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戰役後,解放軍是如何對付馬家軍的?真是高明

2020-12-17 臆說歷史

我國既有說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愛國詩人王昌齡,也有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不惜背信棄義,出賣對於自己懷有養育之恩的祖國的奸險之徒。

在一百多年前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我國由於科技和軍事實力遠遠落後,正所謂「人善被人欺」,也是因為我國地大物博,因此,那時的中國無疑成為西方列強眼中手無寸鐵的落後大國,這些毫無道德底線的侵略者們肆意劃分我們的土地,隨意壓迫我們的人民,一時間,中國上下皆是民不聊生,整個中國皆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這時候,有兩批人馬站了出來,一個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劃,希望中國真正富強起來的革命者,一個是僅僅只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不惜忘恩負義,對他國卑躬屈膝也要換取自己的平步青雲。而馬家軍的指揮者馬步芳無疑正是後者,他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不惜加重賦稅徭役,從貧民百姓身上榨取民脂民膏,可謂是無惡不作。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革命者早已整裝待發,決定在恰當時刻給予這支軍隊致命一擊。在1949年,蘭州戰役爆發,我國的解放軍戰士將馬家軍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絲毫看不出平時的趾高氣昂。

那麼,蘭州戰役後人民解放軍是怎麼對付馬家軍的?為何能讓世人直呼「真是高明!」?

馬家軍:欺壓百姓,無惡不作

馬家軍主要分布在寧夏和甘肅地帶,這支軍隊在中國近代史上號稱最強力量。然而,馬家軍卻並沒有將自己的力量用在保家衛國,服務人民身上。他們反而選擇仗勢欺人,與外國侵略者互相勾結,為虎作倀,肆意欺壓中國的底層人民,一時間寧夏等地皆是民不聊生。

不僅如此,馬家軍的罪行罄竹難書,他們不單單肆意搜刮人民百姓的私人財產,更是對那些英勇無比的革命者們痛下殺手,恐懼於對方日漸強大的勢力。正是因為馬家軍在寧夏地區的肆意妄為,使得寧夏地區被鬧得烏煙瘴氣,人民們更是叫苦連天。

解放軍:有條不紊,逐個擊破

然而,我國的革命先烈們怎麼可能對馬家軍的種種惡行坐視不管,在解放軍眼中,馬家軍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因此,在1949年,我軍選擇在蘭州戰役中將其全部殲滅。儘管馬家軍號稱是我國最強陸軍,但是,我國的解放軍早已不能與以往相提並論。

在經歷數不勝數、大大小小的戰役後,我國的解放軍經過千錘百鍊,早已煥然一新,成為敵人難以匹敵的存在。因此,在蘭州戰役中,我國訓練有素的解放軍將馬家軍打得落花流水,對方甚至毫無還手之力。這支軍隊很快便潰不成軍,只能投降。

解放軍:軟硬兼施,深得人心

正是因為解放軍在蘭州戰役中的大獲全勝,不禁讓世人提出疑問:蘭州戰役後人民解放軍是怎麼對付馬家軍的?為何能讓當時的眾人紛紛感嘆「真是高明」?

原來,在那場戰爭後,馬家軍早已七零八落,逃兵更是數不勝數。實際上,馬家軍中有不少人是屈服於馬家軍司令的威脅之下,被迫參軍,這些毫無戰鬥經驗的人眼看大勢已去,便紛紛落荒而逃。而在馬家軍的戰士中,大多數人本就欺軟怕硬,眼看自己的命懸一線,便紛紛跪地求饒,哪有平時作威作福,欺壓人民的影子,讓人哭笑不得。

對於這些殘餘的馬家軍戰士,我國解放軍也沒有選擇以暴制暴,趕盡殺絕。對於那些表現良好,選擇棄暗投明之輩,我國選擇觀察一段時間,若是表現出色,我國也歡迎更多的戰士加入到「為人民服務」的大部隊中來。但是,對於那些濫殺無辜的無恥之徒,我國依舊選擇格殺勿論,以寬慰那些慘死於他們手中的無辜百姓。

