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悅刻電子菸在北京國貿召開新品發布會,一口氣發了3款新產品,但沒想到,雪加品牌創始人王颯到場參會被「請」出會場這件事卻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雪加創始人王颯成功進場,並坐在現場聆聽發布會,會議剛開始,她就被悅刻的現場工作人員認出,最終被請出了會場。
雪加回應創始人「被離場」事件
對於這件事引起的一些爭議,我們也聯繫了雪加公關負責人,對方回應稱:
我們辦公室就在中國大飯店對面,雪加一直非常尊敬行業先行者悅刻,王颯抱著學習的態度,到現場觀摩,如果悅刻對此表示不滿,雪加方面也對沒有打招呼直接到場造成的誤會表示遺憾。
雪加創始人王颯事後在朋友圈說「上個月雪加新品發布會,大大方方邀請各大友商交流」。
據雪加透露,當時市場團隊邀請了FLOW和靈犀等品牌的代表到場,也邀請了悅刻,但對方未接受邀請。
「我們認為,目前電子菸市場尚處於市場教育階段,無論是悅刻、雪加,還是目前市場上其他品牌,各自在產品研發還是市場開拓方面,都有值得互相學習和借鑑的經驗」。雪加公關負責人說。
其實,同行之間互相觀摩學習,也並非罕見,比如手機圈裡,羅永浩在2012年就曾去參加過小米的發布會。後來他還曾帶著自己的創業夥伴吳德周一起參觀過小米的線下店。
就在上周,喜克創始人鍾雨飛在參加某媒體主辦的電子菸線下沙龍時還表示,目前的電子菸行業市場規模很大,但大家做的規模還很小很小,他說歡迎更多人加入電子菸行業的創業。
當時與鍾雨飛一起在座的還有鯨魚輕煙創始人兼CEO邱懿武、Boulder鉑德合伙人兼CMO方輝、山嵐電子菸的投資人英諾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等,他們之間的交流也更多的是互相尊重,開放溝通。
雪加是誰,雪加做了什麼?
雪加創始人王颯之所以如此渴求溝通和學習,也是因為這家公司成立比悅刻等同行稍晚一些,不過後起之秀表現也是十分惹眼:
今年4月份才剛剛上市的雪加電子菸,在短短3個多月時間裡已經收穫了資本和市場的雙重認可。
6月,雪加SNOWPLUS獲得多家風投基金和投資人的A輪投資,金額超過4000萬美元,是國內市場近半年以來電子菸行業最大規模融資;
在銷售方面,雪加6月份銷量40萬套,7月份實現80萬套。已躋身為行業頭部品牌。
說到銷售數據,悅刻在昨天的發布會上並沒有直接公布銷量,而是引用了一家第三方調研機構的數據,稱自己的上半年市場份額佔到了44%,「遠超第2到10名的總和」。
選擇上半年數據作為統計口徑發布,動機相當明顯。
不久前,AI財經社報導,雪加是個「異類」,今年初開始做電子菸,4個月前才推出自己的產品。
最近,雪加官方宣布,其標價298元一套的換彈式電子菸7月當月出貨量已達到80萬套。
雪加電子菸全國渠道負責人劉碩介紹,他們採用錯位打法,其銷售團隊主要來自酒水及傳統消費品渠道,以餐廳酒吧、KTV,甚至是夫妻店為重點鋪貨渠道。
雪加取得這樣的成績,與雪加渠道、團隊、產品的強大綜合實力直接相關。
截止7月31日,雪加品牌用四個月時間完成全國100個城市覆蓋,籤約經銷商超150家,進駐終端零售店面突破20000家,涵蓋大型超市、連鎖便利店、菸酒店、餐廳、KTV、咖啡館等各類線下渠道。
為了加強對渠道的支持,不久前,雪加推出「零售合伙人」計劃。打通線上線下,通過數據端積累的商品銷售數據,結合不同地區各類渠道終端歷史銷售數據,為所有合作夥伴實現賦能。
雪加的「零售合伙人計劃」主要通過合伙人加盟實現,雪加為所有加盟合作人提供了從門店選址、設計、裝修,到運營和店員培訓一整套服務。
「中國太大了,渠道有多寬廣?」雪加渠道負責人劉碩對媒體表示,雪加已經下沉到許多品牌根本找不著的渠道——全國超過600萬雜貨店,只有在傳統零售紮根多年的供應商才能觸及得到。
