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既有說出「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愛國詩人王昌齡,也有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不惜背信棄義,出賣對於自己懷有養育之恩的祖國的奸險之徒。
在一百多年前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我國由於科技和軍事實力遠遠落後,正所謂「人善被人欺」,也是因為我國地大物博,因此,那時的中國無疑成為西方列強眼中手無寸鐵的落後大國,這些毫無道德底線的侵略者們肆意劃分我們的土地,隨意壓迫我們的人民,一時間,中國上下皆是民不聊生,整個中國皆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這時候,有兩批人馬站了出來,一個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劃,希望中國真正富強起來的革命者,一個是僅僅只為自己的利益考慮,不惜忘恩負義,對他國卑躬屈膝也要換取自己的平步青雲。而馬家軍的指揮者馬步芳無疑正是後者,他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不惜加重賦稅徭役,從貧民百姓身上榨取民脂民膏,可謂是無惡不作。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革命者早已整裝待發,決定在恰當時刻給予這支軍隊致命一擊。在1949年,蘭州戰役爆發,我國的解放軍戰士將馬家軍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絲毫看不出平時的趾高氣昂。
那麼,蘭州戰役後人民解放軍是怎麼對付馬家軍的?為何能讓世人直呼「真是高明!」?
馬家軍:欺壓百姓,無惡不作
馬家軍主要分布在寧夏和甘肅地帶,這支軍隊在中國近代史上號稱最強力量。然而,馬家軍卻並沒有將自己的力量用在保家衛國,服務人民身上。他們反而選擇仗勢欺人,與外國侵略者互相勾結,為虎作倀,肆意欺壓中國的底層人民,一時間寧夏等地皆是民不聊生。
不僅如此,馬家軍的罪行罄竹難書,他們不單單肆意搜刮人民百姓的私人財產,更是對那些英勇無比的革命者們痛下殺手,恐懼於對方日漸強大的勢力。正是因為馬家軍在寧夏地區的肆意妄為,使得寧夏地區被鬧得烏煙瘴氣,人民們更是叫苦連天。
解放軍:有條不紊,逐個擊破
然而,我國的革命先烈們怎麼可能對馬家軍的種種惡行坐視不管,在解放軍眼中,馬家軍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因此,在1949年,我軍選擇在蘭州戰役中將其全部殲滅。儘管馬家軍號稱是我國最強陸軍,但是,我國的解放軍早已不能與以往相提並論。
在經歷數不勝數、大大小小的戰役後,我國的解放軍經過千錘百鍊,早已煥然一新,成為敵人難以匹敵的存在。因此,在蘭州戰役中,我國訓練有素的解放軍將馬家軍打得落花流水,對方甚至毫無還手之力。這支軍隊很快便潰不成軍,只能投降。
解放軍:軟硬兼施,深得人心
正是因為解放軍在蘭州戰役中的大獲全勝,不禁讓世人提出疑問:蘭州戰役後人民解放軍是怎麼對付馬家軍的?為何能讓當時的眾人紛紛感嘆「真是高明」?
原來,在那場戰爭後,馬家軍早已七零八落,逃兵更是數不勝數。實際上,馬家軍中有不少人是屈服於馬家軍司令的威脅之下,被迫參軍,這些毫無戰鬥經驗的人眼看大勢已去,便紛紛落荒而逃。而在馬家軍的戰士中,大多數人本就欺軟怕硬,眼看自己的命懸一線,便紛紛跪地求饒,哪有平時作威作福,欺壓人民的影子,讓人哭笑不得。
對於這些殘餘的馬家軍戰士,我國解放軍也沒有選擇以暴制暴,趕盡殺絕。對於那些表現良好,選擇棄暗投明之輩,我國選擇觀察一段時間,若是表現出色,我國也歡迎更多的戰士加入到「為人民服務」的大部隊中來。但是,對於那些濫殺無辜的無恥之徒,我國依舊選擇格殺勿論,以寬慰那些慘死於他們手中的無辜百姓。
或許現在的人會認為當時解放軍為了獲取敵軍情報,甚至不惜嚴刑逼供,頗有些殘忍。但是,如果想到這些儈子手身上沾滿了我國革命先輩和廣大百姓的鮮血,那麼他們落得個這樣悲慘的下場也算是罪有應得。
更何況,比起敵軍,我軍可謂是寬宏大量,在那個時候,若是我軍被俘虜,下場恐怕會更加悽慘,逃出生天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但是對於這些俘虜們,我軍依舊選擇原諒和理解,而不是一味地以暴制暴,這便是為何解放軍能夠贏得民心的根本性原因,我軍深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永遠不會將武器對準無辜的人。但是對於那些只知為自己牟利,背叛祖國,欺壓人民的無恥之徒,我軍也不會有任何的心慈手軟,這些人哪怕被千刀萬剮也在所不惜。
小結:
蘭州戰役早已成為了歷史,但是解放軍依舊屹立於中國的土地上,保衛著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軍隊本就是為了保家衛國,服務人民而存在的,它絕不是某些人用來作威作福,欺壓人民的道具。
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若只是一味地欺壓百姓,那麼必定會走上窮途末路,正所謂「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這也是為何解放軍能夠取得最後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而這也無疑向我們昭示,決不能為了自己的一點點蠅頭小利,便做出投敵叛國,忘恩負義之舉。在國家危急存亡之時我們應該選擇為國家,為人民而戰,而絕對不是在心中打著如意算盤,希望憑藉著戰爭發一筆橫財。或許這在短時間內能夠得以實現,但是終究會迎來自己應有的報應。我國的華夏兒女應是以錚錚鐵骨聞名於世界,只有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我國才能永遠屹立於世界之巔,實現真正的民族復興,人民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