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9月7日訊(記者 荊睿 孫豐鳴 通訊員 李愛學 王其超)王女士是一位乳腺癌患者,先後經歷了手術、化療、放療等一系列令人煎熬的治療,眼看馬上取得抗癌最終勝利了,一家人也覺得可以鬆口氣的時候,患者放療後出現了4級放射性皮膚損傷,脖子、前胸、腋窩等處皮膚陸續出現發紅、變紫、腫脹、皮溫高、起水泡,腋窩處更是出現了大面積的破潰、滲液甚至化膿感染,病情發展迅速,患者痛苦不堪,先後就診於北京,上海等多個知名醫院,但對於放療後的皮膚損傷破潰問題都沒有很好的辦法,給予常規換藥,液體傷口敷料外洗,百多邦、康復新液、青黛膏等藥塗擦,效果均不明顯。
後來,患者得知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科對於腫瘤放化療及術後併發症的康復治療比較擅長,因此慕名來就診,腫瘤科高坤大夫接診認真做了辯證分析,並通過全科醫護團隊的討論,制定了針對王女士的個性化治療方案,考慮到患者目前處於急性期,先暫停使用外塗的各種藥膏,給予科室自擬「拔毒愈潰方中藥外洗、配合中藥溼敷等辦法透熱外出、清熱解毒,並隨症加減,用藥一次後,患者感皮溫下降,疼痛減輕,2天後,滲液明顯減少,膿液消失,腫脹處皮膚皺縮。堅持用藥6天後,患者疼痛感完全消失,皮膚破潰處已經癒合,只遺留局部輕度脫皮及皮膚色素沉著。
放療後的嚴重皮膚損傷,往往需要數周甚至數月時間才能康復,有的患者因為處理不當引起嚴重的感染或功能損傷,僅用十天的時間就治癒了長期折磨自己的頑疾,王女士對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高超技術讚不絕口。「我放療受盡了後遺症的折磨,在那麼多大醫院都沒處理好,沒想到在咱們家門口的醫院這麼快就治療好了。」患者王女士說。
據悉,中藥外洗,古代稱為溻漬法,是用藥物煎湯淋洗患部的方法。臨床應用有淋洗、坐浴、浸泡等。適用於潰後膿水淋漓、腐肉不脫、皮膚脫屑、腫脹、疼痛等病症。如盆腹腔惡性腫瘤或腹股溝淋巴結壓迫,導致下肢水腫,以溫通利水中藥泡洗;化療藥、靶向藥物副作用引起的皮膚脫屑、痒疹等,可以祛風解毒中藥外洗;而直腸、肛周及外陰部腫瘤導致的疼痛,可以採用坐浴等。中藥溼敷療法是指用紗布蘸藥湯敷患處來治療疾病的一種傳統給藥方法。用藥物或藥汁在體外穴位和病所部位直接潤貼,藥效作用直達病所,疏通腠理、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現代研究證明這種給藥方式具有抑制滲出、收斂止癢、消腫止痛、控制感染、促進皮膚癒合等作用。
專家簡介:
王雷,副主任醫師,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科主任,碩士研究生,山東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淄博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山東中醫藥大學兼職講師。師從國內腫瘤專業名醫,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瘤、大腸癌等各種腫瘤。獨創「止血散」控制出血、「金黃散」促進傷口癒合、以「健脾透毒法」清除殘留癌細胞、預防復發及轉移,運用中藥局部注射治療淺表腫瘤、中西醫結合治療化療藥物引起的周圍神經損傷、癌性疼痛等特色治療方面療效顯著。
高坤,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師從山東省著名腫瘤專家李秀榮教授,並在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進修深造,長期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臨床實踐與研究,擅長肺癌、胃癌、乳腺癌、結直腸癌等實體瘤的中西醫結合診療及中醫特色外治,特別擅長運用中醫治療腫瘤術後併發症、化放療後調理、癌痛及促進腫瘤康復。在國家級及省級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並主持省級科研一項,參與多項省市級科研課題的研究。
科室簡介:
淄博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科是一個以防癌、抗癌、康復、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為主的腫瘤專業診療科室,是山東省獨家腫瘤綠色治療基地、淄博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腫瘤研究所合作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腫瘤中心共建科室,山東腫瘤微創治療技術聯盟成員單位,承擔省級課題三項,市級課題兩項,醫療團隊全部為碩士以上學歷專業技術人員。
科室主要開展以中醫外治及複方中藥抗腫瘤治療、腫瘤康復治療、綠色治療、舒適化療、微創手術治療,介入治療及晚期中醫藥姑息治療為主的多手段專業診療,科室以中醫為特色,中西醫結合為優勢,辨證施治為廣大腫瘤患者提供圍手術期、放化療期間、維持治療階段、康復期、腫瘤末期的全程診治。遵循「扶正祛邪、攻補兼施」學術理念大力倡導全程無痛苦、舒適輕鬆的腫瘤「綠色治療」,科室特色中醫療法胃癱包、止痛包、通幽散、中藥膏摩、中藥導入治療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少、費用省的特點,深受患者好評,在市內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方面走在了前列。
【來源:大眾報業·魯中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