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擊》中,師領導給王團長敬禮,王團長為什麼不回禮?

2020-12-27 路漫漫吾求兮

《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催人奮進,吸引了不少有志青年投身於軍營建功立業。但當我們看到702團接到改制的命令後,第一時間裁撤了鋼七連,相信不少觀眾都心憤難平。

鋼七連作為有著光榮戰史和優良傳統的連隊,也是702團的尖刀連,為什麼王團長非要拿鋼七連開刀呢?

先說一個小細節,在師領導給王團長下達702團作為改制試點的會議上,師領導給王團長敬了個標準的軍禮,雖然王團長一臉無奈、苦澀、不甘等種種心情,但他卻沒給師領導回禮。

按理說,師領導給下屬敬禮,王團長必須回禮,這是有明文規定的,王團長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但他卻沒回禮,這說明王團長心裡極度不爽。

接到改制命令後的王團長

702團作為師部改革試點,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師領導在動員會上說的已經很清楚了"我們一直在改革,從摩託化到半機械化,從半機械化到機械化,現在又要信息化"。師領導說的這段話濃縮了我軍的建設史和奮鬥史。所以說,改革勢在必行,而改革的過程中,總要經歷陣痛,總要有人帶頭做表率。

王團長在得到702團作為改革試點的命令時,內心肯定是五味雜陳。改革意味著部隊沒了,以前熟悉的工作訓練環境和面孔也沒了。

別人都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而王團長卻是把部隊弄沒了,這種事攤上任何一個人也難以接受。

但王團長明白,作為一名軍人,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是天職。改革的意義重大,勢在必行,他作為團長,即使心中一萬個不願意,也得頂著壓力,硬著頭皮把這項工作做好。

也許,王團長不回禮是因為內心有些許抗拒,也許是悲從心來,也許是不願接受。

軍隊是一個極為看重集體榮譽的武裝團體,優良的傳統正是靠著一茬茬官兵努力奮鬥血脈相傳而來。這是一支部隊的底蘊,是一支部隊的建設發展基礎。

702團作為改制試點,任務非常艱巨,王團長硬著頭皮也得上。

王團長

接到改制命令一個月後,王團長提交了整改方案,他竟然是拿團裡最有戰鬥力的鋼七連開刀。可以想像,王團長制定出這個方案的時候,是下了多大的決心,頂了多大的壓力。

幾乎全團都發出了質疑的聲音,從鋼七連到團參謀長。比如:

團參謀長曾問:為什麼是他們?為什麼非得把最好的拆散?王團長回答:因為他們是最好的。而最好的,拆不散。

從最後的結果看,王團長的整編方案是非常正確的。

改編後的鋼七連由裝甲偵查連變成了電子偵察連,效率要比原來的鋼七連高好幾倍。

而鋼七連的刺刀職能和尖刀戰士也被分流到了其他連隊,這樣就大大加強了全團的單兵和連排班的戰鬥力,進而提升了全團的戰鬥力。

這說明王團長是一個高瞻遠矚,具有未來眼光,能夠把握全局的好團長。

鋼七連

《士兵突擊》改制這段劇情,可以說真實反映了那個時代解放軍面對的現實問題。

改制,意味著大量軍官和士兵將退出現役。

不改制,不符合現代化軍隊建設的需求,戰鬥力始終停留在那個時代。

為了符合現代化戰爭的需求和建設一支現代化的人民軍隊,必須要改制,必須要有人犧牲奉獻。

鋼七連

說句心裡話,每當我看到這段劇情時,都會忍不住的淚流滿面,中國軍人的偉大和忠誠信仰躍然而出。這也是人民解放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大的法寶。

