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鏡像語言、象徵意義、環境呈現解讀黑喜劇《楚門的世界》的魅力

2020-12-12 木蘭的兩隻短腿貓

高分影片《楚門的世界》誕生於 1998 年,它是在美國真人秀節目風起雲湧的背景下,由著名導演彼得·威爾執導,知名影星金·凱瑞主演的一部黑色幽默影片。在豆瓣上,有 514751 人對《楚門的世界》進行評價,總體評分高達 9.1 分,根據算法統計,它好於 98% 的劇情片,好於 99% 科幻片。

楚門·伯班克,一個「平淡無奇」的中年男人。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一個叫桃源鎮的小城,是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紀人,有妻、有房、有車還有一個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過著似乎與常人完全相同的生活,一切都很正常。

直到 30 歲這年,死去的父親突然露面,讓他發現生活中處處透著詭異,漸漸發現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和車反覆來往,跟蹤自稱是護士並且每天都去醫院工作的妻子竟然不是護士,讓楚門感覺著他的生活是那麼的不真實。

最後楚門駕船撞到海邊高牆的時候才發現,桃源鎮不過是一個巨大的片場,原來一切都是假的。過去 30 年的每一秒、每個角落都有數千部攝像機在對著他,除了他是真實的,身邊所有的人都是演員,而他的生活,是一場名為「楚門的世界」的真人秀。

在我看來,從被限制到反抗最終鼓起勇氣爭取做自己。從一個中規中矩到勇敢追求的獨立人,楚門的經歷其實是向所有人表達發現自己,重塑世界觀的意識覺醒。楚門逃離了被控制的舞臺,打開了通向未知的現實之門。與其說片尾留給觀眾的是一個光明的尾巴,不如說它仍然留給觀眾一些疑慮,真正的現實又是什麼?

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佳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鏡像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環境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為大家進行深度解讀:

鏡像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用多個主體視角,襯託出了導演鮮明的反烏託邦式思想傾向事物的象徵意義:片場、攝像機、周圍人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環境的呈現方式:獨具特色的小鎮設定,去除安定詳和的背後,更彰顯出獨立男性做出選擇的艱難

01、鏡像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用多個主體視角,表面是在襯託楚門的安定生活,其實也是在傳達導演鮮明的反烏託邦式思想傾向

作為一位觀影者,看完《楚門的世界》後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感到前所未有的思想與靈魂的撞擊。雖然男主活一個虛幻的世界裡,但是他是一個真實的人。表面上,楚門的不滿來自廣告臉的妻子,一成不變的生活。但深層次是對權力構造下的不滿。

楚門為了自己年青時的夢想,為了自己的真愛。他在這些壓抑中控訴和掙扎。這種控訴的多主體鏡像語言與畫面,我們能從很多細節中看出來:

① 上帝視角下的人生: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絕對控制,渲染了壓抑的氣氛

導演克里斯多福在這個人造的小鎮上,架設了 5000 多個隱形攝像頭,以此記錄楚門從出生到死亡的一生。在這檔全球矚目的真人秀裡,主演的父親,母親,朋友,妻子,同事,甚至街上的路人全部都是演員,他們和全世界的觀眾一起觀看著楚門的個人秀表演。

在大如穹廬的攝影棚中,無處不在的攝像頭反映的鏡像,代表著凝視、偷窺和控制。節目導演克里斯多福以「上帝視角」,以絕對權利調控著楚門及桃源鎮的一切。

另一方面,配合楚門出演的演員們則是名副其實的被控制者,他們的不幸來源其每天程序化的生活以及對於外界控制心甘情願的承受。表演是謀生的工具亦是生活的全部,在情感與利益的碰撞中如何選擇成為觀影者探討的人生命題。《楚門秀》的配角與自己生活的主角這一雙重身份使每個演員身上承擔著一種不可明說的複雜情感和身份障礙。

