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十三五」規劃收官,開啟「十四五」規劃謀劃,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裡,大同市平城區持續深化省域副中心城市「首善之區」建設,蹚出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各項事業平穩健康發展,人民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抓黨建
政治建設夯實基礎
全面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推動形成長管嚴管的機制和合力,平城區委常委會專題聽取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區政協、區法院、區檢察院黨組管黨治黨情況報告,區委主要領導切實當好管黨治黨「施工隊長」。嚴格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制度,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成為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多種形式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220餘場多形式、分層次、全覆蓋宣講讓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在平城區落地生根。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領導班子領導幹部目標管理,納入黨的紀律監督範圍,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調整了大同市平城區委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大同市平城區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健全完善意識形態領域分析研判機制,制定《大同市平城區意識形態考核辦法(試行)》。紮實推進組織建設,聚焦基層、聚焦問題、聚焦轉型、聚焦創新,嚴責任、補短板、抓規範、樹品牌,持續推進作風建設。2020年平城區委開展兩輪巡察,實現一屆任期內巡察覆蓋率達100%。
強經濟
撬動持續發展後勁
採取積極的政策支持,平城區委、區政府通過主動減稅降費、對接金融機構、強化經濟運行分析監測調度、實施縣級領導包聯企業等一系列措施,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經濟穩步發展。
聚焦「項目為王」,去年共建設159個項目,實現開復工率100%;竣工投產項目19個。深入推進招商引資行動,3場招商大會,籤約項目22個,總投資約77.12億元,16個項目已落地。
紮實推進10個工業轉型升級項目,29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按照「六有」標準實現科研創新機構全覆蓋。加快推進5G建設,完工比例佔目前規劃總數的96%,開通比例達98%。民營經濟實現穩中有進,大同潘家園文化基地等被評為省級雙創示範基地,申報市級科技計劃項目20項。組織金融幫扶專場對接會3場,徵集15家銀行金融優惠政策和低息金融產品在雲中商貿物流園區線上服務平臺、各大商會會員群和行業協會群發布,服務商戶達5000家。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啟動「一枚印章管審批」工作,分2批將原分散在27個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的182項行政許可事項集中劃入區行政審批局,辦結各類證照2.49萬件。審批材料壓減率達到35%,審批時限壓縮最少53%。
重品質
築牢城鄉文明根基
大力推進區域汙染防治,建立「散亂汙」企業(作坊)動態管理機制。落實河長制,各級河長巡河完成率達106.1%。實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
加快城市建設,棚戶區住房改造(續建工程)基本建成2228套。25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完成80%。有道公司、環衛處進駐100個無物業小區開展物業配套服務,惠及45個社區、14031戶居民。
深入開展「兩下兩進兩拆一提升」及市容市貌百日專項整治工作,綜合整治大同大學南門區域。數字城管業務系統軟體整體升級,數字城管發現並上報各類城市管理案件40471件、立案38124件,處結率達94%以上。
以鄉村振興為目標,編制完成全區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60個村莊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成立股份經濟聯合社。持續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平城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區累計謀劃項目28個,籤約項目9個。完成省級有機旱作農業2000畝脫毒馬鈴薯種植封閉示範片創建。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實施「六大專項」行動,基本建成農村垃圾收運體系,60個村全部建立了村莊保潔機制。
以文旅融合為突破,推進基層公共文化雲視訊服務平臺建設。開展免費送戲下鄉100場演出,觀看者達3萬餘人次。統籌城、燈、遊、商等要素,與西安曲江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展現大同厚重的傳統文化內涵和充滿現代魅力的城市形象。深入挖掘文旅資源,開發設計多條大同本土旅遊線路。
保民生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以人民滿意為導向,紮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常態化疫情防控有序開展。
加快發展教育事業,強化學前教育,投資1720萬元新建3所普惠性幼兒園;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38所,超額完成25所;夯實校園安全工作基礎,充實師資力量,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全力促進勞動就業,城鎮新增就業人數8601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6506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603人,創業帶動就業人員17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430人。招聘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77人。開展「春風行動」等2場線上及2場線下招聘會,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88期3362人,創業培訓1900人。
全面加強社會保障。為受疫情影響的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407.83萬元。做好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工作,為8000餘戶家庭發放貨幣補貼資金,256戶低收入家庭住上配租房。加強社區建設,社區活動場所面積達7萬平方米。
積極組織開展愛國衛生季活動,為常態化疫情防控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有序推進平城區人民醫院、中醫院、衛生應急保障中心項目建設。15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部通過驗收,為居民建立電子健康檔案596396份,完成產前篩查6124例。
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檢查企業6230家,發現一般隱患2504項,關閉取締4家,責令限期整改19家。開展建築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有力地保障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趙志成 邸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