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哪一戰?解放軍虎將狂虐馬家軍精銳,叩開解放大西北的突破口

2021-01-10 歷史小孔

這是哪一戰?解放軍虎將狂虐馬家軍精銳,叩開解放大西北的突破口

說起國名黨高級將領馬步芳,往往大家的腦海中會浮現出民間流傳的三句話「上山的虎,下山的狼,兇不過青海的馬步芳」不禁讓我們思考為什麼馬步芳的兇狠的威名讓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呢?排除他自己詭計多端的特點,他所帶領的的馬家軍更是有讓敵人聞風喪膽的戰鬥力,這支隊伍更是讓他威名流傳在外的重要因素。

我國的紅軍和解放軍都在西北和馬步芳所帶領的馬家軍不止一次的正面戰鬥過,很多人都以為他帶領的馬家軍被解放軍徹底擊敗是因為1949年八月兩方發生的蘭州戰役中,他不敵對方。事實上,在一次戰鬥中解放軍狠狠地打擊了他所率領的馬家軍,這次戰鬥遠遠沒有著名的蘭州戰役規模宏大,這場戰役就是威名遠播的作戰力極強的解放軍中的大將王震所帶領軍隊在1949年7月打響的固關戰役。

在1949年7月,此時龐縣縣城已經被解放軍佔領了,馬繼援也就是馬步芳的兒子,帶領他們的軍隊返回到固關鎮和關山嶺附近的地方,他們打算在這裡抵死抗戰,奢望自己能夠用這樣的行為延緩解放大軍向西移動的步伐,除此之外他還在甘肅省的莊浪、隆德、靜寧等縣城聚集了將近有五個步兵師的士兵打算給固關一帶提供支持,他打算利用當地的險峻的山形,可以重挫解放軍的銳氣。

至於為什麼馬步芳和他兒子馬繼援意圖在固關附近和解放軍開戰,只要認真研究固關當地的地形就能明白他們所做決定的原因了,固關地處於隴縣西北60裡的地方,這個位置剛好是陝西和甘肅的交界地,它和關山緊密相連,地勢極為險峻,山溝互相交錯,易於防守卻難以被攻破,解放軍要想去往甘肅就必須通過那唯一的東西相夾通往山谷裡的公路。

換句話來說,只要佔領了固關這個地方,解放軍就可以攻進西藏和西寧二地。那麼我們就可以體會到在這裡即將要發生的戰爭會有多麼激烈血腥。騎兵第十四旅是馬步芳和馬繼援安排在固關的軍隊,他們是由馬家軍中的優秀士兵組成的,他們不光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而且作戰力非常強,幫助他們父子倆在固關附近建造了大批的工事。它不是一場普通的戰爭,更是雙方作戰指揮能力的比試,我們可以仔細分析一下馬家軍所佔據的優勢有他們安排的是最優良的騎兵去參加戰鬥,再者他們修築的防禦工事可以很好的抵擋敵軍的進犯。

況且他們佔據了很好的地理優勢。但是這兩個優點在一定條件下也會被轉化為致命的缺點,如果被猛烈的炮彈所轟炸,他們將無處可逃。在戰爭打到最水深火熱的時刻,參與戰爭的解放軍戰士,找準了目標,大規模的使用迫擊炮和山炮。當向馬家軍打過去的時候,可以聽到猛烈的炮火聲,馬家軍傷亡慘重,這讓原本勝利在望的他們潰不成軍。

震天的炮火聲在混著敵人的哀嚎聲持續了幾十分鐘之久,敵軍傷亡慘重,解放軍趁勢把他們團團為主,讓他們退無可退,儘管他們奮力突出重圍,也只有一部分士兵得以向西南山溝方向逃命,在第一時間,解放軍將領號令第一團兩個營,第二團一個營和第一團兩個營從固山的西南方向下山沿著公路把逃跑的敵人也全部消滅了。

當敵軍的主力部隊逃跑到三橋一帶的時候,他們才真正死到臨頭,因為在三橋西面的大炮家溝一帶和小炮家溝以上的地區,早就已經被解放軍猛烈的炮火包圍了,假如說馬家軍在之前佔據了地理優勢,那麼現在我們可以明確的感覺出解放軍已經漸漸逼近了勝利,在這個叫三家橋的地方,解放軍利用自己的優勢用猛烈的炮火讓這場戰役在大約三個小時內就已經要結束了,馬步芳和馬繼援的馬家軍中的戰鬥力極強的騎兵第十四旅已經被幾乎全部消滅,在這之後,解放軍又趁勢消滅了張家川的敵人,但是在這次戰鬥中,我軍幾乎沒動用太多的兵力敵人就倉皇出逃了。

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小事,有六十多個人向解放軍投降,解放軍一個營副教導員,接到命令帶領一個排去接收這些投降的人。但是就在解放軍靠近他們的時候,他們突然拿起刀對著解放軍砍去,因為這是接收投降的人,解放軍沒有留太大的戒備心,所以在敵人的突然襲擊時,有很多解放軍在那時犧牲了,就在這時負責掩護的解放軍機槍組的士兵立刻用炮火對著敵軍掃射,把這群狡猾的敵人全部消滅。

