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原子彈爆炸時日本人遭遇了什麼?為何這些影子被永遠留在原地

2020-12-23 騰訊網

廣島原子彈爆炸使這座城市滿目瘡痍,大量建築被夷為平地,而且還留下了一些恐怖的殘餘物,一些受害者的影子被永遠的留在了原地。當第509混合飛行大隊的埃諾拉·蓋伊號轟炸機在戰爭期間向廣島投下原子彈後,倖存下來的人們只有茫然和恐懼,不知道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1945年,日本的昭和參謀們仍然抱著負隅頑抗的想法,想將美軍拉入日本本土作戰的泥潭。為了儘快結束戰爭,原子能武器首次登上戰爭舞臺,美軍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兩座城市在短時間內就被夷為平地,但這只是日本即將面臨的更大問題的開始。

廣島原子彈爆炸後,仍然以某種形式影響了生活在這片土地的幾代人。

1945年8月6日上午,日本時間8時15分左右,第一顆在戰爭中使用的原子彈『小男孩』落在廣島,摧毀爆炸中心附近的一切。

而對於神谷町的住友銀行的員工們來說,這是很平常的一天,不過人們都情緒低落,在給周邊國家帶來無盡傷痛後,自己也親身嘗到了惡果,每座城市都活在B-29轟炸機群的陰影之下,日軍仍然鼓吹著戰鬥到底。

員工們正朝工作地點走去,在銀行入口處,離世貿中心遺址大約250米的地方,因為銀行還沒開門,一個人坐在石頭臺階上,等待銀行開始一天的營業。

小男孩接觸地表爆炸,在幾分鐘內,約七萬人直接死於小男孩的爆炸,大約同等數量的人受傷,隨後再有大量的人死於核子塵埃放射引起的癌症。爆炸點1.6公裡以內幾乎所有東西都被完全摧毀,除了約50座加固、抗震的混凝土建築外,僅剩下殘垣斷壁。

住友銀行正是這樣的建築之一,經過考證坐在住友銀行門口石階上的人是一名40歲的婦女,爆炸過後,人們並沒有找到她的屍體,臺階上只留下她身體的輪廓,或者說影子。可怕的輪廓如此生動,人們能猜出她是怎樣坐在石板鋪設的臺階上。

隨著小男孩爆炸,X射線將周圍空氣加熱,形成的大火球向各個方向傳遞衝擊波,最初的速度大於聲速,廣島火球的直徑達到370米時,溫度達到6700攝氏度,很明顯,任何接觸到的高溫都會融化或變成灰燼,而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火球最終蔓延了三公裡,產生了巨大的熱量和大火風暴,據說持續了六個多小時。

它所經過的一切都被徹底摧毀了,包括人類在內,令人驚訝的是,一些人在幾秒鐘內就從地球表面消失了。當日軍對周圍國家侵略時,他們顯然從未料想過戰爭的悲慘也會降臨到自己的國土上。

住友銀行臺階上的影子被留了下來,後來人們將它稱為「人的死亡陰影」或「刻在石頭上的人影」,這是二戰期間兩枚原子彈破壞力最活生生的寫照。這樣被留在原地的影子並不少見。

伴隨著高溫氣浪向外蔓延,自行車的影子被刻在地板上,拄著拐杖的影子,橋欄杆的陰影印在橋面上,一個搬著梯子的人影等等。這些阻擋了部分爆炸能量,導致地面留下了這些陰影。

其他的大部分影子已經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戰後數年,風和太陽開始在「影子」上發揮作用,影子變淡,當局試圖通過將其放置在玻璃櫃中,並將其完全隔離,來保護它,但這並沒有起作用。因此,承載影子的那部分地面被切斷並封閉在一個玻璃櫃裡,放在廣島和平紀念博物館完好保存著。

多年後,科學家們認為這名可能叫大內光野的婦女被蒸發了,因為除了她的輪廓,什麼也沒有留下。也有醫學專家認為,即使炸彈有可能將整個城市夷為平地,人體消失在空氣中卻沒有留下痕跡,這是不正常的。

廣島大學著名的放射學家Masaharu Hoshi教授30年來一直在研究核輻射對原子彈倖存者的影響。他出生在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兩年後,他認為當人體直接暴露在如此高的溫度下,在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屏障的情況下,完全蒸發是可能的。醫學專家們對他的蒸發論不屑一顧,聲稱就算地面溫度超過1000攝氏度,骨頭碎片或碳化的器官遺骸可能會留在地面上。高溫不可能蒸發掉一個人,只留下陰影。

