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歸化球員之所以會引起很多話題和爭議,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我們人口基數大;二、大規模的無血緣歸化在國際足壇很罕見;三、我們的包容性不夠強。
第一個原因,我們有14億人口,卻選不出11個踢球好的人,反差太強烈。
經常聽到這樣的質疑:
北洋水師噸位比日本海軍高很多,戰艦也比日本海軍多,甲午海戰居然輸了!
我們國家人口比日本多十幾倍,國土比日本大25倍,二戰時居然差點被小日本給滅了!
質疑者往往不知道,甲午戰爭時,日本已經通過明治維新成為一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我國依舊是一個孱弱的君主專制國家,在政-治體制上日本已經超出我們國家一個代差,因而在國家資源調配、戰爭準備和戰爭效率方面遠遠超過了我們,日本海軍雖然噸位不如北洋水師,但在海軍武器和軍隊素質方面遠遠超過北洋水師;
質疑者也不會知道,二戰時的日本通過甲午海戰和日俄戰爭獲得的巨大利益和資源,已經快速發展成為世界上排名前5的軍事強國,足以稱霸亞洲。而當時我國表面統一,實則軍閥割據,國力衰弱,完全無法與日本抗衡。
所以,今天這些質疑者也同樣會問「我們國家有14億人口,居然選不出11個會踢球的!」
他們不會去深度思考我國足球孱弱的根本原因,不會思考為何那麼大的人口基數,真正踢球的人只有80000多人,而日本註冊球員有50多萬;他們不會思考如何去改進,而只會對我們歸化球員的行為提出異議。畢竟,打嘴炮是最不費腦子的。
第二個原因:國際足壇很少有大規模無血緣歸化。
說起亞洲足球歸化的鼻祖要數日本了,日本歸化的第一名巴西球員叫拉莫斯,是日本和巴西的混血兒,之後陸續歸化的三都主則是從小在日本長大的巴西人,而田中鬥笠王也有一半日本血統。
日本在過去20多年裡陸陸續續歸化了至少30多名外籍球員,其中絕大部分是有日本血統的外籍球員,無日本血統的歸化球員雖然有,但非常少,而且很大一部分最終並沒有入選日本國家隊。
像我們國家這樣一下子歸化了11名外籍球員,而且其中一大半是沒有華裔血統的,這種情況在國際足壇確實非常罕見,當然也不是絕對沒有,比如菲律賓和阿聯,因此引起的話題爭議就會非常多:
無華裔血統歸化:艾克森、高拉特、洛國富、費爾南多、阿蘭、德爾加多;
有華裔血統歸化:布朗寧、蕭初、錢傑給、李可、侯永永。
可能有人會說法國、荷蘭、英格蘭都有那麼多黑人球員,為啥沒爭議?不好意思,那些黑人不是歸化球員,他們的祖先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經是荷蘭、法國、英國的合法公民了,這些黑人不是歸化球員,他們就是荷蘭、法國、英格蘭的本土球員。
我們的包容性還不夠強。雖說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但14億人中絕大部分都是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的黃種人,只有少數幾個民族如維-吾-爾-族、俄羅斯族中的一部分是白種人,白種人總人口在我國不超過1000萬,而且都分布在邊遠地區。
因此,習慣了跟同種同族人接觸的國人,對黑人和白人接納度不高。當看到艾克森、高拉特、洛國富、費爾南多、阿蘭、德爾加多這些明顯人種差異較大的老外入籍成了中國人,難免心生隔閡。這種種-族隔閡也是很多國人反對無血緣歸化的核心原因之一。
當然,這點完全可以理解,這裡我不妨說一個小故事: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北方艦隊俘獲了一艘南方的黑-奴運輸船,上面有大批黑-奴。當紐約市長表示要解放這批黑-奴成為自由民時,紐約市民高舉雙手贊成,因為北方政府就是打著解放黑-奴的正義旗號發動戰爭的。但當紐約市長表示要讓這批黑人自由民生活在紐約時,廣大白人市民表示強烈反對,因為他們不能接受同生活習慣和教養與他們白人完全不同黑人做鄰居。
現在看來,這些嘴上呼籲正義的美國白人跟我們今天的「鍵盤俠」一樣,站著說話不腰疼,一旦觸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就立馬是另外一幅嘴臉了。當然,100多年過去了,今天美國的黑人和白人已經完全和睦相處了,種-族隔閡至少表面上已經不那麼嚴重了,但這需要時間,需要十幾代人的努力。
而今天我們的人種隔閡不可能馬上消散,對於那些從心理上不能接受黑人和白人成為中國人的同胞,我也表示理解。綜上所述,中國足球歸化球員之所以會引起很多話題和爭議,主要就是以上三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