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h公司,一個百億美元市值的獨角獸已初具雛形

2020-12-11 騰訊網

作者 | 借東風

來源 | 格隆匯新股

賽道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收入普漲的階段已經結束,網際網路泡沫和資本市場繁榮導致收入分配不平等(income inequity)加劇。

美國各學歷近30年收入中位數變化圖

從圖中看出,「9年級畢業」學歷的收入在1990到2018的近30年中間從1.5萬增加到2.5萬,只增加了1萬美金左右。而相反doctorate和professional學歷的收入在30年中間分別增加了7萬和8萬美金。作為中間水平的本科(bachelor)收入中位數,從5萬增加到9.5萬,增加了4.5萬。截至2018年(數據較老),associate’s學歷及其以下學歷的收入中位數還在6萬美金以下徘徊。

美國各州近10年來收入中位數變化圖

各州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同樣顯著。從2007到2017(數據較老),收入增速最快的三個州分別為華盛頓科倫比亞大區(Washinton D.C.)、北達科塔(North Dakota)以及南達科塔(South Dakota)。華盛頓大區收入猛增說明美國轉向政治化(人們一定記得華盛頓作為一座平和的中產城的那些靜好歲月)。而南北達科塔收入激增是由於頁巖油革命帶來的就業機會。

但是,除了這些個別案例之外,其它增速較快的州則回到了新澤西、麻薩諸塞、康涅狄洛等東北部經濟發達地區,以及華盛頓州、加州、阿拉斯加、夏威夷等西部傳統富裕地區。這些州不僅增速居前,收入中位數的絕對值也排在前列。而路易斯安那、德拉瓦、新墨西哥以及西維吉尼亞等傳統農業州增速墊底,收入中位數的絕對水平也墊底。

第三是GDP和收入的剪刀差。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GDP在2012年就恢復到了危機前的水平;然而收入中位數直到2016年才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

這些現象都說明,美國當下存在經濟增長乏力、貧富分化和收入分化擴大等現象,其背後的邏輯是階層固化。這是日本和歐洲經濟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發生的現象;而美國由於發生了科技網際網路繁榮,以及地產繁榮,因此這個趨勢並不明顯。但是到次貸危機之後,美國也無可避免地陷入了日本「失去三十年」的社會景象。在這樣的環境下,消費分層是必然現象。

消費分層帶來商機。「下沉市場」是最大的商機。美國很少有人提到「下沉市場」,但對美國社會而言,實際上這個市場的特徵已經足夠明顯。

1 炫耀性消費減少

2 消費注重實際功用

3 廉價商品大受歡迎

中國沒有人種問題。美國的拉丁裔與黑人收入中位數比較低,而白人(非拉丁裔)和亞洲人向來收入偏高。白人中的產業工人收入較低,而從事科技、網際網路、金融、以及創投產業的工作的收入較高。亞洲人由於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和高科技行業,普遍收入最高。

亞洲人種的祖籍地普遍有比較強大的經濟(中日韓港澳臺),因此大路貨就不會遠渡重洋去美國就業;所以在美國生活工作的亞洲人種應當屬於全世界食物鏈的頂層。

因此,這些都決定了美國的下沉市場比中國複雜。人種不同,語言文化背景不同,居住在不同的州,所從屬的工作性質不同,都會造成他們的消費傾向千差萬別。所以,中國的下沉市場表現為千人一面,而美國的下沉市場必然是「千人千面」。這就要求做美國下沉電商的平臺必須將用戶進行有效的區分,標籤化,以提高效率。

玩家

歐美的下沉市場,結合中國所具有勞動力成本的優勢,便形成了一個獨特的,「中國的商品+全球的下沉市場」商業模式。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公司在切這塊市場呢?

