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新基建」加速!首批50個項目,總投資近300億

2020-12-14 騰訊網

來源:深視新聞、前海蛇口自貿區、前海智慧前海辦公室、深圳夢

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召開《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發布暨專項行動工作會議

8月6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舉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發布暨專項行動工作會議」,正式發布實施《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0—2025年)》(下稱《行動方案》)。這是深圳市《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2025)》出臺之後,全市首個加快推進新基建的行動方案,計劃實施32項新型基礎設施行動,包括信息基礎設施建設9項行動、融合基礎設施建設12項行動、創新基礎設施建設11項行動,首批重點項目50個、總投資近300億元。

市委常委、前海合作區黨工委書記、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出席會議,宣布《行動方案》正式發布,並就前海「新基建」作動員部署。市通信管理局局長何承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曾堅朋、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何志梅、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副巡視員陳朝祥,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長謝暉暉、倪勇出席會議。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長劉昌松主持會議。

田夫指出,在市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有關企業積極參與下,前海的新基建及智慧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前海是全國首個實現5G全覆蓋的自貿區,已經建成375個5G基站,密度全市最大;前灣一路智慧路燈實現了多杆合一,成為全市示範項目和前海窗口形象工程;前海信息樞紐中心作為前海未來大數據中心所在地,已完成基坑施工,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加緊建設;已建成自主可控、多雲聯盟的前海雲平臺,為前海片區企業提供雲計算及人工智慧工具等特色服務;在數字政府方面,前海已打造形成「一口受理、一門審批、一網服務、一顆印章」的新型政務服務模式。

田夫強調,要提高站位,切實將新基建作為推動前海高質量發展的新契機、新動能。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既是前海聯動香港構建開放型、創新型產業體系,在新起點上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服務內地」、打造新的「動力源」,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揮引擎作用的必然要求。要提高站位,按照「立足深港、輻射灣區、世界一流、全國領先」發展思路,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發展,著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通過新基建為前海制度創新、深港合作、產業集聚、城市新中心建設等注入新動力。

田夫要求,要高點定位,打造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要強化規劃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政策扶持的精準度、有效性,高質量編制「十四五」數位化規劃,高效統籌好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抓好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對標國際最高最好最優,加快建設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要抓好融合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入融合,充分利用現代通信和信息技術手段,抓好前海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系統、智慧綜合保稅區以及數字政府等建設。要抓好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雙自聯動」戰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實驗基地、新材料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等重大科創平臺建設。

田夫強調,要落實到位,加快推動前海新基建見實效、出經驗。要細化責任,規範建設程序和工作機制,逐個項目抓落地、抓落實。要科學統籌,強化項目科學管控,合理安排項目規模、布局和時序,全力推動5G、數據中心、新型網際網路交換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關鍵領域、重點項目建設。要整合資源,加強政企合作,大力推進基礎資源和平臺建設、運營、數據應用等模式創新。要狠抓安全,始終把安全擺在首位,貫穿於推進新型數字基礎建設的全過程。

01

前海首批新基建項目50個、總投資近300億元

會上,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副主任、前海管理局副局長倪勇對《行動方案》作了解讀,講解了前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出臺背景、總體思路和具體內容,介紹了前海《行動方案》的主要特色。

據介紹,前海貫徹中央、省、市的精神要求,落實深圳市《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2020-2025)》(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的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啟動《行動方案》的編制工作。前海的新基建布局總體考慮四點要素:連接、融合、統籌和開放。

「連接」即前海的新型基礎設施,需要幫助前海實現泛在的、高質量、低成本的連接,實現「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交易成本的降低。

「融合」即前海新基建項目功能的融合,同時與科技創新、數字治理和數字經濟相融合,實現「四合一」融合發展。

「統籌」即注重規劃引領、重點攻關、系統推進。

「開放」即發揮前海疊加國家戰略的平臺作用,吸引國內國外、社會各界以各種方式參與到前海的新型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智慧城市、數字經濟的建設與發展中來。