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對此次衝突,以及衍生而來的行業傳播話題,雪加公關負責人有話要說。
首先,教育市場是電子菸行業現階段最重要的工作。中國的3.5億菸民中,電子菸的使用者不足0.5%,而在美國,這一數字高達13%。高滲透率意味著人們對電子菸建立清晰的認知,而在中國的情況則不然。
悅刻一方面邀請媒體對現場進行直播,大事渲染自己的領先優勢,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數據太誇張也是問題,發布會上,悅刻就自稱融資額是第二名到第八名的總和的「十倍」,之後又迅速改口。
對此,事實上隨著以雪加、福祿、柚子、靈犀為代表的新興品牌的興起,電子菸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一周前,鯨魚輕煙合伙人邱懿武預測過國內電子菸行業的發展,他認為電子菸在國內不會存在一家獨大的格局:
未來電子菸的格局會跟手機市場特別像。市場第一的份額大概是20%,第二到第十加一起有20%的市場份額,後面還有巨大的長尾。哪怕中煙進來,也只有20%的市場份額。這跟美國的競爭格局不一樣。
雪加內部人士透露,他們去線下三四線城市走訪調研時,大部分菸民,既不知道雪加也沒聽過悅刻,甚至連電子菸的概念都沒有認知。
雪加公關負責人認為,電子菸是個高度敏感,高度政策依賴的細分市場,對於這個廣闊市場來說,暫時的領跑者是誰並不重要,更關鍵的是,要以領跑為契機,把行業的天花板推高,承擔行業向上的責任。
毋庸諱言的是,電子菸行業目前仍然存在一些行業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就是法律監管問題,因為沒有強力的監管措施,電子菸被未成年人使用一直是行業的痛點,雪加的天使保護行動,悅刻的守護者計劃,都是對這一痛點的回應。
更重要的是電子菸自身的安全和健康疑慮,今年底,電子菸國標即將出臺,從而讓這個行業更規範化的發展。
理論上,國標對相關組件等提出較高的安全殘留等方面的監測標準,將很大程度上減少電子菸帶來的風險,從而使減害替煙的作用更加名副其實。
雪加認為,從技術上和產品上升級,是競爭的良性層面。
上個月雪加推出了全球首款電子咖啡,悅刻昨天也推出了靈點智能霧化煙,都從各自的優勢出發進行了產品上的創新,這是電子菸行業內人士最願意看到的「良性競爭」。
但遺憾的是,良性局面並不總是競爭的常態。
雪加公關負責人透露,近期從多個媒體渠道接到反饋,電子菸行業也開始出現了「有特定相關者驅使的攻擊文章」,這種競爭策略曾在電商行業裡泛濫,沒想到在新興的電子菸行業裡也出現了。
雪加發現,從電子咖啡產品推出之後,有人就通過付費在微信公號投放、轉發自媒體黑稿,甚至捏造科技媒體報導,付費轉發到部分微博認證帳號,甚至是行業水軍帳號,對雪加品牌進行攻擊。
對此,雪加公關團隊認為,電子菸行業並不是零和競爭,以黑公關手法攻擊對手,既對公司自身沒有幫助,更可能使整個行業蒙受負面觀感。
如果說電子菸行業是一艘駛在洶湧大河上的航船,這樣的負面手法,可能把船弄沉,而不是讓自己脫穎而出。
雪加方面希望行業同行的傳播更正面更積極,把電子菸安全減害,擁抱監管、承擔責任的故事講好,把好事做好。
美團創始人王興說過:「同向為競,相向為爭」。目前的電子菸品牌們都面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法律的監管、線下的認知不足以及一些行業亂象,沒有誰是誰的死敵,同行們本應是共同扶持,承擔責任。
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文|子彈財經(wwwhygc)
更多科技生活相關信息,請關注公眾號「曉說通信」(ID:txxxb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