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視聽語言、角色塑造、主題呈現解讀坎城電影《霸王別姬》的魅力

2020-12-18 小魚愛說娛樂事

對於這部經典之作,網上的解讀很多,但大多數局限於故事情節來分析,未免顯得單薄。我認為,要想深入領略此影片的魅力之處,必須從多個層次來分析解讀。@初見魚子醬

電影《霸王別姬》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由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陳凱歌執導,更有華語影壇知名演員張國榮,鞏俐,張豐毅,葛優等人傾情演出,影片自上映至今一直被視為華語巔峰之作之一。

1993年,影片斬獲第46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華語電影,並在此後包攬眾多有分量的大獎。不僅如此,該影片還入選豆瓣電影Top250清單,近200萬人標記看過,超130萬人給出評價並打出9.6的高分,被認為優於99%的愛情片。

影片主要講述兩名京劇藝人段小樓和程蝶衣跨越半個世紀悲歡離合的故事。其中,中國歷史的巨變、傳統文化的變遷、世間百態的寫照、人性的黑暗和思考這些元素都在上世紀紛繁複雜的京都城裡逐一上演。其宏大的時代背景和歷史框架完美融合,奠定了影片史詩級的地位。

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認為無法深刻體會到此片的獨到魅力之處。因此,本文將從「視聽語言的處理、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題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多層次多維度對此片進行深度解讀:

視聽語言的處理:灰黑色調的運用奠定影片悲愴基調,京劇唱腔增添故事的悲涼感人物形象的塑造:矛盾的霸王形象和錯位的虞姬形象,人物的隱喻彰顯對人性的思考主題的呈現方式:動蕩的時代背景下,程蝶衣的悲劇人生折射出歷史的巨變

01、視聽語言的處理:灰黑色調的運用奠定影片悲愴基調,京劇唱腔增添故事的悲涼感,畫面和音樂的完美配合描摹出壓抑沉重的動蕩局面

電影《霸王別姬》上映至今已有二十餘載,時隔多年再次回味影片,我們依然會為電影裡唏噓的故事情節和鮮活的人物形象所動容。影片故事背景架構於動蕩的二十世紀北京城內,跌宕起伏的歷史變遷和傳統文化的興衰走向交纏糾錯,主人公京劇伶人的悲歡離合就此上演。

影片通過色彩的渲染和聲效的襯託,將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走向作為電影主題,在觀眾眼前緩緩展開一場壓抑沉重的多事之秋。電影中視聽語言的極致運用,我們可以從很多細節中看出:

①冷暖色調的極致運用渲染影片悲愴氣氛

電影全片採用悽清色調打造悲愴氛圍,簡潔沉重的灰黑色調貫穿影片始終。故事開端映入觀眾眼前的即是一副陰沉天氣,黑雲壓城的氣勢搭配白雪皚皚的悽冷氛圍,主人公小豆子迎來被母親賣掉的命運,黑白色調的運用渲染了程蝶衣悲劇人生的開幕。

電影中多事之秋的壓抑沉重氛圍在灰黑低沉的色調迎來爆發,時刻揪著觀眾的心。

另一方面,在光線方面,導演特意採用暗黃色調的燭光效果,既迎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又渲染出陰沉的氣氛。舞臺上絢麗多彩的服裝,籠罩在暗黃的燈光下,並未讓人感受到色彩的活力,反而給人一種悲痛抑鬱的壓迫感。這既是片中人物面臨的複雜情緒,也是動蕩時代悲愴走向的暗示。

②京劇樂器的運用突顯故事的悲涼感

電影大量使用京劇配樂,不僅為影片增添了一絲民族傳統韻味,更突顯出故事背景的悲涼感。通過聲音與畫面的搭配,更能進一步地塑造電影主題和揭示人物命運的走向。

主人公小豆子被母親斬斷六指後強行送去戲班,一首京劇曲牌《夜深沉》應聲響起,蒼涼的配樂暗示小豆子戲曲生涯的開啟,也昭示著他悲劇人生的開端。戲班師徒強迫小豆子拜師,京劇弦樂和小豆子哀嚎的聲音此起彼伏,暗示小豆子無法改變自己戲子的人生命運。

