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信託業要杜絕與監管博弈的心態

2020-12-26 中國經濟網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8日電 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12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黃洪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講話。黃洪表示,信託業要杜絕與監管博弈的心態,不通過變通或繞開監管規定開展信託業務,更不能以此尋求相對於其他信託公司的不正當競爭優勢,破壞市場秩序。信託業要樹立賺「辛苦錢」的理念,埋頭實幹,通過提供高質量服務獲取相應報酬,靠創造價值來獲取利潤,不要總打量著利用全能性金融牌照的優勢,靠投機賺錢。

  

來源:銀保監會網站 

  黃洪指出,信託文化是一個總括性概念,信託法律關系所包含的各利益主體以及各環節流程,都具有各自的子文化,如委託人文化、受託人文化、受益人文化、金融人文化、合規文化、風險文化、內控文化等等。這些子文化共同構成了信託文化這個大概念。在這些子文化中,最基礎、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三個文化,即委託人文化、受託人文化和合規文化。委託人文化和受託人文化構成了信託法律關係,塑造了信託業獨特的商業模式。而這種商業模式能否成功,能否實現長期可持續,並有效創造價值,最終取決於是否依法合規,是否具有合規文化。抓住這三個子文化的建設,就抓住了信託文化建設的牛鼻子,並能夠帶動其他子文化的建設,整體信託文化的建設也就水到渠成。這三個子文化,每一個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關於怎樣建設受託人文化,黃洪表示,信託歷經幾百年發展,模式千變萬化,但受託人在信託法律關係中的中心地位始終未變。不久前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信託公司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圍繞受託人的中心地位建設良好受託人文化。具體來說應當做到:樹立一個意識,牢記兩個使命,養成三個習慣,提升四個能力。 

  樹立一個意識 

  就是牢固樹立受託人意識。意識引領行動,只有信託業全體從業人員都樹立了受託人意識,發自內心地認同受託人定位,深刻領會並遵循受託人義務的本質,才能轉化為行動上的自覺,形成建設良好受託人文化的內生動力。全行業要大力加強受託人意識的培養,將「守正、忠實、專業」的要求嵌入企業文化、發展戰略、員工培訓、制度規定、激勵約束機制等環節,引領全體員工將受託人定位作為根本定位,將充分履行受託義務作為首要職責,將以「受益人合法利益最大化」作為職業生涯的根本守則。 

  牢記兩個使命 

  經過近些年的快速發展,信託業已經不再是無足輕重的小角色,而是已經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融體系乃至社會上已經具有了相當影響力。大塊頭就要有大擔當,信託公司要將服務國計民生納入自己的使命範疇,作為受託人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服務國計民生要牢記兩個使命: 

  一是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信託公司作為連接投資和融資、金融和實業的橋梁,要將自身業務開展與實體經濟發展緊密綁定,依託信託制度優勢,為實體經濟提供針對性強、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務。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支持國家重大發展戰略落實、支持先進位造業發展、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支持擴大內需等方面拓展業務,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二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要深入研究滿足人民群眾近年來不斷增長的財富保值增值、傳承、慈善等需求。一方面持續豐富信託產品體系和服務,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金融產品投資選擇,為投資者創造收益,讓經濟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另一方面發揚傳承文化,助力我國中產階級和高淨值人群財富有效地傳承下去,支持國家長治久安;同時推動慈善信託業務發展,發揮慈善信託制度在社會財富分配、慈善救濟、促進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 

  養成三個習慣 

  播種行為,便收穫習慣;播種習慣,便收穫性格;播種性格,便收穫命運。良好習慣一旦養成,便會以自然而然、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續下去,猶如物理學中的慣性力量。信託業要按照建設受託人文化的要求,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進而凝結為行業的行為規範。具體來說,要養成三個習慣: 

