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推網際網路醫療邁向新階段

2020-12-16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政策助推網際網路醫療邁向新階段

  網際網路+醫療正在駛上爆發的快車道。12月8日,京東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京東健康」)正式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了繼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之後第三家上市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上市首日,京東健康開盤漲33.18%,超3000億港元的市值也一躍坐上了港交所同領域上市企業頭把交椅。

  網際網路醫院、遠程醫療、網際網路+家庭醫生、網際網路購藥……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以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等為代表的眾多「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實踐者,創新了多種醫療服務模式,也改變了傳統大眾的就醫就診模式。疫情之後,在線問診漸成趨勢,在利好政策和消費需求的多重推動下,網際網路醫療全面進入公眾生活還有多遠?

  京東健康入場

  巨頭髮力布局網際網路醫療

  12月8日,港交所迎來了首家年收入破百億的網際網路醫療公司京東健康。

  據港交所公告,京東健康公開發售價定為每股70.58港元,截至當日收盤,京東健康漲幅達55.85%,股價為110港元,市值超過3400億港元。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健康是京東旗下經營大健康業務的子公司,業務包括醫藥電商、網際網路醫療、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健康服務等四大板塊。數據顯示,京東健康的線上零售平臺有超過1000萬種商品(SKU),入駐超過9000家第三方商家。

  從獨立業務成長為京東集團繼京東物流和京東數科之後孵化出的第三隻獨角獸,京東健康這隻超三千億港元「巨獸」上市背後,正好趕上了網際網路醫療亟待爆發的新風口。

  平安證券研報稱,中國基數龐大的網民規模,為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提供了基礎。目前醫院的診療服務中,約有30%是可以通過線上診療問診來解決的,網際網路醫療或為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有效解決方案之一。

  龐大的市場空間也吸引著網際網路巨頭布局。根據艾瑞估算,今年前10個月針對網際網路醫療的投資額就已超過900億元,預計2020年整年度投資額將會突破千億元。

  在京東健康之前,騰訊阿里百度等三巨頭也早早開始了跨界醫療「圈地跑馬」。其中,阿里是BAT中唯一將健康板塊單獨成立公司並拆分上市的公司,以阿里健康作為主要平臺,阿里不斷整合集團內部流量和資源,足跡遍布醫療端、醫藥端、技術端;騰訊在早期大手筆投資丁香園、微醫集團等網際網路醫療公司後,近年來著力搭建醫療服務平臺和自研AI+醫療產品,目前已形成騰訊醫典、騰訊覓影等醫療產品;百度則在今年3月加碼成立百度健康管理平臺,主打百度健康醫典和百度健康問醫生兩大服務生態。

  此外,平安好醫生、春雨醫生、1藥網等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企業也在蓬勃發展中。記者梳理發現,目前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涉及的業務包括在線問診、藥品零售、線上消費醫療等,「雲藥房」「雲醫生」已漸成趨勢。

  疫情催化新行情

  政策加碼利好處方藥流轉

  記者注意到,正是在今年疫情期間,京東健康的在線問診量明顯上升。上半年,京東健康日均在線問診量約9萬次,是去年同期的近6倍。

  實際上,在疫情的影響下,線上看病、購藥吸引了更多消費者青睞。根據易觀千帆的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網際網路醫療在線問診領域獨立APP日活最高峰就達到了671.2萬人,最大漲幅接近160萬人,漲幅達到了31.28%。

  而政策的加碼則進一步打開了網際網路醫藥健康的空間。近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方案中明確「在衛生健康領域探索推進網際網路醫療醫保首診制和預約分診制。」這是首次從國家層面提出將首診納入網際網路醫療,並且支持這部分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突破了原有國家對網際網路醫療的監管政策。

  11月2日,國家醫保局官網發布《關於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探索定點醫療機構外購處方信息與定點零售藥店互聯互通,有條件的統籌地區可以依託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加快推進外購處方流轉相關功能。

  梳理發現,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有利於「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的政策,既促進了在線問診的合法化及標準化,也體現了醫保對在線問診的報銷支持以及鼓勵線下醫院建立網際網路醫院的態度