不僅如此,影片還有大量京劇唱曲的場景,諸如《思凡》、《霸王別姬》、《牡丹亭》等傳統經典戲曲的演唱和表演。大量穿插京劇配樂和表演,一方面起到推動故事發展的作用,銜接電影情節前後發展,另一方面帶著悲劇色彩的京劇表演也增添了影片的悲涼感。

02、人物形象的塑造:主人公矛盾錯位的形象塑造呼應主題,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形象深入人心,處處彰顯對人性的洞悉和哲思

電影《霸王別姬》之所以在歷經27年後仍被視作經典之作,不僅在於故事情節的精彩之處,更在於導演對角色的精準拿捏,從而塑造出無數鮮活而又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影片中沒有絕對的壞人,他們都是被時代背景裹挾前行的小人物,各種無奈心酸讓人唏噓,處處彰顯出對人性的洞悉和哲思。

矛盾的霸王形象:段小樓和袁四爺影片中段小樓和袁四爺都曾經扮演過《霸王別姬》的楚霸王,兩人在劇中都是代表著力量的男性形象,但又略有不同之處。

段小樓是出於謀生之計,在舞臺上飾演著楚霸王一角哄臺下觀眾一笑;袁四爺則是出於對京劇的欣賞和熱愛,在家裡飾演楚霸王一角只為滿足自己的興趣。身份地位的不同註定兩人的本性也天差地別。

段小樓表面英勇,從小保護師弟小豆子,長大後保護青樓名妓菊仙,敢於和日本士兵鬥爭,不肯出賣程蝶衣而獨自受罰,但是他的英勇表象如同舞臺粉飾一般,只是他完美的保護色。事實上,他依靠師弟程蝶衣為日本軍官獻唱才得以逃出生天,保護菊仙只是歡樂場上的逢場作戲,遊街示眾時他為了自保與菊仙劃清界限,導致菊仙絕望中離世。

段小樓是舞臺上的霸王,現實中的逃兵,他的矛盾人性和懦弱本性是造就程蝶衣和菊仙的悲劇人生的根本原因。然而,他也有心地善良的時刻,而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在動蕩時代存活,人性的矛盾在他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引人深思。

與之相反的是,袁四爺雖未在正式演出中扮演過楚霸王的角色,但他卻在現實生活中扮演了程蝶衣生活中真正的霸王。袁四爺送寶劍給程蝶衣,只為博取他的歡心;當程蝶衣含冤入獄,袁四爺為他打點;舞臺的燈滅了,所有人都驚慌失措,只有程蝶衣一心演戲,只有樓上的袁四爺在默默注視著他。

袁四爺命運一如楚霸王,被碾壓在歷史的車輪下。他被冠以「戲霸」的稱號,在鎮壓反革命分子的運動中被槍斃,彼時袁四爺高昂著頭,踏著四方戲步從容赴死。

和出賣妻友的假霸王段小樓相比,袁四爺是現實生活的真霸王,卻也是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霸王,他是從未被虞姬賞識的楚霸王。袁四爺死亡的結局為影片增添了幾分悲劇色彩,也為後文京劇的沒落埋下伏筆。為戲劇而亡的袁四爺,就像為國家獻身的楚霸王一樣,既讓觀眾唏噓,也讓觀眾看見信仰的力量。

錯位的虞姬形象:程蝶衣和菊仙霸王是假霸王,虞姬卻是真虞姬。師哥段小樓只把戲曲當做謀生之道,師弟程蝶衣卻是「不瘋魔不成活」的入戲狀態。自從一首《思凡》唱出「我本是女嬌娥」,男兒身的小豆子就已經徹底入戲,直到他最後成為名角,以程蝶衣的身份為眾人所知,他還沉浸在自己的戲曲世界中。

他懇求師哥遵從師囑,要從一而終地演戲,要和他攜手演一輩子的《霸王別姬》,他聲嘶力竭地說著:

「差一年, 一個月, 一天, 一個時辰, 都不算一輩子。」

戲外的他,一如戲中的虞姬,深情愛慕著自己的師哥。正因如此,他拋棄尊嚴為日本軍官獻唱來拯救自己的師哥,他委身於袁四爺換取師哥喜愛的寶劍,更是在在師哥遭批鬥之時挺身而出。程蝶衣對段小樓的情深義重,正如虞姬為成全楚霸王的家國情深而自刎一樣大義凜然。

青樓名妓菊仙,是段小樓生活中的「虞姬」,她多年如一日守護著段小樓。當段小樓和日本士兵產生矛盾被捕時,是菊仙求程蝶衣出手相救;在街頭批鬥之時,段小樓為自保將程蝶衣寶劍扔進火中,是菊仙冒著危險救下寶劍。段小樓在青樓不過是逢場作戲,菊仙卻動了真心,多年如一日守護著這份感情,也守護著丈夫和師弟的情誼。

程蝶衣和菊仙,一為戲子,一為名妓,他們並不為世俗理解,但卻是真正的虞姬。他們是坦坦蕩蕩、大義凜然的虞姬,更是對愛情忠貞,甘為信仰獻身的虞姬。他們不如楚霸王英勇強悍,但卻有著柔韌而堅強的力量。這種身份的錯位和反轉,更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發人深省。

03、主題的呈現方式:動蕩的時代背景下,程蝶衣的悲劇人生折射出歷史的巨變,傳統文化自繁盛走向衰敗的歷程更是讓人唏噓

影片講述的故事跨越半個世紀的變遷,時代背景和人物命運走向緊緊捆綁在一起。在動蕩不安的京都城內,小人物跌宕起伏的命運時刻揪著戲外觀眾的內心。

歷史車輪的巨變、傳統文化的沒落、京劇伶人的滄桑人生,這些都是電影想要傳達的思想。導演通過塑造小人物在時代潮流中裹挾前行的無奈和心酸,引發觀眾對人生和現實的思考。下面我就分三點談談電影中是如何由淺入深地呈現電影主題的:

①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的人生軌跡,透露人生的執著和命運的無奈

小豆子母親是個窯姐,為了方便行動把小豆子當成女孩子養活,但卻時刻提醒他是個男兒身。從他以男孩身份被母親扔進戲院開始,他便開啟了「不瘋魔不成活」的人生軌跡。

起先,小豆子是擁有反叛意識和自我意識的。他反覆唱錯「我本是女嬌娥」,又和小癩子潛逃出戲院,這些場景都表現出他不甘受控的人生意識。

後來,小豆子受制於現實生活,甘願入戲。當他被臺上的名角表演打動,又感動於師哥為他所作的犧牲,在師哥的管控下他終於唱對了「我本是女嬌娥」,也讓自己徹底陷入戲曲世界。世上再無小豆子,世人只知程蝶衣。

最後,當他想要固執地唱一輩子戲曲的時候,卻被現實辜負了他的抱負和夢想。他懇求師哥陪自己唱一輩子的戲曲,師哥卻轉身投入菊仙的懷抱;他堅守傳統文化,卻被新時代摒棄,慘遭徒弟四兒搶走自己的角色。

在我看來,程蝶衣一輩子都在和現實抗爭,卻始終殘忍的現實生活被辜負。當他不願入戲時,現實逼迫他入戲,可是當他執著於唱一輩子戲時,卻又被時代辜負。

立志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演戲的程蝶衣,卻成了眾人眼中「不瘋魔不成活」的反面教材。程蝶衣坎坷的悲劇人生,既折射出歷史的巨變,又突顯了命運的無奈,使觀眾對自己當下所處的現實生活更有感觸,對於那個存在於歷史書上的時代也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②京劇藝術自繁盛走向衰敗,引起觀眾對歷史和文化的深思

在影片中,隨著程蝶衣命運走向一同跌宕起伏的,還有京劇藝術的命運。影片伊始,小豆子母親寧願含淚狠心割下兒子的六指,也要將小豆子送進戲班。彼時的戲班正處於輝煌時刻,無數窮苦人家藉此謀生。

逃出戲班的小豆子,因為看見臺上名角的表演大受觸動。舞臺上精彩的表演還有舞臺下熱烈的掌聲,都成為鼓舞小豆子學戲的動力。一旦成為名角,不僅衣食無憂,還能得到眾人尊重和追捧。