他的理論雖然遭到醫學專家反對,但溫度達到6000度時,到底會是什麼樣也無人知道。小男孩在石階上留下了這樣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影子,即使在災難發生的75年後,人們仍然對這個人到底發生了什麼充滿好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的日本廣島,在原子彈爆炸後,民眾經歷了哪些殘酷的事情
    原子彈爆炸造成大量傷亡 原子彈的原理是利用核裂變反應產生爆炸,爆炸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投在廣島的那顆「小男孩」,爆炸時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4000噸TNT炸藥。很多人在爆炸發生瞬間就當場死亡了,一個原因是因為爆炸瞬間地面中心溫度極高,達到6000攝氏度,高溫產生的高壓衝擊波,其威力是毀滅性的。
  • 原子彈爆炸後一百年不能住人,為什麼廣島居民卻沒有搬走?
    人類知道核武器的威力,也知道一旦發生核大戰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但人類依舊在為研製更先進的核武器樂此不疲。所以在二戰末期美國朝著日本丟下兩顆原子彈後,有能力的國家都在不斷的研製核武器。原子彈的危害不單單是在其威力上,還有爆炸後的各种放射性物質。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原子彈炸過的地方一百年都不能住人。但我們都知道,現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在原子彈爆炸後不久就重建了。
  •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當年的倖存者怎麼樣了?身體怪異,猶如怪獸
    說起原子彈,我想大家都不陌生,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在9600米的高空給日本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個5噸重的「大炸彈」。而這顆炸彈就是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唯一一次將原子彈在戰爭中使用。原子彈是利用鈾或鈽等易裂變重原子核裂變反應瞬時釋放出來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它的威力相當於幾百至幾萬噸TNT的炸藥,殺傷力和破壞力可想而知。據相關數據統計,廣島原子彈爆炸後,有70000日本平民在爆炸發生的瞬間死亡,另有70000人受傷。
  • 為什麼原子彈爆炸時,人會瞬間化為灰燼,只留下一個影子?
    雖然自上世紀40年代誕生以來,核武器只用過兩次,且都用在了日本人身上,但這種恐怖的記憶一直存在於人們的腦海中,也就此誕生了「核威懾」這個詞彙。在二戰末期的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個原子彈造成了20萬以上的日本人死亡、受傷和失蹤。而這些失蹤人口,大多都和本題題目中的「影子」有關。
  • 廣島原子彈爆炸,19歲日本女孩離爆炸中心僅260米,為何能生還?
    眾所周知,原子彈爆炸時,威力巨大,堪稱毀天滅地,越是距離爆炸的中心地帶,威力越大。然而,在廣島原子彈爆炸時,一個19歲日本女孩距離爆炸中心僅僅260米,竟然奇蹟地生還了。那麼,這個日本女孩為何可以在離爆炸中心這麼近的地方生還,還有她後來又怎麼樣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 當年日本原子彈爆炸的地方,現在怎麼樣了?
    美軍相繼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2枚原子彈,直接將這兩座城市夷為平地。現在過去了這麼久了現在什麼樣了呢?現如今距離核爆已經過了70多年,在很多人的想像中,核輻射會影響幾百年之久,遭遇過核打擊的地方應該是寸草不生,可事實上現在那邊是繁花似錦的景象,可為何會這麼快清除乾淨?是有人誇大核輻射的危害,還是日本採用了特殊的清理手段呢?
  • 廣島原子彈設計師,60年後參觀廣島,說了一句話令日本人憤怒
    1945年8月6日上午,在日本廣島上空爆炸了第一顆用於實戰的原子彈「小男孩」,整個廣島迅速被火海淹沒,《聖經》中描寫地獄是:「 黑暗的無底坑,有不死的蟲和不滅的火焚燒,使人晝夜永遠受痛苦」,當時的廣島大概也就是這樣的情況了。
  • 原子彈爆炸半衰期動不動幾萬年,廣島和長崎為何現在就能住人?
    日本國民目睹了原子彈爆炸的可怕之後,知道自己如果依然選擇硬扛,日本可能會被亡國,於是,日本天皇籤署了投降協議,這也代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告一段落。1945年8月6日和9日,日本廣島和長崎遭遇兩次轟炸,這是戰爭史上唯二的核武器戰爭,原本繁華的城市在原子彈的轟炸後瞬間變成廢墟。
  • 原子彈在廣島爆炸那刻,年輕寡婦原地蒸發,日本官方說是天降隕石
    經過重重考慮,美軍把投放地點選在了日本廣島,因為廣島是日本的陸軍之城,是日本第二司令部的所在地,所有前往中國方向的日軍都是從這裡出發的,原子彈如果在這裡引爆必將引起巨大的傷亡。
  • 8.6高分紀錄片《廣島》:原子彈爆炸,沒你想得那麼簡單
