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放映9場!《湘江1934·向死而生》燃起愛國情

2020-12-11 澎湃新聞

1天放映9場!《湘江1934·向死而生》燃起愛國情

2020-12-05 2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點擊圖片進入專題

12月4日,

紅色題材動畫電影

《湘江1934•向死而生》

校園巡映分別走進

南寧民主路小學、南寧市南湖小學、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南寧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桂林尚賢學校。

▲觀影現場

其中,

南寧市民主路小學本部及

佛子嶺校區和觀瀾校區同時播放;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放映2場。

一天9場的放映,

不僅在各校園裡掀起了觀影熱潮,

更是燃起了師生們的愛國情懷。

《湘江1934·向死而生》

走進南寧市民主路小學

去理解、去感受、去發揚繼承愛國精神

在南寧市民主路小學(本部),影片剛結束,同學們就圍在一起討論劇情,紛紛說出自己喜歡的角色。「我喜歡黃玉長生,他為了保護老百姓不惜付出生命代價值得敬佩。」「我比較喜歡二牛哥。」「我也是喜歡二牛哥。」

民主路小學(本部)四(三)班的學生楊子龍表示,平時就很喜歡看這類紅色題材的影片,看完《湘江1934·向死而生》收穫非常大。

▲民主路小學(本部)同學們在教室內認真觀影。記者 王希 攝

▲民主路小學(本部)同學們在教室內認真觀影。實習生 陳梅 攝

▲民主路小學(本部)同學們在老師的組織下觀影。記者 王希 攝

南寧市民主路小學(本部)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唐熒表示,《湘江1934·向死而生》通過動畫形式展示湘江戰役的歷史,能讓孩子們更通俗易懂地了解革命歷史,從而去理解、去感受、去發揚繼承愛國精神。

在紅色主題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方面,學校還有哪些做法?據民主路小學(佛子嶺校區)語文老師梁秀雲介紹,學校會定期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全校徵訂紅色傳奇的讀本,組織同學們定期召開讀書會。民主路小學(佛子嶺校區)德育處副主任葉彩虹表示,學校將會繼續帶領同學們學習了解更多關於革命先烈的先進事跡。

▲民主路小學(佛子嶺校區)學生給影片比贊。記者 李濟坤攝

▲民主路小學(佛子嶺校區)學生觀影。記者 李濟坤攝

《湘江1934·向死而生》

走進南寧市南湖小學

榜樣的力量

看完《湘江1934·向死而生》,南寧市南湖小學四(一)班的馬漵凱同學表示,他很喜歡二牛,因為二牛心繫於民。據悉,馬漵凱的爸爸是一名抗疫英雄,曾在疫情嚴重時期前往火神山醫院支援。受爸爸的影響,馬漵凱說:「以後我努力學習、刻苦訓練,像爸爸一樣,將來成為對社會、對老百姓有用的人。」

▲馬漵凱接受記者採訪

再來一起來看看

其它校園的觀影盛況。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南寧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南寧職業技術學院

