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個頓悟的過程!學霸煉成記:量變到質變,外因到內因

2020-12-15 小蟲大鵬

學習是一個頓悟的過程!學霸煉成記:量變到質變,外因到內因

先給大家講一個經典實驗。

把一隻黑猩猩關在籠子裡,籠子外放了一根香蕉,籠子裡面放了兩根短竹棒,黑猩猩看到香蕉,用手去拿,拿不到,又用一根短竹棒去夠,夠不著。他把兩個竹棒拿在手裡,還是夠不著,所以他就在原地四處看看,拿起竹棒再仔細看看,突然眼前一亮,發現手裡的竹棒是中空的,變笨拙地嘗試著將兩根竹棒接起來,終於接好了,然後伸手用竹棒夠著了香蕉,把香蕉撥過來。後來,凡是有夠不著的東西,他會第一時間就將兩個竹棒接起來,越來越熟練,完全學習到了這一技能。

這個實驗中,黑猩猩一旦領悟到了棒子接起來與遠處香蕉的關係,就一次又一次地把兩根竹棒接起來,以便夠得著遠處的香蕉。

這個實驗是格式塔學派心理學家苛勒研究出來的,他提出了頓悟學習原理。

苛勒認為,人和一些高級動物,運用他們先天具備的能力,就能認識到環境中事物間的關係,產生頓悟解決問題。他認為學習也是這樣的一個頓悟過程。

他的頓悟學習理論強調了個人的主體意識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外界的刺激,但是一定要以個人的主體意識為中介,就是這個學生他主動意義要強,要主動去聽、看、思考,不斷地摸索,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由量變達到質變,最終完成學習。

所以,學生自己的主動作用很重要,苛勒也強調心理具有一種組織功能,能夠通過觀察、頓悟和理解等認知過程,進行學習。而不是機械地通過訓練和記憶,所以他特別強調學生的主動意識的建立,心理組織功能的形成。

可以說,真正的學習都需要主體的頓悟,沒有這樣的頓悟過程,光是靠外界的規範和強迫,去拼命死記硬背、強化訓練,可能很多時候都是徒勞無功的。因為在他的腦海裡,並沒有建立起這樣的認知結構,沒有形成學習的反應機制和知識體系。

我們可以看看那些學霸們,他們是如何煉成學霸的,其實也在於外界的刺激和內在的頓悟,而頓悟更是整個學習的關鍵所在!

對於學霸和普通學生、學渣而言,最大的區別並不是某一個方面,比如外因,外界條件,有不少學渣的學習條件和環境並不差,他本身也並不笨,人的天賦和智商差不多的。但為什麼最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差別呢?

那就在於內因了!而內因要起作用,在於自己,同時也在於對外界因素的反應,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實際上是在腦海中建立各種事物之間的關係,在不斷地理解、思考,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痛苦,但若是能夠建立起興趣和熱情,或者能夠從意志和注意力上克服自我,就可以堅持去思考、理解,慢慢地,腦海裡這些事物之間的關係就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出來。這時候就達到了頓悟。

所以,頓悟的過程也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堅持,需要主動地不斷地去思考、摸索,直到頓悟。

頓悟學習理論,在解釋學習本質方面,還是很受認可,初次之外的學習理論也有強化學習理論,條件反射學習理論,但我認為頓悟學習理論最起碼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學習的過程。

所以,對於很多學生,要通過頓悟學習來提高學習成績,那麼首先要讓學生具有主動性,主動地去思考、嘗試,這樣才能更快的頓悟,因為唯有主動,才能更受到外界相關因素的刺激,才能更快找出事物之間的關係,也更快的讓自己和事物家裡聯繫,那麼這些事物也就更快在自己的腦海裡形成認知結構和體系。

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學霸,實際上都具有主動學習的習慣,他們能夠很快的在自己腦海裡形成知識之間的聯繫,很快地建立起認知結構和體系。但這並非一朝一夕形成了,也是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在頓悟學習的前期,也是一個比較痛苦的摸索過程,但堅持、努力下去,終會看到效果。

頓悟的過程就像陸遊的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實,學霸也是如此煉成的,只是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學霸最後的成果,而沒有關注到他頓悟的過程,也是經歷了很多的摸索和苦惱,但最終收穫了甜蜜和滿足。