    提到廣島、原子彈、二戰這些詞,我的腦海中總會想到蘑菇雲、城市的毀滅等,但是這些意象都十分的模糊,像是年代久遠的古老傳說,直到最近看了紀錄片《廣島》,才真正體會當年廣島原子彈爆炸的真實狀況,震撼到無以復加,甚至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
  • 原子彈爆炸後百年內都不能住人,那為何日本的長崎廣島依舊住著人
    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原子彈存在的地方,要100年才能居住。其實這句話放在如今並不通用,在當時日本被炸了兩個原子彈之後,現在他們的兩座城市依舊有著眾多的人們居住。原子彈在當時對於日本造成了極大的損傷,畢竟兩座城市被炸毀了,導致日本的經濟乃至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 廣島雜貨商憶原子彈爆炸:滿世界是行走的鬼(圖)
    先行派出的氣象偵察機報告廣島的天氣適宜投彈。於是機長蒂貝茨下令飛機向日本本州島南端城市廣島飛行。  這時,除了機長等少數人,許多機組成員並不確定此行目的是什麼。而機長則隨身攜帶劇毒的氰化物膠囊,目的是萬一被俘也能保住原子彈的秘密。  這一天廣島異常炎熱,早起的人們已經開始忙碌起來。7點20分,城市上空響起了一陣警報,數架美國飛機飛入廣島上空,盤旋一周便匆匆離去了。
  • 原子彈爆炸百年不能住人,被轟炸過的廣島長崎,為何如今能住滿人
    其實原子彈爆炸的時候威力也並非最強的,而它之所以被如此忌憚,能夠成為破壞力最強的武器是因為在爆炸後其所產生的核輻射,那才是最致命的,大量的輻射散發,寸草不生,對人類的身體也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只要是被核輻射的地方可以說完完全全就變成了廢棄之地,根本不能住人。
  • 廣島原子彈爆炸中,一19歲少女僅距離260米,為何能奇蹟般存活?
    導語:戰爭年代帶給人們的大多是慘痛的回憶,對於日本民眾而言,他們也有一個十分慘痛的回憶,那就是廣島原子彈事件。在這次事件中,倖存者僅12人。其中有兩人距離爆炸中心僅260米,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那麼為何距離如此之近,還能夠存活下來呢?一起來看看吧。
  •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我一次也沒有恨過美國人
    1945年,「小男孩」奪走數十萬人命1945年8月6日上午8點15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在廣島上空爆炸,攝氏上千度的高溫瞬間奪走數十萬人命。一名倖存者回憶到,當時年幼的她在住家附近找到母親焦黑的遺體,才伸手輕輕一碰,母親就裂解為黑色的粉塵,隨風而去。
  • 廣島原子彈爆炸時,人毫無知覺便死亡了?並不是,他們更難受
    1945年8月14日,在連續遭受到廣島和長崎的損失後,日本終於舉起了白色的旗幟,宣布無條件投降。而另一邊,日本人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因為兩顆原子彈爆炸時,百姓們並不會立刻死亡。 原子彈的爆炸方式有三種,即海陸空三個地方爆炸開來,它會產生巨大的衝擊波,在那一瞬間會產生幾千萬度的火球,高溫與亮光會鋪蓋整座城市,很多人會因此灰飛煙滅,而遠離中心的人就算不會死亡,但身體也會被灼傷,而亮光會造成他們的失明。
  • 1945年廣島原子彈大爆炸時,B29飛機驚心動魄的45秒大逃亡
    1945年的廣島原子彈大爆炸,可謂上演了一場絕境大逃亡,驚心動魄的45秒,決定了美國B29全體機組人的生死。B29要想逃出逃出升天,就必須逃出原子彈的爆炸半徑,今天我們就從原子彈的爆炸半徑、安全範圍、B29的飛行速度、數學等方面,一起來回顧1945年B29飛機45秒驚心動魄的大逃亡。
  • 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75周年
    美國在8月6日至9日向廣島和長崎的日本城市投擲原子彈,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有75年。記錄的死亡人數是估計數字,但據認為,在爆炸中,廣島350,000人口中約有14萬人喪生,長崎至少有74,000人死亡。炸彈釋放的核輻射在隨後的幾周,數月和數年內使成千上萬人死於放射線疾病。
  • 二戰時,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了原子彈,現在廣島和長崎仍然有人...
    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國發表「波茨坦宣言」,敦促日本迅速無條件投降,但日本政府置之不理。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8時15分,美軍一架B-29轟炸機飛臨日本廣島市區上空,投下一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
  •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時,學生們都在幹什麼?網友:他們死的不冤枉
    原子彈的發明,到底是災難還是福音,在科學界和軍事界一直爭議不斷。但是原子彈的威力是公認的強大,一顆原子彈能夠摧毀一座城市,十分恐怖。反對的人認為,原子彈是一種傷痛,雖然威力確實很大,但是是人類走向滅亡的催化劑,也是戰爭的儈子手。然而支持的人認為,是核武器讓世界得到了和平,能夠震懾對手,算是以核武止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