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普及AED的必要性幫助人們預防猝死

2021-01-17 網易

2020-10-01 10:20:55 來源: 楓橋墨客

舉報

  AED是什麼?最近熱門話題「公共場所普及AED的必要性」刷屏了各大網絡,很多人看到了都是一臉懵,因為很多人根本不懂這是什麼。AED是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縮寫,這種設備有助搶救心源性猝死病人。每年都有不少人出現猝死,可是卻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援而死亡。

  

  公共場所普及AED的必要性:

  9月25日上午,在北京地鐵13號線霍營站,一名男子突然暈倒,現場乘客將其抬上站臺,而後有兩名熱心群眾先後對其實施心肺復甦。約半個小時後,急救人員到達現場並將其送往醫院搶救。

  遺憾的是,該男子被送醫之後,仍因搶救無效不幸離世。事發後,「公共場所普及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的必要性」成為微博熱議話題。因為根據官方數字顯示,我國每年發生的心源性猝死達54.4萬例,每天約有1500人死於心臟驟停,而超過60%的心源性猝死都發生在醫院之外。

  要知道,當出現心臟驟停時,能否在「黃金四分鐘」給予及時高質量的電除顫成為患者能否搶救成功的決定因素。除顫每延遲一分鐘,患者生存率就會下降7%~10%。如果公共場所普及AED,國人們學習該設備的使用的話,遇到了心臟驟停的病人時,路人就可以及時給予幫助。給醫務人員的到來,爭取時間,因為儘早除顫的話,病人的生存率就會提高一些。

  

  當然,推動AED設備普及率更多是政府的事,這需要合理規劃,組織,還要設立一套完整的系統,可不是簡單的事情。作為普通民眾,我們無法做到,但是我們可以學習急救知識、掌握急救技能,遇到了需要幫助的人時,方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為病人正確生存的機會。

  生活中哪些行為容易造成猝死?

  1、突然運動

  生活中有不少人覺得自己身材不好,過於肥胖了,為了快速達到減肥效果,想減肥的時候,就會瘋狂鍛鍊,想要通過運動瘦下來。可是短期是不可能練出好身材的,若是突然間過量運動的話,會導致身體負荷過重,致使肌肉無法承擔壓力。

  如果本來就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話,突然大量運動,很容易導致心臟負荷加重,最終造成猝死。

  

  2、長期加班

  因為熬夜加班猝死的例子很多,這是因為長期加班,身體得不到休息,致使身心都遭受折磨。身體超負荷運轉,而且內心則承受巨大的壓力,在雙重折磨下,很容易引發心肌梗塞、心臟病等危險,加大猝死的風險。

  3、婚外性行為

  婚外與他人發生性行為是不道德的,因為已經結婚不是單身了,這樣做可是違背道德的,也就是常說的出軌。往往經常發生婚外性行為的人,也很容易發生猝死。因為出軌可是背著妻子(或丈夫)與別人發生關係,當事人一般會特別緊張,情緒也會變得不穩定。在緊張狀態下發生性行為的話,可是非常容易出現猝死的。

