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豬肉便宜了,我快速跑到肉攤前,誰知一看肉價還是那麼高,並沒有降低多少,可已經來了怎麼能空手而歸,索性花了四五十塊錢,買了一塊五花肉,因為豬肉太貴的緣故,已經很久沒有吃紅燒肉了,平常買豬肉了,也都是炒著吃,少放一點多吃幾頓,所以太饞紅燒肉了,為了解饞,用它做一份紅燒肉給家人吃,紅亮的色澤,軟爛的口感,噴香入味,太好吃了。
其實自己做還是挺實惠的,外面一份紅燒肉特別貴,而且大眼一看就知道有幾塊肉,少得可憐,因此想吃了就要自己做,少花錢吃得好。
不過說到做紅燒肉,恐怕有很多人都要眉頭緊鎖,總是做不好,燉好的紅燒肉又老又柴,實在難吃,口感特別差不說,還帶有一些腥味,造成這樣的結果又找不到原因,究竟是怎麼回事?
實際上好多人做的不好,多半是用錯了水!
做紅燒肉,用對水很關鍵,用冷水還是用熱水,一旦用錯了,會直接影響肉質的口感,下面我來教你正確做法,肉軟不油膩,無腥味!照著方法做,保準不會再做錯,回回都能做出好吃的紅燒肉。
快學著做,給家人做一份嘗嘗。
紅燒肉
準備食材:五花肉、生薑、大蔥、料酒、冰糖、生抽、老抽、食鹽、食用油
將五花肉表面的豬毛清除乾淨,做紅燒肉一定要帶皮,不要將皮去掉,會影響口感,而豬毛會影響食慾,還帶有腥味,所以去除乾淨十分重要。
再將五花肉表面衝洗乾淨,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塊,為保證口感,塊不要過小,切好後直接放入乾淨的鍋中。
加入足量清水,再放幾片生薑,開大火煮開,再倒入一勺料酒,持續煮出灰色的浮沫,將浮沫撇淨。
撈出五花肉後放在溫水裡清洗乾淨,焯水時肉塊上會沾上一些髒東西,因此要用溫水清洗,這樣肉才不會帶有腥味。
五花肉撈出控水,炒鍋洗淨燒乾後,加少許食用油,將五花肉倒入鍋中,開小火不斷煸炒,炒到略微出油的時候,將五花肉盛出。
鍋內留底油,放入幾塊冰糖,小火炒出糖色,再將五花肉重新倒入鍋中翻炒,炒到上色後,加生抽、老抽翻炒。
然後加入足量開水,沒過五花肉的量就好,大火煮開,倒入一小勺料酒,繼續煮一兩分鐘,再將肉塊和水倒入砂鍋內,調小火蓋蓋子燉煮。
因為砂鍋燒熱後受熱均勻,小火燉煮用砂鍋最合適,但如果沒有,還用普通鍋也行,小火燉煮一個小時。
直到將肉塊燉到軟爛即可,最後打開蓋子,開大火收汁,這樣一鍋紅燒肉就做好了。
做紅燒時,用對水很關鍵,大家已經發現了,做的過程中,有幾處用水了?
首先焯水的時候,五花肉塊要冷水下鍋,因為五花肉是生肉,冷水下鍋後和水溫一同慢慢加熱,肉內的血水和髒東西才會被慢慢煮出來,這樣焯水才有作用,肉塊不腥。
其實焯水後要溫水清洗,肉塊表面已經被燙熟了,特別熱的情況下,放進溫水中,溫差不會太大,肉質不會發緊,那麼肉就不會發柴。
最後燉煮的時候,加開水,和上面同理,肉質不會發緊,才能做出軟嫩的紅燒肉。
另外肉塊焯水後記得下鍋煸炒一會兒,這樣做出來的紅燒肉吃起來不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