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波哥大9月21日電 綜述:籤署和平協議 哥倫比亞期待開啟和平時期
新華社記者何珊
哥倫比亞政府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簡稱「哥武」)定於26日在哥卡塔赫納正式籤署最終全面和平協議。屆時,雙方之間歷時4年的和談進程將畫上句號,也標誌著長達半個世紀的哥倫比亞衝突年代宣告結束。
10月2日,哥倫比亞將舉行全民公決,確定和平協議內容的合法性。協議如獲通過,則意味著哥倫比亞和平時期正式開啟,並將進入重建階段。
哥倫比亞調查機構最新民調結果顯示,72%的受訪者贊成籤署和平協議,反對者比例僅為28%。就此,哥政治分析人士希拉爾多對媒體表示,贊成者分兩類:一類是對和平協議內容的支持者;另一類雖然對和平協議內容心存疑慮,但認為結束衝突最重要,故選擇贊同和平協議。
上世紀60年代初興起壯大的「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是哥倫比亞境內最大的反政府武裝遊擊隊,目前擁有8000餘人。其高潮時期曾發展到1.7萬人,控制哥境內面積一度達到40%,主要集中在鄉村地帶。長達半個世紀的哥武裝衝突造成逾22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1984年至2002年期間,「哥武」與政府曾兩次試圖和解,但均告失敗。雙方此次就籤署和平協議達成一致,並同意通過全民公決結束衝突年代,開啟和平時期,有賴於雙方對和平訴求的一系列共同努力。
2012年,在以古巴和挪威作為擔保國、以委內瑞拉和智利作為觀察國的斡旋框架下,雙方開始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進行和談。2014年12月17日,「哥武」宣布單方面無限期停火。今年6月23日,雙方籤署最終停火協議,並於8月在哈瓦那達成最終全面和平協議。
聯合國安理會9月13日一致通過有關聯合國哥倫比亞政治特派團授權問題的決議。根據決議,特派團將向哥倫比亞40個地點派遣約450名觀察員及部分文職人員,執行核查停火、協調「監督與核查機制」、調解爭端、報告各方遵守停火承諾情況等任務。
哥倫比亞總統桑託斯當天就此表示,這一「歷史性」決議意味著哥倫比亞和談進程得到了全世界的支持,是「以理性、負責與平衡方式解決武裝衝突」的案例。
根據哥倫比亞憲法法院於今年7月作出的決定,10月2日將是確定和平協議合法性的關鍵時刻,也是哥倫比亞史上第二次舉行全民公決。公決內容僅為兩項:「是」表示贊同,「否」則是反對,而和平協議獲得通過必須贏得不低於13%的選民即450萬人的贊成票。如未獲通過,則意味著桑託斯政府需通過其他方式,尋求和平協議的合法性。
目前,民調預測結果雖顯示和平協議通過的可能性很大,但並不意味著衝突後重建時期將一帆風順。未來,「哥武」放下武器以新的政治組織名義進入政壇,其從政之路是否平坦、哥政局呈現何種新局面、拉美地區作何反響等一系列後續影響也仍屬未知。
桑託斯政府努力了4年的和平談判,能否為哥帶來真正的和平?「哥武」放棄52年的對立衝突,能否為西半球史上最長內戰畫上完整句號?對此,哥倫比亞和國際社會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