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馬家軍的首腦之一,解放前沒錢逃往國外,後來起義成為副省長

2021-01-18 方哥說史

馬家軍是民國時期實際控制甘肅、寧夏、青海等地的軍閥,又被稱為「西北三馬」,分別是馬步芳、馬鴻逵和馬鴻賓。解放前,馬步芳、馬鴻逵逃往國外,後死於異國他鄉,馬鴻賓卻選擇起義成為了副省長。

馬家軍包括青海馬家軍(青馬),代表人物是馬步芳,寧夏馬家軍(寧馬),代表人物是馬鴻賓、馬鴻逵,這三人中馬鴻賓實力最弱。馬家軍中的青馬與紅軍有著血海深仇,使西路軍最終失敗並幾乎全軍覆沒。

馬鴻賓,出生於1884年9月14日,是馬家軍中少數善於讀書之人,他國學基礎甚厚,讀了不少中國古書,為人處事老成統達、穩健持重、講求圓通,西北官民常將馬鴻賓稱為「道學先生」和「馬善人」。

1904年馬鴻賓在任叔父馬福祥侍從,1908年升任西寧礦務馬隊隊官,1910年隨昭武軍到寧夏任騎兵營營長。辛亥革命後,他曾擔任寧夏鎮總兵、甘肅新軍司令和寧夏鎮守使,1920年4月晉升為陸軍中將。

馬鴻賓學識廣泛,體恤西北百姓,不愛錢財,家裡幾乎沒有什麼傭人伺候。不過馬鴻賓在官場上也有弱點,他不擅長調和各方關係,處理交際問題,觸犯了當地權貴利益,以至於招來兵變,導致權力大減。

後期,馬鴻逵的勢力是明顯超過了馬鴻賓。1933年,因為馬鴻賓不巴結國軍上層,也無意於軍閥權力鬥爭,馬鴻逵控制了當地局勢。1948年,馬鴻逵任寧夏兵團司令官,馬鴻賓為副司令官。

解放前,當馬鴻逵提出讓馬鴻賓跟自己一起避走海外時,馬鴻賓明確表示:「去香港去外國,什麼都需要黃金,我哪有如此多的黃金?」1949年9月1日,馬鴻逵逃往重慶。馬鴻賓試圖拉上馬鴻逵的兒子馬敦靜一起起義,但馬鴻逵父子卻電令寧馬將領不得接受除馬敦靜以外人的指揮。

眼看無法帶整個寧馬系統走向光明,馬鴻賓通過老朋友傅作義和鄧寶珊,與解放軍籤訂《和平解放協定》,帶領自己的81軍於9月18日在中衛縣宣告起義。在馬鴻賓的感召下,寧馬128軍以及保安司令部和省政府紛紛選擇了投降。1949年12月,馬鴻賓被任命為寧夏省政府副主席,後任甘肅省副省長,1960年10月30日,他因病在蘭州去世,享年76歲。而西北的另外二馬,馬步芳死在了沙特,馬鴻逵死在了美國,只有馬鴻賓死在了家鄉。