在我看來,就楚門而言,他是極為矛盾的典型個體,他被安排與限制的人生註定了他的悲劇命運,然而他不甘受支配與操控的反抗亦扭轉了他的悲劇色彩。毫無疑問,楚門是現實中每一個人的縮影,他所面臨的控制與操縱、隱忍與反抗亦是每一個社會人所面臨的真實處境。

② 娛樂至死的觀眾:社交媒體直播視角下被裹挾的人生,映射出人類普遍的生存狀態

在其著名的《娛樂至死》一書中寫道:「人類無聲無息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心甘情願,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電影以戲中戲的表現形式,講述著主角楚門的一生。劇中的觀眾每天都會觀看「楚門的世界」的 24 小時直播,甚至在吃飯,洗澡,工作,睡覺時都會看。

按部就班的群眾演員以及片中痴迷直播的《楚門的世界》觀眾,他們每個人都是控制與被控制,主動與反抗的代表,他們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在完成故事講述的同時也映射著社會的多變和人性的複雜。

這恰恰映射了我們的如今的生活,就像我們真實世界中的真人秀節目及網絡視頻直播。在片子最後,觀眾為楚門的逃離成功歡呼雀躍之後,兩個保安用極其平淡與無所謂的態度更換了頻道。

在我看來,是導演藉此向觀眾表達一個普世的道理,即便多麼強烈的窺探欲和同理心,別人的生活終究與自己無關,人們最關注的往往還是自己。

這部影片也在完成對自我情感宣洩與表達的同時更多地引導著觀眾去思考自我人生與命運的種種可能。為別人而活,受別人控制看似是這群演員的真實寫照實則映射出人類普遍的生存狀態。

③ 新媒體操縱與監視的呈現,畫地為牢讓眾生無法擺脫的尷尬境地

現在社會的飛速發展使媒體成為社會的萬能工具,任何人在媒體的操縱與監視下別無選擇更無處可逃,影片中楚門的不幸在於其被操縱與監視的尷尬處境,亦在於時代下新媒體的全球化和人們與生俱來的原始窺視心理。

片中設置的桃源鎮是一個小型的真實世界,楚門就是每一個社會人的縮影。人人在自己所處的世界裡以一種不自覺的方式被動的接受著外界媒介所強加於自己的一切信息,促使個人的意識和命運在無形之中發生著不自知的變化。

影片中導演在桃源鎮為楚門專門設置的數千臺隱形攝像機一樣,媒體時代中的我們其實也正處於這樣一種被監視的狀態,人人身處其中卻不自知,人人別無選擇卻又無處可逃,這是眾生普遍的生存狀態,也是眾生無法擺脫的尷尬境地。

在我看來,我們每一個人就和《楚門秀》中的主角一樣,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可是卻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宰,我們常常以一種被動的方式在現實的世界裡過著自己虛假的生活,看似為自己而活實際上是在無意識的過程中受到別人意識的影響——畫地為牢。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將人們的窺視心理無限放大,所有人都在對別人的生活品頭論足,卻對自己的人生卻無知所措。這種窺視來源於人們對內心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恐懼,從別人悲慘的生活中尋求些許安慰,也從別人的歡樂中影射自己的生活。

02、事物的象徵意義:片場、攝像機、周圍人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

本片最大的象徵含義,就是楚門那些看起來真實的生活軌跡,其實是全世界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所有人都知道楚門,除了楚門自己。

《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虛假世界帶給楚門的認知,讓楚門認為虛假世界就是真實世界,這種認知之所以難被識破,極具欺騙性,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① 「片場"其實是製造真實感的道具

楚門生活的桃源鎮是一個充滿和諧友善、碧海藍天的的世外桃源,這裡充滿了美好與光明。片場模仿了一個真實小鎮環境,有醫院、學校、公司、客運部門等等,甚至每天的日出日落和四季變化,都被電腦程式精準地操控著。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接受採訪的節目導演克里斯多福,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至今楚門還不知道,自己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他回答說:「我們都接受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就是這麼簡單。」面前的「現實」之所以易於令人信服,在於它觸手可及地貼切人的感官,人們往往會將真實感,誤以為真實存在。

