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子同學遊園會「坂田佳華站」上,家長和孩子們在體驗闖關後對課程十分感興趣,向老師進一步了解課程,同時也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我了解到培養一個程式設計師是需要很長時間的,而且過程十分枯燥,我怕孩子會不太坐得住,少兒編程也是這樣嗎?」
我們有講到編程特長已成為中考、高考助力升學的重要渠道,有很多家長前來諮詢少兒編程的相關問題,小編發現部分家長會有這樣一個觀念:"孩子以後不做程式設計師,不需要學,但身邊好多人都在學,一時又拿不定主意了。"
那少兒編程和成人編程有何不同?
因學習主體、年齡層次、應用場景的不同,與成人編程灌輸式的枯燥的教學方式相比,少兒編程情景引入式教學更適合激發青少兒學習興趣、開發思維;同時二者在培養側重點、所學內容上亦不同,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一、培養側重點不同
成人編程是我們普遍理解的代碼編程,在程序開發、自動化等方面應用較多,一般高校、成人培訓機構開設有這類課程,側重於職業技能培訓,培養目的性強;
少兒編程更側重於讓孩子們學習編程思想,與我們傳統意義上理解的編程有所不同,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興趣,訓練邏輯思維,促進智力開發。
二、 上手難易程度不同
成人編程的學習是建立在一定的事物認知能力和邏輯基礎之上的,綜合學習,過程較為枯燥,學習後直接投入工作應用;
少兒編程課程一般面向5-18歲青少兒教學,採用由淺到深教學方法,從簡單易理解的實物編程基礎課到編程進階課、跨學科學習及綜合應用,逐步探索,是一個從0到1的進階式過程,是一個促進思維全面開發的過程。
三、 所學內容不同
成人編程主要學習程序語法應用與實踐、計算機編程項目開發,比如學習的課程有Java、Python,C++等常用語言;
少兒編程一般可分為兩個階段:圖形化編程,計算機代碼編程。如Scratch 、Code等圖形化編程是啟蒙階段的學習,更重視邏輯鍛鍊和思維養成;計算機編程則是進階學習程式設計師常用到的代碼語言,而後可跨學科學習機器人編程,3D建模等課程進行綜合應用。
為什麼要學少兒編程?
★ 主動學習 多點樂趣
少兒編程不是成人編程搶先學,少兒編程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知識轉化、遷移能力,善於激發孩子的興趣點,激發其好奇心,主動探索、投入到學習中去;
★ 逐步引導 觸發思維
從生活場景引入知識點更符合於青少兒對新事物的接納能力,通過不斷嘗試、試錯,探究問題,將所學升華後應用於生活,解決具有社會價值的問題;
★ 助力升學 少點壓力
掌握編程思維能顯著提升創新素養、數理與邏輯思維能力,輔助提高學業成績,編程特長已成為重要中、高考升學渠道;
★掌握編程 時代趨勢
編程教育推廣至青少兒階段符合時代和社會發展需求,編程技術滲透各領域,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正改變社會人才需求結構,掌握編程技能有助於拓寬未來發展道路。
原子同學AtomSTEM
原子同學擁有豐富的教研成果和教師團隊,自主研發了一套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少兒編程&機器人課程體系,分階覆蓋3-18歲年齡段青少兒,遵循孩子成長規律,適合不同起點的孩子。
少兒編程課程融合了STEM教育理念、PBL及5E教學法,激發孩子創造力與邏輯思維,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老師逐步引導孩子主動探索、學習,豐富的課堂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興趣,更學習了專業知識。
多年來,原子同學培養了數萬名優秀學員,不僅融合線上線下教學,還將學生帶進國際競賽平臺;通過海內外研學,與多國學生相互學習共同成長,與國際大牛們探討編程&機器人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