相關焦點

  • 他是「馬家軍」中的異類,解放前毅然率部起義,最終安度晚年
    然而,抗日戰爭勝利後,老蔣發動內戰,竭力拉攏「三匹馬」,並將「一匹馬」在「馬家軍」中倒下,解放前毅然率部起義,他就是馬鴻賓。首先,梳理「四馬」關係,馬步芳和馬步青是親兄弟,父親馬麒為「青海馬家軍」;馬鴻賓和馬鴻逵屬於「甘肅馬家軍」,卻是堂兄弟,馬鴻賓的父親馬福祿為馬鴻逵的父親馬福祥的兄長,此外,馬福祿還在抵抗八國聯軍時犧牲。
  • 西北三馬之一的馬鴻賓,1949年9月發動起義,他後來的結局如何?
    後來,隨著第一野戰軍挺進大西北,這三股軍閥勢力相繼覆滅,不過三位軍閥大佬們卻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青海的馬步芳和寧夏的馬鴻逵先是逃到了臺灣,後來又移居到了國外,最終客死異鄉。而甘肅的馬鴻賓則選擇於1949年9月率領部隊發動起義,為甘肅的和平解放作出了一定貢獻。那麼,作為西北三馬之一的馬鴻賓在發動起義之後,他後來的結局如何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他是西北「馬家軍」中的異類,解放前毅然率部起義,最終安享晚年
    此外,「西北四馬」又分為青海馬家軍和寧夏馬家軍,前者指的是馬步青、馬步芳兄弟二人,而後者指的是馬鴻賓、馬鴻逵兩兄弟領導的部隊。解放前夕,馬步芳、馬步青以及馬鴻逵這「三馬」隨著國民黨走上了逃亡之路,最終客死異鄉。在「西北四馬」有一人另外「三馬」不同,他在解放戰爭時期迷途知返、選擇了對的路,為解放戰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並在建國後身兼要職,最終安度晚年。他就是「西北四馬」之一的馬鴻賓。
  • 一野進攻馬家軍,軍委指示:「全殲馬家軍,不準起義」,是真的嗎
    為了消滅馬家軍,解放大西北,彭老總率領一野30多萬大軍攻打馬家軍,在進攻時,一野曾收到了軍委的指示,要求全殲馬家軍。「不接受馬家軍的起義,對於馬家軍必須全殲!」那麼是否有此事呢?馬家軍與我軍很早就打過交道,我們與馬家軍有著血海深仇。
  • 西北三馬中的馬鴻賓,1949年投降解放軍,他後來下場如何?
    西北三馬中的馬鴻賓,1949年投降解放軍,他後來下場如何?馬鴻賓的家世非常厲害,他是西北三馬之一。西北三馬指的是長期盤踞在寧夏,甘肅,青海一帶的西北馬家軍。另外兩人分別是駐守青海的馬步芳,在寧夏的馬鴻逵,而馬鴻賓則一直負責甘肅的軍務。和其他兩人不一樣的是,馬鴻賓沒有選擇跟隨蔣介石去臺灣,而是在1949年9月份起義。正是因為有了這次起義,才讓甘肅避免了戰亂,甘肅得以和平解放。
  • 國民黨元老程潛,起義後任軍委副主席,主席特批每月5萬斤大米
    1949年,程潛和陳明仁帶領國民黨部隊宣布起義,程潛成為了湖南歷史上重要的轉折點,從而讓湖南得以被和平解放。因為程潛起義的影響比較大,極大的推動了解放戰爭的進程,這也讓偉人十分欣賞他。程潛到長沙後,內心十分矛盾,因為他既想繼續和共產黨對抗,又想讓湖南人民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而程潛這一想法,就引起了我黨的注意,我黨認為,應該策反程潛,把程潛培養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因為程潛此前曾和老蔣有過矛盾,又和共產黨有過合作,而且他也不想戰爭傷及無辜的百姓。所以這自然就成為了我黨重視的對象。
  • 解放大西北前,偉人叮囑彭老總:不接受這支部隊起義,務必全殲
    同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帶領王震第一兵團、許光達第二兵團、周士第第十八兵團、楊得志第十九兵團向盤踞在青海、新疆等地國民黨反動派和馬家軍發起追殲。打出「扶眉戰役」、「蘭州戰役」大捷,至1950年新疆的陶峙嶽將軍、包爾汗省主席和平起義外,共殲滅敵軍30萬人,解放西北全境。從解放戰爭開始,我方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鼓勵敵軍起義,就是這樣的戰略。
  • 紅軍曾兵敗馬家軍,後來的馬家軍命運如何呢?
    這是汪家墩村名字的由來,也是當年西路軍將士和「馬家軍」激戰的堡壘。雖然經歷了七十多年的風雨侵襲,但墩外牆上的彈孔依然清晰可見。汪家墩碉堡它從外形上看像是一座土碉堡,但是在解放之前它是我們河西走廊有錢人家的一種民宅,它是當地汪姓村民為抵禦強盜而修建的。
  • 蘭州戰役:一野戰士說馬家軍強悍的像日軍,彭德懷下令往死裡打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1949年8月,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展開了解放蘭州的戰鬥。 這場戰鬥,是我軍少有的、帶著怒氣去作戰的,一度坊間流傳,一野不接受馬家軍起義。這個說法雖然沒有憑據,大概率是傳說,但確實反映出這場戰役的獨特性質。
  • 湖南和平解放前最先在瀏陽縣永安市率部起義的劉人奎與瀏陽的解放