  另外,在身體疲勞的狀態下,馬上發生性行為的話,很可能造成心臟、血液系統過於疲勞,最終發生猝死。因此,夫妻雙方千萬不要在長途乘車歸來、做了體力勞動之後,發生關係,請一定要認真休息,身體輕鬆後再進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煙臺公共場所有哪些地方部署了AED 預防猝死
    膠東在線消息 近日,問題編號為1079420的網友留言諮詢:據統計我國心源性猝死居世界首位,為了預防猝死,目前煙臺市各縣市區的公共場所,有哪些地方已經部署了AED,未來有哪些相關計劃?煙臺市衛生健康委對此回覆:您好,目前我市的蓬萊機場、汽車總站、汽車西站、汽車南站、北馬路汽車站、煙臺港客運站、煙臺火車站、煙臺南站、文化中心、膠東文化廣場、煙臺山公園、塔山公園、國際博覽中心、體育公園、政務中心等公共場所均配備了AED,相關工作人員接受了心肺復甦及AED使用技術培訓,公共場所急救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未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公共場所配備
  • 北京地鐵乘客猝死背後:公共場所AED缺失之痛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北京地鐵乘客猝死背後:公共場所AED缺失之痛本報記者 晏國文 高瑜靜 北京報導9月25日上午,在北京地鐵13號線霍營站,一名男子突然暈倒,現場乘客將其抬上站臺,而後有兩名熱心群眾先後對其實施心肺復甦。
  • 乘客猝死背後:北京多個地鐵站內未配備AED,普及面臨難題
    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陳志認為,相關部門和公共場所負責方的認知問題是普及AED的難點,有人會擔心配置AED後的追責問題,「萬一沒救好,救壞了怎麼辦」。 全文3164字 閱讀約需6分鐘 25日,一名45歲男子在北京地鐵站內猝死。當日,急救大V「急診夜鷹」發文《北京地鐵站內再發猝死事件,「家屬對死因無異議」,醫生有異議》,質疑北京地鐵未配備AED。 大型公共場所是否應配備AED引發討論。
  • 衛健委回應高以翔猝死:應普及心肺復甦 抓黃金時間-猝死 室顫 AED...
    原標題: 衛健委回應高以翔猝死:應普及心肺復甦術和自動體外除顫器跑贏黃金4分鐘  12月26日,國家衛健委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前一段知名藝人高以翔節目錄製現場突然死亡的事件,海南醫學院黨委書記、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候任主委呂傳柱表示,猝死是急診的一個極端事件。
  • 今年4800臺AED將配置全省公共場所
    2021年,全省將在多個州市的公共場所配置AED設備4800臺,培訓志願者4.8萬人。2020年雲南省在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等城市的公共場所安裝AED設備1067臺,培訓志願者2.9萬人。
  • 煙臺市20個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AED)正式啟用
    煙臺市衛健委副主任白同林在致辭中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猝死發生率呈現顯著的上升趨勢,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至少有54萬人死於心跳呼吸驟停,心腦血管疾病一直佔據煙臺市院前疾病譜的第二、三位,每年全市至少有2000人發生猝死,其中相當一部分發生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且發生率呈現上升趨勢,嚴重威脅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煙臺20多處公共場所將安裝AED 可提高生命搶救成功率
    水母網9月14日訊(YMG全媒體記者李俊玲 通訊員 吳明順)記者昨日獲悉,為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助力「健康煙臺」建設,在市120急救中心積極推動下,我市將有20處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陸續統一配置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儀,此舉是一個扎紮實實的民生項目。
  • 把猝死掛嘴邊的打工人,開始擔心能否用上AED
    美國心臟協會指出,在室顫(心臟驟停發生的根本原因)發生的第1分鐘內進行除顫,存活率高達 90%,所以AED又被人們稱作「救命神器」。12月11日,廣州地鐵終於宣布,在全城100個地鐵站投放AED,覆蓋主要站點。此前,杭州、北京紛紛開始在公共場所安裝AED。
  • 你知道什麼是AED嗎?心臟猝死的拯救神器!
    AED現在中國的很多地方慢慢的開始普及起來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急救常識。AED普及既然這個AED可以有限的救治心臟驟停的患者,那麼這個神器就應該被普及開來,其實這個神器才剛開始在我國開始認知起來,離普及還有一段時間,據合肥臺報導,在合肥,也就幾個大型的醫院,高鐵站,以及飛機場配備了AED。