在我看來,從楚門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被剝奪了與外界的聯繫,從某種層面上講,他就是「桃花鎮」中的原住民,所以他面對的世界原本來就是這樣的。楚門對於外界的一切信息,在認知層面都是無法證實和證偽的。

就像哲學家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所說的:我們認知的對象,是感覺後的對象,至於對象本身是什麼樣的,我們完全不知。

也就是說,只要視覺、觸覺等感官讓你覺得某件事情 100% 真實存在,那麼你就不會產生質疑。

② 攝像機讓事物常態化,讓人認知被動化

劇中攝像機無處不在,沒有劇本,沒有彩排,24 小時,365 天,隨時窺探楚門的生活,然後再通過衛星轉播實時地出現在全球的觀眾面前。

這種令人沉醉的消遣娛樂方式,用源源不斷的感官刺激拉攏著觀眾的注意力,佔用人們大量的生活時間,讓其在不知不覺間形成常態化的認知,且喪失了主動思考的能力。

「桃源鎮」的片場,每天早上,楚門出門都重複說同一句話,連鄰居大叔的狗每天都是常規化的動作。楚門的公司,每一個人都在他出現後,才開始真正地工作。他家附近的路上,每天都有相同的人拿著鮮花和車來回反覆。這些熟悉的現象,讓楚門和其他圍著他轉的演員,都產生了認知惰性。

生命最容易被埋葬在熟悉的環境中。當人過於依賴自己生活的小圈子時,一成不變的重複的行為,看似越來越熟練,其實已經變麻木了,思維開始僵硬、靈魂便會開始變得黯淡。在不能重來的人生中,勇於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去勇敢面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感,才能體會精彩的人生。

③ 周圍事物是視野邊界狹隘局限的原因

人們是靠認知了解事物,改變事物。 我們人生格局裡藏著我們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的人。世界可以無限大,格局的邊界視乎我們的視野之所及。

而影片中楚門從小長到大,眼中形形色色的人,接觸的事物,構建了他的全部關係網絡,在他視野邊界的制約下,無法意識到外圍「世界」的真實面目。

我們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其中很重要一個原因是,局外人能擺脫這個「局」對眼界的限制,在當局者的「視野邊界」下,將我們困於其中,我們就無法清醒地認識到利害關係。

在我看來,楚門的視角是發展和變化的。正如一個人的逐漸成長。從另一個層面上講,一個人目光短淺,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外界對眼界的限制,「井底之蛙"裡的蛙之所以看不到大千世界的真實境況,是因為「井」對視野造成的認知局限。

03、環境的呈現方式:獨具特色的小鎮設定,去除安定詳和的背後,更彰顯出獨立男性做出選擇的艱難

影片的故事環境很簡單,導演創造了一座幽閉的小鎮,讓所有的一切都在這裡發生,不受處界社會的沾染。在這種簡單環境下,才更能彰顯出男性命運的不甘和抗爭。

主角楚門最終衝破束縛,拋棄安定人生,追求到了自由和幸福,其實就是本片最想要表達的主題。下面我就分以下幾點談談電影中是如何呈現楚門追求夢想和自由的:

① 將故事背景簡單化,更能突出簡單環境下人性的多面與功利

導演創造了一個世外桃園,將整個故事封閉在一座小鎮,讓所有的一切都在這裡發生,不受外界社會的沾染。所有人的心靈在這裡都是有目的地,都展現了了最功利的自我,人性的虛偽得到最自由的展現。

這小鎮裡所有的人物都要面對倫理,面對真實內心掙扎和困惑。比如說,當楚門與自己的父親在橋上相聚的時候,原本最為真實而感人的親情被導演毫不留情的操作與控制,父親的眼淚成為的營造虛假的道具。

最後,在這個只有一百分鐘的故事裡,我們用不同視角的人性窺視,凝視一個真人秀實驗者楚門三十年的人生。人類的心,就像一個世界,裡面充滿了有各種可能性,人生的平靜與衝突,現實與殘酷,喧囂與刺激,導演用影片中每個人多面人生還原生命本來的樣子。

