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6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會各界一直投入抗擊疫情的行動中,網絡是網友們了解疫情信息的最主要途徑,但有的網友在網絡上發布未經核實的不實信息,有的網友在朋友圈大量轉發, 如果轉發中有謠言的話,會帶來怎樣的社會危害呢?傳播謠言是否要承擔法律責任呢?
本期欄目邀請遼寧日澤律師事務所王瑩律師進行解讀。
網絡傳謠所帶來的後果和社會危害是很大的,謠言一旦被轉發,所帶來的後果和社會危害程度也是很大的。有可能造成百姓恐慌、社會秩序混亂。但如果轉發時不知情,並非主觀故意而誤將謠言轉發的,公安機關不予追究其責任,但可責令其刪除轉發的不實信息。如果主觀上故意在網上編造或轉發謠言的,則將根據所造成的後果和社會危害來進行依法處理。
傳播謠言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相應的處罰又有哪些呢?
1、治安處罰
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根據《治安處罰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2、刑事處罰
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警情、災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言行要負法律責任。網友要增強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的意識,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誤傳謠言怎麼辦?不要著急,冷靜下來,將轉發的朋友圈立即刪除,避免謠言的影響擴大,避免讓更多人看到或轉發,之後發表聲明,寫明謠言信息,呼籲已經轉發的小夥伴們立即刪除,不要再繼續傳播,不再傳謠信謠,採取一定的措施去積極闢謠儘快地讓自己的朋友圈裡不再流傳這份謠言,以免事態擴大。
給您提個醒:一定要從官方途徑了解疫情信息,疫情面前遵守法律規定,善於甄別信息,不隨意轉發,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切勿編造、散布、轉發不實信息。
微信搜索
「遼寧普法」
原標題:《【「疫」法易讀14】微信朋友圈轉發不實信息違法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