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興川風正勁——四川加快建設文化和旅遊強省

2020-12-27 瀟湘晨報

本報駐四川記者 付遠書

近日召開的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在「十四五」期間基本建成文化強省旅遊強省。「十三五」期間,四川省文化和旅遊事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文旅資源惠民生、促發展的作用不斷顯現。據統計,2019年,四川省共有文化及相關產業規上企業1789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612.68億元;2019年,四川省接待國內遊客7.51億人次,接待入境遊客414.7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1594.32億元。文化和旅遊的高質量發展正在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擘畫融合藍圖

做大做強文旅品牌

2018年11月12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正式掛牌,標誌著四川正式邁開文旅融合的步伐。2019年,四川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籌備召開文旅發展大會。會上,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用「大勢所趨、優勢獨特、大有可為」三個關鍵詞概括了四川文化和旅遊發展的趨勢和前景,並擘畫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四川推動文化大繁榮、旅遊大發展的總藍圖。

近兩年,四川制定出臺《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意見》等「1+1+2」系列重要文件,開展天府旅遊名縣等文旅品牌的評選創建,成功承辦第七屆國際非遺節、第二屆四川藝術節、國際旅遊投資大會和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等重大活動,組建名縣、名鎮、名企、大九寨、大熊貓、大遺址、創意產業、國際友城等文旅聯盟,打造文旅經濟「一核五帶」和十大文旅品牌……

堅定的文化自信,豐富的旅遊資源,在治蜀興川的道路上,四川沿著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的大方向,足音鏗鏘。尤其在2019年,全省636個文旅重點項目籤約落地,12類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湧現,295.57萬處文旅資源得到認定,兩批天府旅遊名縣、文旅特色小鎮、優秀龍頭企業獲得授牌……通過一手抓品牌形象提升,一手抓重點項目建設,四川文旅產業支撐更加堅實、動能更為充沛、社會效益更加凸顯,駛入了發展快車道,文旅深度融合、全域協同共興的新格局加快成形。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四川在紮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穩妥推進文旅產業復工、復產、復業。今年1月至7月,四川省實現旅遊收入3188.92億元,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46.5%。面對困難,四川文旅表現出了強大引力、強大韌勁和巨大潛力。

抓民生強保障

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

位於成都的天府廣場,寸土寸金的城市之心。四川省圖書館、四川美術館、成都博物館、四川大劇院點綴其中,滿足了群眾多元的文化需求,形成了一座獨具文化氣息的城市大客廳。「十三五」期間,四川公共文化服務的成果看得見、摸得著,廣大人民群眾從中受益良多。

2018年初,四川省安排下達11億元用於全省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在保障財政投入的同時,四川各地因地制宜,創新做法,積極行動,腳踏實地為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注入動力。眉山市丹稜縣引導民間眾籌文化院壩建設,從根本上活躍了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宜賓市珙縣積極推進農民文化理事會機制建設,創造性地探索政府部門和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陣地「共建共管共用」機制;成都圖書館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市域內第三代社保卡公共圖書館免註冊借閱服務……截至2019年,四川省已建成公共圖書館204個、各類博物館(紀念館)258個、美術館33個、文化館207個、文化站4601個、幸福美麗新村文化院壩2萬餘個,基本構建起省市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打造精品、擦亮「川」字招牌是近年來四川藝術創作不懈的追求。四川盤子《心如蓮》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川劇《草鞋縣令》入選2020年度國家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舞劇《努力餐》榮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此外,「十三五」期間,舞蹈《我的弦》、歌劇《彝紅》、舞劇《家》、川劇《塵埃落定》等一批「四川造」舞臺藝術精品佳作應運而生,不斷提升富有巴蜀特色的文化軟實力。

經過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鋪墊,非遺保護利用的觀念在四川正變得深入人心;四川32處文物保護單位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總數名列全國第六;四川省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三星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躋身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傳承千年的古蜀文明正在不斷煥發光彩。

找最佳契合點

創造性轉變文旅供給

隨著文旅融合走向深入,四川各級文旅部門抓住機遇,以傳統文化底蘊吸引遊客,找準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最佳契合點。

在四川,三星堆、金沙遺址博物館等眾多文物保護單位和文化遺產成為熱門旅遊目的地,武侯祠成都大廟會、詩聖文化節、成都金沙太陽節遊客湧動。2019年,四川重點實施紅色旅遊「九大行動」,將紅色文化融入生態旅遊產品體系。以非遺傳習所、非遺體驗區和非遺體驗基地為載體,與知名景區、旅遊服務、旅遊體驗融合的10條「非遺之旅」路線,也迅速進入了遊客來川旅遊項目「菜單」。

