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駱) 昨日,廣州地鐵宣布將在100個車站配置AED,這一消息受到市民歡迎。記者近日走訪廣州部分商場及體育場所,了解AED的配置情況,發現部分商場有配置,而體育場所的配置則無。專家和市民都呼籲能進一步在各個公共場所普及安裝AED。
走訪:部分商場配備AED,體育場館則無配備
今年12月1日晚,一位運動愛好者在天河體育中心內跑步時,突然倒地。據當時拍攝的視頻看到,有市民緊急呼叫周邊是否有AED,但天河體育中心內並沒有配備該類設備,該市民因搶救無效去世。近日,記者來到天河體育中心,發現指示牌上有綠色十字號指引的應急醫療救護標誌,但記者沿指引方向未找到應急醫療救護點。而不少跑者表示,不知道天河體育中心哪裡有設置AED。記者在「救命地圖」提供的AED分布看到,天河體育中心附近範圍內沒有AED設置顯示。當問及天河體育中心尚未配備AED等急救設備,截至發稿為止,天河體育中心行政主管部門未有回應。
花城廣場也是市民喜歡進行戶外運動的場所,記者在花城廣場靠近第二少年宮東面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內有配備AED,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上崗前都進行過相關的技能培訓。除了天河體育中心,記者走訪了城內部分健身場所及球類運動場,當問場及館內是否配備AED時,得到的回覆是未有配置。
在天河商圈,萬菱匯和天環廣場均有配置AED,正佳廣場則移走了AED設備,客服中心只有醫療箱。其中,天環廣場負二層和一層客服中心均配備了AED,並且放置在顯眼的位置,前臺工作人員表示,員工上崗時對AED使用以及心肺復甦方面都進行了培訓。
市民:增加AED投放,也要加強指引
在採訪中過程中,大部分市民表示AED的設備鋪排不夠之餘,心肺復甦急救等相關知識的宣傳也很不到位。市民林先生表示,他覺得AED很有必要進行鋪排配置,而且應該教會市民如何使用AED。有著海外學習經歷的他告訴記者,在加拿大廚師學校畢業的人,每個人需要考完急救證方才可以領取畢業證。畢業後,每兩年都需要更新一下,要學會AED、心肺復甦、海姆立克急救法等。
市民王小姐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需要加大公共場合AED設備的投放,同時有AED設備的地方應把指示牌做得更明顯,像廣州圖書館,有一臺AED放在負一樓,但要加強指引讓更多市民知曉。
專家:全面普及AED及相關急救知識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曾育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從急救的角度,「黃金4分鐘」很重要。其表示,各種原因造成的心臟性猝死案例中,如果在4分鐘內進行胸部按壓、人工呼吸,或者使用AED進行心臟除顫。那麼救援成功率能達到50%左右,甚至更高。
「目前我國急救的普及率只在1.5%左右,廣東省相對較好,但也沒有超過3%。而在發達國家,急救普及率達到30%~50%左右,整整十倍以上。」曾醫生表示,AED培訓其實並不難,AED的使用,一般學習30分鐘足以學會。據其介紹,如今AED設備價格逐年下降,批發價格大約在萬元左右,未來三五年有機會下降到和手機差不多的價格。其表示,在人流聚集的區域,例如地鐵站、機場、客運站、商場等都應該對AED進行布點。
廣東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內科主任醫師薛玉梅表示,除了AED的普及之外,對於老百姓甚至是醫護人員普及心肺復甦的知識都十分必要。
「救命神器」是傻瓜機普通大眾可操作使用
AED全稱「自動體外除顫儀」,是一種通過電擊除顫的可攜式醫療設備,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與心肺復甦術配合使用,可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的生存率。記者了解到,現代AED在設計上面向普通大眾而非專業醫護人員,會自動對患者進行識別,有明確易懂的使用指南及自動判定過程,使用者根據語音操作即可。其使用非常簡單,因此被稱為「救命神器中的傻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