答案是:有。

事實上,跨境電商(中國商品+全球市場)這個生意目前已經有很多公司在布局,其中甚至不乏網際網路巨頭的身影。

(1)速賣通(AliExpress)

看名字裡面有個「Ali」已經不難知道,速賣通是電商巨頭阿里旗下的跨境品牌。

速賣通是阿里商業模式原核向國際的延伸。按我的理解,他的邏輯是「讓世界與中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並非定位在某個國家某個下沉市場。目前速賣通主要面向俄羅斯、以色列,以及第三世界國家(巴西等)。

速賣通於2010年4月上線,似乎就是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而生。速賣通的物流主要採用郵政,主要特點是費用低,但問題在於送貨周期太長,且丟件現象時有發生,售後成本較高。生鮮和小件一般難以採用這種方式。

產品範圍較廣,小到原子筆打火機襪子內衣,大到汽車甚至數控工具機。例如2019年一季度,速賣通在俄羅斯推出首個「線上買車」項目。用戶在網上下單,交付定金,然後從中國發貨,到指定門店暫存;用戶到門店自提,交付尾款即可把新車開走。目前已知合作品牌有安徽奇瑞等。

(2)易趣(Ebay)

eBay是美國電商巨頭,1995年創立,市場主要是美國和歐洲。近年來面對中國商家提供跨境電商服務。由於是美國公司,因此比較注重合規,商品上架以及審核流程會比較長;在消費者保護上做得很足。

(3)亞馬遜

亞馬遜採用的是重資產的方式,許多中國商家都在海外建立了貨倉。但總結起來,不論是阿里、易趣還是亞馬遜,目前都沒有專門針對美國、歐洲甚至全球下沉市場的商業模式。但根據前文分析,歐美下沉市場是一個非常龐大且大有可為的市場。

總之,目前跨境電商這個賽道方興未艾,特別是美國(全球)下沉市場存在巨大的商機,這裡面有跑出千億規模市值公司的潛力。而下面我們要介紹的這家公司——Wish——就是在美國下沉市場這個細分領域有望跑出的獨角獸之一。

Wish的商業模式分析

Wish成立於矽谷,由華裔張晟和歐洲的PeterSzulczewsk創辦,前身為一家名為ContextLogic的技術服務公司,面向移動端廣告業務。

Wish在2013年進入外貿電商領域,專注於移動APP運營,主要出售「超低價格」的小物件,比如女裝、手錶、球鞋和首飾,平臺賣家大多數來自於亞洲。

根據招股書,目前Wish平臺的商家數目為50萬,平均月活用戶數量為1億,商品數量為1.5億,平均每天銷售商品數量為180萬。而已經完成物流派送的貨物數量為6.4億。

而據美國統計機構MarketplacePluse數據,Wish的商家中有94%來自於中國,廣東賣家佔27%。

與亞馬遜定位不同,亞馬遜更加注重搜索功能的完善,而Wish更多的是強調科技和算法驅動。在招股書中,Wish將自己的優勢歸結為「關於商家和用戶交易行為的豐富且不斷增長的資料庫,以此為基礎形成的對交易與決策行為的持續性優化」。翻譯成人類的語言,就是說,Wish會根據用戶和商家的行為來進行匹配,幫商家引導用戶,幫用戶推薦商家,實現「千人千面」,以提高效率。

當然這裡面也存在一些有有趣的博弈。例如刷量問題。有些商家會僱傭一堆單身男青年去刷女性內衣絲襪等商品;那麼最後用戶匹配的結果就是,Wish平臺會自動向這個「單身男青年」這個用戶群推女性用品。這顯然是錯配。當然,這樣的結果最不願見到的還是商家。

總之,Wish所採用算法推優的模式去對商家-用戶關係進行優化,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嘗試。

按照科技公司發展的階段理論,目前Wish還處在「擴大流量」的階段,沒有進行明顯的虧損控制或盈利嘗試。

招股書顯示,Wish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11億美元、17.28億美元、19億美元;處於持續擴大的趨勢。而虧損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別達到為1.47億美元、2.23億美元、1.44億美元。