可是隨著時代變遷,京劇藝術也逐漸衰敗,不再受到人們追捧。熱愛戲曲的袁四爺被處死,曾經叱吒風雲的戲班師傅無奈離世,堅守京劇的程蝶衣卻被徒弟四兒陷害。

京劇的興衰存亡,在影片短短的171分鐘裡被表現得淋漓盡致。曾經大放異彩的京劇藝術,就如同無數小人物一樣,裹挾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緩緩被拋下。影片的悲愴色調和聲效渲染出京劇沒落的悲涼感,傳達出導演對傳統文化發展的思考和洞悉。

③影片以程蝶衣效仿虞姬自刎告終,產生強大的悲劇力量,更加發人深省

在李碧華原著小說中,程蝶衣飾演的虞姬自刎,殺死戲曲中的虞姬,程蝶衣本人也因此從戲中醒悟過來,從此過上普通人的生活。電影卻對這個結局作出調整,程蝶衣自刎,既殺死戲中的虞姬,也殺死戲外的自己。

這樣的結局設定,產生了巨大的悲劇力量。當他再次唱出「我本是男兒身」,他才恍然大悟,這數十載的時光,終是一場錯付。終於清醒的程蝶衣,看透過往人生,卻仍然選擇效仿虞姬自刎,這是對他過往選擇的交代,是他和虞姬合二為一的表現,也象徵著意識清醒的程蝶衣依然堅守過往信念。

影片摒棄原著小說大團圓的喜劇結局,反而以一種滿懷悲壯氣息的抉擇收尾,使影片主題得到進一步的升華。這種使觀眾意難平的悲劇結局,不僅可以給觀眾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而是還會讓觀眾在觀影之外多了一份對人生命運和時代變遷的思考。

寫在最後:

作為到首部在坎城電影節獲得金棕櫚獎承認華語電影,《霸王別姬》自上映後歷經27年依然被視為經典之作,歷久彌新。

從電影本身出發,我們可以發現,《霸王別姬》並無過多曲折離奇的劇情,真正打動人心的是導演通過電影主題向觀眾傳達的哲思和內涵。如果我們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該片,未免顯得單薄。因此,本文就從三個角度,由淺入深、由微觀到宏觀地深度解讀這部影片的精彩和魅力。

電影首尾呼應,黑白色調彰顯出悽清氛圍,劇中人唱著一樣的曲子,心境卻早已時過境遷。時代的洪流在永不止息地翻騰,歷史的車輪毫不留情地前進,無數被大時代裹挾前行的小人物,如何安身立命?或許只有保持一顆初心,我們才能不被浮躁的現實蒙蔽雙眼。歡迎關注

說明:本文配圖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文/初見魚子醬)