② 將人物置於矛盾與尷尬之間,突出主角自我抉擇的艱難

就楚門而言,他是極為矛盾與尷尬的典型個體,他被導演安排與限制的人生註定了他本來的悲劇命運,然而他不甘受支配與操控的反抗亦扭轉了他的悲劇色彩。

毫無疑問,楚門是現實中每一個人的縮影,他所面臨的控制與操縱、隱忍與反抗亦是每一個社會人所面臨的真實處境。它是生活中少數的敢於反抗的代表,它用自己行動衝破了導演為他施加的一切障礙,從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最後踏上帆船,面對狂風暴雨時,楚門對夢想及自由的選擇至此得到了最真與最勇敢地呈現。從小被灌輸家園概念的他,終於找回自己當冒險家的初心,踏出了去看看新世界的一步。

③ 最後設置反轉結局,拋棄恐懼,其實更顯楚門的篤定與堅持

通過前面的解讀,我們都知道:小鎮的一切就是 30 歲之前楚門的生活,放棄一切意味著原先的楚門已逝去。

這裡導演又設置了一個令觀眾都屏住呼吸的情節:當楚門同船一起下沉,我相信很多觀眾都希望楚門能堅持下去,不要放手。但是,大家想過沒有,在觀影的過程當中,我們是多麼希望楚門能一直這樣的生活下去。

是什麼讓我們此時願意看到楚門的堅持呢?

這正是這部電影的最大魅力所在。從安於現狀到勇敢放棄。這個過程就是因為我們在渾然不知中已經從這個故事中感受到了楚門的真實想法——他也想要有夢想有自由的生活。

從楚門逃離節目的過程,就是楚門發現自己,重塑世界觀的過程。即便這個過程會很痛苦,哪怕身邊的人都反對,哪怕所有的條件都不支持,都不放棄。在去與留面前楚門選擇去,在舒適的生活和夢想面前他選擇夢想。這種抉擇兼具理性與堅定的力量。

總結一下:

《楚門的世界》不僅僅是一部男性展示獨立意識的電影,其中也蘊藏著深刻的人生哲思。如果我們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該片,實在過於局限。因此,本文就從三個角度,由淺入深、由微觀到宏觀地展示了該片的獨特魅力。