  日趨明朗的政策有望為中國的醫療健康行業帶來長期紅利。數據顯示,院外藥品銷售迅速增長,在線分銷比例顯著增長。2015年至2019年期間,院外醫藥市場以複合年增長率10.8%擴張,同時在線銷售複合年增長率30.4%。同時,網際網路醫院的總數已由2018年12月的119家增至2020年4月的497家,增幅為317.6%。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隨著更多網際網路醫院的出現,將會帶動對在線問診及藥品的需求增加,這又會推動在線流量並進一步加快數位化進展。

  網際網路全面落地

  還得解決「醫+藥」閉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來,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公司備受質疑,主要原因有:業務模式不清晰,實現盈利艱難,造血能力不足,不可持續。如其中,在港交所上市的幾家網際網路醫療公司中,京東健康是唯一一家盈利的公司,而平安好醫生在其中虧損最大,2017年至2019年虧損分別為10.02億元、9.1億元和7.5億元。阿里健康虧損相對較小,並在2019年接近盈虧平衡。

  對此,鼎臣諮詢創始人、醫藥專家史立臣分析認為,京東健康能夠率先實現盈利,在於將線上大藥房和醫療板塊做了協同,實現了資源協同和內部閉環,實現相互引流。

  艾瑞諮詢研報顯示,由於過去幾年整體醫療大環境仍較為保守,醫保支付、處方藥線上購買等尚不明確,再加之移動端診後管理技術有限,共同導致了盈利模式的長期不明晰,使得市場上供求方缺乏動力。

  業內專家指出,網際網路醫療的競爭基本上都是同質化的,也和其他模式創新行業一樣,要不斷燒錢和搶流量,企業要從賽道中跑出來,形成順暢的盈利模式需要時間的積累。

  但令人期待的是,如今,隨著醫保慢性病支付的打通,以及網際網路首診的探索,將龐大的問診流量轉化為購藥看病的消費力已經成為可能,而能夠越快構建「醫+藥」閉環的企業,越有助於在這個行業彎道超車。

  艾瑞諮詢認為,網際網路醫療已越來越傾向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通過為線下醫院、藥企、連鎖藥店、保險等提供深度垂直的技術支持或運營服務,得到從中分利潤的機會,從而解決盈利的問題,「醫+藥+險」的協同也意味著網際網路醫療診後未來發展的廣闊空間。

  【案例】

  網際網路醫療這樣改變大眾生活

  「醫院說,拜復樂和可威一起服用,效果會比較好。但醫院已經開不出這些藥了,藥店也買不到,我非常著急。」1月29日,1藥網網際網路醫院醫生收到了一個特殊的求助。

  發出求助的是武漢的一名退伍軍人劉先生。他在荊州的家人因疫情影響須在家隔離治療。但家人拿著醫院的處方根本買不到藥,於是劉先生嘗試線上購藥。獲悉情況後,1藥網當即與快遞公司積極溝通開通綠色通道,2月1日即突破層層困難將藥送到。

  「在疫情高峰期無法去醫院時,我就在網上買藥,省時又省力!」受疫情影響,現在廣州市居民張衝已經習慣了通過網上藥店買藥,「叮噹快藥、餓了麼、美團買藥……現在在網上買藥就像點外賣一樣簡單,在線下單,藥品就能快遞到家。」張衝補充道。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部門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也特別提到,要將慢性病網際網路複診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記者從醫藥電商平臺1藥網獲悉,1藥網APP大健康、慢病類購藥迎來搶購高潮。其中,「雙11」首日,冠心病用藥成交額同比增長458%,其中甲狀腺疾病用藥成交額同比增長243%。

  醫藥電商+網際網路醫院的閉環打造,讓市民足不出戶在家看病成為了可能。在廣東,自去年以來,首批22家醫院已經上線網際網路醫院,為粵港澳居民提供在線複診、在線處方、藥品配送、慢病管理等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對慢病患者來說,專家從原來一知半解的「陌生人」變成專屬「家庭醫生」,以後,複診無需再跑腿,就能通過網際網路醫院開藥、付費,並且享受藥物快遞到家的服務,就像網購那樣簡單。

(文章來源:羊城晚報)

