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善於拒絕的人生
到底有多爽?
最近,楊冪在某訪談節目中的「借錢觀」,圈粉無數。
當時,主持人問她,對於借錢是什麼態度?如果有人找她借錢,會不會借?
畢竟是明星,關於錢這方面,肯定是比很多人更加慷慨和大方的。
但是楊冪當場絲毫沒有猶豫地回道,「我通常是不會借錢給朋友的。」
並且對於借錢這事,給出了理由:
如果朋友今天找我借兩萬塊,我答應了。
那等還錢的時候,可能朋友會說:
「你今天都是一個這麼大的明星了,你不會找我要這兩萬塊吧?」
所以面對這種麻煩,楊冪乾脆直接說不,省事省心省力,免得被道德綁架。
以致於很多人都說,楊冪這段採訪看似「無情」,實則活得很通透。
畢竟借錢容易還錢難,很多人都是「借錢時是乞丐,還錢是老子」,她的強硬態度則可以避免了日後的苦惱。
正如馬伊琍也曾在節目中說過,自己從來不會借錢給別人,哪怕再親的人也不會。
因為她覺得金錢上會惹出很多沒必要的麻煩事兒,可以救急,但絕不救窮,並且借錢一定要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
別人問她,拒絕別人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嗎?不會覺得自己很沒有人情味嗎?
馬伊琍說,有些事情就應該分得清清楚楚。
這也就是她為什麼從來不會因這個問題而苦惱的原因,很多人面對同事或者是親人朋友的借錢,可能都會不好意思拒絕,最後對方沒有還錢就當是買了個教訓。
其實這借錢背後有一個底層邏輯,它不僅僅是停留在借錢這面上,而是:
在面對他人的請求時,你是否善於拒絕。
拒絕是一門學問,能夠學會坦誠拒絕他人,其實可以為自己日後避免了超多的隱患。
作家陸琪說過一句話,深以為然:
「大家都以為,幫人才有力量,而實際上,拒絕是一件更有力量的事情。
學會拒絕,人們才知道你的底線,才明白,哪裡是可以欺負你的,哪裡不可以。」
2
不懂拒絕的人
你只會讓人覺得很廉價
混過職場的人都知道,大多數人都是喜歡挑軟柿子捏,而不懂拒絕的人往往最容易成為眾人「被欺負」的對象。
比如早前大火劇《三十而已》裡,鍾曉芹就是一個不懂得拒絕的人。
同事要她幫什麼忙,她都可以答應,什麼她都能做:
經常買零食讓她付錢,她不好拒絕;
咖啡機沒水了,要等她來倒;
堅果夾子壞了,要等她來弄;
就連列印複印這種活兒,也要她來幫忙……
雖然在這裡混得了個好人緣,可是鍾曉芹卻從來沒有得到同事們的尊重,所以這種「受歡迎」其實是假的。
每次幫完忙,先不說自己累不累,要是幫得不到位,反倒換成了別人來指責是你的錯。
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就會讓人越來越對你頤指氣使,把一切看成了理所當然。
而這種情況,其實在我們職場甚至生活上,便是十分常見:
但是你要知道,一味地接受和忍讓,換來的不會是讚美和回報,反而是更加無理的要求。
因為你不懂拒絕,所以你所有的接受都是「廉價」的。
因為你一直忍讓,所以你所有的討好都是「脆弱」的。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長達3年的調查,結果發現:
如果一個人學會合理地拒絕,就能減少90%以上的不必要麻煩,更能減少大量的個人時間和財富上的浪費。
反之,不懂拒絕的人,將會在自己的社會關係中,被設定成「老好人」、「可隨意差使的人」、「從不懂得拒絕的人」的印象。
所以,無論是在職場、社會,還是家庭中,不懂拒絕都將會消耗掉你大量時間和精力,甚至為此吃盡苦頭。
如果你從小到大一直不善於拒絕,那麼從此刻起,你真的要學會say NO了!
3
關於拒絕
你一直存在的兩大誤區
不過,很多人之所以害怕拒絕,其實是因為你的觀念裡,存在著兩大誤區。
第一,拒絕跟能力本身,關係不大
很多人跟我說,之所以不敢拒絕是因為沒底氣,覺得自己沒能力所以不敢要求太多。
其實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有些時候我們一時的忍讓,確實是因為沒辦法沒能力改變現狀。
但是大多數時候,其實你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脆弱和無能,就像我的一個朋友一樣,她的能力一般,但是面對不想做的事情,從來不會隨便答應。
她的每次正當拒絕,其實並不會讓她損失什麼,反而會為她贏得尊重,讓人覺得她至少是個有原則的人。
她有句話說的很好:
「那些你害怕得罪的人,就算你萬般討好,你最終還是會得罪的,還不如直接乾脆不要去討好。」
「因為那時候,你就會發現,就算你拒絕了,這個世界根本就不會崩塌。」
是的,蔣方舟曾經就說過自己是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為了討好別人,做了很多不情願的事情。
可是最後,她才發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價值,如果你放棄了自己的個性和價值,去打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就意味著你吸引來的,不是真正欣賞你的人。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正視自己的內心,不要害怕拒絕他人。
只要你的理由出於正當,那麼別人即使不高興,也只是一時的。
第二,拒絕要乾脆,不要拖
很多人一開始表面上答應,過了段時間就反悔——這種拒絕,其實會無形中產生很多麻煩。
最常見的現象就是:
第一天,有人找你幫忙,你沒答應也沒拒絕,而是說今天比較忙;
第二天,別人又提出來,你還是說有點忙,下次再說;
第三天,別人直接約你出來,說要請你吃個飯幫個忙,這時你進退兩難了……
所以說,如果你一開始就不想答應的事情,就該馬上拒絕,不要拖。
因為越拖到後面,其實你是在給別人一個假希望,浪費了別人時間,也浪費了自己時間。
倒不如直接拒絕,第一時間說「不」,反而不會增加別人的心理成本,也不會對你們之間的關係造成太多傷害。
正如作家劉同說的:
「我們都是成年人了,你不用對我撒謊、婉轉,顧左右言其他,我並不生氣你的拒絕,我只是生氣你在浪費我的時間。」
寫到最後,總之你要記得:
拒絕這個行為,一點也不難堪。
不要因為害怕自己無能而不敢拒絕,不要因為害怕失去對方而不敢拒絕。
因為你的能力並不會因為一次幫忙而有所提升,你的人緣也不會因為一次拒絕而從此敗壞。
只要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只要對得起自己,不故意傷害他人,你的人生才不會活得那麼累。
人生苦短,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不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