或許現在的人會認為當時解放軍為了獲取敵軍情報,甚至不惜嚴刑逼供,頗有些殘忍。但是,如果想到這些儈子手身上沾滿了我國革命先輩和廣大百姓的鮮血,那麼他們落得個這樣悲慘的下場也算是罪有應得。

更何況,比起敵軍,我軍可謂是寬宏大量,在那個時候,若是我軍被俘虜,下場恐怕會更加悽慘,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是對於這些俘虜們,我軍依舊選擇原諒和理解,而不是一味地以暴制暴,這便是為何解放軍能夠贏得民心的根本性原因,我軍深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永遠不會將武器對準無辜的人。但是對於那些只知為自己牟利,背叛祖國,欺壓人民的無恥之徒,我軍也不會有任何的心慈手軟,這些人哪怕被千刀萬剮也在所不惜。

小結:

蘭州戰役早已成為了歷史,但是解放軍依舊屹立於中國的土地上,保衛著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軍隊本就是為了保家衛國,服務人民而存在的,它絕不是某些人用來作威作福,欺壓人民的道具。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只是一味地欺壓百姓,那麼必定會走上窮途末路,正所謂「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這也是為何解放軍能夠取得最後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而這也無疑向我們昭示,決不能為了自己的一點點蠅頭小利,便做出投敵叛國,忘恩負義之舉。在國家危急存亡之時我們應該選擇為國家,為人民而戰,而絕對不是在心中打著如意算盤,希望憑藉著戰爭發一筆橫財。或許這在短時間內能夠得以實現,但是終究會迎來自己應有的報應。我國的華夏兒女應是以錚錚鐵骨聞名於世界,只有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我國才能永遠屹立於世界之巔,實現真正的民族復興,人民富強。

