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7日獲悉,作為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以下簡稱「世遺大會」)主會議廳,海峽國際會展中心二樓大會堂正按「國際範」標準進行全方位升級。5月底前,這個集「海絲文化」和「船政文化」於一體的新會議廳就將亮相。
記者日前經過從門外到門內的兩輪測溫,來到該項目施工現場:腳手架鋪滿兩側牆體,搭起上下「梯道」,戴著安全帽、口罩的多名施工人員正在場內穿梭忙碌。
福州新榕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改造涉及地面、牆面、座椅、燈光照明等多個方面,在節約辦會的原則下,力求符合國際會議標準,在舒適中凸顯「國際範」和滿滿的福州元素。
牆面實現技術和造型的「雙升級」是此次改造亮點之一。「原牆面裝飾板現在已完成拆除,準備在利用舊有龍骨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安裝新吸音板。」該負責人介紹,作為永久性改造的重要部分,新牆面安裝的竹鋁蜂窩穿孔吸音板,常用在歌劇院等對聲音有較高要求的場所,同在閩江畔的海峽文化藝術中心就有使用,力求對會議現場的聲音有更好反饋。
除了選材精細化,新牆面的形象也更有講究,力求充分展示具有福州特色的「海絲文化」和「船政文化」。
「你看這牆面的彎曲造型,像不像一片片船帆?」記者了解到,竹鋁蜂窩穿孔吸音板被植入了彎曲的線條,拼接後,就像是隨風起伏的船帆。
不僅牆面,地面的改造也在同步進行。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地面改造後將鋪上通體淺藍色的地毯,地毯上勾勒出海浪翻滾的線條。桌椅主色調為白色,恰似「浪花朵朵」,與船帆融為一體。這樣的精心設計,寓意著福州正揚帆起航,破浪前行。還有顯示屏、照明系統等,也都會嚴格按國際會議標準進行布設,凸顯舒適及專業。
記者在設計圖上看到,大會堂總體座位數共1549個,坐席區分為2層,除主席臺外,一層將設置委員會成員、締約國(觀察員)和非政府組織、其他坐席;二層分別是其他坐席及媒體席。「主席臺會新增LED大屏,非固定座椅的設置,可根據會議內容隨時進行調整。」該負責人說。(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