  • 「救命神器」AED是啥?咋普及?青島搞了一場頭腦風暴……
    12月15日,「傾聽與商量」協商平臺第三期沙龍活動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播出後,活動嘉賓市政協委員王曉青提出的關於普及「救命神器」、打造「黃金4分鐘AED急救圈」的建議引起了廣泛關注。  普及需要社會廣泛參與,AED專項基金呼之欲出  AED的普及遇到的幾大障礙在於,群眾對該救命設備知曉率低,財政資金不足以完全支撐設施採購,配置之後會用的人太少。
  • 公共場所標配AED需要法律護航
    近日,杭州市政府官方網站發布了《杭州市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管理辦法》,該《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杭州市司法局獲悉,杭州是全國首個以地方立法形式規範公共場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配置、使用的城市。
  • 「球王」馬拉度納心臟驟停去世 怎麼預防猝死
    猝死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不良生活習慣  生活好了很多人日常都不注意保健身體,有非常多的不良習慣,比如說經常熬夜、暴飲暴食、缺乏運動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人們的心臟問題加重,從而造成猝死。想要降低猝死風險,必須要養成早睡早起,定時定量進餐,每天堅持運動的好習慣。
  • 深圳公共場所已裝3500臺AED 搜索AED導航可找到
    深圳公共場所已裝3500臺AED:  深圳已在全市公眾場所安裝了3500臺AED,市民可通過「騰訊地圖」或微信小程序,搜索「AED導航」一鍵找到離自己最近的AED。  深圳市從2017年啟動了公眾場所配備AED計劃。截至目前,深圳市政府採購的一、二、三期3500臺AED已經全部安裝完畢。
  • 校園猝死事件頻發,AED普及率卻不足10%
    在青少年群裡,佔據運動型猝死的主體,佔比達到47.6%。 疫情以來,很多人意識到了體育鍛鍊對體質增強的重要性,國家和學校,也越來越重視發展孩子的體育能力,讓所有孩子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 心臟性猝死預防建議與搶救 心血管病患者預防猝死應做到三點
    近日,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邀請了天津醫科大學心內科主任楊清進行視頻直播,為大家講解關於長期加班熬夜的危害、身體需及時就醫的「求救信號」及心臟性猝死預防建議與搶救方法等問題。楊清表示,通宵熬夜會導致體內內環境和激素水平的變化,有心血管基礎病的患者通宵熬夜危害更重,部分會出現血壓升高現象,有可能會誘發斑塊破裂、急性心梗。
  • 20臺搶救心臟猝死的「救命神器」AED亮相淮安
    前不久,我市部分公共場所內增添了一種新型急救設備,陌生的面孔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但多數人並不知道這些設備為何物。淮報融媒體記者昨日從市紅十字會了解到,這批設備於11月底在淮安集中布點,首次安裝20臺,每臺成本3萬元左右。昂貴又稀少的設備有一個洋氣的名字:AED。
  • 劉申申:讓AED急救成為生命的「新希望」
    (人民日報)今年9月,北京地鐵一男子猝死的事件發生後,痛心之餘,有網友呼籲在各城市公共場所配備AED,讓AED出現在了大眾眼前。根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54.4萬人猝死,心臟驟停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實際上能搶救過來的心源性猝死患者不足1%。而近日,深圳路人通過使用AED成功搶救心梗男子的新聞,讓我們看到了心源性猝死施救率提高的可能性。
  • 入冬後猝死事件多發,為什麼?能預防嗎?該怎麼救?
    入冬以後,多起猝死事件引起人們關注。看上去健康的人為什麼會意外猝死,猝死能預防嗎?澎湃新聞12月19日報導,近日上海一家網際網路公司47歲員工在健身房外猝死。據該公司回應,這名員工走出健身房後被發現暈倒在沙發上,公司其他人員雖立刻安排急救措施,但急救人員到場查看時該男子已不幸離世。
  • 晉中在人流密集公共場所投放49臺AED
    晉中市紅十字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該市已向學校、機關事業單位、車站、養老機構等人流密集公共場所投放49臺AED(自動體外除顫器),配套心臟復甦技能和AED使用專業培訓人數1714人,任務完成率均超過100%。
  • 996的打工人,開始擔心能否實現AED自由
    「救人的滅火器」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6日凌晨,足壇巨星馬拉度納在家去世;2020年11月26日音樂製作人呂曉棟突發心臟病倒在高以翔墓園旁;2019年,高以翔在錄製綜藝時突發猝死,35歲;2016年,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在北京地鐵6號線站臺上突然猝死,34歲;2014年,珠海國際半程馬拉松的終點線前,一名跑友心臟驟停,搶救無效死亡,年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