在2020年前9個月運營虧損為1.2億美元,上年同期的運營虧損為2400萬美元。按照線性推算今年估計應該在1.6億美元左右。

Wish的科技驅動的本質屬性決定了它一定是一個燒錢機器。截至目前,Wish一共融資16億美元,投資者包括泛大西洋投資(General Atlantic)、Founders Fund和GGV Capital等。

Wish在2015年完成超過5億美元的融資,估值約30億美元。在2017年獲得F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淡馬錫、DST、Third Point Ventures、Founders Fund、光際資本等。

2019年8月,Wish獲泛大西洋領投的3億美元H輪融資,估值為112億美元。這是Wish目前最高的估值。按照當前匯率推算,Wish的市值已經超過700億人民幣,相當於江蘇銀行目前的體量。如果放在A股,市值可以躋身前200。

如此高的估值,反映的是市場對Wish的模式的認可。因為按照同樣模式玩法做下沉市場的已經上市的公司如拼多多、美團等,其估值已經反映出了市場對他們的認可。說到底,如此高的市值並不意味著增長空間已經封閉;相反,市場給予極高估值這些公司的原因,恰恰在於它們的成長性或許剛剛打開。

據悉Wish還將推出本地化的「Wish Local」項目,與本地(美國)實體零售商合作,消費者將可在這些實體店內自提產品,使產品更貼近消費群,也能帶動實體店的流量。看到沒有,這裡已經有點「社區團購」的味道了。

順便提一句,社區團購的模式在中國已經成為巨頭和資本的絞肉機,廝殺的血流成河;然而歐美還處在雲淡風輕的起步階段。

結論

在當下這一輪網際網路繁榮中,中國企業無疑走在了世界最前列。根源也不難理解。

在美國,很難想像,一些已經地廣人稀的county,一平方公裡就住著幾戶人家,那裡會使用什麼商業模式。而中國則不然。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複雜的基層社會關係網絡,為「場景驅動」的網際網路企業提供了世界上最豐富的的場景,以及基於這些場景而生的盈利模式。

事實上,許多在中國已經跑通了的商業模式,相反在歐美市場卻還處在無人問津的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存在向歐美(甚至印非拉)進行「模式輸出」的可能性。

而2020年,在Wish這個跨境電商品牌的身上,我們看到這種來自中國網際網路思維對歐美市場形成「降維打擊」的可能性。這大概就是這個公司能夠拿到這麼多全球頂級風投資金的原因吧。

Wish上周五在美國提交招股書,即將於納斯達克市場上市,此次擬募集資金額度為10億美元。創始人為美籍華人張晟和波蘭裔加拿大人Peter Szulczewski,後者生於1981年,曾被《福布斯》評為加拿大最年輕的億萬富翁(billionaire)。

(Wish的兩位創始人,圖片來源:Hustle)

