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清河北路夜市,這裡有各式各樣的小吃,還有套圈、扎飛鏢、扔球等娛樂項目。各家攤主都在各自忙碌著,其中一個套圈的攤位格外引人注目。
「套上了套上了。」欄杆外站了不少市民,有的在套圈,有的在圍觀,偶爾傳來興奮的叫喊聲。
套圈的攤主是一對姐妹,她們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叫「套圈姐妹」。她們白天上班,晚上擺攤。說起擺攤的原因,姐姐稱是為了多掙點錢養孩子,妹妹則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濟南市區買一套房子。
點擊量近30萬
記者了解到,兩人是表姐表妹關係,姐姐叫吳瑕,32歲,妹妹叫張芳,25歲。
吳瑕和張芳兩人在同一家公司上班,都從事文員工作。吳瑕告訴記者,她是濟寧人,妹妹家在南部山區。吳瑕是一個單親媽媽,她的孩子正在上小學。這幾天孩子開學了,吳瑕早上先把孩子送到學校,然後再去上班,下班後再去接孩子回家,給孩子做飯吃,隨後再騎著電動車來到夜市擺攤。「差不多5點半開始出攤,我們在這裡租了一間倉庫,用小推車把貨推出來,再擺放好,布置好攤位,7點半左右正式開始吧。」
晚上7點半過後,夜色漸濃,霓虹閃爍,市民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夜市裡也熱鬧了起來。「套圈嗎,十元60個,掛上就算,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吳瑕一邊撿起地上的圈,一邊招呼著客人。另一邊,張芳則在直播。三部手機在不同的平臺同步直播。據了解,她們的視頻,抖音單條最高點擊量達到了30萬。「抖音上百萬粉絲的套圈高手天慈哥也經常來我們直播間玩,有時和我倆的粉絲互動。」張芳說。
吳瑕介紹,她們也有外地的粉絲,比如北京、南京、新疆,採訪當天便有兩位粉絲在現場。遇到小孩套圈,姐妹倆會給小孩送點小禮物。
「兼職」攤主白加黑
「很多人問我們為什麼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出來擺攤,其實就是想多掙點錢,說實話壓力挺大的,上班的工資其實不高,我想多掙點錢養孩子,妹妹她想買房子。」吳瑕說,妹妹的父母已經60多歲,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在濟南市區買套房子。而對吳瑕自己來說,她想增加收入,讓兒子有更好的教育。
在逛夜市時,兩人看到擺攤套圈的生意不錯,她們覺得可以試試,沒想到就這樣一拍即合。吳瑕說,「一是比較自由,二是時間也比較合適,也不影響白天上班。」
從去年9月份開始,姐妹倆便開始擺攤。吳瑕在老家有個親戚也是做套圈的,她便向親戚取經,也向其他的攤位學習。「之前沒有做過,怎麼進貨啊,怎麼擺放啊,這些都是自己摸索。」吳瑕說,一開始兩人先打聽進貨渠道,在親戚的介紹下,兩人去了濟寧一家廠商,「我們仔細挑選,和老闆講價,一開始我們定的貨很少,一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不熟練。」吳瑕介紹,她們主要從濟寧和聊城進貨。後來熟悉之後進貨只要直接和商家聯繫,要什麼貨,數量多少,直接發物流就行。
吳瑕說,第一天出來擺攤,光出攤就花了兩個多小時。現在,姐妹倆出攤一個多小時就能完成準備工作。
套圈生意火爆
攤位上擺放著杯子、碗、玩具等物品,既有實用的家庭和辦公用品,也有各式各樣的裝飾品。「我想要那個杯子,我相中了那個小豬。」市民總是能在攤位上找到自己心儀的物品。
「套圈多少錢?」「10元60個圈,30元一箱240個左右,50元兩大箱,粉絲可以多送點,您要個多少的?」張芳一邊撿起地上的圈,一邊招呼著來往的客人。她說,「夜市的生意還是不錯的,「薄利多銷」,除去各種成本,平均下來我們兩人每天有一百到兩百的收入。」
凌晨12點,姐妹倆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吃飯,時不時回頭看看套圈情況。一晚上下來,兩人片刻不得閒。「我們已經習慣了,累了就在欄杆上靠一會兒。」
「她們努力生活的樣子真美!」對於在夜市上「兼職」的套圈姐妹,過往的市民總是給予最溫柔的支持。也許是因為被這對年輕的姐妹獨立向上的奮鬥精神而感動,也許是因為人們在「套圈姐妹」白加黑的生活寫照中看到了努力拼搏的自己。
「為了自己的夢想邁出踏實的腳印,雖然辛苦卻也樂在其中。」兩姐妹的臉上再次展露著自信堅定的笑容。
文/圖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施娟
編輯 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