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泗水仲子廟裡有一明代萬曆二十年立的碑刻《創建子路祠堂碑記》,為光祿寺卿縣賈三近在撰文。該碑疑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被人為破壞,以石碑中心線左右一分為二,當作仲子廟正大門的過門石。仲子廟正大門曾為泗水縣委印刷用房,石碑成為過門石長期受到人為踐踏,暴露在外的石碑文字已經磨損的無法辨認,唯獨鑲嵌在牆體部分文字完好可以辨認。
2017年4月,泗水縣在重修仲子廟大殿時,也開始對正大門進行修繕,這才使得《創建子路祠堂碑記》重現。
《創建子路祠堂碑記》部分碑文為「萬曆辛卯孟春,泗侯譚公肇造先賢祠於濟之西濱,宮牆式廓,殿宇壯麗,廟貌巍巍巖巖,松檜鬱郁森森,瞻望者嘉焉。春秋時祀,簠簋樽俎,品式輝煌,觀禮者嘉焉。仲裔自莽亂奔濟寧,公復其家,如仲銓輩,畀以祭田,守祀廟庭,胤祚蒸蒸斌斌,追思者嘉焉。」
以下是按照《創建子路祠堂碑記》、參考網上泗水楊剛轉發的《泗志鉤沉》中《創建子路祠堂碑記》復原的碑文。其中加黑的文字為石碑上可辨認的文字,其餘為參照《泗志鉤沉》記載的文字,方便讀者判讀辨認。
以下為網上泗水楊剛轉發的《泗志鉤沉》中《創建子路祠堂碑記》。
泗志鉤沉
創建仲子祠碑記
古卞仲聿修校點
光祿寺卿嶧縣賈三近撰文
錄自仲聿修纂集《重修卞裡志》卷七
萬曆辛卯孟春,泗侯譚公肇造先賢祠於濟之西濱,宮牆式廓,殿宇壯麗,廟貌巍巍巖巖,松檜鬱郁森森,瞻望者嘉焉。春秋時祀,簠簋樽俎,品式輝煌,觀禮者嘉焉。
仲裔自莽亂奔濟寧,公復其家,如仲銓輩,畀以祭田,守祀廟庭,胤祚蒸蒸斌斌,追思者嘉焉。輿論謂天啟昌運,大功畢集,輒令山川增色,人文宣朗,科目復開,極一時也。時學博孫君重厥事,率弟子員請記於餘,郡鄉士大夫從之。
餘欣然應曰:廟制,重舉也。廟祀,重典也。公布置區盡纖細,是繇今日而後,縱有作者,亦託始乎公也。可無記哉?凡曰記,大都記功,因紀歲月,餘獨記公意氣上與仲賢孚,精神與仲賢流貫也。何者?
仲氏,孔門名賢。粹養注典籍,迄今英風凜凜,師百世。餘閱公性仁孝,迎養承歡,有藜藿風。公永清操,澹泊自甘,有袍風。公識敏達,發奸摘伏,有片言風。公稟英毅,力肩鴻巨,有勇敢風。理解,探閫奧,斡旋盤錯,宛乎學升堂治蒲才也。孚意氣,貫精誠,由是,思若啟,行若翼,不踰歲,厥功告成,亦仲賢靈爽,陰牖默啟其神速,信爾。不然,古聖賢隔千裡如一堂,通古今如一息,謂何?
斯舉也,匹夫匹婦曉然知泗有先賢,又知泗為先賢故裡,凡正人君子,靡不景行者,皆公力,是可為公記。宇宙間氣一洩於仲氏,再洩於我公,一時意氣精神,千載不磨,尤可為公記。
方今聖天子賢職事,徵卓異公猷,尤裨廟謨。上焉披肝輸愫,正色朝端,有勿欺風。下焉良法美意,澤流寰區,有足民風。公績當垂鼎,銘大常,是又有記之者。
網上泗水楊剛轉發的《泗志鉤沉》中《創建子路祠堂碑記》
另據了解,2015年9月,山東省泗水縣地方史志辦公室點校、整理的清光緒《泗水縣鄉土志》《泗志鉤沉》出版。由濟南甲骨古籍精裝印刷廠印刷,兩部舊志合為一函兩冊,共4萬字。希望能夠儘早看到《泗志鉤沉》查找到《創建子路祠堂碑記》原文,以便對碑刻中殘缺文字校準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