    1949年8月4日在程潛、陳明仁等率部起義,宣布湖南和平解放時,湖南省會長沙市警察局局長劉人爵也率部起義響應,當晚便進城接管了湖南省保安司令部。最先在瀏陽縣永安市率部起義的劉人奎益陽桃江縣人劉人奎比劉人爵年長3歲,在劉人爵之前也曾出任長沙市警察局局長。劉人奎跟林彪是同學,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五期。南昌起義時還曾是周恩來的警衛員,後加入軍統,後成為保密局長沙站的一名高級特工。
  • 那些做了西北馬家軍妻妾的女人們,後來命運如何?死的死哭的哭嫁的嫁
    西北馬家軍的妻妾們,雖說身處民國,但這一思想並沒有多少改觀,馬家軍出逃國外時,她們也進行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追隨。 他是馬麒長子,馬步芳的哥哥。1949年8月在解放軍進軍臨夏時,攜家眷逃往西寧。西寧解放前又逃往重慶,後經香港到臺灣定居。1977年2月9日因病在臺北市病逝,終年79歲。臺灣省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馬步青算不上出逃國外。 和西北馬家軍的馬鴻逵、馬步芳一樣,馬步青也是一個有著三妻四妾的人。他的四姨太叫張筱雲,在蘭州,是個唱秦腔的女演員。
  • 國軍起義名將有哪些?後來授予什麼軍銜?有一位足可授元帥!
    他是山西榮河人,參加過辛亥革命,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五期步兵科,葉挺、陳誠都是他的學弟。傅作義雖然不是蔣氏的嫡系,然而在國軍中的地位一直是較高的。抗戰前期,他已經是陸軍二級上將,到了1938年12月,升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二戰區北路軍總司令,當時的八路軍總司令朱總也是戰區副司令員長官。
  • 地處邊陲廣袤無垠,新疆是如何解放的?
    一野是解放西北的主力部隊,在對付盤踞在甘肅、青海、寧夏的馬家軍時,便對其不戰而逃的可能性有過充分考慮。如果馬家軍流竄入青海或是新疆,藉助廣大縱深空間周旋或是逃出國境,將是一件麻煩事。類似狀況也確實發生過,如國軍李彌部就從雲南流竄入緬泰邊境的金三角,在那裡滯留幾十年。
  • 1949年國軍將領李文起義後,又趁機逃往臺灣,後來過得怎樣?
    1949年,我東北大軍在開國上將劉亞樓的指揮下,在29小時以內,就全境解放了天津。傅作義在女兒傅冬菊和秘書長閻漢文的勸諫下,認清形勢,決定與我軍秘密達成合作,打算率部起義。於是,在1月份,傅作義以戰區換防的名義,將李文手下的25萬大軍調出城外,因而間接掌控了城內的大部分敵軍高級將領,並且通電全國,與南京政府劃清界限,宣布起義,北平得以和平解放。因而李文也被迫當上了起義軍。然而,李文卻不願意背叛南京政府,於是就丟下部隊,尋找機會逃往了南京政府。
  • 渡江戰役前,北方最後一支起義的隊伍,他們是由誰率領的呢?
    1949年4月20日晚,第二、三野戰軍發起渡江戰役的同時,北方太原戰役也同時進行,事實上當時對太原的軍事進攻,很早就已經開始布置,從1948年10月開始,隨著解放軍的不斷進攻,到渡江戰役這一天,太原戰役已經逐漸進入尾聲,到4月24日,太原戰役落下帷幕,成為了解放戰爭中
  • 55年已是副省長的他,特例被授銜,主席說:上將名單中一定要有他
    但有一人卻例外,他就是閻紅彥。當時的他已經成為某省副省長,按原則來說,他甚至沒有資格參加這次表彰大會,但是毛主席深知他的貢獻,並授予他上將銜。閻紅彥是1909年出生的陝西安定人,他的家庭並不富裕,十歲的他為了家庭生計就開始給別人家放羊打工。
  • 殘殺紅軍西路軍的馬家軍後來結局怎樣?彪悍兇狠不減當年仍遭消滅
    然而,青馬、寧馬的實力基本沒有受到影響,要想解放西北,剩下的主要任務就是以青馬、寧馬為主要作戰對象,儘快將馬家軍消滅。然而,馬家軍雖為雜牌軍,卻並非烏合之眾。它初建於民國初期,是以西北地區少數民族為基幹組建、具有濃厚封建色彩的割據武裝。
  • 1947年馬家軍一團長被俘,司令親自下令釋放,還送他一匹馬,為何
    曾經,在1947年的時候,馬家軍的一位團長就被共軍俘虜了,然而,面對敵軍這樣一位等級較高的將領,我軍非但沒有對他有任何的威脅,反而是由司令親自出面,對他進行了釋放,不僅如此,釋放他的司令還送給了這位俘虜一匹馬,讓他能夠順利返鄉。那麼,這位被俘的團長究竟是誰?我軍又為何會有這樣的舉動呢?
  • 他是斧頭幫頂級刺客,後來加入我黨,官至安徽副省長
    歷史客棧原創視頻:他是斧頭幫頂級刺客,後來加入我黨,官至安徽副省長
  • 馬家軍在河西走廊瘋狂屠殺西路軍,解放蘭州時軍委下令全殲馬家軍
    1936年10月由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主力2.18萬人,佔當時紅軍總數的五分之二,遵照中共中央之命令,西渡黃河作戰,在河西走廊遭到數倍於己馬家軍瘋狂的進攻和屠殺。西路軍孤軍奮戰伏屍盈雪,由於兵力懸殊,最後彈盡糧絕才遭失敗,幾乎全軍覆沒,在中國革命戰爭史上寫下了悲壯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