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文章小編說過會在持續的一段時間裡將自己複習經驗、招教考試所考知識點等分享給正在備考教師的小夥伴們,那麼今天小編要為解讀格式塔的完形頓悟學習理論。
格式塔學派的完形頓悟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就是打破舊的完形,主動構造新的完形過程。單純這樣說,大家可能會不理解它的含義,那麼我們先講實驗,通過實驗我們就能夠理解了,這個實驗叫做疊箱實驗。
疊箱實驗室是這樣子進行的,我們在一個空的房間裡面,房間在正中間掉一隻香蕉,這個香蕉的高度是一隻黑猩猩無論怎麼蹦,他都是夠不到的,香蕉的高度是要足夠高的。在房間的四周分布了一些箱子,然後讓一隻黑猩猩走進來,走進來的時候黑猩猩是很餓的,他看到了香蕉就想要去吃那個香蕉,於是黑猩猩就嘗試著去夠,可是他發現無論自己再怎麼夠都夠不著。黑猩猩了嘗試一幾次,發現自己夠不到,然後它就停下來然後。黑猩猩環顧了一下四周,突然之間他好像頓悟了一樣,走向了房間裡面搬起其中一個箱子,放到香蕉的正下方,然後將其他箱子依次給疊加上去,最後黑猩猩爬上了箱子,夠到了香蕉。
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可以看得出,這隻猩猩沒有不斷的嘗試錯誤,不停的嘗試,而是在經過簡單幾次嘗試之後,發現無法達到目標的時候,它就停下來進行了思考,左右環顧四周的過程黑猩猩就是在進行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它產生了頓悟,它頓悟了什麼呢?他頓悟自己、箱子、房間、香蕉這幾個物體之間的關係,他把這原本分散開來的幾個物體經過一個頓悟的思考過程,這就是打破舊的完形形成新的完形。
所以這個理論叫做完形頓悟說,這樣實驗室科勒做出來的,他認為我們學習的過程是要通過頓悟這個認知過程才能達到的。這個理論在考試中需要大家記住的是,這個理論名稱和提出者你要知道,科勒的黑猩猩疊箱實驗,導致他所提出來的一個理論名稱叫做完形頓悟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