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out專屬PK賽結束後,在馬東的提醒下,五條人樂隊主唱仁科,舉起雙手非常有儀式感地把麥克風留在了舞臺上,這是五條人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裡第三次被淘汰。
《樂隊的夏天》是愛奇藝、米未聯合製作的一檔音樂綜藝節目,成為2019年夏天熱度最高的綜藝,今年舉行第二季,參加的大部分樂隊依然在線,然而相比於豆瓣評分高達8.5的第一季來說,第二季口碑明顯走低,評分僅7.5分,被不少圈內人士和觀眾指「丟失了初心」,牛牛觀察在這裡想從五條人樂隊的三次淘汰,來聊聊《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為何不如第一季好看了。
1、五條人成節目話題貢獻者
五條人,這支市井氣息濃厚、自稱歌曲帶「塑料味」的樂隊,持續貢獻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最引人矚目的話題。
初賽階段,五條人放了節目組「鴿子」上臺臨時換歌,導致全場工作人員傻眼,燈光字幕等沒跟上,表演採用方言的演唱方式在觀眾投票時非常吃虧,第一次淘汰。而在互動點評環節,樂隊主力仁科與阿茂不停地貢獻著金句,引發場內外一陣歡樂,當天,「被五條人笑死」登頂微博熱搜榜,即使是毫不了解音樂的人,依然被他們的妙語連語逗得前仰後合。
改編賽階段,由馬東、大張偉、張亞東、周迅四位超級樂迷投票,復活了五條人,在1V1與福祿壽樂隊PK時,五條人改編了伍佰的《Last Dance》,居然又一次被淘汰,引起網絡上的樂迷一陣躁動,「去撈五條人」彈幕充滿屏幕。
Call Out(又一次復活)階段,五條人再一次登臺,把初賽時「放鴿子」的《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與Mandarin樂隊PK時第三次被淘汰。
仁科、阿茂在後採中坦言「老是被淘汰」,一位長期關注樂隊的大V感慨:「節目組能不能痛快地淘汰掉五條人?!」
包括牛牛觀察在內的許多觀眾也深深感受到,節目組一而再、再而三地如此「消費」五條人樂隊確實過分了。五條人樂隊,如果首期的表演「事故」是一隻黑天鵝,那後面兩次淘汰就顯得過於刻意了。在既定的規則框架內,五條人被一次次淘汰,而失去了五條人,節目的話題度就喪失了很多,所以才有了復活又復活的操作。
仁科說淘汰「不是我們的損失,而是節目組的損失」,沒錯,牛牛觀察一點都不會心疼五條人,他們自有自己的格局與態度,很多觀眾都會被他們的真實與自然所打動。仁科一直說五條人「塑料」感,但其實通過多個媒體的採訪,仁科是一個「知識分子」,讀過很多哲學圖書,正如他所說的,「寧願土得掉渣,也不要俗不可耐」。
2、真實感打了折扣的名利場
一般來說,原創性的綜藝節目第一季做起來難,難的是不確定性,硬著頭皮摸索著前進,比如今年另一檔火熱的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直到總決賽「糊」掉,而《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樂隊文化在國內屬於小眾文化,即所謂的Underground(地下),誰也不知道會做成什麼樣,而大多數參與的樂隊都是抱著玩的心態,像刺蝟主唱子健說,玩樂隊的人都很「狂」,節目讓樂隊圈之外的人看到了他們的「狂」,在「狂」的真實下,「媚俗」的功利心少了,相比於樂隊需要一檔綜藝來說,這檔節目更需要樂隊,因此在節目呈現中也比較尊重樂隊。不可否認的是,或許新褲子、痛仰、刺蝟等所有樂隊當時也都沒有想到《樂隊的夏天》成了一檔現象級的節目,給他們帶來了名利雙收,今年新褲子樂隊在各個綜藝節目裡頻頻串場助陣就可見一斑。
正因為有了第一季的大獲成功,第二季《樂隊的夏天》似乎「想得更多」,多了的或許就是一絲功利心,從第一季裡需要樂隊,給予樂隊最大的尊重,到第二季裡,樂隊依賴節目「想紅」的感覺表露無遺,多了一些講故事,真正音樂的內容減少了很多,網上吐糟最多的是曾PK淘汰掉五條人的福祿壽,拘謹侷促中映射的是裹著一副套子,很難與觀眾產生共情,排名莫名奇妙躥升復活的後海大鯊魚,缺少了團魂曹璞、鼓手小武的付菡並沒有找到自己的巔峰狀態。
事實上,《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製作的「硬體」必然是高於前一季的,超級樂迷陣容還請來了周迅。而就樂隊的水準上,第二季的《樂隊的夏天》並不遜於第一季,掃地僧一般的中國民謠代表野孩子樂隊、全員回歸重組被網友叫囂「爺青回」的達達樂隊、病態嬌美的大波浪樂隊、被冠以「搖滾之王」稱號熱捧的Joyside、民族特色的Haya樂團……只是有一個擰巴的點在於,這些樂隊特色「平平」,缺少話題性,目前無論是初賽,還是改編賽,以及最新一期合作賽,暫時還沒有特別「出圈」的一首作品。這便是第二季節目的焦慮,也正是基於此,節目才需要五條人貢獻話題度。
3、寫在最後:希望後續能有更多驚喜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仍在持續熱播中,儘管沒有了第一季的大火,但網絡熱度和群眾基礎仍是存在的,參賽樂隊仍都在努力參與去爭奪表演的機會,以及收穫名利的可能。樂隊的生存狀態、價值體現仍在輸出中,一個節目可能無法徹底改變,但起碼已經走出了兩步,從摸索中意外成功,又一點點地開始變成一個商業綜藝節目,牛牛觀察也會持續關注,希望在後續中看到更多的驚喜。
說明:同步李君微信公眾號「牛牛觀察」,「牛牛觀察」現已入駐百家號、頭條號、搜狐號、一點號、網易號、微博、雪球、財富號等傳播平臺,首發網站二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