電影結尾編劇給觀眾留了個開放性的結局。作為觀看這部電影的現實世界的觀眾的我們,也應在凝視完畢後,獲得對自我與人性更深層的思考與體驗。

相關焦點

  • 《楚門的世界》:從傳播學的角度看
    楚門的世界是一檔電視節目,每天24小時實時為人們直播楚門的生活,並且被全世界轉播,它讓全世界看著一個男孩從出生到成長為男人的整個過程。人們目睹和見證了他三十年的成長經歷。「楚門的世界」是媒介創造的一個擬態環境,並非客觀環境。影片中,楚門從小就生活在一座小島上,那裡布滿了5000架數字攝像機,並且小島上全部是一批訓練有素的職業演員和臨時演員。而楚門卻並不知情,一直以為自己所生活的環境是真實環境。那麼何為擬態環境呢?
  • 為什麼說《楚門的世界》是後現代主義的教科書?
    當我們談論《楚門的世界》時經常會用到一個有趣的理論——三層套娃理論。這個理論的大致意思是說,《楚門的世界》的故事結構設計巧妙,像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層一層地疊在一起。電影中楚門生活的世界是第一層,觀看楚門秀的觀眾的世界是第二層,觀看電影的我們生活的世界是第三層。
  • 從視聽語言、角色塑造、主題呈現解讀坎城電影《霸王別姬》的魅力
    對於這部經典之作,網上的解讀很多,但大多數局限於故事情節來分析,未免顯得單薄。我認為,要想深入領略此影片的魅力之處,必須從多個層次來分析解讀。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認為無法深刻體會到此片的獨到魅力之處。
  • 《楚門的世界》,生活在被安排的社會,迷途中尋找所存在的意義
    小董帶來的是在1998年上映的《楚門的世界》,這部影片,內涵十足,很有代入感,讓我們在看的過程中,跟隨著主角楚門所動,他講述了一些不一樣的事情,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代表著生活在穹頂下的人們追求自我生活的理想,用行動去感動無數人。
  • 解讀·電影《楚門的世界》假如再也見不到你,祝你早,午,晚都安
    哈嘍,歡迎觀看今日的青墨有話說,解讀經典電影《楚門的世界》電影的剛開始是一個劇中導演的對內容的獨白而這個楚門的世界中任何事物都可能是假的,只有楚門,沒有劇本,但卻無時無刻不被安排著,直到三十歲我們每個人都是楚門,嚮往世外桃源的生活,生活真真實實
  • 誰是楚門?——評美國電影《楚門的世界》
    同時,在這個世界之外,「楚門的世界」是一個舉世矚目的電視真人秀節目,24小時向全世界直播。在人們厭倦了普通戲劇中虛偽而不真實的表情後,越來越多的觀眾痴迷於這一部「真實」的電視劇。楚門平靜的生活在桃源島上,桃源島電影原文是The best place,這是電影裡的導演為楚門精心設計的一個世界,似乎是沒有危險一切友好的烏託邦式的世界,是一個導演認為最好的地方。
  • 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等方面探討《鐵達尼號》的魅力
    與普通愛情電影不同,這部集愛情與災難於一體的商業電影,將愛情故事置於生死的極端環境中,兩人淚流滿面,思緒萬千。這是一部歷經的經典之作時光至今仍很新鮮,如果只分析故事內容,我認為我們無法深刻體會這部電影的魅力。
  • 《楚門的世界》:在真實的世界裡「活著」的楚門
    《楚門的世界》中的男主角楚門,生活在一個由實境秀節目建構出來、並播送給全球數十萬的觀眾的「現實生活」。隨著劇情的進展,楚門逐漸對他身處的世界有所懷疑,開始有了一連串的疑問並發現了這個「世界」的真相……三十歲的楚門從事保險業務員的工作,與老婆過著平淡安穩的日子,看似幸福美滿的生活,卻從天外飛來一盞燈,拉起了故事的序幕。
  • 從敘事架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挖掘老片《鐵達尼號》的魅力
    不同於普通的愛情片,這部集愛情和災難於一體的商業片,將一段唯美的愛情故事放置在生死攸關的極端環境下,兩者迸撞出催人淚下的情感以及發人深省的思考。一部歷經23年時光仍歷久彌新的經典之作,如果單從故事內容分析,我認為無法深刻領略此片的魅力之處。
  • 現實版「楚門的世界」?丁真如何走出理塘
    《楚門的世界》講述了楚門是一檔熱門肥皂劇的主人公,他身邊的所有事情都是虛假的,他的親友全都是演員,但他本人對此一無所知。最終楚門不惜一切代價走出了這個虛擬的世界。該片於1998年6月1日在美國上映。電影中的楚門走出「劇場」毫無疑問,百度百科總是能夠準確地去簡述一部電影,而其中的細節以及想要揭露、傳達的東西永遠只存在於觀眾的口中,彼得導演試圖讓每一個人去詮釋他們眼中的「楚門的世界
  • 以《天空之城》為例,深度解讀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及現實意義
