)接竿實驗:苛勒把一隻黑猩猩關在籠子裡,在籠外它夠不到的地方放了一串香蕉。黑猩猩手中有一根短竹竿,但不夠長,無法夠到香蕉。在籠外不遠處有一根長竹竿,苛勒在考驗黑猩猩能否用這兩根棍子夠到香蕉。
【實驗結果】在疊箱實驗中,黑猩猩一開始會拉著箱子到處亂轉,跑累了,就把箱子扔到一邊。過了一段時間後,它似乎領悟到了什麼,迅速跑到箱子處,把箱子拖到香蕉下面,爬上去,輕輕鬆鬆地拿到了食物。在更複雜的疊箱情境中,黑猩猩把握了箱子之間的重疊及其穩固關係後,也解決了這一較複雜的問題。
在接竿實驗中,對於簡單的問題,黑猩猩只要使用一根木棒便可獲取食物。在複雜的問題情境中,最初只見黑猩猩一會兒用小竹竿,一會兒用大竹竿來回試著撥香蕉,但怎麼也撥不著。它只得把兩根竹竿拉在手裡飛舞著,突然之間,它無意地把小竹竿的末端插入了大竹竿,使兩根竹竿連成了一根長竹竿,並馬上用它撥到了香蕉。在第二天重複這一實驗時,苛勒發現黑猩猩很快就能把兩根竹竿連起來取得香蕉,而沒有漫無目的的嘗試。
【實驗結論】在苛勒的實驗中,黑猩猩用箱子或竹竿來獲取食物,動作看起來似乎都非常簡單,但卻說明了「頓悟」與「試誤」的不同。黑猩猩不單是對食物作出反應,更是對整個環境作出反應,其問題解決的方法不是試誤,而是頓悟。
在這樣的理論基礎上,苛勒結合自己的實驗結果,提出了頓悟學習理論。他用翔實而豐富的實證材料證明:黑猩猩是有智慧的,它能理解環境與問題之間的關係,從而產生突然的、迅速的領悟,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即頓悟。
【試題示例】
1.【單選】基於( )實驗,格式塔學派的苛勒提出了頓悟學習概念。
A.貓開籠門 B.小鼠走迷宮
C.鴿子啄拉杆取食 D.猩猩取香蕉
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頓悟學習理論。基於黑猩猩摘香蕉實驗,格式塔學派的苛勒提出了頓悟學習概念。A選項是桑代克的嘗試錯誤說實驗,B選項是託爾曼的符號學習實驗,C選項是斯金納所做實驗。故本題選D。
2.【單選】苛勒把黑猩猩關在籠中,籠外放有香蕉和不同長度的木棒,黑猩猩在經歷了不斷嘗試,反覆觀察後,終於吃到了香蕉,這種認知方式被叫做( )。
A.發現學習 B.認知學習
C.頓悟 D.嘗試錯誤
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完形—頓悟學習理論。苛勒等人通過著名的黑猩猩實驗,對學習中產生變化的實質及原因作出了解釋。他們關於學習本質的觀點是:學習並不是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通過頓悟形成了新的完形。故本題選C。
3.【單選】有一種學說認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智慧對情境與自身關係的頓悟,該學說的創立者是( )。
A.布魯納 B.苛勒
C.桑代克 D.馬斯洛
3.【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完形—頓悟學習理論。苛勒等人通過著名的黑猩猩實驗,認為學習並不是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通過頓悟形成了新的完形。故本題選B。
責任編輯:張欣
<上一頁1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