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寶講故事
各位朋友看《笑傲江湖》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容易忽略的問題。當年令狐衝在思過崖面壁的時候,由於遭受田伯光的逼迫,最後惹得山洞裡的風清揚前輩出山。在風清揚教了令狐衝簡單的幾招之後,令狐衝就猶如醍醐灌頂瞬間擊倒了田伯光。
從此令狐衝跪在風老前輩面前,學會了獨步武林的《獨孤九劍》。看到這,不知各位有沒出現一絲困惑,既然風清揚的劍法如此高深莫測,為何一直都沒有光復華山派?
有的人說了,金庸在原文中曾說過,風清揚遭遇了感情騙子,在氣宗和劍宗爭鬥的關鍵時刻卻只身前往江南婚嫁。待東窗事發之後,風清揚是悔恨不已,加之遭遇了一連串變故之後,風清揚看破紅塵,最後躲在華山之巔終日不出。
這樣的解釋能說明風清揚為何深居簡出,江湖中人也知道「風清揚」的名字。可奇怪的是,江湖前輩聽聞過風清揚的名字,卻對於獨孤九劍孤陋寡聞。
首先見識獨孤九劍的是田伯光,他對這套劍法是一問三不知,就算是華山派掌門嶽不群,他對令狐衝施展的獨孤九劍也是茫然不解。加之嶽不群多疑敏感,他甚至一度懷疑令狐衝學了《闢邪劍譜》的高深劍法,這才武功大漲。
風清揚的獨孤九劍到底何人傳授?如果是華山劍宗掌門所傳,為何江湖中人都沒有見過此套劍法?
我們都知道,金庸的武俠世界雖然是虛構的,但大多都是引用歷史,為了能過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之感,金庸就有了射鵰三部曲。因此,風清揚的獨孤九劍會不會和射鵰三部曲有關?
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到金庸的原文中尋到答案。在《神鵰俠侶》中,金庸曾寫道,獨孤九劍劍法非常奧妙,但獨孤求敗前輩最多也只能停留在「漸臻無劍勝有劍之境」。
無劍勝有劍之境就是文中所說的「草木竹石均可為劍」,奇怪的是,獨孤求敗前輩只是」漸臻之境「,為何到了風清揚手中卻是爐火純青?難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不光是風清揚,就連令狐衝也一樣,他經過風清揚短短幾天的指點之後,也領悟出了」無招勝有招「的境界,這相當於令狐衝也超越了獨孤求敗的」漸臻之境「。
這能說明什麼問題?種種跡象表明,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有瑕疵,後來經獨臂大俠楊過改良之後,終於加了」無招勝有招「這一總綱心法。楊過用黯然銷魂掌打死蒙古大汗之後,在古墓裡將平生所學再一次融會貫通。
我們都知道楊過的悟性天賦非同小可,所以他能很好地改良《獨孤九劍》,避免後人像他一樣,在襄陽大戰救郭襄的時候,因為手持木劍差一點被金輪法王打死。
這樣的猜想有依據?在《神鵰俠侶》的末尾有這麼一出:覺遠大師和張君寶為了追尹克西等人是一直追到了華山之巔,在那裡,他們眾人都遭遇了準備退隱的楊過和小龍女。
為了擊敗尹克西和瀟湘子,張君寶即使得了楊過指點依舊力不從心。旁邊的覺遠大師因為無意修習了《九陽神功》,因此他見張君寶受挫忍不住說了一句話:」要知道前後左右,全無定向,後發制人,先發制於人啊。「
俗話說得好: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正是覺遠大師的這句話,讓一直困惑的楊過恍然大悟:「這位大師的話定是引自真經,委實非同小可,這幾句話倒讓使我受益不淺。『後發制人,先發者制於人』之理,我以往只是模模糊糊地悟到,從沒想得這般清楚……」
之後楊過帶著小龍女回了古墓,日思夜想之下,楊過終於改良了獨孤九劍,將」後發制人「應用到獨孤九劍中,終於將獨孤前輩的「草木竹石均可為劍」提升到」無招勝有招「,也將這一劍法心得傳授於後人。
所以,風清揚非常有可能就是楊過的後人,不信?你將風清揚的名字倒過來讀會發現什麼——楊清風!
這也許就是金庸埋藏在風清揚身上的秘密,風清揚的獨孤九劍就是楊過所傳,各位大俠,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