    作為一部史詩級動畫電影,網上關於《天空之城》的賞析和讚美無數,但我發現很少有人從影片的美學風格和藝術內涵這些方面的角度來解析這部影片的魅力。今天這篇文章將結合影片《天空之城》,從三個角度深度剖析宮崎駿動畫電影的魅力所在及現實意義。《天空之城》是日本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經典動畫電影,由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兼任導演、編劇製作而成。
  • 《楚門的世界》自由和束縛,不僅是楚門的生活,也是我們的人生
    而這樣的現實情況,和楚門在電視中為了尋找自由展現的勇氣仿佛在互相諷刺。電影的內容很簡單,一個叫楚門的男人成為了表演真人秀的男主角,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都是演員。他生活的地方是由導演一手構建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導演用各種方式影響和幹預楚門的人生。從出生到楚門成熟,30年的時間裡楚門曾經對這個真實的世界深信不疑。
  • 豆瓣9.1分,當之無愧的良心推薦《楚門的世界》!
    你能想像你生活在一個虛構的世界嗎?從你老婆到你的領導全都是演員。在這個世界裡面只有你在真實的做你自己!《楚門的世界》這是這部電影的名字,也是這檔綜藝的名字,主角楚門從出生到現在一直被全世界所直播。楚門活了近30年,身邊的朋友,女友,領導,老師全部都是假的,沒錯全都是假的。你是否也曾懷疑過,你所生活的世界呢?一切的生活都被設計好,規劃好。當然現實中只可能是我們的妄想。但是劇中的楚門正在經歷這樣的一切。
  • 影評:《楚門的世界》
    楚門決定不惜一切代價逃離這個他生活了30多年的地方,去尋找他的初戀女友。但他卻發現自己怎樣也逃不出去。 楚門的世界(The Trumen Show )是一檔電視節目,這個節目全天24小時即時播出,並被全世界轉播,它讓全世界的人們看著一個男孩的出生到成為一個男人、它讓全世界的觀眾目睹他的初吻、它讓全世界的人們見證他的婚禮。
  • 從情感變化、人物形象、鏡頭語言解讀反思戰爭經典《紫日》的魅力
    今天本文從情感變化、人物形象、鏡頭語言三個方面解剖本片的魅力所在:情感變化:三個不同國度的小人物,從由種種矛盾、語言障礙、立場的不同而不合,到共同攜手、度過難關的親密人物形象:楊玉福的憨厚與愛恨分明、娜娃的浪漫與堅強、秋葉子的單純與善良,都被刻畫的淋漓精緻
  • 楚門的世界
    相傳,楚門古時原為海洋,丫髻山與西青山形成海中的峽門,元朝末年築塘圍墾後,曾有楚樹(牡荊)叢生,故稱楚門。朋友聊起楚門的楚,半開玩笑說,古代荊門太有名,不然楚門可能也叫荊門了。而以前,興旺的是東西大街,港南人民進楚門城走小南門入街到西大街;東邊則是小竹崗,以及龍溪、幹江人民過東升橋進東大街。
  • 《千與千尋》:宮崎駿神話世界折射出的深刻的現實意義
    他們進入了湯屋老闆魔女控制的奇特世界,千尋的爸爸媽媽因為貪吃而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在這期間,她遇見了一個既聰明又冷酷的少年——白龍。在經歷了很多事情之後,千尋終於救出了爸爸媽媽,也拯救了白龍。影片用一個童話的世界,表達了深刻的現實意義。
  • 楚門的世界大家都在演戲,為什麼楚門起疑心,發現這個世界是假的
    大家好,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楚門的世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為什麼會起疑心,到最後發現這個世界是假的。楚門的經歷也許在觀眾眼裡是不幸的,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假的世界裡,甚至連自己的親人和妻子都是演員,只是為了在這部非常受歡迎的電視裡能夠提升自己的知名度,鎮子裡的所有人都在欺騙楚門,都在演戲。
  • 《楚門的世界》:當一個虛假的世界是你真實的人生時
    外面的世界跟我給你的世界一樣的虛假,有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詐。假如再碰不見你們,祝你們早安、午安、晚安。——《楚門的世界》一個30歲,看起來很正常甚至還有點樂天派的男人。他生活在桃源島,看起來生活井井有條,生活平靜而安逸。然而實際上,楚門的世界不過是一場連續直播。楚門的生活不僅被5000臺攝像機全方位無死角的偷拍。
  • 《楚門的世界》《飛越瘋人院》好萊塢的「社會良心電影」政治片
    以下以《楚門的世界》、《迷牆》、《天生殺人狂》、《飛越瘋人院》四部電影為例論述社會政治片中的一些共同特徵。《楚門的世界》與《天生殺人狂》都展現了現代媒體的強勢地位和大眾的習以為常。媒體為了收視率不擇手段地迎合大眾的獵奇和娛樂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