相關焦點

  • 蘭州戰役:一野戰士說馬家軍強悍的像日軍,彭德懷下令往死裡打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1949年8月,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展開了解放蘭州的戰鬥。 這場戰鬥,是我軍少有的、帶著怒氣去作戰的,一度坊間流傳,一野不接受馬家軍起義。這個說法雖然沒有憑據,大概率是傳說,但確實反映出這場戰役的獨特性質。
  • 解放軍虎將狂虐馬家軍精銳,叩開解放大西北的突破口
    解放軍虎將狂虐馬家軍精銳,叩開解放大西北的突破口說起國名黨高級將領馬步芳,往往大家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民間流傳的三句話「上山的虎,下山的狼,兇不過青海的馬步芳」不禁讓我們思考為什麼馬步芳的兇狠的威名讓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呢?排除他自己詭計多端的特點,他所帶領的的馬家軍更是有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戰鬥力,這支隊伍更是讓他威名流傳在外的重要因素。
  • 1949年蘭州戰役,彭老總下令:「給我往死裡打」
    為了防止馬家匪軍逃竄,彭老總命令提前發起了蘭州戰役,向馬家山、營盤嶺和沈家嶺,發起進攻。在最初的兩天戰鬥中,敵人的工事太過堅固,我軍沒有取得良好的戰果。彭老總命令,先暫緩攻勢,重新進行部署。 到了8月25日,蘭州戰役打響,我軍第六十三軍三個團六個小時,攻克了竇家山。我軍第六十五軍五個團,用十一個小時,攻克了古城嶺。
  • 馬家軍屢教不改負隅頑抗,解放軍首長怒拍桌子:給我狠狠的打
    在這個軍中,步兵騎兵裝備精良,為了阻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簡稱一野)西進,馬步芳命令82軍中的一個旅以及129軍的第八旅,共計八個騎兵團,在固山、關山嶺一帶死守。對於這支部隊,不少解放軍戰士在1936-1937年期間,與其就已經有過交手了。這支部隊之前在幹過鎮壓紅軍戰士的事情,西路軍戰士不少皆命喪其手,抗戰期間,馬家軍依舊打擊我軍,甚至有些幫助日本小鬼子的意思。
  • 面對第一野戰軍的重兵包圍,馬家軍想投降,卻被解放軍拒絕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49年的時候,我們解放軍進行了重新的改編,當時的彭老總成為了第一野戰軍的司令員,此時彭老總的麾下只有兩個兵團、彭老總當時成立的第一野戰軍的主要進攻目標就是盤踞大西北多年的馬家軍,說起馬家軍就不得不說當年的西路軍被馬家軍襲擊,全軍覆沒的事情,因此馬家軍一直是我們第一野戰軍的仇人,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北野戰軍進入到山海關內,再加上當時華北的傅作義兵團自顧不暇
  • 以物述史 再現蘭州戰役
    蘭州警備司令部發給支前人員使用的通行證。  周學海  蘭州戰役是解放戰爭後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西北國民黨軍在蘭州地區開展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蘭州戰役後留存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司令部舊址、蘭州戰役時彭德懷司令員居住地舊址、通行證、電報等,都是這段歷史留下的珍貴印記,成為我們探究歷史的重要依據。
  • 蘭州戰役:蘭州有多難打?守城的馬繼援,被譽為最厲害的軍閥之子
    在這種情況下,我軍沒有絲毫氣餒,第一野戰軍全體將士在彭德懷元帥的帶領開赴西北,準備一雪前恥,消滅馬家軍,解放大西北,而蘭州戰役不可避免的打響了。 蘭州位於西北中部,是西北的交通樞紐,我軍如果要解放大西北,必先攻佔蘭州。而馬步芳也清楚得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將馬家精銳部隊全部集結於蘭州城下,並且由他的兒子馬繼援負責指揮。
  • 蘭州戰役勝利,馬家軍覆滅,馬步芳客死沙烏地阿拉伯
    蘭州戰役是西北解放戰爭史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堅戰。國民黨守軍工事堅固,作戰兇悍頑強,地形又極度有利於敵,可謂前所未有。第一野戰軍集中兵力之多,火氣之強,戰鬥之激烈程度以及付出的代價同樣前所未有。
  • 【隴原紅色遺珍】以物述史 再現蘭州戰役
    蘭州警備司令部發給支前人員使用的通行證。  周學海  蘭州戰役是解放戰爭後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同西北國民黨軍在蘭州地區開展的一次大規模的戰役。蘭州戰役後留存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司令部舊址、蘭州戰役時彭德懷司令員居住地舊址、通行證、電報等,都是這段歷史留下的珍貴印記,成為我們探究歷史的重要依據。