這次固關戰鬥長達11小時,在這場戰鬥中一共消滅了3000多個敵人,敵軍旅長馬成賢左邊的手臂被炮彈炸斷倉皇出逃,逮捕了馬家軍副旅長職位以下的官兵500多人,繳獲了大批的武器和戰馬200多匹。固關戰役很快就大獲全勝了。解放軍的猛將王震重挫馬家軍的優秀部隊,大大打擊了馬家軍的蠻橫氣勢,重挫了其希望憑藉優勢的地形來打擊解放軍的瘋狂想法,進而解放了蘭州和大西北,這真是讓人振奮不已。

相關焦點

  • 面對第一野戰軍的重兵包圍,馬家軍想投降,卻被解放軍拒絕
    彭老總這兩個兵團的司令員是我們熟悉的王震將軍和許光達將軍。大家要知道第一野戰軍的前身西北野戰軍在最開始的時候是最慘的野戰軍,主要是因為當時的陝甘寧邊區物資匱乏,而且西北野戰軍的武器彈藥也不是非常的衝鋒,這就導致這支野戰軍的戰鬥力大打折扣,或許在別人眼裡這些都是大問題,但是在彭老總看來,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 馬家軍屢教不改負隅頑抗,解放軍首長怒拍桌子:給我狠狠的打
    西北方面戰場,通過扶眉戰役、鹹陽保衛戰,兩場戰役,胡宗南已然逃去漢中,秦嶺地區逐漸的解放,曾經囂張無比的馬家軍,也漸漸的退回了隴山等地,還想要繼續在之前他們起家的地方:甘肅、青海等地,負隅頑抗。馬家軍簡直就是屢教不改,馬將軍曾幾何時也給我軍造成過重創。甘青二馬指的就是馬步芳與馬鴻逵二人,二人作惡多端。其中馬步芳俗稱青馬,此人手下人馬不少,算起來也是有四個軍以及一個騎兵營的。
  • 殘殺紅軍西路軍的馬家軍後來結局怎樣?彪悍兇狠不減當年仍遭消滅
    針對胡、馬聯合對抗人民解放軍的企圖,在解放大西北的最初階段,彭德懷確定了「鉗馬打胡」的作戰方針,得到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批准。應該說,在那場舉世矚目的民族抗戰中,馬家軍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同時,解放軍尤其是老紅軍們永遠忘不了的是,1937年初,紅軍西路軍所以覆亡於河西走廊,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遇到了這支殘暴的強敵。
  • 他是「馬家軍」中的異類,解放前毅然率部起義,最終安度晚年
    民國時期,以馬步芳、馬步青、馬鴻逵、馬鴻賓為主要代表的西北地方軍閥,奉老蔣之命,率軍於1933年,率軍攻打西北各部,志在吞併大西北,孫殿英奉命率軍於1933年,因擔心國土被逐個擊破,遂與孫殿英聯合作戰,史稱「四馬拒孫」。
  • 馬架山之戰:馬家軍兇狠剛猛,最終被我軍殲滅,贏得勝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期,盤踞在蘭州城的馬架山是由當時號稱「天下第一師」的馬家軍把持著,關係到新中國成立國土完整,以及保衛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當時的解放軍華東軍區的第八縱隊改改編後的65軍派遣第193,194,195師共同合圍馬家軍,時任軍長的秋蔚和參謀長蕭應棠主持大西北作戰任務。
  • 解放大西北前,偉人叮囑彭老總:不接受這支部隊起義,務必全殲
    1949年,解放軍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戰役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國內和平協議上簽字。隨後中央下達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乾淨地消滅一切敢於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
  • 盤踞青海的馬家軍不足10萬,為何被我軍視為強悍勁敵?原因有三
    馬家軍也可以叫做馬回軍,其兵員主要是以少數民族為主,到了後期時,才有漢人逐漸加入。大西北相對東南沿海地區是十分貧瘠的,在解放之前,社會制度原始殘暴,造就了當地兵員嗜殺兇狠的特性,男性在12歲時,就被抓走當兵員接受軍事訓練,同時給他們灌輸奴化思想。
  • 他是馬家軍的首腦之一,解放前沒錢逃往國外,後來起義成為副省長
    馬家軍是民國時期實際控制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軍閥,又被稱為「西北三馬」,分別是馬步芳、馬鴻逵和馬鴻賓。解放前,馬步芳、馬鴻逵逃往國外,後死於異國他鄉,馬鴻賓卻選擇起義成為了副省長。馬家軍包括青海馬家軍(青馬),代表人物是馬步芳,寧夏馬家軍(寧馬),代表人物是馬鴻賓、馬鴻逵,這三人中馬鴻賓實力最弱。馬家軍中的青馬與紅軍有著血海深仇,使西路軍最終失敗並幾乎全軍覆沒。馬鴻賓,出生於1884年9月14日,是馬家軍中少數善於讀書之人,他國學基礎甚厚,讀了不少中國古書,為人處事老成統達、穩健持重、講求圓通,西北官民常將馬鴻賓稱為「道學先生」和「馬善人」。