為增強地方旅遊的吸引力,四川鼓勵各地挖掘民俗和傳統節慶文化內涵,推動傳統節日振興,實現了「自貢燈會」「彝族火把節」「羌年」等非遺項目在全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提升,成為當地文旅融合的範例。四川文旅供給模式正在向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轉變,為遊客提供更多樣的產品、更深度的體驗、更優質的服務。

以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為牽引的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也有了全新進展。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家戰略,近年來,四川、重慶以巴蜀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為突破,成立推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專項工作組,設立聯合辦公室,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籤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文物保護利用等戰略合作協議。聯合舉辦了「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自由行」「巴山蜀水」文創聯展和「成渝雙城記·非遺雲聚會」系列活動,推動洪崖洞、寬窄巷子、金佛山、都江堰等地標級景區達成戰略合作,有效推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居民生活環境和文化旅遊環境整體提升。

【來源:四川省文旅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召開 彭清華出席並講話 尹力主持 張旭講話
    全省上下要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決策部署,積極順應新的形勢變化,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進一步鞏固向好態勢,不斷激發動力活力,推動我省文旅經濟加快恢復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 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主持會議,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講話,省委副書記鄧小剛出席。
  • 解讀全會精神六套「組合拳」 「十四五」四川基本建成文化強省旅遊...
    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在「十四五」時期基本建成文化強省旅遊強省,這是四川省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推動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戰略舉措。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戴允康談到,基本建成文化強省旅遊強省,就是要經過五年時間的努力,把我省基本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踐行、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文化高地和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不斷提升巴蜀文化影響力、四川旅遊吸引力、文化旅遊供給力和文旅產業競爭力。
  • 推動樂山文旅融合發展,建設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 !樂山,未來可期!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指出,四川是個好地方,山水秀麗、民風淳樸、文化多彩,要求充分綻放四川獨特的自然生態之美、多彩人文之韻,譜寫美麗中國的四川篇章。這些重大部署和重要指示要求,為我省推動文化和旅遊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彭清華書記指出,推動文旅融合是大勢所趨,四川優勢獨特、大有可為。文化和旅遊是相生共興、融合交匯的,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
  • 打造荊楚文化品牌,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應勇王曉東與文化和旅遊...
    湖北日報訊(記者周呈思)12月4日下午,省委書記應勇,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與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座談交流。應勇對胡和平一行來鄂考察調研表示熱烈歡迎,衷心感謝文化和旅遊部長期以來對湖北發展特別是疫情防控和疫後重振的大力支持。他說,湖北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文化旅遊產業已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 ...共創做實叫響擦亮巴蜀文化旅遊品牌 加快建設文化強市和國際...
    劉旗表示,今年,重慶文化和旅遊系統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落實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和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發展戰略,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加快建設文化強市和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一是加快推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
  • 堅定文化自信,實現文化強省建設重大突破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才能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文化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擺在突出位置,提出「十四五」時期文化強省建設實現突破、塑成優勢的目標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文物保護全面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旅遊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充分彰顯
  • 山東: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
    ……」日前,《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文化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擺在突出位置,提出「十四五」時期文化強省建設實現突破、塑成優勢的目標任務。
  • 到2025年,建設出川大通道達55條!加快建設交通強省,四川這麼幹
    ,進一步提升四川在全國交通發展格局中的戰略位勢,加快建設交通強省,根據《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精神,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推動五大區域交通協同發展,持續提升成都門戶樞紐地位,加快推動成德眉資交通同城同網,推進川南經濟區鐵海聯運和長江航運聯動發展,支持川東北經濟區建設東向北向出川綜合交通樞紐,支持攀西經濟區建設國家重要戰略資源集散中心和南向開放的重要通道,暢通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內聯外達通道。 (四)建設高效通達的軌道交通網絡。構建「四向八廊十六通道」現代鐵路幹線網絡。
  • 宋麗萍:打造知名文旅品牌 強化文化旅遊強省支撐
    訪談現場為推動河南省由文化旅遊大省向強省邁進,不斷提升中原文化軟實力和河南旅遊影響力,省委、省政府於5月11日召開了全省文化旅遊大會。會議出臺了哪些政策?又有哪些亮點和舉措?今後文旅工作的重點又有哪些?