相關焦點

  • 惠若琪退役之後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做公益找自我
    惠若琪中國女排的前隊長,她一開始去打球的時候並不是特別被教練看好,後來的她相信孰能生巧,她也相信通過足夠的能力就有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她也最後做到的了,拿到了奧運冠軍。在她剛退役那段時間她是處於比較失魂的一個狀態,她特別想到處嘗試不同的東西,退役後在解說,演講、主持等方面努力嘗試,從小的時候她就特別羨慕那些打的好的人,就會問自己為什麼會做不到那麼好呢,後來她就是用熟能生巧還有就是她敢,就是別人不敢拼的她敢拼,她也始終都相信通過足夠的能力就有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 門球萎縮的內因和外因
    門協班子向市委政府爭取到了政策上的支持,即新隊員可憑門協證明,報銷一隻球桿,市委辦為此專門發了文件。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年度以百分之十左右的增速增加新隊員,目前一個七十萬的縣級市,門球隊員超百人,  門球隊伍不斷壯大。          這則報導告訴我們門球運動越來越萎縮的問題普遍存在,但只要積極努力,發揮內因和外因的作用,釆取切實有效措施是能逐步解決問題的。
  • 從技術量變到技術質變,從智能革命到智能經濟
    (原標題:從技術量變到技術質變,從智能革命到智能經濟)
  • 拾究之路|西柏坡精神①:408封電報,「量變到質變」的隱喻
    在早期閱讀西洛可夫、愛森堡等的《辯證法唯物論教程》時,毛澤東就寫下「量變引起質變,質變引起新量變」「質變就是飛躍」的哲學批註。1937年他在《矛盾論》中,進一步闡述事物矛盾變化的規律,譬如戰爭與和平、革命形勢對比,譬如「統一、團結、聯合、調和、均勢、相持、僵局、靜止、有常、平衡、凝聚、吸引」等狀態,都是量變到質變,再產生新量變的過程。
  • 馬原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量變質變規律和否定之否定規律
    原理:  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  (1)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次序的變動,是一種漸進性的、不顯著的變化,是事物發展的連續性。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發展的非連續性,即連續性的中斷。  (2)量變和質變是相互轉化、相互滲透的辯證關係。  ①量變和質變是相互轉化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當量變達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產生質變。質變又引起新的量變,開始一個新的發展過程。
  • 物理學霸是如何煉成的?狀元告訴你物理的學習方法(建議收藏)
    但是沒有關係,我們可以多去看看學霸的學習方法和學霸的建議,以下這些建議,都是他們在走向成為學霸的路上,自己總結出來的。這些學習方法和建議可能不是完全適合我們,但是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一些啟發。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一些鼓勵方法,是我們轉變心理上的局限,主動去學習。比如說我們可以為自己指定小目標,小到一道題,把這道題做出來我們就能休息一會,或者是給自己買一點平常不捨得買的東西作為獎勵。但是從興趣的角度出發去學習,對普通學生而言有一個弊端,就是我喜歡的可能會花很多時間去學,但是對於我不喜歡的科目,我可能就會少學或者是說索性不學。
  • 2019影響力榜出爐 創新浪潮下中國馬拉松從量變到質變還有多遠
    有人說國內選手優秀的成績可以證明中國馬拉松已經進入質變過程,譚傑對這種說法表示了肯定,他說:「中國馬拉松提高的標誌,就是每一個水平段的跑者都越跑越快。這樣水漲船高,中國頂尖選手的水平才會提升。在目前國內這種狀況下,專業選手水平的提高,一定是被業餘高水平選手激發出來的。」
  • 你可能會被這個建議嚇到
    你一定在讀書時學到過這句話:量變產生質變。這句話在政治馬哲裡是一個必考點,每個人都背得滾瓜爛熟。但在生活中,大家卻都選擇性遺忘了,這句話所蘊含的真理。很多人在剛開始學習一樣東西時,總是一開始就想像自己要交出一個不錯的東西。可能也是因為展示案例過於光彩,於是導致我們看到自己親手做出來的東西,不那麼盡人意時,會略微受打擊。