  一是養成遵規守紀的習慣。要尊重規矩、敬畏規則,不碰法律底線,不越監管紅線,通過合規守法經營創造利潤,賺清清爽爽的錢。要配合監管、擁抱監管,嚴格執行監管規定,並領會貫徹監管規定背後的精神實質。要杜絕與監管博弈的心態,不通過變通或繞開監管規定開展信託業務,更不能以此尋求相對於其他信託公司的不正當競爭優勢,破壞市場秩序。今後嚴監管、強監管態勢將進一步鞏固,監管問責也將更加嚴格,不遵規守紀註定沒有出路,這一點,信託公司和各銀保監局都要堅信不移。 

  二是養成埋頭實幹的習慣。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社會運行的鐵律,金融業雖然有牌照價值的加成,但也不例外。信託業要樹立賺「辛苦錢」的理念,埋頭實幹,通過提供高質量服務獲取相應報酬,靠創造價值來獲取利潤,不要總打量著利用全能性金融牌照的優勢,靠投機賺錢。如果行業遲遲不能扭轉投機的風氣,全能性金融牌照這一信託公司最大的政策優勢將失去存在的合理性基礎。 

  三是養成勤勉盡責的習慣。受人之託就要忠人之事。恪盡職守,誠實、信用、忠實地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處理信託事務、管理和處分信託財產,是信託公司安身立命之本。信託公司全體人員都要兢兢業業履職盡責,對委託人和受益人誠實守信,在受託管理的各個環節忠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損害委託人和受益人的利益。同時要提高思想自覺,積極主動、持之以恆地圍繞委託人和受益人需求提升自身的主動管理能力,為受益人創造更多價值,更好地實現信託目的。 

  提升四個能力 

  信託業要真正成為地位崇高的受託人,最終還是依賴於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信託公司只要有決心、有意願,完全有資源、有能力做高品質的受託人。對這一點全行業要有清醒而自信的認識。 

  一是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探索構建與信託業特點相匹配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從產品設計、產品營銷、盡職調查、信息披露、風險揭示、投後管理等全流程增強受託管理能力,消除受託履職瑕疵,將風險與收益切實讓渡給投資者,實現「賣者盡責」基礎上的「買者自負」。強化權力制衡和監督,公司管理上要重點加強對大股東和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的制衡監督,內控機制上要重點加強中後臺部門對前臺業務部門的制衡監督。要優化激勵約束機制,從制度上防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二是提升專業化資產管理能力。信託業作為資產管理行業的一員,未來要在資產管理行業中佔有一席之地,必須提高資產管理能力的專業化水平。提升資產管理能力必須要與產業發展緊密融合,結合自身資源稟賦聚焦少數行業精耕細作。要加速選拔和培養具有產業背景的專業團隊,提高整體投研水平,強化資產識別、獲取、評判和管理能力。在此基礎上,發揮信託公司投融資兼備的制度優勢,為企業提供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金融需求場景下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走專業化、精細化道路。 

  三是提升綜合化管理服務能力。近年來信託公司財富管理業務迅猛發展,今後還有廣闊空間,是信託公司未來重要的增長點。信託公司拓展財富管理業務的關鍵,在於具備根據委託人需求提供一攬子、一站式綜合管理服務的能力。要具備產品設計能力,能夠設計滿足委託人需求的組合產品投資策略;要具備資源整合能力,整合各類資產供給渠道滿足委託人的資產配置需求,整合法律、稅務、企業治理、跨境投資等資源和服務滿足委託人的綜合需求。在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基礎上,挖掘拓展為委託人提供財產傳承、財產保管、執行監督、結算清算等服務信託業務的機會,進一步豐富綜合管理服務的內涵。 

  四是提升信息科技支撐引領能力。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金融行業的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信託公司要深入研究應用金融科技,強化科技賦能,加快補足金融科技短板。要堅持業務導向和需求導向,深化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自主管理能力,在客戶管理、投資決策、運營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加大科技投入,深層次地對各類業務模式、運營方式、產品服務進行改造和重塑,提升服務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客戶體驗,提升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為公司轉型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和引領。(中新經緯APP) 