相關焦點

  • 《士兵突擊》團長為什麼把許三多給忘了,讓他獨自待在鋼七連半年
    如果你看過《士兵突擊》可能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啊,就是在劇中,許三多有這麼一個事情,就是鋼七連在解散的時候,其他人都得到很好的分配,到了702團的各個單位裡面,可我們發現了一個事情,就是作為鋼七連最優秀的士兵,許三多卻在這個時候被團長給忘了,愣是在鋼七連獨一堅守。
  • 《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籌拍,是我的團到士兵突擊的完整故事
    近日,從廣電總局發布的2020年1月電視劇備案中,網友們發現了演員張譯所在的北京安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報備的《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便於閱讀下面簡稱《戰至終章》。一槍不發,國軍主力團卻悉數被孟煩了說服投誠,而被他說服投誠的國民黨軍人遠超他所屬部隊的殲敵。最終戰事終止,雲南得到解放。孟煩了回到雲南從此定居禪達,和南天門上他三千戰死的弟兄為伴直至終老。通過劇情可以發現是2019年播出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的續集,孟煩了在1948年被解放軍某部鋼七連俘獲,成為一個活躍在解放戰場上的解放軍士兵。
  • 《士兵突擊》:高成這麼優秀,他咋不去老A呢?是擔心混不下去嗎
    在《士兵突擊》中,高成可以說得上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人物,他本身實力出眾,還有一個軍長父親,在連裡威,營裡橫,那麼他為何不去老A呢?在《士兵突擊》中,老A可以算得上頂尖軍人的集合地,是無數軍人夢寐以求的地方,以成為老A的一員而感到自豪。鋼七連最出色的兵都去參加老A了,為何他這個連長卻不去試試呢?在下認為,高成不去老A是有一定的原因的,首先一點是:老A不一定要;再者一點原因:王團長不一定放,還有一點:高成不一定想去。
  • 見我軍戰士向一人敬禮,裝死的日軍突然開了一槍,團長直接倒在血泊中
    ——卡爾·貝克 真實戰場是一個非常多複雜因素夾雜的環境,任何一個不小心,都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傷害,所以那些能拿到嘉獎的士兵,除了有過人之處外,當然也是非常幸運的,槍林彈雨誰能保證自己全部能躲開,所以對於曾經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戰士們,都是讓人值得尊敬的,曾經在戰場上,見我軍戰士向一人敬禮,裝死的日軍開了一槍,團長直接倒在血泊中,到底是怎麼回事?
  • 全職獵人:嵌合蟻師團長都不放在眼內,奇犽爺爺真的飄了?
    1這件事應從電視動畫117話中說起,豹子師團長基度攔下了正在趕路的桀諾。那會,基度揚言要奇犽爺爺見識一下自己的厲害,而奇犽爺爺根本不把它放在眼內。那麼問題來了,連嵌合蟻師團長都不放在眼內,奇犽爺爺真的飄了?現在,筆者跟大家來分析分析。第一,奇犽爺爺不是不把他放在眼內,而是沒有和這個師團長對戰的必要。
  • 紅九軍團有哪幾個師?師團長都有誰?
    第7團團長:龔楚(1901年11月-1995年7月24日),廣東樂昌人,早年加入粵軍,1925年參加革命,參加或領導參加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百色起義,紅4軍10師29團黨代表、紅7軍參謀長、紅1軍團第3師第7團團長、粵贛軍區第22師師長、中央軍區參謀長等職。1935年5月2日投敵。抗戰時期任第4戰區第46軍少將參謀長、軍官訓練團總隊長、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等職。
  • 團長犧牲副團長和參謀長授中將,政訓處主任卻授上將還成了副國級
    其中紅軍第四方面軍第31軍第91、第93師改編為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陳賡任旅長,陳再道(許世友)任副旅長,李聚奎任參謀長。第386旅就是讓日軍聞風喪膽的部隊,這一支部隊有多牛呢,我們看看旅部的領導在建國後被授予了什麼軍銜。
  • 大愛《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一期演技篇
    先看看主角(相對而言戲份比較多的演員,因為好多我覺得都可以作為主角)第一位 龍文章——段奕宏(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他是《士兵突擊》中幽默帥氣的老A隊長袁朗,是《我的團長我的團》裡悲天憫人、一心報國的團長龍文章,《烈日灼心》裡沉著敏銳的的警官伊谷春;《
  • 為什麼《團長》口碑這麼好?龍文章和炮灰們,就是中國走過的路
    人物性格也非常突出和鮮明,每個角色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性格,和《士兵突擊》一樣,並沒有特別突出的主角,而是一個群體表現都很好的作品,確實值得稱讚。 但很多觀眾給它打分高,多數是出於果粉的理由,就是因為它是反映遠徵軍的,又是國軍抗戰的艱難困苦,所以才給了比較高的評價。