  • 量變與質變:從財務報表看企業由盛轉衰的蛛絲馬跡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句話很形象地說明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道理。 這些企業從輝煌到衰敗,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兒,企業由盛轉衰都有一個過程,而這個轉變的過程都會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有所體現的,所以,經理人應該對本企業的財務數據的變動明察秋毫,應能敏銳地察覺出企業經營出現的異常信號。
  • 留到最後的不再只有丁俊暉,未來十年中國斯諾克將從量變轉入質變
    如今的每一項賽事,留到最後的不再只有丁俊暉。 中國斯諾克過去15年是一個量變的過程,職業球員數量的倍增,使得誕生了一批「8強球員」、「4強球員」,那麼接下來的10-15年將進入質變的過程,把更多目光聚焦在年輕人身上吧。
  • 熟悉的國米,爭議的意甲,內因可改,外因不可抗拒
    而談過球隊的內因,外因這個就很難去改變,最嚴重的就是爭議的判罰,賽後球迷開玩笑,本場比賽MVP不是場上的球員,而是主裁迪貝洛。主裁判迪貝洛在場邊觀看了VAR後認定羅馬進球有效後,現場捕捉到孔蒂對著裁判喊道:「迪貝洛,他們叫你是過去散步的嗎?啊?迪貝洛?。」 ​​​​
  • 上海上港演變記:用12年時間從量變到質變,終結恆大連冠紀錄
    但老帥十年磨一劍的決心堅定,徐根寶執教的東亞終於在2012賽季成功衝超,開啟上海東亞的中超時代,一個中超強隊養成記進行時。三、厚積薄發的上港在博阿斯執教下讓上海上港發生量變博阿斯的部下佩雷拉成為上海上港的新主帥,佩雷拉的上海上港成為球隊質變的關鍵。博阿斯的上海上港用積極的前壓進攻戰術打造球隊,這樣的打法需要消耗很大的體能。而且博阿斯的戰術體系就是依靠奧斯卡和浩克的二人轉打法,上海上港根本沒有形成整體性的打法。再加上中方球員的能力有限,在亞冠和中超強強對話中,博阿斯的球隊並不佔優勢。
  • 內因外因是什麼?
    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固然沒錯,但並不是人生的唯一選擇。但萬一考砸了,也不要氣餒一蹶不振,適合復讀的我們可以選擇再來一次,調整狀態,考上理想的學校,不適合復讀的我們可以在志願填報上下功夫,選擇一所不錯的學校,確定一個熱門的專業。
  • 《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從學渣到學霸的真實故事
    鄧祥在這本書裡記錄了自己在高中從學渣到學霸的心理歷程,書籍裡有他最真實的感受和體驗。他還給高中生總結出自己的學習技巧、如何培訓自己的學習心態及具體學科答疑。這是一個從學渣到學霸的真實故事,也因為真實,所以感人。其實這又何嘗不是一本關於人生態度的書籍呢!
  • 季後賽近十年收視率最低,內因外因並存,庫杜快回來!
    內因:1.庫裡、杜蘭特、湯普森和歐文等球星缺席季後賽。外因:4.NBA球隊無釐頭的罷賽。
  • 「學霸」是這樣煉成的
    「學霸」是這樣煉成的 2020-08-04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CBA觀察:南京同曦有量變沒質變
    、中鋒萬聖偉,南京同曦的主力陣容和上賽季相比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新任總經理霍楠因為曾經擔任中央電視臺籃球賽事解說嘉賓而被CBA球迷熟識,他在賽季初表示這支面貌全新的球隊將以進入季後賽為目標,但無論是季前賽大比分輸給四川還是今天CBA常規賽首秀97:105不敵吉林,都顯示出這支球隊目前只有「量變
  • 我是怎樣激勵自己愛上學習的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說過,「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源泉、根本動力,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做任何事,都得靠自己。做成任何事,只能靠你自己。清代大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說:「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 清華「最強本科生」刷屏了,學霸分享經驗,學習習慣要從小養成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3.父母的陪伴比金錢更重要我有一個朋友,家裡條件非常的好,並且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筆記工整,我們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事實證明記筆記的好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把知識點梳理的更清晰,更有邏輯,方便查閱,加深印象。還有學霸們的時間計劃日程表,讓人不禁感嘆:「人家的24小時,比我們的24小時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