(責任編輯:DF506)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醫療的拐點悄然若現?
    線上問診成為防疫期間患者獲得醫療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 1月22日,清華長庚醫院感染科主任林明貴接到一條簡訊:好大夫在線準備開展有關新冠肺炎義診,您如果願意請回復,我們將給您推送病人。「我說可以,以後他們就每天不停地給我推送了。」
  • 「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將納入醫保政策
    同時明確,2020年年底前各地完成制定本地「網際網路+」醫療服務醫保支付管理辦法,完善經辦流程和協議範本。  業內人士表示,政策驅動下「網際網路+」醫療生態有望形成閉環。隨著「網際網路+」醫保支付的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開啟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下的3.0時代。在此背景下,進入黃金髮展期的「網際網路+」醫療也迎來了網際網路巨頭的加速布局。
  • 《關於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通知》政策...
    一、制定政策的背景和依據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網際網路+」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和應用要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8〕26號),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關於完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19〕47號),
  • 湖南首家公園式網際網路醫療機構開業 首創五維一體新模式
    據了解,作為湖南首家公園式網際網路醫療機構,該中心是由湖南省工商聯青年企業家商會與湖南省人民醫院等七家三甲醫院共同投資,首創「檢+健+醫+診+養」五維一體健康管理新模式,目前已合作籤約診所近300家。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網際網路醫療機構充分發揮「無接觸」「跨空間」「響應快」等優勢, 在分流患者、疏解壓力、避免交叉感染等多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為抗疫提供強大的「雲」後援。
  • 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診後行業白皮書
    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發展階段概述 從以診斷治療為中心,到以關注全生命周期健康為中心 自網際網路技術不斷進步以來,遠程醫療逐漸網際網路化,網際網路醫療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 銳捷與聯新移動醫療合作助推移動醫療創新融合
    【PConline 資訊】近日,中國數據通信解決方案領導品牌銳捷網絡與國內移動醫療創新企業——深圳市聯新移動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新移動醫療」),正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籤約儀式上,銳捷網絡醫療行業總監張選波表示:「網際網路+」時代已經來臨,信息化浪潮正在席捲整個醫療衛生行業,移動醫療業務漸漸成為醫院的核心業務,醫院希望通過移動醫療業務應用提升工作效率、減少醫療差錯,但在現實情況中,由於軟硬體的兼容性及維護銜接等等問題
  • 上海市大力推進「網際網路+醫療」服務
    醫改尋根近年來,上海大力推動「網際網路+醫療」發展,聚焦醫療服務新業態、惠民服務新延伸、分級診療新拓展、醫療監管新規範的改革發展思路,打破醫療資源分布的時間局限和空間局限,老百姓可體驗「診前在線諮詢+線下就診+網上複診+診後在線隨訪」的全新服務模式。
  • 疫情「帶火」網際網路醫療,未來如何進一步發展?
    公立醫院也紛紛搭建網際網路醫院平臺,為本地患者提供服務,大大緩解了醫療資源緊張,網際網路醫療的優勢充分顯現了出來。 「絕大部分問題是,我是不是得新冠肺炎了?發燒了怎麼辦?咳嗽了怎麼辦?現在能不能上醫院?」林明貴表示,「這次疫情通過網際網路平臺,讓他們有一個溝通交流詢問的渠道,而這個渠道解答的都是專業醫生,解決了公眾當時緊張、急迫的需求。」
  • 張學高:網際網路背景下的醫療人才培養
    來源:HC3i中數新醫網際網路醫院迅速發展引爆人才需求。網際網路醫院不僅需要網際網路人才,也需要用好網際網路的醫生、護士、院長...一在需求驅動和政策引領下,我國網際網路醫療取得了快速發展2020年,在需求驅動和政策引導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新業態蓬勃發展。截至2020年11月份,全國網際網路醫院總數達到900家,5500多家二級以上的醫院可以提供線上醫療服務,遠程醫療協作網涵蓋2.4萬家醫療機構。
  • 【書記員感悟】邁出腳步,邁向新階段
    【書記員感悟】邁出腳步,邁向新階段 2020-11-12 2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深度報告:決勝時刻到來