(責任編輯:蔣檸潞)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信託業要杜絕與監管博弈的心態,樹立賺辛苦錢理念
    12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黃洪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的講話。黃洪在講話中表示,信託業要杜絕與監管博弈的心態,不通過變通或繞開監管規定開展信託業務,更不能以此尋求相對於其他信託公司的不正當競爭優勢,破壞市場秩序。
  • 五家信託公司開年領罰 信託行業監管持續從嚴
    金融投資網記者 吉雪嬌2021年伊始,監管部門發布多張罰單,劍指信託機構違規行為。截至1月12日,長城新盛信託、國通信託、蘇州信託、中信信託、天津信託等5家信託機構接連受罰,合計罰金325萬元。分析人士預計,2021年信託業監管環境大概率保持趨嚴態勢。
  • 銀保監會黃洪:信託業應建立良好受託人文化 嚴監管、強監管態勢將...
    中證網訊(記者 張玉潔)12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黃洪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發表講話。黃洪指出,信託公司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圍繞受託人的中心地位建設良好受託人文化。同時行業要要杜絕與監管博弈的心態,不通過變通或繞開監管規定開展信託業務,更不能以此尋求相對於其他信託公司的不正當競爭優勢,破壞市場秩序。今後嚴監管、強監管態勢將進一步鞏固。
  • 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主任賴秀福:深刻認識信託業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
    【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主任賴秀福:深刻認識信託業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今日,中國銀保監會信託監管部主任賴秀福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發表講話,著重講述了三方面內容:一是深刻認識信託業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 信託業開年罰單出爐:中信信託、蘇州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領罰
    信託「嚴監管」仍在繼續,2021年首批信託罰單「出爐」。1月8日,銀保監會網站信息顯示,長城新盛信託因「違規設立子公司」和「抵押物評估嚴重不審慎」兩項主要違法違規事實被罰款150萬元。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天津信託資產總計309.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8.426億元,上年實現營業收入11.6億元,2019年實現淨利潤5.7815億元。縱觀2020年全年,信託業呈現「嚴監管」的主基調。就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銀保監會官網公布了兩張大額信託監管罰單,江蘇信託和吉林信託雙雙被罰,分別被處以80萬元和140萬元罰款。
  • 銀保監會信託部主任賴秀福:深刻認識信託業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2月9日,中國銀保監會信託監管部主任賴秀福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發表講話,著重講述了三方面內容:一是深刻認識信託業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二是充分認識行業發展轉型面臨的問題;三是堅守受託人定位,實現轉型發展。
  • 銀保監會發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
    中國銀保監會近日發布《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下稱《辦法》),《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優化信託公司公司治理機制,強化獨立董事監管,提高獨立董事履職的獨立性,明確要求獨立董事在同一家信託公司任職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年。
  • 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主任賴秀福:深刻認識信託業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2月9日,中國銀保監會信託監管部主任賴秀福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發表講話,著重講述了三方面內容:一是深刻認識信託業轉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二是充分認識行業發展轉型面臨的問題;三是堅守受託人定位,實現轉型發展。
  • 銀保監會信託公司新規出臺 將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信託行業的不斷發展、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進一步擴大開放政策的持續推進,為適應當前監管要求和行業新發展階段需要,銀保監會結合前期市場準入工作實踐,對《中國銀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出臺了該《辦法》,著力於進一步強化監管引領,提升準入監管工作有效性,並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銀保監會:強化信託公司入股資金來源審查 鼓勵信託公司開展本源業務
    銀保監會官網11月24日披露,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落實對外開放工作要求,強化信託公司監管,銀保監會結合市場準入工作實踐和行業轉型發展實際,對《中國銀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進行了修訂,形成了《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下稱《辦法》)。
  • 鑽空子、熱衷投機、不夠規矩……監管層狠批信託行業!