  • 馬架山之戰:馬家軍兇狠剛猛,最終被我軍殲滅,贏得勝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期,盤踞在蘭州城的馬架山是由當時號稱「天下第一師」的馬家軍把持著,關係到新中國成立國土完整,以及保衛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當時的解放軍華東軍區的第八縱隊改改編後的65軍派遣第193,194,195師共同合圍馬家軍,時任軍長的秋蔚和參謀長蕭應棠主持大西北作戰任務。
  • 馬家軍難打嗎?我軍兩兵團2天未佔敵一寸地,其實我軍藏得很深
    許多人都聽說過「馬家軍」這個詞,但對蘭州戰役了解得不多,甚至於沒有聽說過,但人們所不知道的是,「蘭州戰役」是決定西北戰場命運走向的重要戰役,更是西北解放最大、戰鬥最激烈的城市攻堅戰。兩軍數十萬大軍在這裡匯合,激戰不休,最終我軍取得了蘭州戰役的全勝,徹底擊垮了馬家軍,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上網代價。自蘭州會戰開始以來,解放軍就對馬家軍堅守的陣地發動了進攻,戰鬥整整進行了兩天,在這兩天裡,我軍兩個兵團進行了幾次猛烈的進攻,均未佔領馬家軍一寸土地,傷亡慘重,特別是65軍。會有人提出疑問,馬家軍很難打嗎?
  • 蘭州戰役馬繼援叫囂,十萬人打不下竇家山,被一戰士一面紅旗拿下
    蘭州在解放前是國民黨西北軍政長官公署所在地,馬家軍在此苦心經營幾代人,根基深厚,氣焰囂張,國民黨守將是馬步芳的兒子馬繼援。戰前他曾叫囂,十萬解放軍打不下竇家山,被一位戰士一面紅旗拿下。1949年隨著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決定性勝利,國民黨的精銳部隊幾乎喪失殆盡,解放軍百萬雄師渡過長江,形成了摧枯拉朽之勢。馬繼援卻大言不慚誇下海口:「挽狂瀾於既倒,定乾坤於西北」。蘭州城地勢險要,北依黃河天塹,東南西三面環山,尤其是東西長20公裡的南山是全城的天然屏障。
  • 紅軍1937年西徵,統帥若換此人,馬家軍可能佔不到絲毫便宜
    一、馬步芳的殘暴當時的馬步芳率領他的馬家軍佔領在西北一帶,他本人也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他作為西北的匪首,本性兇殘殺人手段更是非常多,當時還多次對紅軍追趕堵截,馬步芳先用民團來拖住紅軍,接著就帶領騎兵包抄圍攻紅軍,這種手段,每次都會令紅軍損失慘重。西北一帶在他的掌控下,更是民不聊生。當時西徵的失敗,是解放軍歷史很少有的幾大失敗之一。
  • 合水之役:解放軍步兵與「馬家軍」騎兵的較量
    在陝北,包括「馬家軍」在內的國民黨軍隊共約25萬餘人,在胡宗南率領下,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所在地延安發動了突然襲擊。彭德懷率領下的西北野戰軍與「馬家軍」鏖戰的序幕就此拉開。當時,圍攻延安的國民黨軍隊中有胡宗南的20個旅17萬多人,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的12個旅近7萬人,鄧寶珊的2個旅1.2萬多人。
  • 一野進攻馬家軍,軍委指示:「全殲馬家軍,不準起義」,是真的嗎
    為了消滅馬家軍,解放大西北,彭老總率領一野30多萬大軍攻打馬家軍,在進攻時,一野曾收到了軍委的指示,要求全殲馬家軍。「不接受馬家軍的起義,對於馬家軍必須全殲!」那麼是否有此事呢?馬家軍與我軍很早就打過交道,我們與馬家軍有著血海深仇。
  • 沈家嶺之戰,馬家軍士兵前進面對我軍刺刀,後退則是督戰隊鬼頭刀
    ▲我軍佔領蘭州外圍彭總審時度勢,決心發起蘭州戰役。8月12日,我軍各部開始陸續向蘭州開進,切斷了敵人外逃的道路,並不斷地將蘭州周邊的敵人殲滅或趕入蘭州。至8月20日,我軍已經完成了對蘭州敵軍主力的合圍,蓄勢待發,準備一鼓作氣拿下蘭州。作為2兵團左路先鋒的11師正對面是蘭州敵人的重要支撐點沈家嶺。這裡與馬家山和營盤嶺構成了蘭州外圍敵人防禦體系的3個主要陣地。守敵為馬家軍主力第82軍196師569團。
  • 馬家軍的最後一戰,動用了一種「秘密武器」
    這支國民黨軍,並非中央軍嫡系,而是被諸多國粉捧上天,同時也曾讓我軍諸多將帥恨得牙根痒痒的青海馬步芳的馬家軍。時間是1949年8月下旬,地點是在蘭州城南的一連串堅固的山地防禦陣地上。解放戰爭打到1949年8月,蔣家王朝可謂大廈已傾,人民解放軍在各個戰場上摧枯拉朽,高歌猛進。
  • 蘭州戰役初期解放軍攻擊不順,彭總兩天休整,打得馬步芳崩潰大哭
    到1949年下半年,解放戰爭己進入到最後階段,經過三大戰役,蔣介石敗局己定,但仍不甘心失敗,妄圖保住西北,以便日後捲土重來。為此,一方面,國民黨軍企圖依靠蘭州天然屏障,並加強軍事防禦工事,如在十裡山、皋蘭山、沈家嶺、狗娃山等山上修築了大量的外線工事、內線工事,明碉暗堡,溝壕相通,盤山公路直通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