相關焦點

  • 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等方面探討《鐵達尼號》的魅力
    因此本文將從「敘事架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對深度進行解讀敘事結構:運用敘事策略,零碎的記憶會產生一種斷裂感,增加情感張力,視聽語言:細膩的畫面給人以美妙的視覺體驗,恰到好處的音樂渲染環境和氛圍,主題呈現:極端設定災難環境,生死考驗激發人性光輝,愛情永垂不朽1敘事結構:採用敘事策略交織主時空和次時空
  • 從敘事架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挖掘老片《鐵達尼號》的魅力
    因此,本文將從「敘事架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這三方面,從微觀到宏觀對該影片進行深度解讀:敘事架構:採用敘述的敘事策略,片段性回憶講述產生斷裂感,增加情感張力視聽語言:精緻細膩的畫面給人絕妙的視覺體驗,恰到好處的音樂渲染環境氣氛主題呈現:極端設定的災難環境,生死考驗激發人性光輝,愛情絕唱永不磨滅01、敘事架構:採用敘述的敘事策略,主時空與副時空交織,時空交錯的斷裂感緩和災難沉重感
  • 從創作手法、人物塑造、主題呈現解讀電影《瘋狂的外星人》魅力
    因此,今天我將從「導演的創作手法、故事人物的塑造、電影主題的呈現」三個維度,從淺到深來為大家解讀:01、導演的創作手法:真實與科幻交織推進故事情節,科幻與荒誕共存的搞笑表達,以獨特的創作手法帶動觀影者的觀感與視覺享受《瘋狂的外星人》這部影片富有想像力,每一次思想的碰撞
  • 張國榮錯失坎城影帝的經典電影《霸王別姬》,4月1日將在韓國重映
    整個海報的設計具有東方的禪位,選取了張國榮飾演的角色的經典造型,搭配韓國文字,比餓哦與一番意味。這部電影也是巨星張國榮一生拍過的經典電影中的一部。這部電影,亦是陳凱歌導演的經典佳作,目前本片在豆瓣上的分數仍舊高居9.6,排在經典top250部經典電影裡的第二名。無疑,是華語電影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 三刷《霸王別姬》:從視覺藝術角度分析經典電影的魅力與價值
    雖然是27年前的影片,但是一直到今天在豆瓣依然有著9.6分的高分,其魅力可見一斑,今天我嘗試從電影色彩和它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我的感悟三個方面,來解讀一下這部影片的魅力。作為電影藝術的重要表現方式,色彩的表達極具包容性和象徵性。色彩往往能通過空間的布局、視覺的渲染、畫面的經營,讓觀眾感受到某種超出情節之外的內容。在影片《霸王別姬》中,陳凱歌就成功運用了色彩這一特殊的語言符號。
  • 評豆瓣9.6分《霸王別姬》戲曲元素對電影品質的審美提升價值
    前言:《霸王別姬》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張豐毅等領銜主演。作為華語電影歷史上唯一一部獲得坎城金棕櫚大獎的影片,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了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 從視聽語言、敘事架構、主題思想解讀《菊次郎的夏天》的經典意義
    《菊次郎的夏天》全片以絕佳的視聽語言呈現出故事的奇妙情境;採用雙線交叉式敘事架構,構造出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不同的故事脈絡,在雙線交互中給人以穿透內心的情感共鳴;通過荒誕幽默的公路故事傳遞出最溫情的主題思想:與過去和解,才能找到自我、療愈人生,縱然滿身傷痕,也要以愛面世,溫暖世間,做一個溫暖純良之人。
  • 《霸王別姬》坎城舊照:鞏俐張國榮舉止親密,張豐毅刻意避嫌
    電影《霸王別姬》大家應該很熟悉,這是一部難得的國產佳作。這部電影由鞏俐、張國榮和張豐毅主演,講述了有關於戲曲霸王別姬的時代故事。當時這部電影播出以後就廣受好評,《霸王別姬》還獲得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1993年,張國榮,鞏俐,張豐毅憑藉《霸王別姬》走上了坎城電影節。三人的一組幕後照片多年後成為經典。
  • 淺談電影《霸王別姬》中的京劇元素
    關鍵詞:《霸王別姬》;京劇元素;京劇音樂1933年,陳凱歌執導的電影《霸王別姬》一問世便在國內外電影界引起轟動,該片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和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等多項大獎,它是華語電影的經典之作,更是京劇藝術與電影藝術相結合的巔峰之作。
  • 什麼是視聽語言?帶你了解視聽語言基本內容及對於電影的重要性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關於「視聽語言」的基本簡介和理解方法。電影作為一門畫面與聲音結合的藝術產物,分析好視聽語言才能夠更好的把握電影。這篇文章我將分成「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的內容(上)」兩個部分來介紹,可以做筆記記錄一下。什麼是視聽語言?視聽語言就是結合畫面的視覺感受,再配以聲音的聽覺感受從而構成的一種「剪輯的藝術」,不只是電影,電視,廣告等影像產物都運用了視聽語言並且也必不可少。
  • 華語神作《霸王別姬》:敘事、鏡頭、主題,時隔多年你讀懂了嗎?
