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蘭谿市融媒體中心 蘭溪發布
今天上午,首屆童詩中國(蘭溪)論壇雲新聞發布會在蘭溪舉行,線上線下「大咖」雲集,20餘家主流媒體共同聚焦此次活動。在媒體互動環節,記者們提出了童詩中國論壇為何落戶蘭溪、蘭溪將如何建設詩路文化帶等問題,現場氣氛熱烈。記者整理了現場問答實錄。
01
您作為國家督學,對蘭溪以李漁的《笠翁對韻》為基礎,開發中小學童詩輔導教材這一舉措怎麼看?
孫霄兵
國家督學、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原司長、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執行會長
我覺得在中小學開展詩教,而且在《笠翁對韻》作者李漁的故鄉蘭溪開展這場活動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我非常支持。
詩教是一個民族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成分,中國古代先哲、先民非常重視這樣一種教育方式。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中國人、中華民族、中國的語言、文化、文字都是在詩歌之中孕育成長的。
在去年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習總書記把《詩經》作為亞洲文明的第一代表,這就說明了我們黨和國家對於詩教的重視。在文化昌明的今天,按照黨中央恢復、發揚、弘揚中華民族這一優秀傳統的要求,蘭谿市委、市政府開展的這次活動,得到了中國詩歌學會和廣大高校媒體的支持,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活動非常好。今後要在廣大中小學,以及全國的少年兒童當中開展起來,並發揚光大,結出更絢麗的成果。
02
童詩中國論壇為什麼會選擇永久落戶蘭溪?
黃怒波
中國詩歌學會會長
為什麼要來到蘭溪,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李漁,李漁的《笠翁對韻》對兒童詩教啟蒙教育有著裡程碑的意義。在當下對童詩的教育、傳承中,還有我們需要不斷補足和進步的地方,這需要找一個合適的土壤,就是蘭溪。
除了李漁,還有蘭谿市委、市政府的決心打動了我們。蘭溪除了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也是重要的老工業基地。經濟再出發、改革再出發、文化再出發的抓點在哪裡?蘭谿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歷史機遇,將蘭溪打造為童詩詩教的聖地,並以此推動文化的更迭,以及社會經濟全方位的提升。
03
現在國內外各種文化類的論壇紛繁複雜,那麼區別於國內外其他論壇,童詩中國(蘭溪)論壇有什麼不同,或者說特點?
木汀
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副秘書長
我們了解到,中國和國際上的論壇有很多。但是我想借用曹文軒老師的一句話,詩歌是塑造中國和中國人的,我們可以說童詩是塑造中國未來和未來的中國人的。我想,這就是童詩中國論壇的不同之處。
04
對於「童詩」教學與語文教學的關係,您是怎樣看待的?
金銳
《中國教師報》文化周刊主編
《中國教師報》一直關注新課程改革,童詩教學一定要跟語文教學緊密結合,童詩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培養詩人,也是培養審美、培養文化傳承意識、培養運用語言文字的綜合能力。
蘭溪建設童詩文化要有自身特點,要紮根於中國本土文化。同時,童詩教學要關注孩子的興趣點,因為童詩本身是非常有趣的,我們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把有趣的東西變得更有趣,這就需要學校、老師共同開發、研究,讓孩子們愛上童詩,讓童詩成為孩子心之嚮往之物。
05
您覺得童詩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有哪些重要意義?
蔣風
國際格林獎評委會評委、浙江師範大學原校長
我今年95歲了,一直在做童詩推廣工作,從金華開始,到全省、全國,最遠到達新加坡、馬來西亞。我經常說,童年是詩,有詩的童年更美。我覺得讓小孩子心中有詩是很重要的事情,讓蘭溪的孩子們從小在詩歌的孕育下成長,這對人生非常重要也非常有益。
06
為什麼蘭溪要積極爭取童詩(中國)論壇舉辦權,論壇與您提出的「四大戰略」有何關係?
陳峰齊
蘭谿市委書記
童詩中國論壇,這樣一個面向全國、輻射世界的國家級論壇永久落戶蘭溪,對於蘭溪的發展來說,具有深遠的影響。
首先,從詩路文化帶的建設看,童詩中國論壇落戶蘭溪是浙江省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和蘭溪的一次同頻共振。我們的初心就是要尋找詩歌文化之根,以「詩」為載體,充分挖掘全市極其豐富的詩詞文化資源,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加快把蘭溪打造成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其次,從蒙學教育的角度看,教育的詩意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盞燈點亮另一盞燈」。童詩是真善美的象徵,童詩教育就是追求詩意和遠方的融合,它能點燃兒童的詩情,挖掘他們身上自帶的詩人天性。童詩中國論壇落戶蘭溪,等於給蘭溪打造了一塊「詩教」高地的跳板,有利於推動《笠翁對韻》這類詩教重要教程向全國傳播。蘭谿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思政教育,我們希望以童詩中國論壇落戶蘭溪為契機,讓童詩成為加強青少年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
第三,從文旅融合發展的角度看,文旅深度融合可以創造出全新的價值,形成新的產業形態,賦予城市新的發展動能。童詩中國論壇落戶蘭溪,將撬動蘭溪整個文旅產業的發展,這也與蘭谿市委「文旅興蘭」戰略高度一致。我們想要通過童詩中國論壇這樣的平臺,講好蘭溪「詩和遠方」的故事,全力打造文旅融合發展的示範地,讓蘭溪成為「詩畫浙江」最靚麗的風景線。
07
蘭溪是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除了童詩中國蘭溪論壇以外,蘭溪在詩路文化帶建設中還有哪些舉措?
翁柯衛
蘭谿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蘭溪是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的重要節點城市,有1300餘年的悠久歷史。去年,省委車俊書記提出,要「沿新安江、富春江、蘭江三江兩岸打造國際化的全域美麗樣板區,形成展現美麗中國形象的重要窗口」。蘭溪一直認真貫徹這一指示精神,推進詩路文化帶建設,重點抓好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詩路文化的研究。蘭溪歷史人文底蘊深厚,這一流域是名人足跡最深、名篇詩作最多的一條「詩路」。加強研究是做好詩路文化帶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所以我們成立了詩歌研究會、文史研究會,梳理完善地方詩路文化資源。同時,與國家、省相關機構及各大高校合作開展詩路文化帶的研究工作。
二是加強重大項目的謀劃。作為文化的利用和研究,詩歌不僅僅是寫在詩行裡,更要看在實景中,落在產業上。所以我們聚焦全省詩路文化帶建設規劃,積極推進蘭溪詩路文化帶的項目謀劃、落地建設以及招商引資的實施。接下來,我們將加快推進浙江省詩路十大標誌性工程越龍谷度假區、「三江六岸」景觀改造等項目,不斷豐富旅遊產品供給,提升詩路文化建設內涵,打造詩意蘭溪。
第三是加強品牌活動的打造。我們要深入挖掘李漁文化內涵,精心籌辦童詩中國論壇、中國童詩大賽,擦亮「笠翁故裡、詩畫蘭溪」品牌。同時,結合中醫藥文化、古商埠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辦好郎靜山杯全國攝影比賽、中醫藥文化高峰論壇、中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論壇等品牌活動,不斷提升蘭溪知名度、影響力。
記者 徐楨瑾 楊一之 整理
攝影 王萍
原標題:《童詩中國論壇為何永久落戶蘭溪?權威答案來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