相關焦點

  • 英國在線支付獨角獸Checkout融資4.5億美元 估值達150億美元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月12日晚間消息,據報導,英國在線支付公司Checkout.com今日宣布,已在C輪融資中獲得4.5億美元的投資,為公司估值150億美元。在過去的兩年中,Checkout.com已融資8.3億美元。該公司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在美國的業務,在紐約新開設一個辦事處,並將在丹佛開設另一個辦事處。Checkout.com將電子支付、分析和欺詐監控整合到一個平臺中,為必勝客、H&M和Farfetch等大客戶,以及Coinbase、Klarna和Revolut等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支付服務。
  • 國內又一「獨角獸」被孫正義押中,豪擲140億,如今市值5000億
    眾所周知,阿里巴巴目前是我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創始人馬雲具有前瞻性的遠見,將阿里巴巴從一個小型網站領導到如今的中國工業巨頭。但是你們知道嗎?雖然是馬雲一手創辦了阿里巴巴,然而企業背後的最大股東卻是他人。國內又一「獨角獸」被孫正義押中,豪擲140億,如今市值5000億!
  • 市值3000億,劉強東今天又斬獲一個IPO:坐擁三家上市公司
    此次IPO發行價為70.58港元/股,開盤大漲33.18%,隨後市值超過3000億港元。一年前,京東健康正式從京東集團中分拆出來,整合了京東旗下醫藥零售、醫藥批發、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城市四個業務板塊。4個月前,京東健康剛剛宣布獲得高瓴資本8.3億美元投資,投後估值達到300億美元,成為全球估值增長最快的獨角獸。
  • 全球最大的公司誕生,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相當於深圳5年GDP
    雖然螞蟻集團被中止上市,但其估值已高達2萬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大公司,也是繼阿里、騰訊後又一市值突破2萬億的網際網路公司。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也成為馬雲未來通向世界首富的搖錢樹。
  • 遊戲直播大聯姻,騰訊整合虎牙、鬥魚 百億美元市值新公司將誕生
    10 月 12 日晚間,虎牙與鬥魚聯合宣布雙方已籤訂 「合併協議與計劃」。在恩怨糾葛了數年後,國內兩大頭部遊戲直播平臺虎牙和鬥魚終於拋開成見,成為了一家人。百億美元遊戲直播新公司的序幕也由此拉開。  虎牙、鬥魚、企鵝電競三合一 百億美元市值新公司將誕生  根據虎牙、鬥魚發布的公告關鍵信息來看,騰訊將以總價 5 億美元將 「企鵝電競」遊戲直播業務轉讓給鬥魚,鬥魚與企鵝電競合併後的整體再與虎牙合併。  合併後的新公司將設聯席 CEO,為虎牙現任 CEO 董榮傑和鬥魚現任 CEO 陳少傑。合併完成後,鬥魚將成為虎牙私有全資子公司,鬥魚將退市。
  • WISH擬130億美元衝擊納斯達克,94%賣家來自中國,美版「拼多多」,你...
    來源:雪球12月7日晚間,美版「拼多多」Wish更新招股書,本次IPOWish擬發行4600萬股普通股,另付予承銷商690萬股超額配售權,發行價為22美元到24美元。以發行價中間值計算,Wish將募資約10.58億美元,上市市值約130億美元。
  • 中國獨角獸公司總數碾壓日本,排名世界第二!科技型公司發展迅猛
    最近筆者經常聽說「獨角獸公司」的說法,可能有些讀者也有耳聞。所謂的「獨角獸公司」,需要滿足下面四個條件:創業十年以內;未上市;估值10億美金以上;科技型企業。根據美國相關機構的調查,截止2017年12月1日,世界上共有220家「獨角獸」公司,其中大多數都是美國和中國的公司。
  • 美團、京東與拼多多市值突破千億美元!下一個是B站?
    雖然千億美元跟999億美元一樣均只是一個數字而言,不過其依然具有重要的標誌性意義,是諸多企業家在公司體量層面的經營目標,比如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趣店CEO在公司上市後不久過35歲生日時,就表示:「在公司市值達到1000億美元之前,將不再從公司領取一分錢薪水和獎金。」
  • 特斯拉市值達到5552億美元,超過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截至美國當地時間周五收盤,特斯拉公司股價漲逾2.05%,報收585.76美元,市值5552億美元,再次創下新高,過由股神巴菲特創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成為美國市值第六大公司。