《行動方案》提出聚焦「新網絡、新設施、新平臺」,綜合打造城市數字底座和信息交互樞紐,推動新型基礎設施與數字治理、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實現「四合一」融合發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信息網絡超前部署、融合設施豐富智能、科技平臺創新引領為特徵,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實現數字治理能力大幅提高,產業能級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前海信息樞紐大廈

《行動方案》計劃實施32項新型基礎設施行動,首批重點項目50個、總投資292.3億元,其中政府總投資116.4億元,社會總投資175.9億元。

具體來說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共有9項行動,包括5G和固網寬帶網絡、大灣區信息交互樞紐、綠色數據中心、多雲計算協同等,提供數據傳輸、萬物互聯的高速通道。

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共有12項行動,包括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媽灣港區等,打造產業升級、要素活躍的重要基石。

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共有11項行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基礎設施、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產業創新基礎設施、金融科技新基建創新載體等,打造科技創新、產業應用的戰略高地。

據悉,《行動方案》基於「連接、融合、統籌、開放」的總體思路,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在試點中探索具有前海特色的,國際領先水平的新基建之路,具有三大具體特色。

01

先導性帶動,強化先行先試的使命擔當。

提出「打造城市數字底座和信息交互樞紐」的發展目標,數位化底座支持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需求,信息交互樞紐助力前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重要數據交換樞紐,與區位優勢疊加,有利於前海成為要素市場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

02

大灣區聯動,體現深港合作的使命定位。

充分依託香港教育和科研優勢,布局大灣區基礎服務設施、深港科技合作產業創新基礎設施,為未來前海產業發展和國際合作搶佔先機。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通,有序推進大灣區數據融合,吸引以數據為生產要素的科技企業在前海集聚。利用前海灣保稅港區特有優勢,通過5G、人工智慧、北鬥定位、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進行數位化改造轉型和服務,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貿易數位化體系。

03

雙基建驅動,立足開發開放的階段特徵。

前海正處於傳統基建和數字新基建的共同發展時期,在不同中協同推動經濟發展。傳統基建在規模與總量驅動基礎上,融合新基建放大倍增效應,通過全光網絡、物聯感知體系、智慧城市大腦、數字孿生城市、智慧交通等建設,加快傳統基建物理空間、新基建數字空間協同發展,在更高起點布局未來前海數字產業,為「雙自聯動」注入動力、為「雙區驅動」發展體系提供牽引,為「雙循環」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協調貫通提供支撐。

前灣一路智慧路燈項目

02

協同推進前海新基建取得顯著成效

會上,與會部門和相關企業表示,將繼續協同推動前海持續領跑新基建發展。

市發改委副主任曾堅朋表示,前海在全市率先發布新基建的專項行動計劃,彰顯了前海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市發改委將和前海一起協同推進新基建各項工作,將前海打造成深圳市數字經濟和新基建發展的標杆。

市通信管理局局長何承健表示,市通管局始終把落實國家對前海先行示範的要求、推動前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推進工作的首要任務和抓手,全力支持前海信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管理創新、業務創新。

深圳電信公司總經理李勝飛、深圳移動公司副總經理趙武、深圳聯通總經理張海濤分別作了發言,表示將通過打造前海5G精品網絡,提供豐富的5G應用,以差異化的雲、網、物、5G能力為基礎,構建智慧城市底座能力平臺,大力推進智慧城市、新基建、數字經濟、科技創新集聚發展。

媽灣智慧港是前海新基建標杆示範項目,招商局港口集團副總經理李玉彬表示,將堅持高質量建設「媽灣智慧港」、高水平建設前海綜合保稅園區、高標準建設智慧口岸,發揮智慧港口產業孵化效能,輻射帶動港口生態圈內企業的產業升級。