    這部電影在上映後獲得海峽兩地乃至於全世界影視界的一致好評,從上映開始就備受觀者讚譽,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第46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第6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在內的38項國際榮譽!好的電影永遠不會過時,這部電影從誕生的二十多年以來一直受到國人的稱讚 ,今天我將從敘事模式,鏡頭語言,以及主題立意這三個方面,帶領大家賞析這一部絕世經典,經久不衰的魅力文藝電影。
  • 《霸王別姬》:用戲劇的象徵意義解讀影片的深刻內涵
    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這是首次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同時也是中國影片首次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此外還獲得了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現今電影上映已經27年了,但是該影片在豆瓣依然是9.6高分。
  • 《霸王別姬》的那些臺前幕後:張國榮有沒有搶尊龍的角色
    它在全球斬獲大獎無數——它是華語電影歷史上唯一一部獲得坎城金棕櫚大獎的電影,也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它錯過奧斯卡,是因為奧斯卡評委認為《霸王別姬》已經得到了金棕櫚和金球獎,又沒有見到陳凱歌關於此片的人和宣傳活動,所以他們以為《霸王別姬》已經不需要這個奧斯卡獎了。
  • 《冰雪奇緣》從視聽語言、角色設置、救贖意義,聚焦女性自我重塑
    讓它影響力遍布全球、經久不衰的,不僅是空前精美的畫面、可愛討喜的人物,更是這部電影通過視聽語言、角色設置、價值導向,所表達的對「女性自我重塑」的關注與期許。本文以影片角色與情節為依據,從3個層次展開剖析,解讀電影如何聚焦「女性自我重塑」,給予女性觀眾啟發、呼籲男性觀眾理解。
  • 以《瘋狂原始人》為例,解讀夢工廠動畫電影的電影美學特點與魅力
    今天我將從影片的敘事方式、人物塑造和影片內容來進一步解讀夢工廠電影的美學特點和魅力。在文章的每個部分,通過對影片的敘述和分析,我會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另外通過這種講故事的敘事,非常成功的塑造並拓展整部動畫影片的時空呈現厲,將一個多彩的生態空間帶到觀眾面前,讓在看電影的時候不僅僅是只被情節所打動,還會被大自然的美麗所打動。
  • 霸王別姬電影講的什麼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時長171分鐘
    霸王別姬電影講的什麼 霸王別姬韓國重映時長171分鐘  電影《霸王別姬》主要圍繞了兩位京劇演員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從兩人的經歷展現出對傳統文化、人性以及當時社會每個人生活狀態的思考等,期間經歷了民國、抗戰、新中國成立以及文革等上個世紀最重要的時間節點,從程蝶衣的悲劇人生,看出了時代風雲的變遷。
  • 從鏡像語言、象徵意義、環境呈現解讀黑喜劇《楚門的世界》的魅力
    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佳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鏡像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環境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為大家進行深度解讀:鏡像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用多個主體視角,襯託出了導演鮮明的反烏託邦式思想傾向事物的象徵意義:片場、攝像機、周圍人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
  • 《霸王別姬》:「人的一生該如何度過」
    《霸王別姬》這部影片講述了兩個京劇藝人半世紀的悲歡離合。作為第46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得主,霸王別姬實為一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影片。影片開頭,段小樓與程蝶衣時隔多年再次同臺,來到劇場彩排。多年後,二人成角,由霸王和虞姬兩個角色唱紅,蝶衣因段小樓娶了妓院頭牌菊仙而對他心生不滿,由於處事觀念的不同,二人的感情逐漸產生隔閡。兩人對戲劇與人生關係的理解有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解放後,蝶衣和小樓被曾經好心收養的小四陷害,情急之下,為保性命,撇清自己,小樓當眾列舉蝶衣的罪狀,說出從未愛過菊仙的話。
  • 《霸王別姬》:戲夢人生
    段小樓與程蝶衣是一對打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兩人一個演生,一個飾旦,一向配合天衣無縫,尤其一出《霸王別姬》,更是譽滿京城,為此,兩人約定合演一輩子《霸王別姬》。但兩人對戲劇與人生關係的理解有本質不同,段小樓深知戲非人生,程蝶衣則是人戲不分。
  • 張藝謀有一部堪比《霸王別姬》的國產電影巔峰之作,卻被禁26年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海報1994年國內電影兩部巔峰之作,《霸王別姬》和《活著》同時內地電影市場也有兩部影史的巔峰之作,一部是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在中國影壇的地位是無與倫比的,它對中國電影的貢獻和影響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