  • 百億美元市值的社交軟體「陌陌」在專利上近乎裸奔
    百億美元市值的社交軟體「陌陌」在專利上近乎裸奔近幾年,社交軟體市場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格局,騰訊的微信和QQ佔據老大地位,陌陌及釘釘等小眾廠商市佔率短期內不足以挑戰微信及QQ地位。2014年,風靡一時的陌陌科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經歷多年的發展,2018年陌陌盈利達到三十四億人民幣,市值超過百億美元,成為挑戰騰訊的第一梯隊。筆者作為一名專利工作者,不禁對百億美元市值的陌陌科技的專利布局產生了興趣。筆者檢索同行業的騰訊及目前風頭正盛的阿里釘釘的專利申請及授權。
  • 騰訊市值超5231億美元 超越FB成世界第五大上市公司
    騰訊市值超5231億美元 超越FB成世界第五大上市公司 Facebook(市值5199億美元),達到40864億港元(約合5231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五大上市公司。
  • 早報| Farfetch市值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安踏老闆入選福布斯中國最佳...
    5億港元;Fossil股價累計上漲40%,市值約為3億美元;Revolve股價累計上漲26%,市值約為15億美元;卡賓股價累計上漲20%,市值約為13億港元;太平鳥股價累計上漲17%,市值約為97億元。
  • 阿里以後,又一「獨角獸」被孫正義押中,豪賺112億美元
    一邊是接近精神的嘲諷,一邊是瀕臨破產的公司,馬雲給員工們畫大餅,給予大家希望,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先後37次的努力,都被說成「騙子」、「傳銷」。孫正義慧眼識英才:2000萬美元投資直到在楊致遠的推薦下,馬雲遇見了孫正義,孫正義在馬雲介紹6分鐘以後就決定要投資要投資阿里巴巴,孫正義說,看見他眼睛,就知道他這個人一定能行。
  • 豪擲140億!孫正義又押中國內一獨角獸企業,或成為下一個阿里?
    從2014年阿里在紐交所上市的市值來看,孫正義這筆投資大概翻了2900倍。當然,作為著名的投資人,孫正義近年來也不止投資了阿里這一個企業,在阿里成功之後,孫正義就在世界各地開始投資,像Uber、Wework、Oneweb等,投資金額更是高達幾十上百億美元,但是這些投資卻屢次「翻車」,而且再也沒有出現過像阿里這樣的「獨角獸」。
  • 蘋果市值破2萬億美元 巴菲特已賺近3000億人民幣
    導讀:昨夜蘋果一度漲超1%,盤中市值突破兩萬億美元,成為美股首個市值突破兩萬億美元的股票。 目前超4成倉持有蘋果的巴菲特也「翻了身」,今年靠蘋果爆賺近3000億人民幣。
  • 科大高新校區進展順利 最大校區初具雛形
    科大高新校區進展順利 最大校區初具雛形 2020-05-08 10:03:03   來源:中安在線
  • 孫正義又押中國內「獨角獸」,投資140億,今市值5188億
    所以說,馬雲在孫正義面前,只能算是一個後輩,二者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創造了投資界的一段佳話。當然了,憑藉阿里的崛起,孫正義和軟銀集團也大賺了一筆,遠比當初付出的多,直到現在他仍然是阿里最大的股東之一。又押中國內「獨角獸」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孫正義又押中國內「獨角獸「,投資140億,今市值5188億!這是繼阿里之後,孫正義又一次成功的投資,也讓軟銀集團找到了新的方向。那麼這家「獨角獸」到底是什麼公司呢?為什麼會被孫正義押中?
  • 2020美股最大IPO:Airbnb開盤暴漲112%,市值863億美元
    目前該股市值超過864億美元,已超過旅遊巨頭Booking(市值超過860億美元)。其市值也遠遠超過了連鎖酒店,如萬豪和希爾頓,兩者市值分別約為427.4億美元及298億美元。誰也沒想到,靠著三張床墊,三個年輕人居然在日後養出了一匹超級獨角獸。
  • 獲索尼4億美元投資,B站迫近市值百億美元「小目標」
    原標題:獲索尼4億美元投資,B站迫近市值百億美元「小目標」體育大生意第2135期,歡迎關注領先的體育產業信息平臺文|張佳曦體育大生意記者4月9日晚,被人們一般稱為「B站」的嗶哩嗶哩獲得了來自索尼的4億美元戰略投資,這是B站在近五年內獲得了騰訊、阿里等資方青睞後,又接收到一筆投資。
  • 福建這家公司又牛了!市值一舉突破7000億!
    福建這家公司又牛了!市值一舉突破7000億!12月21日,寧德時代迎來高光時刻!當天股價一路漲不停的寧德時代,日前突破300元大關,成為創業板首隻7000億股,這也讓創業板股票首次挺進A股總市值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