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南山區政府相關負責人,深圳電信、深圳移動、深圳聯通、深圳鐵塔、招商港口、自貿投資公司等企業負責人,前海管理局各處(室、部、局、司)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深圳規劃首批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
    「新基建項目寧缺毋濫,不搞貪多湊數,不能『新瓶裝舊酒』,更不搞一哄而上重複建設。」熱炒了幾個月的新基建建設,對於深圳具體怎麼建,今天上午,在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基建專場新聞發布會上,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曾堅朋介紹,深圳首批規劃了新基建項目總計95個,總投資4119億元,預計本年度可形成投資1006億元。
  • 總投資2418億,253個重點項目!馬鞍山新基建「路線圖」來了!
    總投資2418億,253個重點項目!馬鞍山新基建「路線圖」來了!根據《意見》,我市將謀劃實施總投資2418億元的253個「新基建」重點項目,重點打造6個「新基建」關聯特色產業集群,著力創造新供給、激發新需求、培育新動能。
  • 深圳前海586億投建235個項目 上海灣區300億數字港籤約
    其中前海蛇口片區建設項目163個,計劃完成固定資產500億元;南山片區在前海城市新中心規劃區域範圍內建設項目18個,計劃完成固定資產約26.4億元;寶安中心區在前海城市新中心規劃區域範圍內建設項目21個,計劃完成固定資產約59.7億元。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2019年,前海城市新中心固定資產投資首次突破600億元,完成計劃的109.3%。
  • 總投資1054億 重慶2020年首輪新基建項目集中開工
    人民網重慶4月3日電(陳琦、黃軍)4月3日下午,重慶市舉行2020年首輪新基建項目集中開工視頻聯線活動,按「1(主現場)+12(分現場)」形式,共設置了13個活動現場。
  • 成都高新區發布首批34個新基建項目 騰訊、新華三等企業這樣說
    5月28日,成都高新區舉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發布會,對外發布首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清單,以及《成都高新區關於聚力新基建培育新動能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成都高新區建設成都5G智慧城涵養產業生態圈行動方案(2020—2022年)》。記者了解到,首批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34個,項目總投資近180億元。
  • 乘「新基建」東風 大金風電產業園開園
    6月7日,阜新市新邱區召開大金風電產業園項目推進會,首批四個重點項目涵蓋葉片、塔架、組件和大件運輸等領域,總投資22.2億元。產業園將乘新基建東風,加速產業智能化轉型,助力阜新由風電大市向風電強市轉變。伴隨產業園開園,項目建設隨之展開。
  • 88個項目總投資700多億!瀋撫新區「新基建」集中開工!
    本次開復工建設項目共計88個,總投資達708.58億元。其中復工建設項目68個,總投資606.66億元;新開工建設項目20個,總投資101.92億元。這88個項目中並不都是傳統項目, 按照產業類別分,人工智慧及智能製造項目10個,生命健康項目6個,新材料項目2個,數字經濟項目1個,現代服務業項目32個。
  • 深圳前海:10個項目,總投資達303億元
    建設國際化城市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賦予前海新的使命。8月27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前海合作區成立10周年的重要歷史時刻,為抓緊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推動前海開發開放不斷取得新成效,舉行城市新中心2020年第三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 2020年江蘇新基建項目計劃總投資超1800億元
    原標題:【起步就衝刺】發力「新基建」 釋放「新動能」 江蘇今年「新基建」項目年度計劃總投資超1800億元 矽康醫藥(蘇州)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慧林舉個例子說:「比如我們要模擬幾個微秒分子的過程,如果用通常計算機的話,就需要幾天的時間。我們現在跟蘇州超算合作,就可以很快地把一些實驗項目啟動起來。」 自3月份正式運行以來,蘇州超算中心服務和支撐了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智能製造等眾多領域企業。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少生物醫藥企業、在線教育平臺藉助超算中心實現逆勢增長。
  • 均益國際有限公司:上海版「新基建」未來總投資2700億
    未來三年上海新一輪的48項重大項目總投資大概2700億元,其中2100億元都是社會投資。政府還將支持政策性銀行、開發性金融機構以及商業銀行建立總規模1000億元以上的「新基建」信貸優惠專項,鼓勵和引導...
  • 一季度總投資近2269億 山東省發改委項目審批全面提速