  • 中國士兵因一泡尿,直接讓日軍師團長殞命,42年後才知立大功
    曾經,有這樣一位中國士兵,他因一泡尿而直接讓日軍師團長殞命,直到四十二年之後,他才知道自己當年立下了如此巨大的功勞。那麼,這位士兵究竟何許人也?在抗擊日軍師團長的過程中,他又為我軍作出過怎樣特殊的貢獻呢?這位用一泡尿就殺死了日軍師團長的中國戰士就是黃士偉,他出生於1920年。
  • 士兵突擊14年後,康洪雷又拍鋼七連!觀眾點名求張譯段奕宏主演
    《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導演康洪雷,這部想拍太久的戲,最近,終於有了實質性的動靜。《冬與獅》早早就牽動太多觀眾心,被寄予極高期待,正因為導演是康洪雷。2006年,他執導的《士兵突擊》引爆了電視劇螢屏,成為一部現象級軍旅題材作品。
  • 在二戰時期,日本的師團長一職,大概是什麼級別的將領?
    在二戰時期,日本的師團長一職,大概是什麼級別的將領?這是昨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料到的話題,不得不說每次**看那些戰爭片的時候都是非常激動的,在影視作品中,經常聽到的就是聯隊、師團之類的了,而再大的編制好像就沒有聽過,那麼日本的師團長到底是什麼級別呢?下面**就好好地跟大家講解一下。
  • 《我的團長我的團》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佳作
    文:愛電影的小菊花國產好劇推薦《我的團長我的團》,當年的《士兵突擊》橫空出世,廣受好評奪獎無數,導演康洪雷趁熱打鐵帶領原班人馬拍攝這部《我的團長我的團》。因為《士兵突擊》的成功讓這部還在拍攝《我的團長我的團》備受關注,期望值極高各大衛視爭相爭奪放映權,可惜這種悠長且帶著莫名旁白的方式不受當時觀眾所接受,豆瓣評分俯衝3.6分影迷大呼失望。實踐是檢驗佳作的唯一標準,好的作品從來都不會被埋沒。十年過去了《我的團長我的團》從3.6攀升至9.6分,高度還原歷史的拍攝是對演員的考驗。
  • 《亮劍》中丁偉接替李雲龍出任新一團團長,為什麼那麼高興?
    李三萬摘要:《亮劍》中原計劃去延安學習的丁偉,中途接到命令取消延安學習,去接替被撤職的李雲龍,出任新一團團長,丁偉原來自己的28團有三千人,為什麼去才只有一千人的新一團當團長還那麼高興?《亮劍》中原計劃去延安學習的丁偉,中途接到命令取消延安學習,去接替被撤職的李雲龍,出任新一團團長,丁偉原來自己的28團有三千人,為什麼去才只有一千人的新一團當團長還那麼高興?這個事還真值得說一說,陳賡旅長的386旅麾下可謂名將如雲,難道就沒有別的軍事幹部可以接替李雲龍?
  • 中國老兵擊斃一個日本兵,43年後才知道擊斃的是師團長
    中國老兵擊斃一個日本兵,43年後才知道擊斃的是師團長1942年4月,為摧殘美軍轟炸日本而在1942年4月,美軍派轟炸機16架,轟炸了日本的東京、大阪、等一線城市和一些重要的軍事設施。這次空襲舉國震驚。5月22日,日軍第15師團中將師團長酒井直次率兩個步軍大隊,一個騎兵中隊,野炮兵、工兵、輜重兵,兵力一共1800人,開始進攻蘭西縣城。時任副營長黃士偉,奉命率部在敵人前進的道路上炸毀道路橋梁,設置路障,截斷水運,埋設地雷。5月27日,黃世偉所在的部隊與酒井師團在蘭溪戰場相遇了。在電話採訪中,黃士偉老人用濃重樸實的川音,向記者回憶了讓他這輩子難忘卻引以為傲的事情。
  • 八路軍山東軍區第三師共有三個團,師長、團長後都為何軍銜?
    警備第三旅及警備第四旅(後組建)共二師四旅,而第三師由魯中軍區主力編成,師長更是由魯中軍區司令員王建安親自兼任,政治委員為周赤萍,王建安1956年授銜上將。第三師轄由三個團,三個團中有兩個為原山東軍區主力團,而山東軍區主力團一共才十四個。
  • 200師師長戴安瀾在緬甸犧牲後,他手下的三個團長結局如何?
    戴安瀾屬於200師,在作戰失敗的時候,全軍準備撤退,不過,日軍卻決定乘勝追擊,圍剿200師,200師瞬間被逼上了絕境。面對日軍的包圍,戴安瀾主動站出來和日軍抗衡,可惜的是,在作戰中,戴安瀾不幸中槍身亡犧牲。戴安瀾的200師共有三個團,分別是598團、599團、600團,那麼,戴安瀾犧牲後,他手下的三個團長結局怎麼樣呢?
  • 《士兵突擊》播出14年,劇中演員如今發展如何?最後一位早已去世
    《士兵突擊》是我國軍旅題材電視劇的開山之作,其優秀的劇情加上演員們到位的表演更是成就了這部劇無法超越的地位。現如今14年過去了,那些曾經的主演們都發展的如何了呢?
  • 請看他的老鄉團長朱水秋對他的回憶
    在易蕩平烈士的戰友中,唯一一位去過他家鄉的戰友是朱水秋,易蕩平作為第五團政委犧牲在廣西全州腳山鋪時,朱水秋當時任紅六團團長。他倆是老鄉,都是湖南瀏陽人。電視劇《領袖》第27集朱水秋團長鏡的場面在關於易蕩平的回憶文章雖然有一些,但不多,其中有一位寫過對他回憶文章的,便是唯一去過易蕩平家鄉的戰友,當時與易政委同一級別的朱水秋團長。
  • 段奕宏張國強邢佳棟再同框,網友齊喊話張譯一起拍《團長2》
    在1月4日,段奕宏曬出一組照片,並配文稱「這一刻來得不早不晚,心往一處看。」照片中是段奕宏、張國強、邢佳棟以及高錦的合影。看起來只是簡單的一張合影,卻在一瞬間引發了網友們的回憶,幾個人曾經合作了很多優秀的電視劇,其中最出彩,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士兵突擊》和《我的團長我的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