  • 重慶力爭2025年建成文化強市和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
    「全會把文化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的目標要求,提出了建設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為我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基本遵循,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劉旗說,「十四五」時期,我市文化旅遊部門將圍繞建設文化強市和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的目標,促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力打造旅遊業發展升級版。
  • 「心安此處 忘憂渠縣」 2020渠縣文化旅遊對外發展大會盛大開幕
    據了解,此次大會以「心安此處 忘憂渠縣」為主題,是渠縣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奮力推進「一圈一區」建設戰略,紮實做好「文旅融合、擴容提質、景城一體、全域旅遊」四篇文章的生動實踐和具體行動。
  • 2020年1-7月,四川實現旅遊收入3188.92億元,恢復到去年同期46.5%水平
    面對即將到來的「三會」,四川又將迎來新一輪速度跑。據了解,自去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開首屆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後,全省上下大抓文化旅遊發展的氛圍十分濃厚。四川省文旅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嚴颯爽介紹,全省以推進文旅重點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形成新的供給能力,有效增強文旅產業發展活力。
  • 遂寧表彰一批文化旅遊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
    ,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市關於文化和旅遊工作決策部署,堅持以全域旅遊為引領,以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為統攬,全面深化文旅融合,全市文旅經濟較快增長,產業體系不斷優化完善,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成渝之心,養心遂寧」城市品牌享譽川渝,「休閒度假一線城市」打造邁出堅實步伐。
  • 文旅融合 「巴中模式」助推老區脫貧奔小康
    雕刻精湛的南龕摩崖造像 苗志勇 攝近年來,四川省巴中市圍繞「山水畫廊·秀美巴中」特色品牌定位,持續擦亮「山水、洞天、紅色、人文、康養」五張金字招牌,打響「巴文化中心、川陝蘇區首府、晏陽初故裡」三張文化名片,加快建成文化強市旅遊強市,加快建成全國知名旅遊目的地和森林康養目的地。
  • 打造世界級巴蜀特色文化旅遊目的地 資陽以「三大建設」為抓手擦亮...
    四川新聞網消息(記者 楊顏銘 攝影報導)中共資陽市委四屆十一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2月17日至18日在資陽舉行。12月21日上午,首場中共資陽市委新聞發布會召開,對會議精神進行詳細解讀。省委提出了「十四五」基本建成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目標要求,資陽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也提出要把資陽基本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踐行、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域旅遊服務升級、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世界級巴蜀特色文化旅遊目的地。當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巴蜀文旅走廊建設戰略的實施將給資陽文旅產業發展帶來歷史性機遇,「十四五」期間,又將如何搶抓機遇推動文化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 精品項目成為四川文旅高質量發展引擎
    為全面推進重點文化和旅遊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了全省文化和旅遊重點項目協調調度、運行分析、動態調整、投融資促進、定點聯繫服務和督查考核「六大機制」。同時,由四川省委辦公廳牽頭,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遊廳等部門謀劃儲備標誌性、引領性文化和旅遊項目,形成了「清單+責任」制度、「籤約一批、新開工一批、建設一批」梯次推進重點文化和旅遊項目建設格局,積極引導投資新方向。
  • 談四川文旅「未來力」:如何為「十四五」文旅發展謀篇布局
    就廣大網友關心的四川文旅發展方向,12月3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遊勇,市場管理處副處長李靜波,政策法規處四級調研員何鈔,資源開發處二級主任科員侯頂做客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共同暢聊四川文旅發展新變化、新方向。
  • 廣元市文旅發展成果圖片展盛大啟幕
    為進一步提升「劍門蜀道、女皇故裡、熊貓家園、紅色廣元」文化旅遊品牌知名度,加快推進大蜀道大熊貓國際旅遊目的地、建設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市、成渝地區高品質生態康養「後花園」、川陝甘結合部區域性文化中心。由廣元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主辦的以「文旅興市結碩果,融合發展譜華章」為主題的圖片成果展於2021年1月1日—2月28日在棲鳳廊橋展出。本次圖片展分為資源開發、產業發展、文化遺產、公共服務、特色文藝五大篇章。【來源:方志四川】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2020年南寧市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召開 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
    、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推動南寧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文化力量和經濟動力,為廣西建設文化旅遊強區作出首府應有的貢獻。近年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的決策部署,紮實有力推動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一批標誌性、引領性、關鍵性的文旅產業重大項目落地建設,產業發展體系初步構建,產業吸引力明顯提升,產業供給力、影響力明顯增強,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旅遊總消費、接待旅客總人數多年在全區位居首位,文化產業增加值約佔全區增加值總量的三分之一,首府文旅區域性輻射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
  • 共尋文旅高質量發展 「大貢嘎」文旅發展聯盟理事會召開第一次會議
    人民網甘孜12月23日電 (朱虹)為推動「大貢嘎」文旅品牌建設,助力貢嘎山地區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12月22日,「大貢嘎」文旅發展聯盟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四川甘孜州磨西鎮召開。記者了解到,貢嘎山獨佔最美冰川和最美雪山兩項殊榮,被譽為「蜀山之王」。2019年4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出臺《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意見》,明確建設「十大」知名文旅精品,「大貢嘎」位列其中。「大貢嘎」文旅發展聯盟由康定市、瀘定縣、九龍縣、石棉縣、海螺溝管理局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