    今年以來,山東省發展改革委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搶抓機遇、化危為機,迎難而上、主動作為,一季度批覆項目99個,總投資2268.76億元。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建立健全投資項目審批快速通道,全力加快項目可行性、科學性論證和手續辦理等前期工作,全力落實能耗、土地、汙染物排放總量替代指標、水資源、資金等「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全力推進重大項目、龍頭企業項目、補短板強弱項項目等建設,有力推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儘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 前海舉行2020年城市新中心第二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為抓緊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推動前海開發開放不斷取得新成效,4月17日,前海舉行2020年城市新中心第二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田夫出席儀式並宣布開工。
  • 上海「新基建」來啦!總投資約2700億元,這些區有福了
    2020年,我國為了推進發展,開始尋求新的發展方向,隨著社會越來越現代化,大家都開始推崇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等等,而新基建就是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三大淨化,其中包括了5G基建、城際高速鐵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等七大領域,新基建的推動將會大幅度的拉動我國的經濟收益,對我國的科技也會有促進作用,這項政策具有前瞻性,將會補足我國一些地方在新業態發展下的「短板」,我國現在已經有很多個城市都投入了新基建的行列
  • 安徽自貿區首批項目清單發布 合肥項目總投資超100億
    近日,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驅動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專項推動行動計劃首批項目清單正式對外發布。記者從安徽省發改委獲悉,此次涉及合肥片區的項目一共有8個,總投資超過了100億元。
  • 海珠區籤約15個新基建項目 涉及總投資近350億元
    信息時報訊(記者 歐嘉福)5月8日,廣州市第108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數字基建 雲聚廣州」舉辦。記者現場獲悉,海珠區籤約項目共15個,涉及總投資近350億元,主要涉及雲計算、5G建設、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方面,緊緊抓住國家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契機,大力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在海珠落戶、發展。
  • 新基建實施方案來了,謀劃總投資2390億元項目210個
    【大河財立方消息】洛陽市政府10月19日消息,為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激活發展新動力,2020年洛陽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近日印發,方案明確實現路徑,圍繞新基建七大重點領域,堅持「網、用、產、研」一體發力,實施23項重點工作,並按照項目建設「長流水、不斷線」的要求,初步謀劃了總投資2390億元的項目210個
  • 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首批項目清單包括32個項目 總投資700多...
    央視網消息:安徽省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首批項目清單,共包括32個項目,總投資700多億元。32個項目中,涉及量子信息、人工智慧、機器人、生物醫藥、高端製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領域。
  • 新籤18個數字新基建項目,南沙加速建設「廣州城市副中心」
    5月8日,南沙區政府籤約18個「數字新基建」項目,涉及5G示範應用、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平臺、跨境電商、新能源及智能電網等領域,投資額達386.37億元,助力大灣區「數字基建」發展。在新基建方面,南沙積極擴展經濟發展新空間,建設了全球25個、全國4個之一的國際IPv6根伺服器,集聚了近200家人工智慧企業,啟動了「國際數據傳輸樞紐」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南沙節點、國家級自動駕駛測試基地等一批龍頭項目。
  • 總投資近300億 雲南省8項水利工程被列入國家重點推進名單
    總投資近300億 雲南省8項水利工程被列入國家重點推進名單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 2020年08月07日 14:02
  • 總投資142億元,億元以上項目25個!新餘2020年三季度50個重點項目...
    此次共有50個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42億元,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25個,項目涵蓋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裝備製造、商貿物流、社會民生、休閒旅遊等多個領域,對我市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做大經濟總量,加速形成助推新餘經濟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