《湘江1934·向死而生》是湘江戰役黨史題材動畫電影,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指導,廣西日報傳媒集團、清大知好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千年傳說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桂林市委宣傳部、廣西新聞網(廣西新桂傳媒有限公司)參與攝製。10月20日起,《湘江1934·向死而生》校園巡迴放映正式啟動,影片放映組將陸續進入廣西各高校及中小學開展放映活動,弘揚湘江戰役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原標題:《1天放映9場!《湘江1934·向死而生》燃起愛國情》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湘江1934·向死而生》在南寧市仙葫學校放映
    12月22日,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在南寧市仙葫學校禮堂及班級內放映。廣西新聞網記者何淞熒攝    教室內,同學們認真地觀看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廣西新聞網記者何淞熒攝
  • 《湘江1934·向死而生》走進桃源路小學(組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7日訊(記者 王飛 實習生 易芳如)11月26日,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校園巡迴放映走進南寧市桃源路小學,千餘名師生在各班教室、多媒體教室集中觀看此片。隨著影片開始,整個校園瞬間安靜下來。
  • 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柳州市中小學校首映禮成功...
    廣西新聞網柳州12月24日訊(記者 黎瑩瑩 李濟坤)12月24日下午,廣西文化精品、紅色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柳州市中小學校首映禮暨觀影布置會在柳州市德潤小學成功舉行。電影的情節曲折、扣人心弦,師生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回顧了湘江戰役,體驗了一遍悲壯的烽煙往事。紅色題材動畫影片《湘江1934·向死而生》是一部富有感染力的緬懷革命先烈的主旋律動畫電影佳作,首次用動畫的形式將湘江戰役歷史重現,影片中表現出的「勇於突破、勇於犧牲」的精神,對於激發廣大師生的愛黨愛國熱情,增強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情感認同具有重要意義。
  • 他率數千勇士,血戰湘江!他向死而生,斷腸明志!他是陳樹湘,他是國家...
    1934年他率領著數千名勇士,向死而生,血戰湘江!他斷腸明志,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1905年,陳樹湘出生在湖南長沙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原名樹春,字子風。由於家鄉遭遇大旱,陳樹湘跟隨父親逃難到長沙小吳門外的瓦屋街一帶,以種菜為生。在距離陳樹湘家不過幾百米的清水塘,有一幢青灰色的小院。
  • 公益電影+主題放映 雲南建水縣全年放映2684場農村電影
    2020年,雲南建水縣農村電影發行管理站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給放映工作帶來的影響,採取「公益電影+主題放映」模式,嚴格按照「場所消毒、測溫掃碼」的放映要求,認真作好疫情影響下電影放映的「後半篇文章」,全年共放映2684場,其中科教片1155
  • 我市放映優秀國產影片1653場
    觀看愛國影片 弘揚抗戰精神 我市放映優秀國產影片1653場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09-16 08:18:
  • 湘江戰役,蔣欲驅虎吞狼;白崇禧放紅軍過境,為何還是損失慘重?
    摘要: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徵中損失最大的一戰,紅軍主力長徵出發時8萬餘人,經過湘江一戰只剩下3萬多人,本文將從湘江戰役的戰前背景、戰場態勢、雙方決策、戰鬥經過、戰役影響等多方面來講述這場慘烈的戰役,用作戰地圖來還原整場戰鬥。
  • 湘江戰役中犧牲的紅軍指揮員簡介(部分)
    1927年9月,參見秋收起義。先後擔任紅四軍教導隊黨支部書記、連黨代表,紅十二軍三十四師的團政委,紅十九軍五十六師政委,紅五軍團三十四師一零一團政委、三十四師代理政治部主任、代理政委。參加了中央蘇區五次反「圍剿」戰爭。1934年10月,隨部參加長徵;11月底,在湘江戰役中英勇犧牲。程翠林,曾用名程翠霄、程朱林。
  • 湘江戰役中紅軍損失慘重和成功渡過湘江的原因
