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清華大學醫學院,不可避免牽扯到北京協和醫學院,兩個學校基本無任何交集,今天我們只談清華大學醫學院自己醫學專業如何。
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立於2001年,清華醫學院下設基礎醫學系、臨床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和公共健康研究中心,涵蓋了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免疫學、腫瘤生物學、傳染病學、神經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公共健康學與臨床醫學八大學科。基礎醫學(生物學)學科設置了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免疫學、傳染病學和神經科學四個重點發展方向。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設置生物醫學影像、神經工程、微納醫學和醫療儀器四個重點方向,為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公共衛生學位項目已經包含公共衛生、高級健康管理與轉化醫學和醫學遺傳諮詢三個方向。生物醫學確是世界級水平,臨床醫學一言難盡。
在臨床方面,清華大學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玉泉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是附屬醫院,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北京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和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天壇醫院神經外科)是教學醫院。

本科生招生:臨床醫學類
清華高考招生臨床醫學類分兩個方向(都是臨床八年制本碩博連讀):臨床醫學(協和)和醫學院實驗班,其中醫學實驗班是清華自己承辦的。
清華大學醫學實驗班以培養「醫師科學家」為專業培養目標,號稱臨床與科研並重,醫學實驗班開設專業為臨床醫學,學制8年(3+2+3),完成學業後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到3年級在清華大學學習基礎課程,並安排臨床醫學見習等實踐學習;4到5年級,符合條件的所有學生均公派至匹茲堡大學和墨爾本大學,並可獲得碩士學位;6到8年級,學生在協和醫院學習臨床醫學課程,並進行全面輪轉實習。2019年創新培養方式,實行「3+3+3」學制,即從中擇優選拔,延長一年海外留學時間,畢業獲得雙博士學位。
2009年開始招收第一屆八年制的「醫學藥學實驗班」學生,2013年改為招收「醫學實驗班」。
清華大學和施一公都對醫學院實驗班寄予厚望(清華稱第一屆醫學實驗班號稱「黃埔一期」,國內首個專門培養醫師科學家的黃埔軍校),大四大五公費出國去澳大利和美國搞科研,醫學實驗班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從它的生源可以看出來,創辦以來招了不少省狀元:13年和15年黑龍江省狀元,13年和16年雲南狀元,14年青海狀元,15年江蘇狀元,16甘肅狀元。
清華醫學實驗班由於招生人數較少,分數線跟協和臨床差不多甚至略高。由於醫學實驗班大三春季前要考託福準備留學,所以對英語要求比較高。
由於有兩年海外留學經歷及過硬英文能力和SCI論文,就業情況不錯。2017年清華大學第一屆醫學實驗班畢業,共13人,7人去北京協和醫院,3人去北京清華長庚醫院,1人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1人去中山大學腫瘤醫院,1人留在清華讀博士後。

從培養過程來看,清華醫學實驗班通過減少基礎課,在協和臨床上基礎課時清華醫實上醫學基礎課,協和臨床上醫學基礎課時清華醫實去美國匹茲堡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做科研。目前更多的是基礎醫學科研,因此只有兩年的科研時間和科研方向是清華醫學實驗班的短板,不過兩年的科研時間也僅僅是培養一個學生的科研思維,比目前國內臨床八年制幾個月的科研時間還是強些。後三年,清華醫學實驗班的學生回協和醫院,和協和臨床的醫學生一起臨床教學。清華醫實培養目標是臨床科研,所以不喜歡科研的人選擇協和臨床更實惠。如果對科研不排斥,選擇清華醫實也不錯,畢竟很多醫院非常看重兩年海外留學經歷。
研究生招生:臨床醫學
特別標註專業學位不提供本部住宿,除內科學外科學培養和住宿在華信醫院和長庚醫院外,其他研究方向全在長庚醫院。長庚醫院成立後引進了不少醫學院方面的人才,進步神速,但在醫療資源豐富的北京目前還排不上號。(研究生招生協和醫學院是單獨招生。)
清華醫學院師資介紹上,全是基礎醫學(生物學)方向的,沒有臨床醫學院方面的師資。而且附院醫院,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清華醫學院的短板。由於醫學實驗班培養上清華大學採取的是「借窩孵蛋」的模式,跟墨爾本大學、匹茲堡大學以及協和醫學院聯合培養,完完全全避過了清華醫學院在臨床醫學辦學和附屬醫院臨床教學上的短板。而研究生博士生則只能在華信和長庚醫院,雖然個別領域有大拿,但整體實力不夠,也不排除有少數在去積水潭這樣的教學醫院。同時在反映整體科研水平的醫學排名上清華醫學院排在三十多位。
因此碩博研究生沒必要因為清華的牌子而跳進清華醫學院這個目前是個「大坑」的地方。
本科生去清華學醫沒問題,甚至清華醫學實驗班「醫學科學家」的培養目標為國內首創更為宏大而得到包括從國家到清華大學的全力支持。清華醫學實驗班由於注重科研,更符合目前國內醫生的晉升條件,甚至清華醫學實驗班一些學生由於從國外回來帶回質量不錯的SCI文章,第一第二年就評上國青。所以如果不排斥科研的,去清華醫學實驗班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很符合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