    不夠坦蕩、不夠規矩、不夠擔當……銀保監會對信託業存在的突出問題發出嚴厲「批評」。12月8日,2020中國信託業年會召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會上圍繞受託人文化,就當前信託業存在突出問題,以及下一步信託業應如何規範發展,建設受託人文化進行深入詳細的闡述。值得注意的是,監管部門措辭嚴厲地指出當前信託業在受託人文化方面所存在的突出問題,包括意識不牢、守正不足、忠實不夠、專業不強等四方面。黃洪強調,信託業要養成遵規守紀的習慣。
  •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信託業要賺「辛苦錢」
    12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黃洪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的講話。黃洪在講話中表示,信託業要杜絕與監管博弈的心態,不通過變通或繞開監管規定開展信託業務,更不能以此尋求相對於其他信託公司的不正當競爭優勢,破壞市場秩序。
  • 【金研•深度】銀保監會《關於信託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相關工作的...
    【金研•深度】銀保監會《關於信託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相關工作的通知》 簡析 2020-07-17 15: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信託業七大關鍵詞
    在監管部門看來,壓降的原因是:在去通道業務取得成效之下,融資類信託卻出現快速增長,個別信託公司甚至逆周期激進擴張,潛藏風險令人擔憂。    2020年6月份,銀保監會下發《關於信託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信託公司壓降違法違規嚴重、投向不合規的融資類信託業務。    壓降的過程本身也充滿博弈。
  • 監管:信託公司不要靠投機賺錢 不能做這些事
    中國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黃洪日前在以「夯實受託人定位根基」為主題的中國信託業年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受託人精神一直是我們民族古往今來最鮮明、最崇敬的品格之一。黃洪提出,信託業要承擔起國家賦予金融機構的社會使命,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並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發布 銀保監會出手推動信託業深度轉型
    11月24日,備受信託業關注的《中國銀保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正式發布。《辦法》鼓勵信託公司開展本源業務,引導信託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助推信託業轉型發展。  《辦法》共計七章七十六條,明確規範了信託公司行政許可準入標準,並落實進一步對外開放政策,取消外資金融機構入股信託公司10億美元總資產要求。  公開資料顯示,在《辦法》正式發布前,中國銀保監會就《辦法(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了意見。
  • 銀保監會信託部主任賴秀福:當前信託行業風險整體可控
    針對這些問題,《金融時報》記者專訪了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主任賴秀福,他同時也透露了下一步行業的監管方向。記者:請您談談2020年信託行業具體有哪些轉變?監管做了哪些工作?2020年,銀保監會在補齊信託業監管制度短板上取得了一定進展:制定出臺了《信託公司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及其配套文件,建立了三位一體股權管理全面框架,加強信託公司股東特別是主要股東從進入到退出全流程的行為管控;修訂出臺《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在嚴守市場準入首道風險防控關口的前提下,匹配行業轉型發展需要,激發市場活力。
  •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構建與信託業特點相匹配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歐陽劍環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12月8日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表示,信託公司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圍繞受託人的中心地位建設良好受託人文化。服務國計民生要牢記兩個使命:一是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信託公司作為連接投資和融資、金融和實業的橋梁,要將自身業務開展與實體經濟發展緊密綁定,依託信託制度優勢,為實體經濟提供針對性強、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務。二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要深入研究滿足人民群眾近年來不斷增長的財富保值增值、傳承、慈善等需求。
  • 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2020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的講話
    二、為什麼要建設受託人文化   自「一法兩規」頒布以來,我國信託業的制度定位逐漸明確,即辦成「主營信託業務的金融機構,展業邏輯存在錯位。   (二)牢記兩個使命   經過近些年的快速發展,信託業已經不再是無足輕重的小角色,而是已經成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金融體系乃至社會上已經具有了相當影響力。大塊頭就要有大擔當,信託公司要將服務國計民生納入自己的使命範疇,作為受託人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服務國計民生要牢記兩個使命:   一是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 賴秀福:監管將進一步修訂「信託公司監管評級辦法」
    壓縮規模指標的考核權重 信託行業的制度體系正在逐步建設完善中。12月22日,中國銀保監會信託部主任賴秀福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協調推動《信託法》修訂和《信託公司條例》制定工作,築牢行業法律制度基礎。