  • 蘭州戰役:一野戰士說馬家軍強悍的像日軍,彭德懷下令往死裡打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1949年8月,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展開了解放蘭州的戰鬥。 這場戰鬥,是我軍少有的、帶著怒氣去作戰的,一度坊間流傳,一野不接受馬家軍起義。這個說法雖然沒有憑據,大概率是傳說,但確實反映出這場戰役的獨特性質。
  • 蘭州戰役後,解放軍是如何對付馬家軍的?真是高明
    而馬家軍的指揮者馬步芳無疑正是後者,他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不惜加重賦稅徭役,從貧民百姓身上榨取民脂民膏,可謂是無惡不作。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的革命者早已整裝待發,決定在恰當時刻給予這支軍隊致命一擊。在1949年,蘭州戰役爆發,我國的解放軍戰士將馬家軍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絲毫看不出平時的趾高氣昂。
  • 彭總率一野橫掃大西北,麾下「十大虎將」功不可沒,他們都是誰?
    西北野戰軍橫掃大西北在完成掩護任務後,彭總率西北野戰軍以2萬人起家,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先後發動了青化砭,羊馬河等戰役,有效穩定了西北的戰局,並逐步橫掃大西北的反動派。至1949年2月番號改成第一野戰軍時,總兵力已達到35萬餘人。
  • 14年前,馬步芳殘害數萬紅軍 14年後,解放軍虎將讓他血債血償
    14年後 ,解放軍虎將讓他血債血償!解放戰爭時期要說犧牲最多,結局最悲慘的莫過於西路軍,為了把潛伏在我國西南方向的敵人都清理掉,西路軍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介乎每年都有大量的戰士壯烈犧牲。最後因為戰線拉的太長,戰爭時間又久,再加上武器裝備各方面又不如敵軍的種種原因之下,當時的西路軍兩萬人幾乎是全軍覆沒。而殘害我們西路軍最多的就是當時的大軍閥馬步芳。
  • 《解放大西北》榮獲第十五屆陝西電視金鷹獎優秀紀錄片二等獎
    《解放大西北》榮獲第十五屆陝西電視金鷹獎優秀紀錄片二等獎。《解放大西北》是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的八集文獻紀錄片。大西北的解放,是黨中央和毛澤東指揮整個解放戰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 一野120門火炮齊發,馬家軍1.2萬精銳覆沒!
    1949年7月,經過無數戰士們的浴血奮戰,解放戰爭其實勝負已定,馬家軍也不敢再進犯關中,但是他們退到隴山要隘,仗著自己還有一些勢力,妄圖繼續負隅頑抗,這自然是痴心妄想。解放軍最終當然是一舉殲滅了他們,實在大快人心。
  • 一野進攻馬家軍,軍委指示:「全殲馬家軍,不準起義」,是真的嗎
    為了消滅馬家軍,解放大西北,彭老總率領一野30多萬大軍攻打馬家軍,在進攻時,一野曾收到了軍委的指示,要求全殲馬家軍。「不接受馬家軍的起義,對於馬家軍必須全殲!」那麼是否有此事呢?馬家軍與我軍很早就打過交道,我們與馬家軍有著血海深仇。
  • 殘害西路軍的馬家軍眾將得到了什麼樣的報應?
    第二天,解放軍部隊對蘭州發動總攻。蘭州一戰,馬家軍精銳盡失。馬步芳自知大勢已去,帶領家眷細軟經廣州逃亡香港。在香港期間,蔣介石電召馬步芳去臺灣。馬步芳不敢違命,來到了臺灣。2.馬元海馬元海是和西路軍交戰的馬家軍前線總指揮。1949年9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揮軍直搗馬步芳的最後巢穴—青海。馬步芳早已帶著家屬和錢款逃之夭夭。
  • 馬家軍精銳負隅頑抗,王震一拍桌子:給我狠狠地炸
    大家都知道新中國成立是在1949年10月1日,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在這三個月前還發生了一場很大的戰役,這場戰役可謂是大快人心,直接把我國殘留的惡勢力全部剷除。解放戰爭打到1949年時大家基本都知道勝負已定,但當時還有一個頑固勢力,且勢力還不算小,那就是外號「馬家軍」。當時國民黨早已大勢已去,很多官員都已經預謀好準備撤離到臺灣。
  • 開國中將裡,在解放時期,戰績最佳的十位虎將都有誰
    (排名不分先後) 第一位打鐵虎將梁興初,他是來自解放戰爭時期第四野戰軍一員猛將。曾經擔任東北野戰軍第十縱隊司令員,最輝煌的戰績就是黑山阻擊戰。當時廖耀湘兵團準備南下增援錦州,但是梁興初率領第十縱隊在大虎山地區利用地形阻擊廖耀湘兵團。使得該兵團無法前進增援錦州,為東北野戰軍解放錦州減輕壓力。同時也為我軍殲滅廖耀湘兵團贏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