    (1)博古、李德堅持錯路的轉移路線。早在1934年11月6日,蔣介石就判斷出,中央紅軍的行動路線會是循著紅六軍團行走的路線,從廣西興安縣和全州縣之間渡過湘江;到1934年11月中旬,蔣介石判斷出,中央紅軍可能經桂北、黔東,向川南前進,進而針對紅軍做出相應部署,企圖將紅軍消滅於湘江以東地區。
  • 血戰湘江——決定紅軍命運的三大阻擊戰
    血戰湘江 ,5萬多紅軍將士以生命抒寫了血與火、生與死、存與亡的悲壯歷史……1934年11月 23日 至12月 1 日,中央紅軍8.6萬餘人長徵途中經過廣西,在全州覺山鋪 、興安光華鋪、灌陽新圩地段與追剿的近30萬國民黨軍隊展開了殊死戰鬥 。
  • 湘江!湘江!
    「現在湘江水清岸綠,看著都舒服!」傍晚時分,市民熊遊主悠閒地散步在湘江風光帶上。作為曾經的漁民,30多年來,他親眼見證了湘江的變化。1987年,10多歲的熊遊主跟著祖祖輩輩都是漁民的叔爺爺在湘江捕魚為生,爺孫倆的捕魚工具雖不先進,但江裡魚多,每天收穫總不錯,「有時一天能打100多斤!」
  • 說世間情 關懷生與死
    新之修行日常時間:當天晚上7點30分到翌日中午12點重播:星期六早上9點到星期日晚上9點連結:https://www.ddmhk.org.hk/epractice/general/星期一:念佛共修 - 聖者故事星期二:禪瑜伽星期三:經教導讀 - 小止觀星期四:禪坐共修
  • 【地評線】大江時評:「開學第一課」,燃起青少年愛國情報國行
    9月1日晚,「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抗疫英雄,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等登上央視綜合頻道的「開學第一課」講臺,帶著中小學生回顧戰疫,仰望北鬥,感悟「少年強,中國強」。&nbsp&nbsp&nbsp&nbsp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 湘江慘勝的歷史反思
    在第五次反「圍剿」面臨全面失敗的緊急關頭,毛澤東曾提出「應將紅軍主力向湖南中部挺進,調動江西敵人至湖南而消滅之」,被李德他們否定了,並污衊這是「放棄根據地」。面對敵人15個師30萬大軍,毛澤東、周恩來曾提出,紅軍隊伍要向西走,不能進湖南。彭德懷也向最高三人團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這些建議都是中肯的,能在最大限度上保存自己,消滅敵人。
  • 詩句欣賞|孫楊一個小舉動,燃起了更多人的愛國情懷!
    雅加達亞運會正在舉行,昨晚在200米自由式決賽中孫楊以1分45秒43強勢摘金,就此在亞運會賽場實現大滿貫。若論中華民族根植最深、影響最大的精神品質,必定是愛國情懷。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今天就和讀書君一起,欣賞那些具有愛國情懷的詩詞吧!
  • 湘江!湘江! - 長沙 - 新湖南
    「現在湘江水清岸綠,看著都舒服!」傍晚時分,市民熊遊主悠閒地散步在湘江風光帶上。作為曾經的漁民,30多年來,他親眼見證了湘江的變化。 1987年,10多歲的熊遊主跟著祖祖輩輩都是漁民的叔爺爺在湘江捕魚為生,爺孫倆的捕魚工具雖不先進,但江裡魚多,每天收穫總不錯,「有時一天能打100多斤!」
  • 蓬萊第三實驗小學開展了「愛國情 強國志 報國行」主題系列活動
    在這歡慶的日子裡,為了激發師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長國情、國史的相關知識,蓬萊第三實驗小學開展了「愛國情 強國志 報國行」主題系列活動。走進國慶。通過詢問、查詢資料等方法了解國慶節的來歷和習俗,慰問曾經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為新中國成立做出貢獻的革命老前輩,聽他們講述真實的革命故事,回顧新中國的發展裡程,了解祖國發展的蒸蒸日上,燃起師生們的愛國情懷。
  • 愛國情 報國志 奮鬥行——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慶祝建國七十一周年
    愛國情 報國志 奮鬥行——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慶祝建國七十一周年 2020-10-01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暐之:血染的湘江 永恆的信仰 ——原創歌劇《血色湘江》獻禮新時代
    1934年底,中央紅軍在湘江上遊廣西境內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苦戰五晝夜,最終強渡湘江,突破了國民黨軍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中央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這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雖最終取得了勝利,但付出的代價極為慘重。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其中8軍團34師被敵人重重包圍,浴血奮戰直到彈盡糧絕,最後幾乎全部壯烈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