    醫院信息化過 程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開發醫院信息系統(HIS):主要用於醫院內部 財務核算以及日常信息管理,具體表現為利用計算機網絡對掛號、配藥、收 費等工作流程進行管理,有助於提升醫院經營效率;2)開發臨床新信息系 統(CIS):具體包括電子病歷系統(EMR)、醫學圖像管理系統(PACS)、檢 驗信息系統(LIS)、放射信息系統(RIS)、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遠程醫療系統 等子系統;3)開發區域醫療信息系統
  • 用好網際網路+,打造智慧醫療新模式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政協最近在調研中發現,雖然一些醫院先後開設了網上預約掛號、網上繳費、自主查詢和列印檢查報告單以及健康知識宣傳等板塊,但仍處於簡單地將「網際網路+醫療」視為醫院服務基本工具的初級階段,並未將其與醫學的專業性和群眾的需求有機整合
  • 醫保賦能網際網路醫療,政策紅利驅動上醫仁家加速發展
    本次《意見》在診療範圍、醫保支付、審批標準等方面給予了進一步闡述,伴隨國家各類平臺的建設,醫保政策將加速落地,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使用網際網路醫療。國家平臺互聯互通,推動醫保接入網際網路醫療醫保接入網際網路醫療,需打通2個平臺----全民健康信息平臺與醫保信息平臺的省級、國家級建設。
  • 新華三發布工業邊緣計算一體機,助力企業邁向數位化轉型新階段
    新華三發布工業邊緣計算一體機,助力企業邁向數位化轉型新階段 通信世界網 發表於 2020-12-24 13:38:39 作為我國首個邊緣計算產業促進項目,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及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共同開啟的
  • 助推資源疊加融合,壹健康為傳統藥企添加「網際網路翅膀」
    當下,「網際網路+」正在強勢進入醫療行業,面對千億級市場,傳統藥企試水「觸網」同時,不少網際網路企業也紛紛湧入新藍海。網際網路醫療的競爭看似是一場流量之爭,但隨著醫療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及醫療企業平臺的規模化、集中化,能否帶來精準醫藥服務成為行業發展的關鍵。
  • 網絡建設量質並進 工業網際網路邁向快速發展期
    工業網際網路持續提速提質,工業網際網路邁向快速發展期,『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務實推進。」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在12月15日舉辦的「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視頻致辭時表示。  大會邀請了業內知名專家學者圍繞「5G+工業網際網路」、計算基礎設施、人工智慧、車聯網等發表主旨演講;同時就新基建數據中心創新發展、智慧城市、數字經濟等熱門話題開設圓桌論壇。
  • 經濟大家談|邁向中等發達國家對我們提出哪些新要求
    這對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和黨治國理政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中等發達國家的標準是什麼?從國際上已經邁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的一些國家來看,除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萬美元這一標準之外,中等發達國家一般還具有如下特徵:一是經過二次分配之後的貧富差距縮小。二是產業結構多在中高端,科技創新能力普遍較強。
  • 讓網際網路醫療走穩走好
    作者:祝偉  10餘家網際網路醫療平臺推出在線問診專頁,2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新冠肺炎免費網際網路診療或線上諮詢,服務近千萬人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網際網路醫療憑藉不受時空限制、無接觸、避免交叉感染等特點,成為人們就醫的新選擇。
  • 網際網路診療 今春加速跑(人民眼·網際網路+醫療)
    截至4月16日22時,微醫寧夏網際網路醫院抗擊新冠肺炎義診通道訪問量超1.3億人次,5.4萬餘名醫生在線接診,累計提供醫療諮詢服務175萬人次。而據整個微醫平臺統計,截至目前線上簽約醫生總量已達40多萬,實名註冊用戶數2.12億。不止「微醫」,疫情期間,丁香園、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等多家網際網路診療平臺相繼組建應急項目組,抗擊新冠肺炎義診通道緊急上線。
  • 京東健康上市之後,網際網路醫療從三國走向戰國
    目前來看,京東健康、阿里健康主要以醫藥電商為主,從零售體系出發,再拓展至其他環節,在母公司流量及供應鏈優勢下,從零售出發,再逐步拓展邊界邁向大健康產業布局。而平安好醫生等公司,因為不具備電商基因優勢,以提供醫療服務為主,再拓展至其他醫療生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